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奔忙了一日,想着你定然没有吃东西,所以叫他们准备了一些饭菜,都是你爱吃的,尝尝可还满意。”陈琰拍拍手,方才侍奉苏淮的两名女子,便端着菜盘一个一个的将饭菜摆到了桌上。
苏淮看着眼前的八个菜,心里早就软的不行。这个男人即便是这般情况,也不忘想着惦念着自己,于是笑着点点头:“嗯,我很喜欢。”
“还没吃呢,便觉得满意了?”陈琰打趣道。
“你回来了,吃什么我都是高兴的。”苏淮越说越小声,最后脸颊和耳朵也微微发烫,只低着头不敢再看他。
陈琰看着眼前害羞的她,心里更是软的一塌糊涂。也不忍心再逗她,连忙拿起筷子给她夹菜,催促她快吃。
苏淮觉得一顿饭菜能在如此融洽的氛围中慢慢吃完,很是舒心,吃完后陈琰便同苏淮在林间散步,一直走到湖边才停下,月色也慢慢升上夜空,映照在湖面上,泛起淡淡银光。
苏淮同陈琰互相深情的看着对方,不知过了多久,陈琰率先打破了沉默:“我说了,我会告诉你真相。在这之前我想问你,你会信我说的吗?”
苏淮愣了一下,复笑着点点头:“嗯,我信你。”
信你,不只是信你说的话。这让陈琰更加感动,于是低声细语的把自己为何假死的原因一一说出口。而苏淮在听闻原因后,更是瞪大了双眼,不敢信他竟然经历了这么多危险。
而苏淮这边氛围温馨,却不想自己被劫,苏家众人也是吓得不轻,差遣卫兵四处寻找皆是没有消息。而被陈琰侍从故意带错位置的追兵更是无功而返,这让明亲王有些急躁。
在府上等待了一日的明亲王叫来管家:“你去叫几名亲卫,待会儿随本王去苏府。”
管家有些疑惑:“这……恕奴才眼拙,王爷此时去苏府又是为何?”
明亲王勾着嘴角,微微眯眼:“当然是告诉本王的岳父大人,他的爱女失踪一事。借他虎符一用,救女儿要紧啊。”
管家这才明白,跟着一笑,低头躬身:“奴才明白了,奴才这边去安排。”
苏府。
往日的苏府热闹非凡,如今竟显得十分清冷的,丫鬟和小厮们根本不敢出来。
苏有望看着苏府清冷的一番光景,眸底划过无奈。
“老爷老爷,明亲王来了。”
远处传来小厮的声音。
苏有望眼神冷了冷,这个明亲王还真是阴魂不散。
“禀告什么,本王来看自己岳父,还需要禀告么?”明亲王踹了一脚小厮,对苏有望道,“岳父大人,本王今日来,是借虎符的,有了虎符,苏淮才能尽快找到,我怕再拖下去,她被歹人所害。”
“不必,淮儿一向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还望王爷回去等消息。”苏有望站在那,他一时之间有些显得老了几分,明知道明亲王是什么心思,他还没这么傻,被他所骗。
明亲王见苏有望油盐不进,冷喝一声,大叫:“来人啊!给本王找到苏长明,砍断他的手脚,或者让苏家绝后!”
他恶狠狠地盯着苏有望:“既然岳父不采取行动,我可要采取了。”
既然不知好歹,那就休怪他收下无情。
“你!”
苏有望还没来得及说话,苏明长就被五花大绑的带了过来,他刚在房中看书,就被进来的侍卫给绑了,如今看到明亲王和爹爹,一目了然。
明亲王看了他一眼,吩咐人动手。
“明亲王,你这个无耻之徒,终于露出你的狐狸尾巴了!我告诉你,虎符不可能给你的,一辈子也不可能!”苏长明被绑着,屈辱的跪下来,他脸上没有半点怕死之意。
侍卫准备动身,然这时苏有望抬手道:“慢!虎符……”
他一时之间有些难以出口。
明亲王听到苏有望终于要说了,等不急道,“快说,虎符在哪?”
“虎符在淮儿手中。”苏有望说了出来。
他看着明亲王气急败坏的脸,缓缓道:“我早已交给了淮儿,如果她有危险,谁也得不到虎符。”
明亲王的脸色铁青,看着面前的苏家人,恼羞成怒。
“把他们给本王关在地牢,没我的吩咐谁都不能去探望。”
“你敢!”苏有望皱眉。
他好歹也是朝中重臣。
“你看本王敢不敢!”明亲王此时也不演戏了,“若是苏淮一天不出现,你们便饿上一天,两天不出现,饿两天,这样,我看你们能坚持多久!”
侍卫们收到命令,将苏家老老小小,小厮丫鬟都一个个都控制起来。
轮到苏有望时。
“苏大人,请吧。”
苏有望眼神坚毅的走了出去。
明亲王冷冷地笑着:“你们去发布公告,苏家人无礼,欺上瞒下,罪该万死,被关押在地牢中。”
他就不信,苏淮能不出来。
“爹,对不起。”苏明长被押走之时,看向自己的父亲道。
刚才那一刻,他真的想要和明亲王同归于尽。
“没什么好对不起的,明长,你以后不可意气用事,哪怕明亲王和我们撕破脸,我们也不能和他撕破脸。”苏有望看着面前年轻气盛的儿子。
他还年轻,他怎么可能想折断以后的路。
明亲王、刚才说的根本不是玩笑话,如果他不说出虎符的下落,他真的会打断明长的手脚。
“淮儿该怎么办?”苏明长担忧道。
苏有望还没来得及开口,侍卫就将苏明长押走了。
他手背在后面,绑着麻绳,身后还有大把监视的侍卫。
他也往前走,回头看向苏家,不少丫鬟在尖叫,小厮在收拾东西打算逃跑,可都被侍卫拦了下来,反抗的直接杀掉。
“如果可以,淮儿最好永远别出现。”他小声道,不知道是说给自己听的,还是什么。
明亲王拿他们做要挟,逼淮儿出现,这布的局,绝不能上当,虎符绝对不能落入明亲王的手中。
……
苏淮蒙着面纱,去集市上买点东西,她刚茶楼,便听百姓议论纷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