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少言先生书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赤虎的很多书友很有才华,少言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现特整理少言先生的书评,以表示敬意。感谢少言先生,也感谢一直支持赤虎的所有朋友。

□ 有读者提到”特洛依“,和秦汉比。”特洛依“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比武王伐纣还早一个半世纪,也没得可比。 Shaoyan

□ 至於批评作者美化欧洲(尤其中世纪),我觉得作者更正确一点。不错,欧洲中世纪曾有一段对迫害异教徒和女巫时期。迫害女巫其实多数和欧洲6次鼠疫大流行有关。鼠疫在欧洲杀死近亿人口,对欧洲人对地狱的想象起了极大影响。也多少动摇了基督教。迫害女巫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反动。而并非一神教必定的特徵。伊斯兰教对异教徒就宽容的多。包括犹太教。至於伊斯兰教目前的问题,也是走下坡路时的一种反动。 Shaoyan

□ [精华]但是欧洲的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分封基础之上的。而分封又是建立在罗马崩溃后德国氏族制度之上。在分封制度下面,财产权相当清楚。而作者所批评的中国产权不清和中国大一统关系颇大。我个人认为秦统一后大概是中国最后一个分封机会。但反对分封的李斯胜利了,赞成分封的扶苏失败了,后来大概再没有这种可能。从流民能不能建立城市国家,我颇怀疑。 Shaoyan

□ 至於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本该极其强大,但又时时表现得象一个空心气球,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自秦一统,中国多了两件事,农民造反和外族入侵(包括倭寇)都可以横行千里而无阻。这在任何封建国家都是罕见的。明亡于清,顾炎武等大受刺激,作个很多反省。其中一点,寓封建于郡县之中就点出问题(见顾之”郡县论“)。作者构思的城市国家也不过要增加屯民保家卫国的动机和训练,以迎接将要来临的风暴。说到底,大一统国家下的军队和故土分离,保家动机颇弱,掠夺发财保命的愿望颇强,所以不堪一击。 Shaoyan

□ 顾炎武“郡县论”中育封建于郡县的设想“夫使縣令得私其百里之地,則縣之人民,皆其子姓;縣之土地,皆其田疇;縣之城郭。皆其藩垣;縣之倉廩,皆其囷窌。爲子姓,則必愛之而勿傷;爲田疇,則必治之而勿棄爲藩;垣囷窌,則必繕之而勿損。自令言之,私也;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止矣。一旦有不虞之變,必不如劉淵、石勒、王仙芝、黃巢之輩,橫行千里,如入無人之境也。 Shaoyan

□ (续)於是有效死勿去之守,於是有合從締交之拒,非爲天子也,爲其私也;爲其私,所以爲天子也。故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也。公則說,信則人任焉。此三代之治,可以庶幾而况乎,漢唐之盛不難致也。”。作品中的宦官当权索贿,郡守敷衍边防,官吏杀人冒功的确都是当时弊政。其重要原因是发财完全去取与上,而和地方实际利害完全脱节。拿刘虞讲,只要当官这几年不成乱子,哪怕升迁后天崩与地裂。所以一旦出事,就是土崩瓦解之事。这也是顾想用封建弥补的。Shaoyan

□ [精华]我在另一处提到古代弓手需要长时期训练,绝不是光靠勇气积弱之民就能变成精兵勇将的。我的估计是好的弓手要能拉开20根弹簧的拉力器(现代人平均拉5根可能算不错了)。在本书里面,作者非常强调训练,这也是其他YY小说中不多见的。此外作者在本书筑城堡以防御,发展骑兵以增援。这大概是对付游牧族机动性的唯一正着。中国大一统后抓兵去守长城而各地能作为防护据点的城堡太少(皇帝怕人造反),这大概是五胡乱华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Shaoyan

□ [精华]游牧族在内地猖狂的要点是能胁裹足够多汉人,控制足够大的地区。有了人和地盘,则粮食马料有了,武器有了,攻城的炮灰有了,越卷越大。而没了活路的汉民也只好挺而走险,开始造反。所以欧洲封建社会面临外族入侵的几个世纪,修筑了大量的城堡。德国在城堡全盛时据说有一万城堡。虽然没有攻不破的城堡,但打不下城堡也就无法真正控制老百姓,也就没有稳定后勤。大一统的中国不喜欢地方有这么多城堡,秦统一后就开始毁名城。百姓的安危完全交付到”国防军手中“,这是中国的特点。 Shaoyan

□ [精华]作品马上就要写黄巾之乱。中国造反只所以容易成功,一个诀窍就是毁掉一个地区的经济,把越来越多得青壮年卷进来。政府军(即使不腐败)由於后勤也很难把造反者真正镇压下去。然后越糟越乱,越乱越糟,成为恶性循环。从陈胜到张角,造反的领袖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人才,但终于推翻了政权。关于三国的小说,对大乱认识得这么清楚的颇少。拼命在大乱前搞生产,筑城堡,造武器,训练士兵的更绝无仅有。 Shaoyan

□ 是不是对商业估计过高,是不是把日本当成敌人有点无的放矢?我有点疑问。东汉末是日本邪马台王国时期。三世纪后才为(很可能从朝鲜去的)大和国征服。说实在,北方游牧族的兴起以及日本的兴起和中原失败者不断外逃有相当关系。史记说匈奴为夏后氏之后(夏禹之后)也不过反映了这一事实。汉初韩王信逃到匈奴。后来李陵被俘而被重用,李广利逃都反映了这个过程。北方游牧族为了从汉族学的先进文化技术的确下了相当功夫。 Shaoyan

□ [精华]二十米高的城墙相当高了。不知作者心中的城有几道城墙?我个人愚见,西亚欧洲的城堡有多道城墙(相距颇近,大概20米,外墙矮,内墙高)对防御颇有好处。中国城有多道防御墙的好像不多,或内城墙和外城墙距离过远。多道防御墙的好处是即使攻城者登上(入)外墙城,也在几方火力之下,展不开兵力。而攻城楼在外墙外,对内墙的作用不象对外墙那么大。如果只有一道墙,不管如何高大坚强,城破后守城方面就无险可守。对方可以集中兵力扩大缺口。 Shaoyan

□ 有朋友说“感谢作者写的好文章,让我在无聊的时候可以享受。对作者我想提点意见,中国的沙漠太多,如果作者能在文章中有个治沙工程,让中国的大地上再没有沙漠,那么中原之地不会让风沙肆虐,黄土高原也不会象现在这样缺水了。”。当时自然环境比现在好得多。还用不着治沙。实际清初西北还有大片森林。 Shaoyan

□ 我才是云兄说“古时候攻城都是用楼梯爬城墙....”似乎不完全正确。攻城楼可能效果更好。我目前正在收集城堡和要塞城的资料,不幸的是,尽管各洲都有,中国的资料不多。如有高明者请多指教。从我找到的图看,中国似乎城比堡多。中国城多半比欧洲西亚的城堡大得多。箭楼多为方形。城墙上箭楼或塔楼不多,城墙上也没有hoarding(类似有屏蔽的阳台,但地板有孔,箭手可以射城墙根的敌人)。此外中国城的城门比较简单,没有多重吊桥以及反击的出口。也几乎没有多重墙和内堡之类的设计。 Shaoyan

□ [精华]在作者设定的环境,城(堡)是防御的利器。攻城得靠步兵,这里骑兵的威力就打了相当大的折扣。金,蒙攻宋以及蒙古攻打中亚欧洲都借用了汉人的技术及工匠。所以蒙古人屠城但赦免工匠!当城墙超过一定高度,云梯效果并不好。欧洲中东的城堡墙上有塔楼,突出墙外,从侧面可以射击登城者,塔楼距离又不远(几十米),用云梯登城者三面受到攻击,不是件容易的事。攻城楼和城墙等高或更高,三边有保护,有箭手,也可以象登陆舰那样放下前门,搭在城墙上,让士兵登城,比较难防。 Shaoyan

□ [精华]英国长弓曾经是火枪发明前欧洲威力最大的武器。比起十字弓(弩),最大优点是射速快。十字弓一分钟一发,英国长弓可以一分钟5-6发,有的资料说可以到每分钟10-15箭。射程200米,威力足以穿透绝大多少盔甲。但问题是英国长弓手太难训练(7岁开始培养,层层选拔)。所以有时候不在乎武器威力,而在於容易不容易使用。直到19世纪初,火枪的威力不见到比英国长弓或蒙古弓强,但对体力的要求可小太多了。 Shaoyan

□ 汉人个人战斗力不如游牧族和汉人的生活比较优越颇有关系。您可以想象您是个11世纪英国伯爵,您住在一个城堡的内堡。内堡是个高20米直径15米的三四层的圆柱建筑,墙厚5米。所以一层里面不过20平米。窗户不过10厘米宽,终日点灯。门和楼梯不过刚能让人通过,然后您每天得穿着几十磅的盔甲(到16世纪可以到100多磅)20到40磅的头盔练功,吃得不过大鱼大肉加啤酒而已,神经粗的跟麻绳一样,什么风花雪月都谈不上。您再比比中国汉唐上层的生活,您就知道中国除了开国者为什么不容易打胜仗了。 Shaoyan

□ 一个蒙古骑兵5匹马,一平方公里草原可供养10匹马。所以蒙古人在西亚和匈牙利都有补给问题,最后还是得回草原。至於中国,没有北方原金国属地的后勤支持,不太可能征服南方。所以虽然以骑兵对骑兵是好办法,但在作者设定环境是做不到的。作者书中主人公的骑兵数量肯定有限。 Shaoyan

□ 现代研究成果极其丰富。欧洲中世纪也没有过去说得那么黑暗。实际上欧洲开始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一个漫长过程。同样现代日本研究也不把德川和明治对立起来,而承认德川时期为明治打下了基础。 Shaoyan

□ [精华]大陆有些传统说法实际是不精确的。比如说中国封建制度。现在学术界公认中国封建只在西周。中国历史上传统用“郡县制度”以形容秦以后中国制度。所以顾炎武才有寓封建于郡县的说法。又比如说日本和中国在19世纪中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谬特谬。日本有个岛原之乱,早太平天国200年。中国在同治后奋起直追早走了200年的日本,虽有颇多挫折,但也颇有成效。又比如说到欧洲历史,想当然的事情太多。这里赤虎001兄试图另开思路,我觉得是极好尝试。 Shaoyan

□ 历史上固然希腊是城市国家。罗马也是从城市国家发展起来的。中世纪欧洲意大利城市国家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更对近代资本主义有极大影响。很多法律(航海法,商法,保险法)都是在意大利开始萌芽的。希腊城市国家是建立在氏族制度之上,但意大利城市国家如威尼斯不是。威尼斯是几万难民建立起来的,倒和赤虎兄的设想有点共同之处。 Shaoyan

□ 中国历代统治者,大概只有清代对宗教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也以清代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处理的最为高明。其实清和罗马有共同之处,罗马的上层很多是无神论者,但是他们理解老百姓需要宗教。所以每征服一个地方,就把被征服者的神带回放在罗马万神庙里。清朝皇帝大概内心什么都不信,但是康熙肯学藏文来拉拢*。 Shaoyan

□ 有些朋友对赤虎兄引进一神教不满。但赤虎兄实际触及汉文化不能同化游牧族只能影响周边王国上层的一个要害,即儒家不是宗教。儒家从没有试图掌握群众。我在别处说过,我能想象几万士兵敲着盾牌高喊”耶稣或安拉“,但不太能想象如何呼唤”孔子“。中国历史上下层造反也无不打个某种宗教的旗号(邪教),也说明这点。也因为儒家没法填补宗教这个空白,蒙藏最后被看起来落后得多的喇嘛教征服了。清统治者比较理解宗教的力量。 Shaoyan

□ 原文是“至于贵族,制定了爵位顺位继承法,规定爵位可以按从长子到次子,女儿,从直系亲属到旁系亲属,按继承顺序,继承爵位,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人继承,继承人还必须通过官府举行的科举考试,否则没有继承权。”。至於欧洲,我想很多人脑子里的印象并不准确。“StandardsoflivinginthelaterMiddleAges\"第47页提到英国贵族的灵活性。说1500年只有16个男爵是13世纪末163个贵族院男爵直系后裔。只有1/5绅士家族在1300属於地主。 Shaoyan

□ cot007兄提到世袭问题。明代处理得最差,清代除铁帽子王都是降一级。好得多。不过我没找到有关7000多伯爵的资料,愿cot007兄能提供出处。西欧世袭比东欧严得多,所以在一段时间,英国贵族数目还有减少。这样给下层有能力的人提供了向上的机会。当然欧洲有几个中国没有的因素。一个是打仗比武贵族死亡颇多。一个是一夫一妻。一个是只有一个人可能继承爵位。其次晚婚的相当多。中国贵族又不打仗,又可以多妻,结婚又早,所以多子多孙,成为大问题。Shaoyan

□“Theknightinhistory”第五章是讲12世纪英国最有名的骑士WilliamMarshall。他伯父是伯爵,父亲是官员.12岁成骑士侍从,20岁成骑士曾和一个夥伴曾经打遍欧洲,在比武中俘虏103个骑士,一直为几个国王服务。但他之所以成为贵族还是因为45岁由国王批准和伯爵的女继承人结婚,婚后10年后继承老婆头衔成为伯爵。里面提到当时一个骑士的封地至少600英亩(3600亩)。他的一个城堡(Chepstow)

就管辖上百平方英里地区 Shaoyan

□ WilliamMarshall有四子一女。四子至少三个都非好死。一个是比武中死掉的。所以最后遗产转入外孙家族。又13世纪英国上层包括6000家贵族和骑士,20000僧侣和尼姑。估计一共五万人。如果认为大部分僧侣和尼姑出身上层,则相当大一部分上层子弟虽生活无忧,但被剥夺了有子孙的权力。这是一件极大之事。欧洲历史上如西班牙查理一世因为继承变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管辖奥国,德国,西班牙,荷兰这种事情在中国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当时如果他再能继承法国就差不多靠继承统一西欧了。 Shaoyan

□ 总之世袭制闹不好可能极不好。搞好了也可能极妙,增加贵族子弟内部竞争,减缓腐败无能的速度。全看怎么做了。我个人对长子继承颇欣赏。其他孩子去打仗好了。我对中国上层不打仗要老百姓跑到离家千里去打仗的制度颇不以为然。Shaoyan

□ “Theknightinhistory”第7章讲14世纪最有名的骑士ertrandDuGuesclin.那时战争越来越依赖职业军人。几个骑士统率80-100装备精良的随从和弓箭手组成编队。Guesclin就是这种骑士的代表。1320生,1380死。帮助法王从英人手里收复大部失地。四次被俘,赎金高达十万金币,创非王族赎金记录,国王掏钱。43岁由公爵安排结婚。没有孩子。钱财左手来右手去,死时虽有一堆头衔但并不比出生更富。死后加恩葬在法王们下葬的教堂。 Shaoyan

□ 续)而在后来他转封为安茹公爵(因为亨利三世已经即位了)那个时候法兰西的人称呼他为安茹公爵殿下或是王爷(王子),而其他国家的人会称呼他为安茹伯爵阁下,或是安茹伯爵殿下,因为安茹领地在整个西欧来看只是个伯爵领地,在他的死之前的一年,他得到了弗朗德勒,在那个时候,人们称呼他为德·步拉奔公爵阁下(或殿下),这个称呼就不是只是法兰西的人们称呼他了,而是所有的人都应该这样称呼他,因为弗朗德勒(也称呼为步拉奔)是绝绝对对的公爵领地。”。 Shaoyan

□ tasd兄,您提到贵族数量猛增和zhan有大量土地,导致自耕农减少的问题。在中国,这是事实。中国上层可以从公产或属於国家的老百姓那里开刀,扩大自己财富。但在封建制度下,情况可能完全不同。现在不知赤虎兄是否要实现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下,产权比较清楚。封建领扩大自己的财产主要得从其他领主或外国人手里抢(买),老百姓是榨不出多少油的。同时爵位和义务都联在土地上,正如下面安茹伯爵例子所显示。这也是不得不放弃诸子平分而(12世纪)采取采用领地不可分割的继承原则原因。 Shaoyan

□ 在中国系统,部下作战主要激励机制是将来的封赏(官权和钱),当臣下无官可升,则君臣相安颇有点问题。当一功臣战死,其家属虽能得到一些抚恤,但生活水平一般会大大下降。毕竟比较起来古代中国没有几个人是靠薪俸过日子的。主人战死,子孙即使还能领一份薪俸,但额外的收入是没有了。官势也没有了,情况一般大不如前。此外在中国系统,世代良将的家族绝无仅有。最多在开国延续数代。 Shaoyan

□ 现在来说安茹伯爵。下面是从网上抄来的“而要搞清楚伯爵和公爵的分别,我们却要拿他(法国瓦卢瓦王朝的末代陛下亨利三世)的倒霉的弟弟弗朗所瓦·德·法兰西王爷来说明一下。他在查理九世执政时期,受封为阿郎松公爵,其实这个阿郎松公爵就可以算是个荣誉的职位,因为阿郎松这个领地其实只能算是个男爵领地而已,就整个的西欧来说只算是下等贵族的领地,所以,当时一般会称呼他为阿郎松王子殿下,而不会在后面加上公爵或是其他的爵位(法兰西以外的人对他的称呼), Shaoyan

□ 在欧洲系统,除非主上开国拓地,主上能赏赐的东西并不多。能封的土地早分完了。战利品和赎金可能是胜利者最大收入。家臣追随主人参战多少是受封后的义务。不尽义务封地可能会被收回,尽义务未见的有厚赏。封建制度下战争不断,和封建制度这种特性有关。即老百姓头上是榨不出太多东西,要得到新的财富,得从其他封建主手里抢。在一般情况,不能轻易向同属一个主人的其他家臣开战,所以目标就是其他国家。侵略性特别强。 Shaoyan

□法兰西王爷来说明一下。他在查理九世执政时期,受封为阿郎松公爵,其实这个阿郎松公爵就可以算是个荣誉的职位,因为阿郎松这个领地其实只能算是个男爵领地而已,就整个的西欧来说只算是下等贵族的领地,所以,当时一般会称呼他为阿郎松王子殿下,而不会在后面加上公爵或是其他的爵位(法兰西以外的人对他的称呼), Shaoyan

□ [精华]tasd兄,我只是说封建制度侵略性比较强,可没有鼓吹中国对外侵略。即使抛开大道理不将,光从得失角度讲就有点得不偿失。这我在“明”那里有贴为证。汉武帝时期武功没得说,但据葛剑雄说人口从3600万降低3000万。而本该增1000-2000万的。我其实觉得应该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搞好。 Shaoyan

□ [精华]说到地主兼并土地,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关键是土地不够。在有足够土地的情况下无论怎么兼并,都不会有失地农民。我个人觉得中国古代面临最大问题是人口问题。在和平环境,每80-100年,人口增长一倍,而土地增长不会超过10%。单产10%。所以才有土地兼并问题,所以才有衙内问题。这个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2000年,基本没有人提供解答。世界别的地区多少还有晚婚,出家等不算解

答的解答。 Shaoyan

□ [精华]答岑夫子:1:马克思最有名的名言是“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2:欧洲现代学者很大一批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看了中国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欧洲研究恐怕会以为他们说的是外星球。3:关于英国1259-1793价格和工资的原始资料是在1866-1902之间出版的(AhistoryofargicultureandpricesinEngland\"。第一本基於这些资料作得分析在1884才出版,马克思不可能看到过。至於现代考古和对中世纪原始资料的分析更是近半世纪的事。 Shaoyan

□ 阿努皮施先生提到《关于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劣根性的比较》。我对此文的评价是作者十分偏激。原来就不该对学术水平极不严谨的“河殇”如此吹捧,现在也不该根据错误百出的资料对“西方”大下断论。这种极端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试举文内几例好了:作者说安特卫普当时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一部分。错。荷兰是查理五世1500-1558 继承的遗产的一部分。查理五世退位后把德奥给了其弟。荷兰西班牙给了其子。查理五世是在荷兰长大的,但其子是完全的西班牙人。Shaoyan

□ [精华](续)作者又说“西班牙的阿尔法公爵也不示弱,拿出他们老祖宗以前灭绝印加文化的手段”。阿尔法公爵镇压荷兰是1567的事。西班牙169个冒险者征服印加是1532的事。对西班牙人讲,两件事都不光彩,但由此想推出西方文化如何似乎也是信口开河。西班牙人在历史上对异教徒特别残酷。这是事实。也是西班牙和信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在在西班牙半岛800年战争(710-1492)的结果。战争产生了太多“愤青”。也许是报应,西班牙从统一到衰落不到100年(1492-1588)。颇象元朝。 Shaoyan

□ 如果您有机会看讨论欧洲中世纪军事的文集,您会发现会有很大篇幅讨论马及在历史上马的改良。骑兵能采取什么战术在某种意义上取决马的供应。蒙古人的战术和蒙古马分不开。欧洲重装甲骑兵(有时人马甲加起来300,400磅),非得有体重1300,1400磅以上的马。同样高度的马,阿拉伯骑兵骑的只有7,800磅,当然速度比欧洲重骑兵快多了。而拿破伦的骑兵就是不如匈牙利骑兵,和马也很有关系。至於中国,钱穆先生提到宋丢掉北方养马之地和军事的关系。 Shaoyan

□ 链甲和后来欧洲的重铠也还是能被穿甲箭头射得。而且链甲也不算轻(30磅),维护很麻烦,容易生锈。欧洲重铠的一个大问题是价格。如果链甲(mail)在13世纪要5英镑,米兰盔甲恐怕要三倍之多。而当时一英镑可以买体积大约1000公升的小麦。所以一个骑士要几千亩地才养的起。当然当时英国农民每户大概也的有100到200亩地。 Shaoyan

□ [精华]说东方重谋西方重力,也不错。东方打仗的都是老百姓,可以随便牺牲。再说欧洲打仗抓俘虏要赎金是打仗一大动机。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抓住法王约翰二世,赎金差不多等於英国一年产值。法王回法国筹不到,只好回英国坐牢坐到死(只有几个月)。为了赎金很多诡计就没有办法用了(比如火烧)。说到底,欧洲打仗更象作生意。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把自己赎出来再打就是了。东方是你死我活之事。斩草务必除根。 Shaoyan

□ ”商业三国“的一点背景。蔡邕提到鲜卑,说”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於匈奴“。又说”汉东北,西三边均被攻扰“。历来游牧族掠夺人口,以汉人工匠为主。和现在学高科技是一个意思。以国家之强权,送罪犯等和边境无利害关系者去守边或对外远征,十不归一是大错特错之政策。这些人中大概逃到游牧族的不少。 Shaoyan

□ 将领是一回事。但似乎赤虎老大更放眼于如何避免五胡乱华。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公元280年西晋统一中国,但随即有8王之乱(291-306),10年后西晋就亡了。589隋才又统一中国,随即又大乱,直到唐太宗登位(627)。中原差不多有300年动乱。如果从东汉末算起,差不多四百年。唐代北方汉人已经有大量胡人血统,和汉代汉人大不一样了。当然如果中国能避免这三,四百年浩劫,自然大不一

样,我想这是赤虎要在小说里写的。 Shaoyan

□ 五胡乱华,随即中国进入南北朝。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接近地狱的时期。大概也是黄易为什么对这个时期颇感兴趣的原因。黄易的着重点是各族融合,则已经承认胡人进入中原之必然。”边荒传说“讲得是北方各族战斗及融合,南方外来士族和土著士族之战斗及融合。”大唐“讲得是胡化的汉人(李世民)重新统一中原而南方汉人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的故事。而赤胡老大是想写如何避免这段浩劫的故事,其心胸之远大,决非一般当皇帝三国小说所能比。 Shaoyan

□ 也因为这主题之宏大,所以赤虎老大引进许多非中国传统的东西。对赤虎老大这点不满的人,似乎可以谈谈按您们的想法,如何来避免五胡乱华及下面三百年浩劫。如您们说的有道理,赤虎老大似乎也不是不明理之人。目前看来,赤虎老大似乎觉得得到一批名将统一中原还不足以使中原避免五胡乱华的浩劫,这在他把事业设在辽西就看得十分明显了。诸葛亮论三分天下可还没有想到这个大问题。实际上,北方游牧几次入主中原,五胡乱华之第一次。如果没有这第一次,未见得会有后来几次。 Shaoyan

□ 有批“愤青”动不动就骂人汉奸。其实汉代汉人颇讲气节。苏武不用提了。就是李陵,也和后来汉奸大不一样。但五胡乱华后,我觉得汉人就有意识上的混乱。从血统讲,北方汉人即有北方游牧族血统,又有原汉族血统,这“汉奸”不“汉奸”就不象汉代那么定义分明了。所以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满重要的一段。经过五胡乱化,汉代人的豪气已经被打没了一多半。龟缩在南方的汉人政权从精神讲和汉代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似乎这里不少读者并没有体会赤虎老大的一片苦心。 Shaoyan

□ 基督教是犹太人发明的,但没有被犹太人接受。而为其他民族所接受。伊斯兰教借用了基督教东西,但完全是另一个一神教。看来不少读者一看到一神教,就想到赤虎老大向西方投降。一定是这样吗?北良兄提到中华传统。不错中华有很多优良传统,但无论那一家(儒墨法)都是少数人的东西,从来没有变成广大群众的东西。儒家从来没有建立基层组织(象教堂或回家清真寺),让每个老百姓都理解孔夫子,崇拜孔夫子。当然一神教不一定要崇拜天主,能创立一个崇拜黄帝的一元宗教也可以。但要点是要深入群众,而不是少数文人的东西。 Shaoyan(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玄尘道途盖世双谐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终末忍界
相邻小说
能量至尊深宫弃妃:皇上别过来无限流之最强反派诸天万界最强5G系统捍卫星空异界千王赌狂之千王天罡伏魔记奇门千王木叶赌神
同作者其他书
宋时明月 蝶闹蜂忙宣和春 春秋小领主 妖魔人生 变异杀机 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