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四百一十六章 传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既然没法打消几个人的热情,田真只能多做准备工作了。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就起床了,在客厅收拾行李,等待着田真。

田真看看时间,居然才五点半,顿时有些无语。

可见这三个家伙对探险充满着激情。

这一次,对外的旗号是露营,以游客的身份进入其中。

既然是露营,各种露营装备自然必不可少。

当然,一些用来探测和挖掘的工具也隐藏在其中。

总之,田佳想得很周到。

这些琐事当然不会要田真操心,他只需要带好自己的医疗装备,以防万一就行了。

他是全能型的考古人才,最为稀缺。

韩科菲算是有了些许经验,只有欧阳雄霸和金旷不知道天高地厚,充满了激情。

田佳这次开的是一辆牧马人越野车,有田真在,她当然是乐得逍遥,将驾驶位让了出去。

而三兄弟则是苦逼的开了另一辆越野车,拉了一车装备。

两辆车很低调的离开了双庆,向陕省而去。

总的600来公里的路程,以田真和欧阳雄霸狂躁的驾驶技术,在高速上飞奔,大概五六个小时就到了。

按照韩科菲的指点,大家下了高速之后,便是放慢了速度,慢慢向西岐而去。

进入这里,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虽然现代建设破坏了这份古典和和谐,但进入群山之后,世俗繁华慢慢褪去,又逐渐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

根据田真得到了记忆,大概位置在双峰之间的某处。

那么,符合条件的只有一个地方。

那就是位于县城东部大约0公里的况家庄镇西北,哪里有东西二峰,中间有一缺口。

不过随着进入,大家又有些皱眉不已。

因为这些地方明显被破坏严重,有些山体甚至还裸露在外。

看起来像是一个受伤后的人在慢慢恢复。

大家的神色都有些不好看。

田佳道:“10年左右,当地政府为了商业目的,在这里兴建了水泥工厂,并且搭建了十多公里的运输通道,采石场大肆的炸毁山体,造成了极端的破坏,后来被曝光之后,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才逐渐恢复。”

田真怒道:“这些目光短浅之辈,简直是胡作非为,好好的历史遗迹,怎么能这么破坏呢。”

对于考古界的人来说,这种破坏简直是不能容忍的恶行。

幸好现在已经开始恢复,而作为重点文物保护点,近年来对这里的保护也日趋完善。

当然,最重要的是旅游开发真正带来了好处。

现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已经成为游览古都的必经之路,不来瞻仰一下周朝崛起圣地,简直是白来了。

岐山因箭括岭而得名,站在周原遗址西北望去,但见山岭两歧,双峰对峙,西边山腰斜跨一道形似剑砍的长痕,直指双峰之间,形如箭括,那就是代表岐山的天然标志……箭括岭。

据史料介绍,箭括岭海拔1600多米,岭上树木葱笼,花草丛生,悬崖挂柏,奇石林立,鸟雀啼鸣,狼狐相伴,灰豹逐鹿于山梁,野猪出没在农田。

春来桃杏花开、争奇斗艳、香飘满山;夏日林荫苍翠、气候凉爽、环境宜人,盛产山杏,黄、红色李子;秋天特产是核桃大枣,应有尽有;冬季天晴红叶染岭、雪来山舞银蛇,别有一番幽静自然的意境。

特别是岭崖“北有玉女潭,奇观浮休过”巨幅摩崖石刻,吸引了古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汇集于此,欣赏书法与石刻艺术,猜解这十个字中隐藏的玄机谜底。箭括岭见证了发生在周原大地上的辉煌历史,目睹了商周两朝兵刃相交的激烈场景,观赏了禅截二教显道斗法的“黄河大阵”。

这一处神奇的地方,简直令人神往。

不光如此,箭括岭还留下了唐王李世民有关的诸多传说。

来到这里之后,田真对照脑海之中的记忆,却是感叹不已。

相比三千年前,这里已经改变了很多。

但山峰的大体形状却是没变。

搜索记忆,当初自己宛如俯瞰一般感觉,直接冲入了地底,可想而知,这宝藏就在地下。

这就有些头痛了。

这箭括岭如此之大,地宫究竟在何处?

又从何处而入?

这些,田真接触到的记忆之中都没有。

田佳却道:“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猜想,你可曾知道黑龙大人的传说?”

“黑龙大人?”田真吃惊的道:“还有这等传说?”

田佳道:“黑龙大人在当地很有名的,传说,唐王李世民准备御驾亲征,便下旨让尉迟恭当开路先锋。尉迟恭来到箭括岭下,但见岭上云雾缭绕,山势险要,道路崎岖,大队人马很难通过,遂下令安营扎寨,并召来地方官吏,征集民工开山修路。可是,以当时落后的劳动工具,用人力在这座石山上开一条行车的大路比登天还难。于是,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老百姓全部被赶到山上修路。”

“他们不分昼夜,用铁钎凿石,由于岩石坚硬,工程进度非常缓慢。情急之下,尉迟将军下了一道死命令,两个月之内,修不通大路,所有民工尽斩无赦!听到这个消息,箭括岭工地上一片叹息哭叫之声!”

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神采飘逸的老者。老者听了大家的哭诉,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你们都问我,用醋来激火!”说完忽然就不见了。这时大伙才知道是神仙有意点化,于是大家就合计着照老者的话去做,从山坡上砍来树木柴火,放于岩石上点火把石头烧红,再把家酿的食醋泼上去。奇迹出现了,坚硬的石头竟然变得非常酥脆,一个科学的施工方法试验成功了。

田真吃惊的道:“莫非这老者就是黑龙大人?”

“没错,老者正是黑龙大人。”

道路修通,唐王大喜,立即御驾亲征,大军正在浩浩荡荡的行进之中,突然,探马来报,一条黑龙挡住去路。太宗大为震惊,于是乘龙辇向前一看,果真如此。太宗镇定了片刻,大声向黑龙喊:“我是唐王李世民,你是来讨封的吧?本王封你为黑龙大王!快快去吧!别误了本王的大事。”说来也怪,黑龙好像听懂了唐太宗的话,向他点了三下头,倒退回去让开了大路,大军才得以顺利通过。黑龙退回去的那条山沟,后来人们就叫它“倒回沟”。

黑龙经过千年修练,幸得唐王加封,一朝得道成了神仙。但它隐居深山,身无居所,经过严格选择,黑龙大王决定在风水秀丽的西石阶上修建一所府地。可当下没有原材料,又无人帮忙也是枉然。

有一天,他看见“倒回沟”山梁上有一放牛的小牧童,便化作一位老者,对小牧童说:“小娃娃,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小牧童说:“可以啊!帮什么忙呀?”

“我想在对面石崖上开一个洞。”

小牧童纳闷,问:“我能帮你做什么呢?”

老者说:“一会儿你听见天空雷声咋响,我问你闪开了没有,你就说:闪开了!我的洞就修好了。”

小牧童觉得好玩,点了点头说:“行!”

说完老者化风而去。一会儿,忽见天上乌云翻滚,顷刻之间天昏地暗,电闪处一声炸雷,云头上传来老者的喊声:“闪开了没有?”

小牧童胆小,经不起惊吓,脱口而出:“没……没闪开!”

雷声响罢,但见对面石崖上闪开了一个十多米深的石窑。这时老者显身云端,对小牧童说:“小娃娃别怕,我再问你,你就说:闪开了!”

第二声雷声响起,小牧童闭着眼睛忙喊:“闪开了!闪的大得很!”

奇迹出现了,就在刚才那个石窑的对面山崖上,竟然成功的闪开了一个石洞,黑龙大王从此就居住于此,此洞取名黑龙洞。黑龙洞内空间很大,灶房、卧室、阁楼等浑然天成,确实有点鬼斧神工的传奇色彩。

黑龙大人有求必应,时常降雨,大王座像背后有一眼水质清澈甘甜的泉水,可供人们饮用。相传曾有一个讨饭的人路过进洞喝水,由于不小心将碗掉进泉中,此人后来到几十里以北的河滩,奇迹般捡到了掉入泉中的碗。于是,人们才知道黑龙洞的水泉与麟游的河水相通。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便是因此而来。

说起当地传说,田佳如数家珍,看样子,她是经过一番研究的。

田真心中一动,吃惊的看着田佳,惊呼道:“莫非你认为这泉水之下便是地宫?”(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终末忍界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五胡之血时代盖世双谐绝对一番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
相邻小说
阴阳命案极品欧神西游土地爷西游土地爷冰山女神赖上我草原特种兵山神夫君来压寨我的绝色冰山女神老婆逍遥山村神医猛男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