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陈志国回到住处,已经晚上十点半了。但他精神很好,没有一点疲惫的感觉。想到三天后即将召开的全市纪检工作会议,自己在会上的主题发言的文稿还没有来得及看,便打开台灯,将市纪检委办公室为他准备的发言稿浏览起来。
这篇发言稿是一篇典型的官样文章。官话套话,微观宏观,感性理性,一应俱全。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又臭又长。还没看完,陈志国就倒了胃口,索性一把将文稿扔进了脚边的垃圾筒里。
抽完一支烟,陈志国想想,又把文稿从垃圾筒里捡了出来,重新装进了纪检委的文件夹。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自己起草起发言大纲来。
在陈志国看来,一切官场腐败都始于官员的身份迷惑。也就是说,官员,原本就是“官”和“员”的特别结合。官,就是管理,它是公权力所赋予的公共责任;员,就是服务员,它是自己本来的真实身份。因此,“官”是责任,“员”是本份。说白了,官员,就是以服务员的身份做公共管理工作的人。所以,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只是官而不是员,或者,有意无意地强化官而淡化员,那么,他就是以责任替代了本份,混淆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产生了身份错位。与此同时,他也就在主观意识中将公权力转换为私权力了。
正是这种身份迷惑,使一部分领导干部产生了收受礼金是对个人能力之奖赏的错误观点。他们把职务和岗位所赋予的公共权力,错误地当成了自己个人能力的体现。以为职务和岗位权力带来的配置资源的能量,是自身个人能量的主观作用。因此,心安理得地享受权力带来的利益分配。所以,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了官员的根本,才可能从源头上挖出官场腐败的真正病根。
写到这里,陈志国突然想起年前部分干部给他送礼行贿三十万礼金的事来。尽管当时委托专职服务员张小芳作了低调的捐款处理,没有公开曝光此事,但并不等于不对此事进行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清算。陈志国觉得,对此事进行思想清算的时机已经到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