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参加殿试的学子们清晨坐着马车赶去了太和门。
学子们相互见礼,他们隶属同科,殿试后还需在京兆奔走交际,为日后的仕途铺路。
董如意站在一旁,并未上前和其他人打招呼,她无需为仕途奔波。
学子们虽有留意到董如意,可是这会他们急着打关系,哪有时间理会一个孩童。
等众人都等的差不多了,这才有人问道:“怎么未见榜首前来?”
对于这次的榜首,多数人心中都是不痛快的。
“一个后宅的妇人罢了,怕是不敢来了吧!”
一位拿着名册的公公走了过来,“各位进士老爷,等会杂家会念到各位的名字,请念到名字的跟着这位公公向前行进。”
他说着看了看众人,喊道:“董如意、王福光、陈有志……”
他念的顺序是按照会试的名次念的。
董如意的名字一出,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董如意走到了最前面,众学子皆惊。
都传言榜首是个年岁不大的女子,可这明明是个孩童。
刚刚被念到名字的陈有志不解道:“榜首不是名女子么?这怎么变成了个孩童?”
董如意侧头道:“陈兄不妨仔细想想。”
这是会试的第三名陈有志,董如意岂会不知。
陈有志仔细的看去,他惊道:“你,你是女的?”
董如意笑而不语,很显然是默认了。
陈有志见董如意走远,赶忙跟了上去,“学生佩服。”他这么大的时候可还在读圣人书呢。
“有志,你也是够可以的了,这是早年轰动大周的女解元。这么出名的人,你竟然不知?”
说话的是陈有志的同乡,他刚刚被念到名字追了上来。
陈有志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平日里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其他事哪里会传到我那里。”
很快百人的名字就都念完了。
一众人三三两两的跟在领路公公的后面。
众人走着,无需制止,他们便禁了声。
楼阁殿宇庄严肃穆,所有人一步一步的向太和大殿走去。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立两旁,皇帝在一片管弦丝竹声中入殿。
一众考生跪在殿外,他们低着头,紧绷着身子,感受着出入朝堂的喜悦。
翰林院院士从殿内的黄案上捧出题纸,然后交给礼部官员,再由礼部官员拿到殿外的黄案上。
题纸是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
试卷规定每行只能写二十四个字,每个字都要书写工整。
而这一期的殿试试题是由皇上亲拟的。
“今年的策论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一众考生领了试卷,这才坐好答题。
董如意拿着笔,坐在一旁发呆。
她在想,要写一篇怎样的策论,才能让所有人都为之叫好呢。
王喜看着一众答卷的考生,然后步入殿内。
“启禀陛下,董小姐还没有动笔。”
皇上笑道:“她记性虽好,可是毕竟太年幼了,这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她如何晓得。”
张福海忙道:“陛下说的是。”
一个时辰过去,董如意提笔开始作答了。
董如意和其他人一样从帝王之政写起。
帝王之政分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如何树立治国思想。
等董如意写完了治国的办法和思想后,又畅想了未来的太平盛世。
她还废话连篇的写了一堆例子,例如:汉宣帝刘询。
董如意说他治理时期的官员称职,百姓安宁,只可惜他专意于检察,那么检察不到的地方,就会出现纰漏、造假;
然后董如意又举例了汉文帝刘恒。
说他简约节制,不巧立名目,又注重修养持重,这种修养持重的思想潜移默化,发扬光大,所以四海升平。
董如意又废话叨叨的说了国家的纲纪、法度。
等她全部都写完,这才说到正题上。
董如意敞开手脚,不要脸的从太祖皇上开始写起。
说他的聪明才智为上天所授,刚毅品性由生性决定。
还说他在国家草创初期,就创建制度设制谋略,定下万世之大计。
然后又说到当今的皇帝陛下。
等时间一到,一众考生便起身离场。
所有的试全都交由不识字的太监贴住姓名,再由翰林院的大学士和内阁众阁老当朝批阅。
“这是哪位学子写的,说的真是太好了。”徐阁老把手中的试卷递给了一旁的官员。
所有的试卷皆由众人传阅,大殿内时常会传出感叹之声。
所有官员给过分的试卷,便有太监按照圈、横、竖、斜横、叉排放。
很快试卷的名次就出来了。
前十的试卷拿到了皇上跟前,皇上挨个看去,“这状元实至名归,快拆开看看是谁。”
张福海赶忙拿了过前三的试卷,让人拆开。
皇上道:“前三甲都有谁?”
张福海看着名单呆愣原地。
王喜小声道:“干爹,陛下叫您呢!”
张福海赶忙把名单递到了皇上的面前。
皇上看着整整齐齐的董如意三个字,半晌才说道:“传前三甲进殿。”
董如意叩拜完皇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董文德心中很是好奇,董如意的策论让所有官员都画了圈。
也就是说头名非她莫属了。
皇上道:“董如意,你的试卷所有考官,皆给满分,你读给众人听听吧!”
董如意嘿嘿一笑,上前接过了试卷。
她在心底深深的叹了口气,然后读了出来。
有人心里想了,文章说的不错,可是并不务实。
董文德心道:“毕竟没看过民间疾苦,这方面的确是差了。”
有不少人都在说,按道理这样的策论可是第一名,也可不是,怎就非得是她了呢?
等董如意念到后半段的时候,没有人在多想了。
董如意面不红,心不跳的念道:“陛下,您有天生的聪明睿智之资质,您具备文武圣明之道德,您掌握着神圣的权力,承担着国家的鸿大基业。
您的存在使臣民整肃,您的出征使边疆安定,是您让九州的臣民俯首听命。
您的功绩已经高于五帝、胜过三王、藐视汉以下的各代帝王!”
董如意的敬佩、歌颂之词,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