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柳上青正准备着拍她的电视项目,但王总的回话是“暂缓”。什么都暂缓,岂不是把柳上青撂这儿了。
但是柳上青似乎就得习惯过这种“打入冷宫”的生活。
其实她对这种生活倒也算熟悉,毕竟在国视这样的大单位工作过,喝喝茶,看看报的领导多着呢,都得在那儿规规矩矩地熬日子。柳上青闲下来了,可曾子建并不闲。他照着柳上青的思路在做“文字反盗版”。这是个要求准确程度达到99%的项目,因此也就让曾子建格外费心。
研发部门是不能闲下来的,研发部门闲下来了,就说明公司后继无力了。
柳上青既不能请假去旅游,又不能干点别的,一举一动还有个司机会汇报给张潜。现在柳上青算是明白了黄华为什么在公司被收购以后离开了那家公司,尽管人家给了他个副总裁的位置,副总裁的位置相当于闲置。
曾子建就拒绝了副总裁的位置。尽管张潜如事前承诺的那样准备把曾子建提成副总裁,但曾子建拒绝了。他说技术总监就可以了,他用不着做公司的副总裁。要说还是曾子建聪明,柳上青这样想。
熬个两年吧,等公司一上市,王总他们可就离开公司了。柳上青不会卖掉手里的股票的,这是她的公司,她要当的还是最终的最大的股东。曾子建会不会卖股票不好说,但他太太肯定是要卖的,她早就看着张潜的房子眼红了。
如果王总他们在上市时不会卖掉全部股票的话,那也最起码会卖掉三分之二。这样他们剩下的股权也不过与自己旗鼓相当。也许为了保持大股东的地位,他们会留下大于柳上青的股权。如果是那样,柳上青可就得想着怎么办了,因为柳上青想做的是传媒大亨呀,而不是反盗版的专家。大不了就是保留现在这个公司的董事席位,自己再去做一个小公司,专门做影视制作。李锦云如果看好,李锦云可以投资嘛。这样也许比用反盗版公司的钱去做与公司主营业务不符的影视制作要好一些。最起码,曾子建会比较容易同意这种做法。
柳上青没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连环创业者”了。但影视制作与出版本来就是她的专业,走上反盗版的道路是被迫无奈,幸好是做成了。
其实柳上青已经在打主意辞掉这个反盗版公司的副总裁职位了。这对张潜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主意了。柳上青还是董事,她还是有对这个公司的发言权,但同时,她可以不用再在这里每天无所事事地巡查了。柳上青的闲得发慌搞得张潜不能聚精会神地忙他那一摊儿。一山不容二虎,柳上青走了,对张潜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柳上青和李锦云谈了谈这个想法。李锦云也觉得把柳上青闲置可惜了。但影视制作业是一个投入高,产出慢的行业。你要先做出名儿来,再赚钱,要么你就做个频道。总之,影视制作业并不是一个两三年能见成效的行业。
柳上青建议由反盗版的这家公司投资组成一家专做影视制作的新公司。李锦云觉得听上去还一错,算是给公司现在大量的现金收入一个不错的去处。
李锦云回去跟王总商量去了。
柳上青知道多半能成。就剩下一个拿出多少钱来,占比多少的问题了。柳上青知道他们仍然是控股方,那投资多少,占股多少就不是柳上青操心的事儿了。等着他们信儿吧。
这回居然是王总亲自和柳上青谈了。柳上青被叫到了他们投资公司的大楼里。李锦云不在,只有王总一人在办公室。
“柳上青,你对现在做那个电视项目有信心吗?”王总开门见山。
“它会一炮走红的。”柳上青说。
王总在心里是把柳上青归为“一根筋”的那种人的。别以为新的业务会转移她的注意力,归根结底,她还是要把她最想做的项目做成。
“这样吧,你写个商业计划书上来,我看看你对影视制作的这家公司的远景是怎么看的。”王总吐了个口。
还要写商业计划书?柳上青觉得自己写商业计划书都快写残了。但是毕竟这也是一盘生意,要王总吐口投资,总得有个书面的东西。
柳上青在她的反盗版公司达到上亿年利润的情况下,又得开始新的一轮融资活动。不过,她倒不厌烦,她依旧斗志昂扬,因为这才是她最想做的。当初做反盗版项目也无非是想用反盗版项目养影视项目。就象李锦云认为的那样,影视制作业是投入高,产出慢的行业,要想看到上亿的年利润就得最起码十年以上的功夫。不过,这离柳上青做成了样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有小五年了。所以,柳上青想,十年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
写商业计划书其实也是一个缕清思路的好办法。但就是写的时候,挺费心费脑子的。
曾子建对柳上青要做电视项目毫无任何意见可以提,因为从一开始他认识柳上青,柳上青就一直强调影视制作业是公司的主营业务。
张潜对柳上青要走很是高兴,不管柳上青出去公司以后干什么吧,张潜都为这位女董事祝福。张潜绝对是那种一人独大的工作作风,以前销售部在柳上青手里,他便觉得这个总裁做得有点窝囊,但是出了个柳上青被撞的事件,王总才让他把销售部划归己有。这时候,他才觉得自己这个总裁做得象个总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