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他们想办法,陈九江第二天就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下文从相关部门调人。陈九江在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抽调精兵强将,打造有战斗力的工作团队。
领导们一看文件就乐了,咱们手底下哪一个不是精兵强将呢,随便抽,随便选吧。那个谁,垃圾别倒了,赶紧去陈县长那报道吧。
那扫垃圾的大哥惊恐的睁大了眼睛说,领导,我现在活的挺好呢,就别再折腾我了。您没看见若是哪个单位的人工作不力就全县通报吗?
领导抓过老花眼镜,戴上说,哪儿呢,我怎么没看见。
扫垃圾的大哥指了指文件说,您瞅准了呀,这呢。要是办砸了事情,第一个通报的就是相关单位和领导。
领导这才一拍大腿说,那你是不能去了,还是扫垃圾稳妥。免得到时候牵连了老子,和你一起吃挂烙。
俗话说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谁也不想在这关键时刻就掉了陈九江的面子,否则的话,万一他将火烧到了自己的身上,那肉疼起来,也很可怕。那赶紧的吧,派几个能干事,能混事的人去吧。
世上的人,千千万,个个不同,人人不一,政府里面更是如此。有的人是混事的,混天了日,茫茫无求。有的人是办事的,实干兴业,踏实可靠。
混事的看不起办事的,因为他们只知道出笨力却得不到油水。办事的也看不起混事的,因为他们油头滑脑不务正业,却又上下钻营吃香喝辣。
但是这两种人,在工作生活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治理一方,创建实业,需要干实事的人。追求上进,左右逢源,就要混事之人里外交通,上下奔走。
这就是为什么孟尝君大开门庭,广招食客的原因了。你可不要小看了食客,不说别的,单是三千门人的关系网,就够孟尝君横行无忌,四海如家了。
据说孟尝君一次吃了瘪,多亏了手下的贤人骗开了城门,才得以回国。说的是那鸡鸣狗盗之徒绘声绘色的模仿,焉知不是他那食客当中的哪一位的姘头,正好就在城楼上值班守夜呢。只要一个飞吻上去,少不得开了城门放他们离去。
史书虽然言之凿凿,但是为波尔奔是不会相信的,波哥我更相信后者,也比那古人扯淡,来的圆满一点。
说到了这里,咱们就得提到领导的艺术上来了。就如孟尝君一样,一个领导就是一项工程。他就像一块吸铁石,从自己分管的项目中挑选出肱骨之臣,为自己的工程添砖加瓦,使自己的事业长盛无衰。
拿陈九江来说吧,陈九江当初倒了,河西乡一大批人就失去了上进的机会。所以河西乡人在路爱国的带领下,与郑大胆一拍即合,冒死也要将陈九江硬顶上去。这是为什么呢?还不是那句话,大树底下好乘凉。
现在陈九江上来了,所以河西乡的那些人又开始蹦达了起来。因为陈九江就是他们的灯塔,让他们看见了希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陈九江到了县里,自然不会抛弃这些老将,但是面对广阔的疆土,他依然需要一些人,为他开天辟地,再造辉煌。于是培养新人,搭建新路就成了当前必要的工程。
正所谓,机遇是人创造出来的,死也是自己作出来的。当工作摆在面前的时候,陈九江就得想尽一切办法,搞出成绩,搞出新意。
自长寿山工程开始,陈九江就记住了一条至理名言,那就是抓住契机,勇往直前。做任何事都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气概。只有坚定不移的将一件事做到最后,做到极致,才能称为样板,才能叫做艺术,也才能引起上级的关注。
如此一来,即便是一件最普通,最平凡的事情,也能引起轰动效应。因为再简单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就是艺术。陈九江要的就是这震撼效果。只有达到了崭新的高度,才能达到想要的政治目的。
陈九江是这么想的,但是却不是这么说的,他对安全工作小组的组员们说,安全是什么,那就是高压线,而我们呢,就坐在高压线上。若是我们不把电源切断,那就立刻变成了烤熟的羔羊。
陈九江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人不愿意了,他站起来说陈县长,您这么说,害的我心哇凉哇凉的。我怕了,我就就想问您一句,现在还能换人吗?
他的这话差一点将陈九江的肺都顶了出来。陈九江打量了他两眼,面上却渐渐的温和了起来。陈九江肯定的对他说,这个要求是正当的,合理的。现在你就回单位去,跟你们领导说,我同意换人了。
这种出乎意料的表态当场让所有的人都呆住了。这尼玛是怎么回事呢,真的还有人敢抚虎须呀。不但如此,陈县长居然笑呵呵的答应了他,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呀。就冲这点,今天就不虚此行,可真是长见识,涨姿势了呀。
那人也为之一愣,没想到陈九江这么好说话,自己编了一肚子的理由,全特么不要说了。这一下弄的提意见的人不好意思了。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那是不好再改变的。于是他冲陈九江点点头,鼓着勇气,大摇大摆的从寂寂无声的会场走了出去。
出了会场,待凉风吹过,脑门上的热气散去,不由想打自己的嘴巴子。这是干什么呢,为啥要出这个风头呀,人家陈九江孬好是副县长啊,搞这么一出,到底是折了陈九江的面子,还是给自己套了一个夺命锁呢?
提意见的人走了,会场里的同志们大眼瞪小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静的能听见心跳。在陈九江的温和扫视下,下面的人立刻又变成了眼观手,手观心。心是不停的跳动的,但是面上却不变颜色。
陈九江面对着鸦雀无声的下属,很是满意。他依然面带微笑,问道:“诸位,还有谁要换人,尽管自行离开。我保证不找后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