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和宁小惠一样,朱琪琪也没能坚持到市场化运作的那一天,09年底,她应聘到市区一家事业单位供职。虽然,那年对于她的记者生涯来说,该是个丰收之年——她的那篇《我们终将成为他们》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新闻类长篇一等奖,那组“《戈壁儿女》拍摄在B城”连续报道被评为兵团级长篇通讯类二等奖。但她,终究抗不过压在头顶上的广告。
朱琪琪新去的,是家交通管理部门,做的,还是文字工作。不过,职务变了,说是办公室秘书。
李国成并不看好她这个新工作,一方面,是出于对琪琪过往经历的考虑,说她散漫惯了,不一定能适应那种按部就班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机关,人际关系很是复杂。因此她第一天上班,还开玩笑,说她指定在新单位呆不了一年。
朱琪琪问为什么?
李国成笑笑,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其实,李国成还有一点并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出于对朱琪琪个性的担忧。因为他一直觉得,朱琪琪骨子里有些清高,应该属于他和张顺君探讨过的那种技术干部气质的人,个性里很有点看不起那种为丁点儿什么利益就牺牲自尊而左右逢源的行为,因而并不适合担当办公室秘书这类需要八面玲珑政工干部的角色。
偏兴头上的朱琪琪不这么认为,她说,她在记者行当多年,干的就是政工干部的工作,不一直好好的?
李国成也不说破,只打趣说从来见着的都0岁出头的小秘书,要不就7、8的少妇,今天算见着她这样大妈级别的秘书了。
朱琪琪就笑,问,你李经理是想聘个0出头的,还是想聘韩珊那样7、8的?
火燃到自己身上,李国成也只有举手投降。就说,就一秘书,哪敢这样跟经理说话?
朱琪琪也笑,说,李经理,此秘书不同于你那6、7的彼秘书,咱凭本事吃饭!
只可惜,当时的朱琪琪怎么也没料到,在去单位短短四个月之后,她这个凭本事吃饭的女秘书,也没逃脱是谁谁女秘的宿命。而最初这样叫嚷开的,竟是单位的党组书记肖鹏。
朱琪琪每天的工作,异常琐碎和繁忙。既要负责内部文件的制订和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及各级领导的讲话,还要负责一周一期局办小报及单位新闻外发工作,甚至还要负责局网站的动态更新。一句话,单位几乎所有的文字工作,都她负责。
上班的人都知道,新人要融入单位得有一个过程。什么过程?除却和直接领导有个上下级磨合干出漂亮活儿的过程之外,要想融入,其实最好的方式,还就是和同事抱团儿喝酒及扎堆儿说是非。但是,在记者行当跑得顺风顺水的朱琪琪不懂,她还秉承着她老爸告诉她的那些单位就是集体,集体就该共享资源的“和谐论”处事。
但是,不久之后,她就发现,那套“和谐论”在这个单位行不通。因为别人的资源压根就没打算跟她共享,办公室另外一位不太年轻的文员说:“坐享其成,哪有这等好事儿?”
后来,朱琪琪在办公室赵主任的提点下,钻进档案室耗时半个工作日的时间找到了所需的资料。
在单位内部共享不了电子版的资料,对此,朱琪琪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单位搞活动吃工作餐,一位大姐悄悄告诫她,说:“但凡在这儿混饭的,共事时间越久,就越成不了朋友。”
“利益!”看她疑问,那大姐强调着说:“因为,但凡单位里有点什么蝇头小利,都能成为他们追逐的目标。”
那天,那位大姐还好心给她做了解释,说,譬如资料,电子版的,给你了,人的心血不就显不出来。再说,你再在此基础上出个什么彩儿,人不就更被埋汰了吗?
那位大姐,姓柳,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柳春兰。虽然只是个中层管理人员,但凭着自身在行业中的深厚积累,加之为人处事忠厚练达,朱琪琪知道,她在这个单位,很有人缘。
只是,对于当时办公室工作经验为0的朱琪琪而言,大姐虽然做了解释,但是那句语含深意的话,她还不是很懂——什么叫共事越久就越成不了朋友?!她和小惠不就是因为共事,才成为能分享所有私密的好朋友的吗?而小惠,不也是因为共事,才和那个张男记谈的恋爱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柳大姐的话应验了。
那年,适逢单位中层搞竞聘的时候,朱琪琪深刻见识了众多人为追求蝇头小利,而不断变幻的嘴脸。这,甚至比她在记者行当经历的各类嘴脸都要多得多。
当时,机关二楼除却她依然还趴在电脑前,整理那些没完没了的专项行动总结外,工作人员也不知怎地就开始人心惶惶。接着,办公楼里就整天闹哄哄的,有的,干脆连例行的基本工作都不做了。
由于在办公室做文秘,她有机会接触到大量上级文件。关于传说中的那个“海选中层”的红头文件,她也看到了,并仔细琢磨了一翻。像大多数机关常见文件一样,那份红头也是份内容空泛的文件。她甚至没有找寻到中层干部的竞聘条件。朱琪琪知道,按照咱中国人的语言环境,没有条件就是最大的条件。这意味着,除却已经明朗化的万局,外加肖书记两位高层,余下的40多名干部都可以竞聘中层。
也许,正是这个不具条件的竞选,激化了单位内部原本就矛盾重重的沟壑,朱琪琪这才深刻感受到如此祥和的表象下,什么叫做暗流涌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