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完成迎袁专使的使命后,蔡元培回到南京,回到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的任上。

南京政.府建立后,所有与新政.府有关的人纷纷跑来,找关系托人情,想谋个一官半职。蔡元培北上迎袁期间,教育部的次长景耀月代理部务。景耀月是同盟会员,平日里热衷党务,对教育很少过问。

此人有封建的打江山坐江山的思想。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总长不在,他私自开列了七十多个人的名单,分别冠以司长、科长、秘书的职务,报请总统府颁发委任状。名单上的人多和他有私交,但是跟教育行当没什么关系。

蔡元培回来后,马上发现了这一情况。他耐心地同景耀月讲,这样做的话,真正的教育专家就被排斥在教育部外了。而且如果下一任部长对这些人事不满意,一概革除,反而让这些人难堪。蔡元培入情入理地做了一番工作之后,总统府又将这批委任申请退还了教育部。

1912年3月底,唐绍仪内阁成立,蔡元培留任教育总长。

民国定都北京后,1912年4月26日,蔡元培领衔的新的教育部接手原清廷的学部。蔡元培给部员们讲了一番话:“前清办学之种种靡费,其细情不外奢、纵二字……国家无论如何支绌,教育费万难减少。无已,惟有力行节俭,以为全国倡。”

在人事安排上,蔡元培力邀非同盟会派系的共和党人、曾在清末担任学部参事的教育家范源濂做了教育部的次长。

他两次登门,诚恳地对范源濂说:“现在是国家教育创制的开始,要撇开个人的偏见,党派的立场,给教育立一个统一的智慧的百年大计……教育是应当立在政潮外边的。我请出一位异党的次长,在国民党里边并不是没有反对的意见;但是我为了公忠体国,使教育部有全国代表性,是不管这种反对意见的。听说你们党里也有其他看法,劝告你不要自低身份,给异党、给老蔡撑腰;可是,这不是为国民党或我个人撑腰,乃是为国家撑腰。我之敢于向你提出这个请求,是相信您会看重国家的利益超过了党派的利益和个人的得失以上的。”

范源濂为蔡元培的真诚和以民国教育为重的精神所动,不顾他所在的共和党的反对,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请。事实证明,他们的合作是成功的。后来,范源濂在蔡元培去职后任教育部长,力邀蔡元培担任北大的校长。

新建的教育部有部员七十余人,差不多都是蔡元培、范源濂二人推荐。蔡推荐的多为欧美及日本的留学生,范提名者,大多富有教育管理经验。

如蔡元培“自述”所说:民国“元年我在教育部时,请范君静生相助,我偏于理想,范君注重实际,以他所长,补我之短”。

有了儒雅的蔡元培做首脑,民初的教育部内上下融洽,全无暮气。

乃至于鲁迅后来曾说出“说起民元的事来……当时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这样的话来。

范源濂也这样忆及当年在教育部与蔡元培共事的情景,“在我们合作期间,部里的人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讨论很多,却没有久悬不决的事。一经决定,立刻执行。所以期间很短,办的事很多”。

4月底,蔡元培在与部员谈话中提出:鉴于目前各校程度参差不齐和请末办学的“奢、纵”之弊,“拟将中学以上官、公、私立学校,严加归并,淘汰冗员,严定章程,以便早日开学。”表达了其整顿教育的决心。

5月初,他通令将北京大学堂易名为北京大学校,提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校长。

接下来,他在参议院发表施政演说时明确表示:总长之职“既勉强担任,断不敢存五日京兆之心”,就教育方针、设施、行政权限、派遣留学生及少数民族教育等问题发表了意见。特别强调:“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在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气。”

毫无疑问,这充分表达了蔡元培投身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1912年7月10日,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发起召开了有各地教育专家参加的,全国教育临时会议。

蔡元培在大会的开幕词中言道:“今日之临时教育会议,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第一次之中央教育会议。此次会议,关系甚为重大,因有此次会议,而将来之正式中央教育会议,即以此次会议为托始。且中国政体既然更新,即社会上一般思想,亦随之改革;此次教育会议,即是全国教育改革的.asxs.。此次议决事件,如果能件件实行,固为重要关系;即使间有不能实行者,然为本会已经议决之案,将来亦必有影响。诸君有远来者,即或在近处者,亦是拨冗而来,均以此次会议系重大之故。

“民国教育与君主时代之教育,其不同之点何在?君主时代之教育方针,不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用一个人主义或用一部分人主义,利用一种方法,驱使受教育者迁就他之主义。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从前瑞士教育家(沛斯泰洛齐)有言:昔之教育,使儿童受教于成人;今之教育,乃使成人受教于儿童。何谓成人受教于儿童?谓成人不敢自存成见,立于儿童之地位而体验之,以定教育之方法。民国之教育亦然。

“君主时代之教育,不外利己主义。君主或少数人结合之政.府,以其利己主义为目的物,乃揣摩国民之利己心,以一种方法投合之,引以迁就于君主或政.府之主义。如前清时代承科举余习,奖励出身,为驱诱学生之计;而其目的,在使受教育者皆富于服从心、保守心,易受政府驾驭。现在此种主义,已不合用,须立于国民之地位,而体验其在世界、在社会有何等责任,应受何种教育。……”

一句“全国教育改革的.asxs.”,可谓让全体参会人员激情洋溢、热血沸腾。

在这次会议上,蔡元培将事先起草的四十余项提案逐一交由会议讨论,这些议案,凝聚着蔡元培和教育部同事的心血,设计了和规定了新教育的体制和细则,从而构建了后来实行十年之久的“壬子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

与会者们进行认真的讨论和修改,从而形成了中华民国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基本就是蔡元培“五育主义”的翻版。

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学校系统令》,因是农历壬子年颁布实行,史称《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初小、高小均设补习班,学制2年。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类,各3年。专门学校本科3—4年,预科1年。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

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年8月,教育部将《壬子学制》颁布一年来新颁布的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学制体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到全国各地教育机构施行。

《壬子癸丑学制》在纵向方面,明确地规定了学校教育的几个阶段,即分为三段四级。

初等教育阶段,以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为基础,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教授为宗旨,又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儿童6岁入学,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

中等教育阶段一级,为中学校4年,以完成普通教育、塑造健全的国民为宗旨,并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

高等教育一级,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工、农七科。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预科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置。大学为研究学术设大学院,不定年限。

《壬子癸丑学制》在横向方面,分为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与高等小学校平行的有乙种实业学校、实业初习学校及初习科。与中学校平行的有甲种实业学校、师范学校及补习科。与大学平行的有法政、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美术、音乐、外国语等专门学校以及高等师范学校。

该学制为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废除了教育上的两性差别和满清贵胄学堂。除高师外,允许开办私立学校。

尊孔读经,千百年来成为一种神圣和至高无上的东西,与封建专制制度扭结在一起,成为中国迈入近代门槛的惰性因素。经受了欧美现代文明洗礼的蔡元培,认为“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背,虽然孔子和他的学说在学术上自有其价值,但后世将此演化成为儒教、孔教,定为一至尊,叫人顶礼膜拜,则极不合理。宗教信仰自由是人的三大自由之一,学校不是教堂,不能强行要求人信奉哪种宗教。

在全国教育临时会议上,蔡元培提出的《学校不应拜孔子案》。虽然受限于当时的大环境,蔡元培提出的《学校不应拜孔子案》没有在会议上通过。但毕竟明文废止了在中小学一直实行的“尊孔读经”仪式,这不能不是这次会议的又一个成果。

孔孟之道的“克己”,以所谓的“义”否定“利”的义利观,和宣扬禁欲主义的佛教,和奉行蒙西九戒基督教一样,归根结底是属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体系。三者在历史上,在推翻奴隶制度过程中,都曾经起到革命作用,但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从总体思想上毕竟成为过时的东西。新的时代讲求等价交换,注重实利讲求现实利益,也就是思想家们常说的,人们要从彼岸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来,要从那些蒙蔽人们的关于未来世界的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一个越是不能保障人们的利益的社会,就是越起劲的忽悠和教化人们忘掉自己、无视自己的利益。比如不合理的封建等级制度,比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极左主义喊出的“狠斗私字一闪念”。

毫无疑问,蔡元培对尊孔读经的抵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此次会议的多数提案形成教育政策,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影响深远。一个共同的认识是:全国临时教育会议是民初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为民初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反叛的大魔王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你老婆掉了终末忍界
相邻小说
我被一个男人附身了万界神级仇恨系统无限附身最强附身系统之金牌武师毒液附身最强赘婿快穿头号玩家隐世医神万物融合之开局一个三级头全球狙杀网游之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