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十一年十月,崇祯皇帝班师回朝,长城之胜,布告天下。
与此同时,明军三十多万大军也没有闲着,趁此机会,在蒙古带路党头子吴克善带领下,明军主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皇太极的老巢盛京沈阳。
出关的将军阵容也是非常的豪华,曹文诏,卢象升,孙传庭,祖大寿,吴襄,兵马过三十万,这是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出关最大的兵力调遣,也是大明的雪耻之战。
得知自己十万大军覆没的皇太极一下子懵逼了,弟弟多尔衮也战死沙场,整个局势立刻就要崩盘了。
他的宏图霸业才刚刚开始啊,难道就这样戛然而止……
崇祯皇帝怼完了建奴,又安排完封赏之事后,便晃晃悠悠的回京城去了,心中为着自己的声望又提高了一波而高兴。
但是皇太极就高兴不起来了。
亏本亏大的了皇太极狼狈不堪的跑路了,战败消息也没有封锁住。
其实想想也不太可能封锁的住。
近十万骑出去,回来的只有五千余骑,剩下的呢?
别说是打下了明国蛮子的地盘,所以派兵驻守去了。
这种鬼话骗不了人。
唯一的解释就是全折了进去。
只是人折进去近十万余骑,东西却是半点儿没来回来,除了这大部分都带伤的五千余骑。
本来就不爽皇太极许久的代善和族中老人就更不爽了。
代善干脆把话挑明了道:
“我大金是个什么情况,你们哪个不知道不清楚的?说不客气点儿的,这就么点儿家底,能经得起几次这般折腾?大汗,咱们还是退回黑山白水之间,早做打算吧!”
皇太极苦笑着说道:
“朕能退,族人们能答应不?”
是啊,别说是普通的族人,就算是他们这些贵族和将军享受了沈阳辽东的花花世界之后,又怎么会放弃这大好的河山?
皇太极在老潮爆发了极其严重的内哄,甚至皇宫之内也出现了刀光之灾,明军都还没有赶到他们内部的自己人先火并了一场。
后来,明军终于是派遣大军重新回到了辽东,一路上也遇到了零星的抵抗,可皇太极的大清国兵力资源枯竭,主力损失殆尽,盛京的兵马都不足三千,自然是轻而易举的被大明拿下。
明军一路上披荆斩棘,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辽东的清兵算是节节败退,往日他们都是用鼻孔看这那些大明国的蛮子兵,如今他们却再也不敢,输的太凄惨,举国覆灭,所谓的八旗子弟兵彻底被打崩溃了。
盛京被攻破的前夕。
十一月九日,皇太极自缢于盛京一棵歪脖子树下,范文程为其收敛尸首,整个大清国人心惶惶。
大清国的这些骄兵悍将要么投降于大明,要么彷徨地朝北方逃窜,日后就失去了消息,不知是被莫斯科公国之人所杀,还是在西伯利亚的冰雪之中冻死,一切都不得为人知。
历时四年,大明这些优秀的将领又重新将辽东的领土收复。
明末国内外矛盾的激化,朝庭忙于对付内地流贼,疏忽了对努尔哈赤部的防范。
前后两次在朝鲜的抗倭援朝,国力消耗巨大,从而给了努尔哈赤可趁之机。
从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的始。
从皇太极所建立的大清国被灭而终。
崇祯皇帝特意在所谓的八旗子弟兵龙兴之地树碑立传,痛斥了这些贼人的恶心,炫耀了我大明的武功。
………
曹鼎蛟坐着装满了金银的大船回归大明,同时也把那些在日本阵亡的将士骨灰和无数的伤员带回,他还带回了一份特殊的国书。
曹鼎蛟回到南京之后才发现,自己终于享受了一把躺赢的待遇,皇太极的水晶塔基地竟然被自家的队友给推平了。
………
国书的缘由也让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崩溃,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被要求去大明当藩王。
不服?忍着,否则大明的海军爸爸教你做人。
早在宽永六年,将军德川家光竟然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见天皇——由于春日局无官无位却前往面见后水尾天皇,被后水尾天皇认为是奇耻大辱,觉得幕府没有把他的权威放在眼里。
这是因为春日局的义兄是朝廷公卿三条西实条,而且春日局的父亲是明智光秀的部下斋藤利三,前任丈夫是大名稻叶正成,丫的自己不过是个小娘皮,根本就没有官职在身。
幕府连“万世一系天皇”的脸面抽完了左边抽右边,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过,如今德川家光却说要去面见天皇商量一番?
只是德川家光却是真个去了皇宫去找后水尾天皇商量一番!
等见到了后水尾天皇,德川家光便颇为给面子的拜伏道:“臣不知如何是事,请天皇陛下示下!”
后水尾天皇的脸皮抽了抽。
这德川家光摆明了就是打算把麻烦甩给自己。
自己同意或者不同意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川秀忠会不会同意。
但是这个字一定是要自己来签的,或者说这份条约一定是要以自己的名义来公布的。
总之黑锅必然是自己来背的。
再想想紫衣事件和春日局事件,后水尾天皇简直想一刀砍死德川家的这些王八蛋们算了!
可是后水尾天皇最终还是忍下了这口气——真一刀把德川家光给砍了,后果很可能就是万世一系的天皇谱系就此而决。
蛋疼了半天之后,后水尾天皇才开口道:“那么,大将军的意思呢?”
“我大倭国无力对抗大明东征,举国同归于尽,亦不能阻挡其分毫,早日降之为好。”
德川家光早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签定这份条约了。
自此,天皇的子孙和后代必须永久在大明居住,倭国要出一大笔的赡养费。
而倭国全面开放所有港口,全面开放所有矿产,全面开放和大明的合作,建立经商特制区,也就是所谓的大明租界。
大明周边所有国家全部成为了为大明供血的国家机器,大明也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一改往日温和的做法,采取了内圣而外王的政策。
崇祯二十年,内阁首辅大学士曹鼎蛟领兵部尚书加鲁王加太子太傅加国防部长等职位上台。
在曹鼎蛟的影响下,大明开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蒸汽时代,最为标志的性的东西就宋应星蒸汽机和宋应星纺织机的大规模推广。
而且,自从崇祯九年曹鼎蛟大力推举土豆和红薯种植之后,大明很少会因为天灾再会饿死人的事情出现,国库充足的粮食准备让大明安然无恙的度过了小冰河时期。
而世界各地却是灾难频发战乱不止,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疯狂的想要涌入这个和平而又安定并伟大的国家。
日落黄昏,崇祯皇帝有些落寞,看着案桌上空空如也的奏折,这让勤奋的崇祯皇帝怀疑人生,虽然前几年他一天到晚都是天天忙碌着,可他本人已经养成习惯,对此事也是乐此不彼。
在曹鼎蛟的推举下,大明的官员机构逐渐扩大,人员却在精简,国家最高法院,国务院,国防部,公安部等等权职分明等机构纷纷建立,很多事情在下面的部门协商下就能解决,这让皇帝倾闲了不少。
皇帝百无聊赖,于是叫来了王承恩问道:“狗奴才,今日怎么不见曹鼎蛟,老曹又去哪里了,为何告假?”
王承恩低头笑道:
“启禀皇上,鲁王第十三个小女儿出生,鲁王高兴得不得了,特地宴请大伙吃饭,现在正在曹府大牌宴席呢。”
崇祯皇帝抱着自己的温水杯,看了一眼里面饱满的枸杞,人到中年不得已,暗暗的羡慕曹鼎蛟健壮的身体,言道:
“啍,叫上太子,朕今日也要一同前去蹭饭,礼物就不用备了,这姓曹的富可敌国,朕才不给他送银子,反而要吃穷他,走,朕也去宰大户了。”
“好!奴婢这就去安排。”
王承恩看了一眼嘟着嘴假装生气的崇祯皇帝,脸上的笑意却止不住,如今的大明真好,国富民安,天下太平。
千年未有之盛世,天佑大明。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