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不太成功。
嗯,就是有一丁点效果,但是结果没有多少变化。
任务地点外部灵气几乎为零,但是数十返虚弟子在灵石的支持下,仍然造出来水体总量超过两百万吨,相当于一千个大泳池的水量,带去的海水在这个数字面前连零头都补不齐。
这么庞大的水体,当然不可能做成一条冰龙,直接冲到海里还有啥用。
所以最后是分作数十条按气旋方向逆行螺旋下去的。
后面的事就比较糟糕了,该地区成功降温了上百度,然而很快形成了个逆向气旋,不知为何居然和原有气旋形成了短暂的平衡。
平衡的结果跟开玩笑一样,气旋在几个小时之后二合一,整体温度并没有明显下降,倒是气旋的旋转与横向的速度都慢了一丁点。
执行任务的人还不甘心,临时申请从气旋里面接近海面处发动法术,被在任务中心的长老们及时制止,仍然在当前高度再试一次。
第二回的冰龙群进入方向改成了与气旋同向,可惜仍然没有造成气旋一分为二,返倒把之前略微降低的速度加回去了。
一天多的时间,温度比预期的多降低五度,也算没白干。
任务取消,队伍老老实实撤回来。
沈文剑倒是没觉得可惜,这是第一次试探,搜集到些相关的数据。
如果能找到可用于潜水艇的驱赶海洋魔物的办法,下次就能从海上发动,比从上面下去安全的多。至于更小的气旋暂时不用去管,只要全球温度没有明显升高,小气旋经过同样距离,降温更多,对明珠岛不会产生什么威胁。
或者过了这个气旋,四门派的联盟带着岛民往西边挪一挪?
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
这些事只能以后再说,任务后追踪了几天,终于决定把岛民接上浮空城和琴仙岛安置,临时赶制的温度隔离阵启动。
岛……用冰封的话,可能冰还没融化,植被先冻死了,只能等着,过境时看情况,可以组一队弟子去发动海啸降温,只保证植被不死绝了就行。
各个山头启动大阵,需要往外跑的工作都被停下来,等着热气旋过境。
任务中心还放了几个小蜜蜂观察各种指标。
二月二十三,气旋边界还没到达之前,气温已经有明显上升,尤其是夜间。原本夜间气温一直都是5到8度,与气旋接触前,每天晚上气温上升三度。
二月二十七,比最初预计的稍晚一点接触,温度直线飙升,当天夜间十二点,隔离阵法外的温度已经有四十五度,全天平均温度有四十八度。
再往后,每天的平均往上涨十几度,第三天,一队弟子就顶着法术出去制造海啸,把明珠岛淹了大半。
虽然试图救了一下,但大家都不看好结果,气旋的移动速度不快,整个过境持续时间太长了些。
三月初二,温度达到最高峰,日均气温达到10度,中间有两个热浪把气温推到了1度!
此时气旋的核心温度仍有一百六十多度,比预期只低一点点,不过是在海面附近温度没那么高而已,浮空城乐园一号外面测到的最高温度就有145度。
明珠岛平均十个小时被人工海啸淹没一次,所幸气流速度有限,蒸发速度并没有超出修士们的应对能力,地表以下升温很慢,大部分植被虽然枯萎了,却没死透。
到三月初三,整个海平面上都是浓雾,水汽在五百米高度转为透明水蒸气。
三月初四,浮空山上全天看不到海面。
这个气旋一直折腾到三月初十,阵法外面的气温才回到五十度以下,又等了两天,确认气旋不会改变方向回头,正午温度也降到四十五度时,才恢复各种工作,三月十五正式解除警报,把岛民放回去。
海啸的帮助还是很明显的,温度恢复几天后,大量植被色泽逐渐鲜艳起来,其中只怕也有植被本身耐受力的功劳。
不过有件事情挺麻烦,不停的蒸发让岛子上聚了一层海盐,岛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等修士们帮忙用法术把海盐弄到一起,这件事就由新组建的小门派办,清偿点微不足道的账目。
过热气旋过境,让沈文剑产生了很多疑问。
为什么古籍里没有记载?难道遭遇过气旋的都死干净了?还是被当成绝密藏起来了?
如果之前没有,而只有本次万魔吞天才出现,他就要怀疑这大地还适不适合物种繁衍了。
不过从热带植被的表现看,已经拥有对超高温气旋的抗性,所以应该不是首次,或者气旋只扫荡赤道线附近?对北边的中原大陆内陆没有影响?
这些问题没有人能给他答案,前人人数较少,通过躲在地下的方式也能很好的应付热流,即使遇到类似的状况,可能也只当做天魔来袭前的警兆。沈文剑带领的玉剑山才是第一个包含天地情报网的渡劫团队,第一次拥有全面解析灾难的机会。
气旋过去,大家放松几天,沈文剑招来设计院、工程院、生物院三院主管与总工程师开论证会。
“前些天的热气旋大家都全程观察过了,我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状况有增无减。我不想有一天做出放弃几万甚至十几万普通人的决定,所以今天找大家过来,是探讨一下今后普通人定居点的建设方向。”沈文剑稍微停了一下,直接施展法术,投影四个类型,“浮空城、地表城、地下城、海底城,我们将面对什么样的难题,有没有办法同时在多个方向取得突破。”
他话音落下,总工程师们一个个挠头,课题太大,要整理个思路出来需要点时间。
三位主管除了徒弟刘香湘,工程院主管是去年新推举的吴长生,一位来自香风崖的外援弟子;生物院主管是老熟人,玉剑山的客卿苍冉,秘书仍然是他那古古怪怪的徒弟简英子。
其实沈文剑接任掌门重建人事结构时,有考虑过让苍冉等原本管理制造局的客卿接手工程院,后来考虑到工程院之前都是指挥制造局做事,人事反过来可能会造成额外的人员魔化,就放下了。
新设的生物研究院也有很多外人,经过几年的时间大家都更能控制情绪,而苍冉也休息够了,这种有过管理经验的人当然不能浪费。
总工程师们挠头时,三位主管喝茶,偶尔摇头,看样子很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