和泉兼守定确实是一柄好刀。
丢在府中四年未用,也没有拿出来擦一擦,从刀鞘里抽出来一看,仍然是光亮如镜,泽泽生辉。
可惜,李存义倒觉得这柄刀好归好,重量却不足,他用的单刀得有足够的份量才能杀出气势,但也凑活能用。
这倒是挺尴尬的事情。
胡楚元看得出来,因为刀具不如对手,李存义也不能直来直去的对砍,威力大打折扣。
他手里就这么一柄好刀,李存义还不那么喜欢,他索性就给李存义一千清圆,让李存义自己去找人做好真正的好刀。
至于三代和泉兼守定,这样的刀,老是留在库房里没人照顾,似乎也不是好事。
想起陈善元对自己可以说是有救命之恩,胡楚元就将三代和泉兼守定送给了陈善元,让陈善元慢慢把玩。
...
李存义去收拾行李,胡楚元则派人给容闳发了封电报,一是想请容闳做媒人,二也是和伍家探个口风,等了两天,容闳回电是"好事,即日回国"。
这说明就差不多了。
胡荣也从杭州回来了,还将大夫人胡彭氏带来了,由大夫人负责操办这些事,具体怎么个办法,怎么提亲,怎么定礼数...这些就不用胡楚元操心了。
胡楚元这才给左宗棠写了一封信,一是谈自己的婚事,二是将李存义给要过来。
又过了些日子,容闳陪同大夫人胡彭氏去美国提亲,伍家早就知道了,也是一万个同意的,就在旧金山等着,两家人长辈一见面,当时就将日子都挑好了。
这时候,胡楚元总算是放了心,这才前往福州赴任,半路中,他也在杭州和梅启照见了一面,秘密的谈了几件事,并让梅谦不要急着参加明年的科考,而是前往南昌武备学堂。
此时已是188年6月,正是生丝、茶叶大规模上市的时候,江南商行和江南合作社自然是一如既往的垄断着两个产业,尤其是在茶叶的扩张上,今年的速度更加明显。
福州。
经过这两年的投资和兴办,福州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在那宽阔的闽江口,马尾岸边,福州船政衙门的规模又有所扩张,衙门和江南商行重工局合办的福州造船厂、福州钢铁厂、福州机轮厂也都设在这里,新工厂一间接着一间。
最可喜的还是那些从英法两国买回来的新式战舰。
卫康、定康两艘二等铁甲舰,光武、靖武两艘穹甲巡洋舰,以及法国制造的四艘卫江级近海防卫舰已经陆续编入福建水师。
福州船政还自行设计了新的鱼雷艇和巡逻艇,法国人白劳易和郑清濂又在镇中号蚊子船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新的炮艇,排水吨位从00吨增加到45吨。
这三种小舰船的建造速度是比较快的,经过整改的福州船政拥有四个船坞,每年可造七八艘炮艇,巡逻艇和鱼雷艇因为防护甲很薄,造起来的速度更快
光靠这些就能抵挡法国人吗?
当然不能,胡楚元心中很清楚。
到了福州,他先去电报局给伍淑珍发了封电报,告诉她,自己已经安全抵达福州,随后才前往福州船政衙门。
虽然他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没有来,可这里仍然是他的地盘,一切都只因为他的钱,他的权势。
除了他,没有另外一个人能够完全掌控住福州船政衙门。
替胡楚元接风洗尘的人中还有约翰-阿巴斯诺特-菲舍尔和白劳易、罗尔斯等人,此时的约翰-阿巴斯诺特-菲舍尔已经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准将了,既是福州船政衙门的军事顾问,也是福建水师的督导,负责水师规划和日常的训练。
刚到福州,胡楚元不是很想谈太多。
晚宴结束后,他让大家各自回去休息,只留下吴正丙,具体的问一下罗源湾船坞的建设情况,这是他的暗招,那里将会秘密建造三个船坞,专门用来生产炮艇和鱼雷艇。
因为资金和技术都不是问题,情况的进展也就还算不错,最先筹建的船坞已经进入试生产的状态。
确认了这个消息后,胡楚元就放心很多,安心的继续让吴正丙负责。
对于晚清的军事,胡楚元一直都只能算是旁观者,他主要的贡献就是出钱,事情都是别人在做。
可他出的钱真是非常多。
仅以去年为例,湘军十三个营从新疆撤回两江三省就开始针对俄军的水准进行整顿,遣散老兵,征募新勇替代,更换枪械,增加新式火炮两百余门;湘军第一大将刘锦堂在江西置办南昌武备学堂;湘军老将杨岳斌回湖南置办长沙武备学堂;左宗棠在江苏置办江宁炮艺学堂、镇江水师学堂;何璟在福建置办福州炮艺学堂;谭钟麟暗中置办湘营抚标一营;梅启照暗中置办赣军抚标三营;杨昌浚在上海整改江南制造总局,更换新设备,聘请新技师和洋人顾问,在鞍山设分厂...!
这些事都集中在去年,前后花了胡楚元六百多万两银子,其中的一半数额都没有和朝廷实报,以免清朝廷不批,而这一半都是胡楚元捐的,另一半则是他借的。
他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当然,这些对他来说也只是些小钱。
随后的几天,胡楚元对船政衙门的各项事务都仔细检查一番,确定情况大致良好,就继续让张百熙、吴正丙和郑清濂三人负责。
这天晚上,他就让胡荣和陈善元准备好行程,前去拜访何璟。
这刚要出门,严信厚就又来了。这一次,他带来了一个身材不高,面目白净,留着八字胡的青年,二十七八岁的模样,穿着打扮都很讲究,手里还拿着一柄精雕细作的折纸扇。
进了船政衙门的花厅,见到胡楚元,严信厚就笑容满面的拱手道:"恭喜胡大人荣登船政大臣之职,实在是名至实归,非他人可代,亦是我大清国之幸事啊!"
"严先生过奖了!"胡楚元起身淡笑着,又看向那位青年问道:"这位是...?"
"哦...这位是李中堂家的长子,李经方公子。"严信厚匆忙为两人介绍一番。
李经方当即拱手提扇,道:"李某见过船政大人,听说大人年纪虽轻,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尤其精擅洋务外政,但凡与洋人打交道,皆是朝廷不二之人选。李某年纪略长,比起能耐却相差晚辈,心中既是万分惭愧,又是无比敬仰。"
胡楚元还是很平淡的笑着,道:"两位都过誉了,先请坐吧,有什么事,咱们坐下来慢慢谈。"
这时候陈善元匆匆进来,和胡楚元问道:"东家,马车准备好了,还去拜见总督大人吗?"
胡楚元摆了摆手,道:"今天就不去了,让胡荣去和总督大人说一声,就说我这里忽然来了几位外国贵客,向我推销新战舰,一时走不开。"
陈善元嗯了一声,当即将门关上,不让闲杂人等看见花厅里的情况,也不让别人靠近。
过了会儿,他自己送茶进来,随即就在门外守着。
整个过程,李经方都特别留意的细看着,随后就和胡楚元赞道:"大人手下真是人才济济,这样一位近侍都有过人之能和不同于一般人的精明呢。"
胡楚元嗯着声,答道:"当初在天津要不是他急中生智,我这条命就没了。近侍...不宜多,聪明人,厉害人,一个顶十个。"
李经方赞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啊。"
胡楚元默默的笑着,请他和严信厚喝茶,过了一会,他才主动和严信厚问道:"颜先生,您这次来找我,是不是还为了上海轮船局和机器织布局的事?"
严信厚笑道:"我是为此而来,其实,这对大人而言真是一件小事,经方倒是为了国家大事而来。"
胡楚元稍加慎思,道:"那就先说小事吧!"
严信厚道:"那好,当今天下的生意人,您说第二,那就没有敢称第一。轮船局和织布局的事情在您眼里,那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中堂大人也不想隐瞒,情况确实是不容乐观,北洋商行这两年都贴补了不少钱进去。中堂大人说了,您和他毕竟都是安徽同乡,就只看同乡的情面,只要您愿意接手,北洋商行持有的股份就无偿转让给您。"
胡楚元呵呵一笑,道:"其实也没有别的法子吧?"
严信厚也无奈的苦笑,道:"少东家的生意手段实在是高明,中堂大人问我策子,我只能如实相告,在生意场上和您过不去,那就是和钱过不去,犯不着。咱们是自家人,所以就直说了。这个事还得请您来办,中堂大人只有一个底线,那就官股的收益得归直隶衙门。"
胡楚元点着头,虽然他对这两局子的事情摸的一清二楚,可也得提防李鸿章玩诈,就再问道:"官股各占多少?"
严信厚道:"轮船局占股四成,中堂大人的意思是能退让到二成半,机器织布局是三成,也能退到二成半。只要您接手了,具体怎么操办,那都由您说了算。"
胡楚元将茶杯放下,落地有声的道了一声"好", 又看了看严信厚和李经方,续道:"这个事情,我接了。可我有一个条件!"
严信厚道:"大人请说!"
胡楚元道:"让我的手伸进天津,我要在天津开办新的天津招商局,我在局子里开五成的股份,余下三成归直隶衙门,另外两成请其他商人拿着,我不多问。机器织布局归招商局,轮船招商局和江南轮船局合并,江南商行和直隶衙门能占多少股份,按本拆算。航运的利润已经不多了,不用太计较,关键是得把事情做好。织布局才是利润最大,市场最宽的地方,但只在上海经营,那也做不大。"
"这...!"
严信厚一时不敢决断。
李经方却大加赞赏的拍掌道:"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官商,李某佩服,佩服之至啊。好,我就替家父同意此事,一切都按胡大人的意思操办。天津招商局以后在直隶经营,绝对不会有任何阻拦,但有不妥的地方,大人都可以来找家父,自然有家父为您做主。"
胡楚元默默点头,他就知道,真正敢做决定的还是李经方,李鸿章不可能真把权力给严信厚。
严信厚则问道:"那这个天津招商局的总办又该由谁来担任呢?"
胡楚元道:"别无旁人,就是您了,只是不知道严先生有没有这个意思?"
严信厚大喜过望,喜笑道:"若能再和东家续上前缘,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胡楚元点着头。
李经方也笑道:"严先生确实是适合的人选,只不过,胡大人,您这家天津招商局会不会北洋商行抢生意呢?"
胡楚元想了想,道:"我只在天津经营,不会深入河北,具体有没有争端,那就看中堂大人如何协调了。如果即便是这样,盛宣怀先生还不肯容我,那我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李经方笑道:"胡大人放心,盛先生那里自然有我亲自去说,他早已有所准备,同为朝廷效力,他也不会计较这些小节的...不过,盛先生也和我说了一个事,山东的盐业一直都是北洋商行在经办的,可这些日子,山东巡抚文格大人也有意自办山东商行,听人说,似乎是有意找您入股。"
胡楚元道:"这个事,文格大人并没有和我商量过,他是找了户部尚书景廉,景廉推荐我,我当时就回绝了。山东这个买卖当然非常好,但我眼下是一切都以福州船政为重,连江南商行都是让家中的大掌柜们自行操办,哪里还没有精力管着山东。"
李经方笑道:"盛先生倒是很想管着山东的买卖,他说了,若是大人信得过,北洋商行愿意和江南商行合股经办山东商行,大家五五分帐。"
胡楚元也笑。
这个事情,他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他选定的人是胡大宗,而且,早就替胡大宗和文格谈妥当了,文格有户部尚书景廉、肃亲王、恭亲王等一干满员照顾和撑腰,根本不怕李鸿章,更不将盛宣怀放在眼里。
景廉和肃亲王,包括恭亲王都希望在山东留一块地,归他们满人控制着,自然也就不能让李鸿章的北洋商行拿走——他们倒是这么想的挺美,结局如何,恐怕就不是他们所能预料的。
所以,自办山东商行的事情已经是定下来了,年底差不多就能办起来,眼下就是和李鸿章为了山东盐务的事情扯皮。
山东的盐业产量极大,一旦夺下来,就意味着河南、山东的盐业都归山东商行,这里面只要有三成的官股,那每年就能抽出一百万银子的红利。
所以,胡楚元只是笑一笑。
事情孰轻孰重,他心里明白。
他当即就和李经方道:"我倒是很想和盛老板合作,可惜,此事不是我能干预的。据我所知,真正的后台是恭亲王,他执意要让山东商行独立出来,不受北洋、江南两大商行的干预。我原先在京师的时候和恭亲王谈过,他说,我要想入一股,帮商行操办点事,那是可以的,想入两股也能谈,三股以上就是做梦。"
"这...?"
李经方一时无语,他们密谋此事虽然久,却还真不知道这些细节。
想了想,他和胡楚元问道:"莫非是真无别的办法?如今的山西商行已经是越办越好,如果山东也自办一家商行,北洋商行的生意可就是快要没法子做了。"
胡楚元轻声的冷笑,道:"那就只能怪盛老板无能了,我也没有心思管那些事,光是福州船政就够我操心了。"
李经方呵呵一笑。
稍加思量,他索性不谈那些烦人的事,又和胡楚元笑道:"胡大人,你我祖籍都是安徽,咱们不妨推开天窗说亮话,只要是照顾安徽人的事情,家父都很乐意置办。近几年里,大人不断资助了很多徽州商人,不少人都因此在上海发家致富,确实是令人欣喜。家父想在天津大加置办一栋徽州会馆,招揽徽商到天津经营生计,咱们徽人在京为官的人多着呢,其实也能相互关照的。"
他这番话的意思在明显不过,就是要拉拢胡楚元,即便不能投奔淮系,双方也别继续这么争锋相对。
李鸿章是看出来,就凭盛宣怀的那点本事,想在生意场和胡楚元折腾,实在是太嫩了点。此外,在留**童、铁路等事件上,都是胡楚元先和他保持一致,进而影响左宗棠改变长久的湘淮对立态度。
只凭这两点,李鸿章就觉得和胡楚元还是有可能合作的,再通过胡楚元的态度来牵制左宗棠,这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胡楚元以前真的没有想过,一旦他拉起徽商的大旗,某种程度上,李鸿章也是一个受益者。
他们两个人都得沾着这个"徽"字的光,才能在政坛和商场上建立各自的体系。
想到这里,胡楚元就微微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多的话,他不方便说。
双方都还是在试探的阶段,晚上,李经方和严信厚就先告辞离去了。
等他们一走,胡楚元给左宗棠发了一封电报,详细的将这个事情说了一遍,大体的意思是先拿下织布局和轮船局再说,后续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
对此,左宗棠也是同意的,如果能将手伸入天津,显然也是有利可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