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流文化既然找他来写自家杂志的黑稿。那还想什么呢!当然是接下来了。
自己黑自己,岂不是比放任他们再去找别人来黑自己,要有分寸的多。
接是肯定要接的,但表面上的推辞工夫肯定也必不可少。
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你要是有个什么事情求素昧平生的大佬帮忙,大佬连半推半就的客气话都不说两句,你敢放心大胆地让人家去办吗?
挂着战术后仰的笔名,李带手指跃动,在键盘上淡然敲下回复。
“我很欣赏有风骨有担当的出版机构。不过实在不巧,我最近手头恰好有几个想写的题目。对热点的追逐往往速朽,等到尘埃落定,最终留下来的内容才有更大的价值。”
这句话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放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人看来都不会出错,可以说是实现了文学上的政治正确。
即便到时候两人的私聊消息被公开出去,这句话也不会给李带带来任何麻烦,乃是万金油般的回答。
电脑后面,静流文化编辑部内。
刚刚听到王雷收到消息提醒,曹朋政就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他拍着前者的肩膀说。
“看到没有,大佬不愧是大佬,看看他这回复,充满了对文化市场的洞见。赶紧回复人家,事情说不定有戏。”
王雷大惑不解:“可是人家不是说没有时间吗?他应该是有自己的稿子要写吧。”
“你懂个屁!要是人家真的忙不过来,还用跟你客气吗,他会直接把我们的稿子推掉。既然他表示了对我们出版公司的欣赏,就说明他有在考虑我们的约稿,之所以不直接答应下来,是在考验我们的诚意够不够。”
曹朋政戳着王雷的电脑屏幕,深情念诵道:“看看人家怎么说的,热点来得快去得也快,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有价值,这说的不正是我们《小雅》跟《破壁》的关系吗?”
“大神的段位就是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三言两语之间,已经把我们杂志之间的销量之争,上升到了严肃文学与类型小说的路线之争。这样的讨论才有话题性,这样的话题才具有爆点。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稿子!”
“按照我说的来回复吧。我说你打字。”
在曹朋政的口述下,王雷回复道。
“感谢战术后仰大神对我们平台的认可,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可以渐渐改变大众的认知。但是无奈,现在那些粗制滥造的娱乐消费品占据了主流。只能期待理解严肃文学界的有志之士发出自己微弱而坚定的声音。想冒昧地问下,老师最近着手的题目是什么方面的呢?静流文化在各行各业也算是小有人脉,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老师的想法做些宣传工作。”
如同姜太公钓鱼般的李带,见到已经有愿者上钩,也不急着马上收网,给自己烧了壶水,泡了杯茶,等到茶渐渐凉下来到温热状态后,抿了一口,才写下回应。
“倒也不妨展开聊聊,我打算写的是一个系列专栏。主题是跟大家探讨在当今社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读者到底应该读些什么。专栏名字我大概想了想,准备叫做《类型小说的文学引渡》,预计写个七八篇的样子,都是每篇三、五千字的小文章。”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抛出下一颗鱼饵。
“当然了,除了网络上的定期连载专栏,我个人是希望找合作伙伴结集发布的。最近有好几家都来找过我,但是在推广理念上,他们还是跟我有颇多不合之处。所以我还在考虑中。”
另一头等得心急如焚的两个人听到站内信消息提醒,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似地点开。
“看看专栏的名字起的,太到位了。《类型小说的文学引渡》,说明类型小说是等而下之的,我们这些知识分子要做的是摆渡人的工作,把茫然无知的读者往正确的阅读路径上引导。最后再抛出结论,要想做个对自己有要求的读者,就应该来读《小雅》。完美的宣传。”
曹朋政激动起来,分析得唾沫横飞。
“更关键的是,大神现在的合作方暂时还没定,这完全是送上门来给我们的机会啊!你给我起开!”
他抓住王雷的肩膀,把可怜弱小又无助的编辑扔到边上去。自己大剌剌地坐下,使用三指禅的打字手法,噼里啪啦地按了一通。
“大神!请务必让我们静流文化出版你的大作!能做出这样高质量的作品,是我作为出版人的毕生理想。无论是策划方案,还是出版时间,或者您所说的推广理念,我们都愿意完全尊重您的要求来做,不知道现在给您通个电话是否方便,十分期待与您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有经验的老编辑常常采用这种方式接触意向合作的重点作者,先是在公开的场合聊,然后转向私聊,接下来找到合适的时机,再进一步要求通电话,最后就是见面。
一般到了见面,对方就不好意思看着你真挚的眼神,残忍说出拒绝的话语了。
通过主动拉近与作者物理距离的方式,来逐渐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乃是编辑的必修课。李带在做编辑的时候也掌握了同样的操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在对方约电话详聊的时候,李带心里很清楚,鱼已经彻底咬勾,现在是甩都甩不掉了。
在公共电话亭内,李带接通了曹朋政的电话。
他刚刚“喂”了一声,曹朋政那殷勤而谄媚的声音就从听筒中传了过来。
“哎呀。听到战术大神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十分亲切,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因为两人之前曾在江城文化中心见过一面,还有过不多的几句交谈,所以曹朋政觉得声音熟悉,但是时隔多日,他早就已经忘记这回事了。
“王先生客气了。”
“哦,顺便一提,我是静流文化的总编辑曹朋政,您叫我朋政就好。”
“好的,王先生。”
曹朋政虽然有点不快,但是也没办法发火,毕竟人家是大神,是你现在有求于他。
在大神眼里,一家出版公司的总编辑跟张三李四王先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曹朋政继续谄媚道。
“老师虽然只是大致说了几句想法,但已经深得我心。像这样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好内容,一定要尽快生产出来。我们公司的发行渠道还算强势,比起其他的公司主要布局在书店、各大学校和各地的书友会,跟您的读者群体应该是高度重合。”
“为了方便老师创作,我们愿意提前预支给您一笔稿费。只是有个小小的期许,就是,您写完专栏之后,能不能再着重针对我们公司的《小雅》杂志进行一番点评呢?要是能把《破壁》杂志也简单提两句,进行对比分析,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句话的暗示性已经相当明显。说白了就是想要花钱请评论家写自家软文,写别家黑稿。曹朋政自己说出来的时候也略微有些忐忑。没想到战术后仰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这没问题的。我本来就想着重谈一谈这两本杂志的事。”
“那样就太谢谢了,太谢谢了啊。”
连声道谢的曹朋政此时还不知道,当他挂断电话的时候,就已经发出了致命一击,只不过这个致命一击并非针对《破壁》,而是针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