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如意笑了:“那如今呢?”
万太守心道:“是啊,如今呢?如今城内的百姓全都向南撤退,而胡人大军看情形也是要先攻城池的。如若一切不变,父亲所携的二十几万关外百姓可得以保全。”
万太守此刻的心情是激动,这周王从进城起没干过一件好事,就连朝廷赈灾都变成私人功绩。可这些个坏事加在一起,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得了这样一个好结果。换做他来,他自问做的不会如此彻底,至少两座大城不会空成如今这副模样。
万太守抱拳道:“城内就仰仗王爷了。”他说着向外走去。
萧瑞德道:“他就这样走了?”
董如意道:“他和我们一样都是聪明人,之前不过是被我的行事迷了眼罢了!”
门外来回徘徊的家将见万太守这么快就出来,忙道:“太守,如何了?”
万太守道:“告诉所有人,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把城内的事传与老侯爷。”他说完径直的离开了。
家将停在院子,他看着万太守远去的背影,然后又看向大堂的门口,“真是见鬼了,这人才进去一盏茶的功夫怎么就变卦了?”他一跺脚转身离去。
万太守是一路狂奔回镇边侯府的,他进门就问,“府内可有人收到晋南王的书信?”
门房管事接过万太守的战马,低头回着:“最近没有,但是周王来咱们这前半个月到是有收过一封。”
万太守急道:“那信呢?”
门房见状道:“被大管家取走了。”
万太守道:“叫他立刻去趟我那。”他心中有气,如此重要的东西怎能不报,他一路就在想外甥跟他们素有来往怎会不提前打声招呼。
大管家急匆匆的赶来,不等他开口,就听万太守道:“信呢,晋南王写的信呢?”
大管家颔首道:“晋南王的信在老侯爷的书房……”
不等他说完,碰地一声门被重重的关上了。
大管家一脸的莫名其妙,他继续道:“那信是写给老侯爷的!”
万太守一路奔去了镇边侯的书房。房内空荡荡的,只是每日都有人进来打扫。
他走到书桌前,桌上摆放着一落书信,他拿起书信开始翻找,果然他看到标有晋南王府标记的信封,而信封外写的是外祖父镇边侯亲启。他此刻也顾不上其它了,直接开了火漆打开看去。
信的内容很多,这一封信都赶上给那三位写的三封了。而信的内容虽没那三封离谱,却也没好到哪去。
外祖父身体可好?孙儿得知胡人二十万大军南下,很是担心。如今得知周王、庆王世子二人北上,孙儿在替胡人找死行为汗颜的同时,也替两位舅舅抹了把冷汗。
外祖父,那两个可是万万不能得罪了的。这两年我虽很少与堂妹书信,可您也知道我的侧妃和她关系非同一般,从侧妃的反应来看,此次北疆尽在她掌握之中。孙儿恳请您和两位舅舅,一定尽量配合,如若她搞出的事无法配合,也不可从中捣乱。
他的许多事,这两年都和镇边侯说过,这次他就没再废话,他最后只是叮嘱镇边侯务必在董如意三人抵达边城前,派人与其接头。他说董如意是个极其有主意,极其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若不提前问明白,后面她做的那些会让镇边侯等不知所措。萧瑞征此番也是拼了,几乎能能叮嘱的都叮嘱了一番。
万太守此刻的心情极其的糟糕,他正中外甥的话如今可不就是弄不懂他们在干甚,可不就是不知所措。他若是能早看到这封信,能早点按照信上说的与其接头,那么大家相互配合又怎会出现今日的局面。
他折好信,想着这会周王若是见了这信,不知还会不会如实相告?他的余光扫到了桌上的信封,他狠狠道:“见鬼的外祖父亲启。”
萧瑞征压根就没想过此番镇边侯会亲自领兵迁移百姓,更何况他以前的信也都是写给镇边侯的,故还是按照以往的习惯写给了镇边侯。只是信抵达镇边侯府时,镇边侯已经领兵走了。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万太守错过了萧瑞征的书信。
董如意知道万家对萧瑞征的重要性,故而她没去主动招惹,只是万家的态度让她不得不防。
“二爷,二爷又出大事了。”大管家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万太守赶忙整理了被他翻乱的其他书信。他嘴里嘀咕着:“怎么又出事了,这还有完没完了?”
待他收拾好桌案,大管家已经推门进来。
他神情着急,“二爷,周王下令让城外的一万北疆军修筑城防……”
万太守惊道:“现在?这天怎么动土?”如今天虽开始暖了,可地还是硬着的,北疆不等到清明后根本就不可能挖的动地。
大管家道:“说的不就是这个,周王不仅让北疆军修建城防,还让二爷做监工监督修建。”
万太守立在原地,“她有没有搞错,让我堂堂一太守督建城防?”他此刻都要骂娘了,这就是所谓的关照?狗屁关照,这简直就是玩他。
万太守再一次的在边城内纵马了。只是这一次看守城主府的兵士没有拦他。底下人都知道万太守领了周王下达的差事,万一有个什么问题,难道还拦着不给进不成?
万太守跳下马,一路小跑,直到跑到大堂外才被张峰的人拦下。
万太守看着忽然跳出来的四人,瞬间压下心中的怒火,他抱拳道:“下官刚刚领了王爷的命令,只是还有些事需要交代。”
张峰从屋内走出,“王爷请万太守进去。”
万太守松了口气,能见到人就一切好说。
他跟着张峰走了进去,人还没站稳,就见一人飞快跑了过去。“王爷,胡人大军已经朝边城挺进。”
屋内瞬间传来大喜的声音。
萧瑞德道:“太好了,看来咱们这阵子没白忙活。”
董世杰道:“就是,晚点我再去城里溜达一圈,让他们瞻仰下大善人的容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