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厉兵秣马4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4

打什么仗?仗怎么打?这是战前准备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由于国民党调集大量部队向解放区周围集结,全面内战一触即发,党中央、中央军委不得不把战争谋划摆在首位。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判断我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战争,必将不同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不仅战争的性质变了,战争的样式也将不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

如果不是专门研究战法的人,很难搞清楚游击战与运动战有什么区别。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方式,以袭击为主要攻击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采用游击战,打败了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并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游击战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地道战、围困战等。而运动战是指正规部队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进行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攻的作战形式,达到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目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运动战是利用大兵团伏击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一种决战方式,对战场的形势有较大的决定性;而游击战则是小规模部队的袭扰,一般多为主力决战前的战术性准备,对战局的影响一般不大。并且游击战本身调用的战斗力量很少,因而在机动灵活、时机选择上要比运动战方便很多。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的时候,就不可能单纯打游击战,必须坚持以运动战为主,辅之以游击战。另一方面,在抗日战争中,我军得到了发展壮大,武器装备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也有条件打运动战。

抗战刚刚结束,党中央、中央军委很快就确立新的军事战略方针,即由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主向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明确指示全军各部队在思想上迅速实现转变。

各部队立即层层传达、宣传和学习新的军事战略方针,促进官兵尽快完成思想转变。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是我军的生命线。当时,一些官兵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相当一部分官兵认为,国共和平谈判都达成了协议,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新阶段”,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和平建设,用不着打仗了。他们希望能“角巾东路”“解甲归田”,过“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太平日子。还有一部分官兵认为,国民党部队武器精良,实力雄厚,我军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敌强我弱,缺乏胜利的信心。厌战、畏战的情绪在滋长,要求转业、复员回乡的人在增多,甚至出现了逃兵。

全军各部队采取领导授课、小组讨论、自学文件等方式,学习党中央和党的领导人的文件、讲话等,如党中央下发的《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党的领袖《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在挑战内战》《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等报告。官兵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但和平能否实现,不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而取决于国民党蒋介石。许多官兵说,国民党表面上和我们签订了和平协议,纸面上的东西是靠不住的,只有能打胜仗才是硬道理。对国民党蒋介石,我们千万不能轻信,一定要保持警惕。蒋介石是“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一个极端残忍和极端阴险的家伙”。在十年内战中,他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鲜血。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消极抗日,积极**,现在抗战胜利了,他却要来和我们抢夺胜利果实。看历史和现实就可以知道,蒋介石**反人民的本质不会变。我们必须苦练杀敌本领,提高战术水平,坚决打败国民党随时发动的反革命战争,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虽然我们在武器装备上不如国民党军队,但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广大人民的热烈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打败国民党军队。官兵们都认识到,打运动战,是适应抗日战争向国内正规战争转变的必然要求。官兵们的思想通了,情绪稳定了,纪律观念加强了,练兵的积极性随之提高了,掀起了一个互帮互学的练兵热潮。

大踏步前进,大踏步撤退,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成为各部队人人皆知的口号。人人关心运动战,人人研究运动战。晋冀鲁豫部队灵活实施运动战,取得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的重大胜利,进一步坚定了官兵们打好运动战的决心和信心。

打运动战,对部队的编制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部队的编制体制,体现着人与武器的结合方式,对部队战斗力有极大的影响。党中央、中央军委要求各战略区立即组建野战兵团,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完善武装力量三结合体制。以运动战为主,要求有人数多、能机动、正规化程度高的野战兵团。而八路军、新四军作战单位一般是旅或团,缺少规模大的正规野战兵团。1945年8月0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要求各战略区从现有兵力中抽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编为野战兵团,其余编为地方兵团。野战兵团的旅以下部队实行“三三制”的编制,每旅不超过7000,以到5个旅为一个纵队。中央军委规定:野战兵团每连步枪步90支,轻机枪不少于挺,掷弹筒不少于个,每团配属一机炮连。每个旅配1个山炮团。地方兵团归军区管制,其编制数量一般不少于野战兵团的五分之二。同时,各地区加紧补充新兵,扩大部队规模,争取在1945年10-1月间,增加几十万人,把现有的小团扩大到000人以上的大团,或将原有的一个大团分成两个小团,再扩大为两个大团。

党中央、中央军委着眼全局进行战略布局调整。1945年8月日,党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央军委,任命彭总为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党中央刘副主席任总政治部主任。9月,又任命了军委后勤部部长。在此前后,重新划分了各战略区,分别成立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局(后改为中原局)及中原军区、晋察冀局及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局及晋冀鲁豫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华东局及新四军、东北局及东北民主联军,形成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中原军区、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东北民主联军七大战略区(不包括华南游击队)。七大战略区的成立,确保了中央军委能够集中兵力、跨区机动、遂行大兵团作战的任务,为实行运动战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指挥体制。各战略区纷纷编组能在大范围内实施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并调整和组建了二、三级军区,有效提高了部队打运动战的能力。例如,晋绥军区成立了吕梁、雁门、绥蒙个二级军区及其下属的1个军分区。

与国民党拼命扩大地盘不同的是,中共中央实行的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对军队实行战略收缩,主动让出南方的8个根据地,将江南等地的新四军北移江北,加强华北、华东解放区的力量,使山东、晋冀鲁豫、晋察冀、陕甘宁解放区紧密相连,互为依托。抽调大批主力进军东北,巩固和发展东北力量,将其建成强大的战略基地。这种战略布局,表面上看,我军地盘少了许多,但增强了战略上的主动性、灵活性,为各战略区相互配合作战、最终夺取胜利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格局。反观国民党军队,表面上看地盘扩大了许多,但战线拉得太长,背上了沉重包袱,失去了战略主动性与灵活性。加之国民党军各部分互不团结、相互倾轧,使我军能够对其各个击破、各个歼灭。国民党蒋介石的战略指导失误及其战略布局的失误,埋下了其失败的祸根。特别是,国民党为了迎合美国,完全抛弃在大革命中建立的“党军”体制,机械引进和移植美军所谓的“国家化”军事领导体制,加剧了军队的混乱和战斗力的丧失;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和完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有效提高了部队战斗力。这是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军队一条根本原因,以后我们再专门探讨这一问题,此外不赘述。

大西北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始的。

这场大战怎么打,就要看双方的主帅了。

亮点欣赏:成功的战略谋划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在美国的帮助下,把接收地盘和物资作为首要任务,竭力扩大地盘。为此,国民党不惜对解放区发动战争,得了地盘,失了人心。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和长远考虑,进行战略收缩。其实,这种收缩恰恰是为了突出重点,增强战略能力。中国共产党在战略谋划中,科学统筹军事与政治、军队与人民、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装备与体制、农村与城市、退却与进攻、放弃与保守等方面的关系,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壮大自己,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在战略谋划方面,可圈可点的地方非常多。反观国民党,军事战略谋划始终缺乏一条清晰的主线,也没有抓住一个正确的战略重点。后来,国民党在总结其失败的教训时,认为是接收导致了其政治腐败、军心涣散。这样的总结没有抓住本质。总的来说,国民党战略谋划是失败的。战术上的成功永远弥补不了战略上的错误!国民党战略谋划上存在严重错误,再加上战术上也存在诸多问题,焉能不败?

你来探究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段话,强调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思想。作战时,首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去发现敌人的失误、弱点,抓住可乘之机,果断发起战役或战斗。运用这一思想分析国共双方的战前准备,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处是什么?中国国民党的失误又是什么?这些因素对战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玄尘道途盖世双谐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终末忍界
相邻小说
薄爱:三嫁王妃幻想乡的牵绊源起幻想乡炽天之翼修仙界归来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异域人生漫威世界里的亚索民调局异闻录之最终篇章大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