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港市,地处华洲大陆东部平原的东北部,洛河流域下游,东临东海,北依两州分界山坤云山,西有十大学院中的华麓学院,是洛河、清海河、永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河海要冲”之称。
津门港市,是洛华州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离北华州最近的城市,地处两州交界处,使得此地商贸异常繁荣。
自从了解到海城郡的掳掠队伍就是叶丰臣率领的这支队伍,此时全军覆灭已然没有了威胁。
杨青城见这回程的最大威胁解除,就让赵芸带着六个孩子回海城,送还其父母手中,同时也令其将孩子送回后就回山修行。
他自己则搭乘从员峤仙山过来,去往津门市港的客轮,随着客轮北上而去。一则探查“圣教”的底细,二则为解救杨家孩童,三则为游历天下,搜索些灵材地宝。
圣教,这才是那个神秘组织的真正名称,沙罗会只是其外围组织。
经历数天的行程,“北洛号”客轮终于驶入津门港市的港口地区。
随着客轮的入港,杨青城也随着船上游客拥向甲板栏杆处,看着慢慢接近的港口和岸上喧闹吵杂的人群,整个码头区一片忙碌之景象。
码头区是津门港市八大区之一,辖区面积不到0平方公里,是八大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区。
这个区面积虽小,却也有10万多常住居民,加上白天近0万流动人员在这片区域作业找活。相当于每一平米的土地上至少有10个人在上面活动。由此可见这片码头上该是多么的拥挤。
地少人多的恶果就是居住环境的恶劣,除了围楼就是些棚户区。
在这边区域里居房多是围在一起的高层建筑,犹如地球客家围屋的房子,在这里也被成为围楼。
围楼有石围、土围和砖木围三种,当然建筑过程中也不是单单一种建材,而是以某种建材为主,就那么称呼了。
其中最好的是石围,最差的是土围,最精致好看的是砖木围,但不管是哪一种,最低也是三层结构。
这些房屋,面积有大有小。小的五、六十平方米,只有三开间的围屋,大的千余平方米乃至上万平方的大型围楼。其形状也有区分,有圆型的,也有方正型的。
圆型的是指外墙为圆弧形,内中方正,形如铜钱般;方正是指其平面布局呈“回“字形。港口码头区建筑大多以方正为主。
围楼基本上都是集家、堡、祠、内院、门坪五者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家族落居格局。
津门港市原本处于两国交界处,时常受到兵灾的威胁,当地居民,尤其是地方豪族、大姓家族故土难迁,又为了躲避兵乱,就建造这种高大坚固,结构奇特,功能齐全的围楼。它集厅堂、居室、书房、操场于一体,具防火、防攻、防炸于一身,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
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既是津门人的舒适居所,又是战时的坚固堡垒,因此在当时家家如此建造。
即使如今已是联邦国,统称为华族,统一为华国。但这种古老的建筑还是在这座发展起来的城市里继续保留着。
至于棚户区,大家也多明白,就是贫民窟。
…………………………………
客轮到港下锚靠岸,杨青城也随着人流向着城中心区走去。
津门港市在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由原本一个只有三区的港口小城发展到现如今东部平原北方最大的城市。
城市面积足足比原来扩大两倍有余。
此时的城中心区、码头区和洛河区都是老城区,新增的滨海区、津南区、永清区、宁海区、北港区五区各个面积都比老三区大很多。
杨青城走在通往中心区的大道上,边上有很多招揽顾客的马车、人力车的师傅。
“这位少爷,您要到哪去?可需要我送你过去?”没一会,杨青城身前就来了好几帮询问的。
“去五行馆。”杨青城找来一个顺眼的,询问了价钱后,说了个地址给马车师傅后,上了马车。
“得勒,少爷请做好,我们这就走咯。”马车师傅挥舞着藤鞭,驱使着马车向前行驶。
战争结束后,国家进入联邦新时代,政府与门派之间的矛盾就略显突出。
政府一边拉拢旁门小派,一边又忌惮大宗门的威势,不断打压。
而根据开国时北华皇与众门派规定,在册名门大派所在之地归于门派,门派之威只限于山上。山下城镇和人口归于政府,权威归于国家。
因此门派如果想在山下设置据点,只能按规矩正常办理相关手续和认证。
比如五行宗就是办理武馆,作为门派在津门港市的据点。
一路上,杨青城不时看着沿途中津门市区的风景人情。
没过多久,马车就到了五行馆门前。
五行馆,也是用一座围楼改造而成。此楼占地面积颇大,足有上万平方。位于中心区北部,洛河南岸,与北港区隔河相望。
杨青城下了车来,顿觉空气格外清新,清风吹来,没有海风那种腥味,河水带来的湿润气息,拂面更是令人清凉爽快。
五行馆前,有两人值守大门,这两人周身白色劲装,干净利落,见杨青城缓步走来,上前阻止道:“止步,居士来我五行馆所为何事,可有邀帖或尊客卡(等同超级vip)。”
为什么会称杨青城为居士呢?
说来也是怪杨青城现在的这幅装扮。
此时的杨青城一身青色长衫,左手拿着念珠,走一步拨一珠,不急不缓,面上微带笑容,神情沉静自然,浑身一派洒然出尘的模样,十足一个佛门在家居士的样子。
杨青城拨动念珠,其实是在祭炼温养念珠,自上次受损后,杨青城一直随身携带,手不离珠,不时还会念般若经加持。
杨青城冲着两人微微一笑道:“我手中既无邀帖也无尊客卡,但我有一玉牌,想必你们看过就会明白。
只见杨青城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枚玉质令牌,持之对着守门之人观看。
两人还真的认识这块令牌所代表的意义。虽然两人都没看过这种色泽的,但相似的令牌都有见过,也都明白这乳玉色的令牌代表的意义,这可是五行宗真传弟子的身份标志。
“弟子赵勇(王耀宗)见过宗门师叔。”两人忙上前行礼问候道。
“哦,你们也是山门弟子?”杨青城听两人称呼,于是随口问道。
赵勇、王耀宗两人面色尴尬道:“回禀师叔,弟子两人并非山门弟子,我们两人是宗门内门弟子司徒明的记名弟子。”
“哦,原来如此,那不知我可进去了吗?”杨青城瞬间明白了。
记名弟子,其实就是五行宗在武馆招收的弟子,一般这类弟子不是真的有些天资,就是有些势力背景。这也是五行宗在山下发展的一种潜实力。
“当然,师叔请。”赵勇抢先上前,为杨青城带路。只留下王耀宗在原地懊恼不已。
杨青城随着赵勇进入五行馆,只觉内外犹如两重天,馆内内部灵气比外面浓郁多了。
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