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朝堂之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唐高祖李渊笑呵呵的看着此时的李逍遥,少年白发,就算是他终日操劳,头发依然漆黑如墨,看着银发飘飘的李逍遥,李渊唉声叹气道:“逍遥,这些日子你可曾回府看过妻儿?不知他们是否安好?”

李逍遥诧异地瞥了一眼父亲,不明所以,仍然微笑地回道:“父皇,敏儿他们母子两人一切安好,再说了昇儿跟在伍哥身边习武,他的心思全部都扑到了武艺上面,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只是这些时日苦了敏儿,早出晚归,她终日在家等候着,实在是有些孤寂,儿臣决定解决完这件事就回府休息一段时间。”

“昇儿习武?他能吃得了那个苦吗?”唐高祖李渊惊诧不已地叹道,又听闻李逍遥提及伍天赐的名讳,不禁皱着眉头,低声问道:“逍遥你说的可是伍天赐?”李逍遥点头称是,只听李渊接着问道:“朕知道他们兄弟两人,他们两人是你的扈从,只是为何朕一直未曾见过伍云召,他到底去哪里了?”

李逍遥高深莫测地笑了笑,道:“父皇,伍大哥去往何处,时机成熟了,您自然会知道。相信不久之后,他也应该要回来了!”

李渊狠狠地瞪了一眼李逍遥,心中嘀咕一声:“什么事情居然这么保密,就连我这个做父亲的都不知道,看样子逍遥还有一些秘密没有对朕说明!”他苦笑一声,接着问道:“逍遥,当初你向朕请辞,解除兵权,为何又要求朕将你安放在户部,弃武从文?”

唐高祖李渊一直都不明白李逍遥为何要这么做,放着元帅不做,非要弃武从文,选择户部任职。当日,李渊在朝堂上任命李逍遥为户部尚书,也是李逍遥自己私下里与李渊要求的,他一直想不通,手中握有兵权比在朝中任职要强太多了,而且私军交还给李渊,他还能知道是什么原因,可是为何非要从户部尚书做起,一步一步的登上权力的巅峰,就连李渊有时候都看不清李逍遥要的是什么。

李逍遥淡然一笑,沉声道:“父皇,儿臣原本打算从此闲赋在家,不再插手朝堂之事。只不过有些事情无法预料,儿臣私下里派人明察暗访才发现大唐横扫天下,却岌岌可危,内忧外患。最重要的是世家大族以及门阀之争愈演愈烈,他们都想在百废待兴之际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且民不聊生,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无奈之下,儿臣才决定出山。”

“当日,儿臣卸下手中的兵权,将兵权交换与父皇,就是像世家大族以及门阀示警,也是向他们表明父皇才是真正的天子,无人能够撼动,然而,这些人却不知好歹,变本加厉。儿臣才向父皇表明重新入朝为官,但不是军职,而是文职,为得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世家大族及门阀对李家江山的危机,因此才会从户部开始,上任之后,儿臣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就是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收复民心,一步一步的逼着他们不断地让步,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至于父皇擢升儿臣为尚书令,原本是属于二哥的职务,二哥为了拉拢儿臣的麾下大将,自动请辞,躲在幕后。儿臣趁势而为,担任尚书令后,儿臣才能进一步的实施新的计划,实施最后一步,断绝世家大族及门阀的人才来源,到时候再打击他们的势力易如反掌,并且逍遥的目标远远不在此,儿臣希望能够看到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做到前隋不能做到之事。”

李逍遥没有告诉李渊真正放弃兵权的原因,是担心功高震主,引起李渊的猜忌,甚至搞不好会引起兄弟之争,于国于民都不利。唐高祖李渊闻之,沉思许久,惊讶不已地看着李逍遥,他才知道自己的儿子野心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想要远征攻打突厥,想要将突厥收复,李渊瞪大着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李逍遥,喃喃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唐高祖李渊也从李逍遥的话,听出李逍遥做完这件事后,使得大唐国力增强,削弱世家大族及门阀的势力,到时候大唐人才济济之时,就是李唐大军攻打突厥等国之日。至于李逍遥自愿请求任职户部尚书,李渊能够同意,愿意与李逍遥配合演戏,也是为了平衡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两人之间的斗争,而且也是利用李逍遥在军中的影响力,震慑世家大族,提醒他们不要闹得太厉害,否则大军将至,夷为平地,这只不过是君王之道。

同时,李渊也是削弱李逍遥在军中的影响力,避免他真正的功高震主,而且他担心权力太大的话,李逍遥有不臣之心,虽然他依然最疼爱的是李逍遥,不过他登基不久,还未做够皇位,他也想名留青史,因此李渊不得不对李逍遥有所防备,今日之后,李渊再也不会对李逍遥有任何的防备之心,只要李逍遥愿意,只要不动摇国之根本,任何建议,李渊都会无条件的支持与他,因为他们父子两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

“父皇,距离朝会还有两个时辰,您还是早些歇息!”李逍遥恭敬地说道。

唐高祖李渊不以为然地笑道:“不妨事,今日朕要与你好好地聊聊,我们父子两人好久没有坐下说说话了。”李渊又大喝一声:“来人,吩咐御膳房端上一些酒菜前来,朕要与逍遥王秉烛夜谈!”随着李渊的一声令下,身边的太监急忙小跑出去,当夜,李逍遥就留在书房内,与李逍遥一起喝着御酒,畅谈心中的构想,两人之间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李逍遥也感受到李渊对自己的戒心放下了,也就什么都不顾忌了,两人就喝着御酒好好地秉烛夜谈一宿。

次日,一宿未睡的唐高祖李渊在太监的提醒下,与李逍遥一起前往大殿内,他一如既往的龙行虎步的大步向前,缓缓地坐在了龙椅上,群臣全部躬身高喝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高祖李渊沉声道:“众爱卿,平身!”然后,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诸位爱卿,昨夜朕与逍遥王秉烛夜谈,逍遥王与朕提出一道新的政策,朕以为不错,不知爱卿以为如何?”李渊笑逐颜开地看向了李逍遥,李逍遥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他站出身来,高声说道:“启奏父皇,儿臣以为当废除‘察举制’,推行‘科举制’!”

朝中大臣一听‘科举制’,面面相觑,诧异地看着李逍遥,长孙无忌沉声道:“不知逍遥王所说的‘科举制’是何物?臣,烦请王爷详细说明!”

“既然长孙大人想要知道,本王今日就像诸位大人详细说明!”李逍遥微微一笑道,“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朝廷所有,允许自由报考,也就是怀牒谱自荐于州县,最主要的是以成绩定取舍,并非是之前的他荐。”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科,是为了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明字科,选举的是文字理论及书法人才,考《说文》、《字林》;明算科,考算术,范围很广,选算术人才。”

“秀才统称饱读诗书之人,俊士等科不需要经常举行,真正考得是明经科、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得是四书五经,《礼记》、《春秋》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论语》、《孟子》、《尚书》为小经。”

“至于进士科主要考策问,又分为对策和射策两部分。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是由应举者用矢投射,并解释射中的疑难问题。并且,还要考核贴经,杂文,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春秋》的内容。”

李逍遥侃侃而谈,微微一笑道:“不知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紧锁眉头,沉声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此制不适合大唐。”

唐高祖李渊淡然一笑,疑惑地问道:“长孙大人还请说说缘由?”

“其一,按照逍遥王所言,自古流传的‘察举制’又将要废除,自从逍遥王弃武从文后,提出多项建议,基本上都是废除旧制,之前推行的制度对于大唐发展,臣不敢否定,若是再来推行新的制度,对于百姓难以接受再多,不利于大唐的稳定;其二,大唐初建不可再有任何的动摇,否则大唐危矣,若是真的按照逍遥策略去推行,人才参差不齐,与世家大族子弟相差甚远,臣以为予以否定。”

长孙无忌肆无忌惮地公然驳斥李逍遥,众人纷纷诧异。他们都非常的清楚,长孙秀敏是长孙无忌的妹妹,虽然不是亲兄妹,却甚是亲兄妹,而且长孙无忌能够入朝为官,也是李逍遥的推荐才受到皇上的赏识,才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没想到时过境迁,转眼间就成为朝堂上的敌人。

礼部尚书李孝恭出列,恭敬地说道:“启奏皇上,臣赞同长孙大人的意见,反对废除察举制,行科举制!如今入朝为官者皆是由他人推荐,再由皇上亲自考核的。若是再来新的考核制度,臣恐担心天下百姓难以接受!”

“臣附和逍遥王所提意见,功在当代,利于千秋。”魏徵站出身来,情真意切地高声说道:“臣虽是出生于世家大族,妻室也是河东裴氏,然而臣自幼孤苦无依,又手无缚鸡之力,只能走仕途。前隋统治不利,致使民不聊生,无奈只能投身于瓦岗,若无逍遥王的赏识以及举荐,臣仍然是一介布衣。”

“如今身居庙堂之上,仍然无法忘怀曾经寒窗苦读的岁月。臣知道天下寒士的心,大唐国内有才之士甚多,大多数人都被荐书、身份挡在门外,无法为大唐效命。臣之所以能够在此与各位大人谈论国家大事,是得到逍遥王的举荐,皇上的赏识,是臣之幸。你们这些大人高高在上,居于庙堂之上,可曾体会到天下寒门子弟的苦心,他们一辈子只能依仗仕途才能出人头地,想要为国尽忠,为民请命,都是被门户之见挡在殿外,臣以为逍遥王之举,不仅仅广开言路,更能吸纳有志之士,为大唐效命,为皇上分忧解难,臣赞同推行科举制。”

朝中大臣纷纷低头沉默不语,他们之中有很多就是寒门之士,他们心知肚明李逍遥所提出的意见对于寒门之士是大大的善举,必定获得天下读书人的一直称赞。然而,他们都不敢与魏徵一样,敢正面支持李逍遥。毕竟,他们现在都不是以前的自己了,被魏徵当头棒喝一声,他们全部都清醒过来,一些少数官员纷纷出声附和李逍遥所言。

唐高祖李渊对此充耳不闻,脑海中回忆着魏徵之前所言,猛地拍案叫绝地高声道:“好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臣们还在激烈的争论着,李渊的称赞声,使得大殿上变得鸦雀无声,又听见李渊继续说道:“魏爱卿所言深得朕心,道出了天下寒士的心,传朕旨意:开科举,废除察举制。”

众人纷纷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渊,他们之前的争吵根本就不能影响李渊的决定,没想到唐高祖李渊早就心意已决,就算他们在朝堂上争的你死我活,都无法改变李渊的心意。现在他们才知道唐高祖李渊今日提起此事,并非真的想要听从他们的意见,而是一意孤行,向他们宣告而已,结果已经被李渊的一纸命令定下了,急忙恭手称赞道:“吾皇圣明!”

于是,朝会就以此落幕,长孙无忌深深地看了一眼李逍遥,然后跟随在秦王李世民的身后一同离开了,走在前方的李世民心里非常的高兴。今日之后,秦王李世民再也不会对长孙无忌有任何的防备之心,他一直都认为长孙无忌是李逍遥的人,就算李世民娶了他的妹妹,仍然不够放心,现在李世民真的放心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盖世双谐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成吉思汗守陵人民国诡探我的学者综合症老公[重生]传奇小小法师这个杀手不专业末日系统之光行动末世系统之永夜无敌藏经楼系统末世山海经系统武裂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