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军攻打铳州和广信的大昌军时,郑芝龙就只开始注意唐军的举动,郑家的水师得罪了唐军,唐军不打福建的主意才怪。
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北接浙江仙霞岭,南连广东九连山,长约五百三十多公里,是闽赣两省的分水岭。山带北高南低,平均海拨一千多米,有不少高于一千五百米的山峰,最高海拨二千一百多米。
山带中,有不少因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的捶口,通称为关隘口,自古为江西与福建的天然通道和军事要冲。浦城县枫岭隘武夷山市分水关桐木关,光泽县杉关邵武市黄土隘建宁县甘家隘长汀县古城口等,这些地方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都十分险要。
郑芝龙自持福建山多路险,并不慌张,他只是让郑鸿逵将那些关隘口统统布置重兵把守,就放心下来。
李鸿基的大军就停在广信府今上饶县永丰县今广丰县铅山县一带,这一地区有三处地方可以通向福建,一处是由枫岭隘进入到福建的浦城县,一处是由分水关或桐木关进入到今武夷山市,一处是由黄土隘进入邵武府。
尽管李鸿基对两省之间险峻的地形有所了解,但真到了地方才知道两省之间的地形有多险,第一处关卡枫岭隘。地势一面是深坑万丈,一面又是绝壁千寻,有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之说,唐军要从这里过,就是没有人守。几十万大军走上数月也未必能走得完。唐军自然将此关排除。
分水关形势也是险要。山高高度达一千三百米,再走二十里,就是两省之间地最高山峰黄岗山顶,高达二千一百五十八米,分水关号称阂东北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虽险。比起枫岭隘却好得太多,现在的关隘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o年。嘉靖年间立闽粤之交石界碑。天启初年才筑关城,城垣周围长八里,有东西北三门。关内建炮台一座,却不是不可以强攻。
另一关就是桐木关,这里是武夷山脉断裂址口,海拔高度为一千一百米,闽赣古道贯穿其间,从古到今都是交通与军事要地,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立关北望,两侧高山耸峙入云,v形的大峡谷犹如一道天堑,直向江西铅山县伸展。
而黄土隘则位于黎川县熊村镇黄土岭,此处为黎川通往福建邵武地关隘要口,城门四周,重峦迭嶂,异常险峻。不过,这里却有一条水道阂江直通两省。
李鸿基亲自带着众将查看进入福建的各个隘口,这天,刚到通往铅山县的分水关路口时,却被当地地土族所堵,李鸿基望着数千拿着各种木棍,菜刀,铁枪作为武器,穿着青蓝各色短衫地男子,还有高髻垂缨,头戴竹冠,笠沿周围还垂下长约五寸五彩布条地妇女,不知死活的拦住自己数千全副武装的近卫军时,不由哭笑不得。
问一问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拦住我们
很快,唐军寻来的一个向导就来到了李鸿基跟前:回万岁,他们是畲族人,可能是看到万岁的人马,以为我们是来向他们收税,所以挡路。
畲族自称为山哈,哈畲语为客人,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畲族董民是汉族对山哈地他称。畲字来历甚古。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畲字读音有二,余,指刚开垦的田;读1h巨奢,意为刀耕火种。
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斑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
因为畲族到处游耕,所以他们从来不向官府交税,闽粤赣三省结合部地畲族是从元朝开始6续从原住地迁过来的,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当为客人,也是畲族自称为山哈的原因。
畲族不交税,当地的官府当然不愿意,因此常会因交税问题与官府产生冲突,畲族都善武,民风骠悍。官府常常奈他们不得,有些地方官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闹得太大,官府不肯摆手,调集重兵来镇压,他们抵敌不过,就又一次迁移。
畲族的武术多来源于登山打尺寸操石球骑海马竹林竞技等,以畲拳为最著名,棍术次之。畲拳乃畲族独创,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拨踢扫跳等。创出畲拳的人叫雷乌龙,畲族人尊称为乌龙公。
大明朝庭因他们住在深山中,剿不胜剿,又因他们多会武功,便封给了畲族领一个世袭百户的官职,让他们自治,承认他们不用交税的权力,如今畲族在铅县定居下来将近三百年了,铅县大部分地方成为畲族的领地,见到大队唐军过来,自然警惕万分。
这些人真不知死活,这里是山区,唐军虽然全下马做了步兵,但凭着身后的数千名近卫军,李鸿基相信,不用一顿饭时间,就可以将眼前挡路的人全部杀个干净,真是无知者无畏。
李鸿基倒也不愿平白无故的就将这些人剿灭,何况听向导介绍仅铅县就有三四万畲族人,而整个闽粤赣三省结合的地方,整个畲族不下三十万,这些人在山中赤脚行走如飞,若是得罪了这一群人,他们对唐军展开袭击,唐军就有得头痛。
李鸿基虽然对他们历来不交税地做法感到恼火。没有税收,朝庭靠什么运转,纳锐并不只是汉人的义务。他们不交税,其实侵犯的是普通纳税地各民族的权利,朝庭的税收自然落到其他纳税地百姓身上。
以后归于唐军地统治。如果不强力压服他们。肯定也收不到税。只是却不是现在计较地事,李鸿基压下心中的不快,对向导说,你去告诉他们,我们并不是来收税,只是从这里经过。
向导连忙向畲族的阵营走去,只是这个向导只说了几句。突然几名畲族的男子对向导举拳就打,接着他旁边的畲族人都围了上来,对唐军的这名向导攻击,向导只好抱头鼠窜。畲族人依然不依不饶,一路追打。
等那名向导逃到唐军前面时,已是鼻青脸肿,身上没有一块好肉,后面追出来地数十名畲人看着李鸿基身后数千名整整齐齐的近卫军,不敢造次,才在十几米外停下来,对着唐军指指点点,或张嘴大叫。
李鸿基自然一句也听不懂,却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还是开口问道:他们说什么
那名向导嘴已肿了起来,依呀,依呀的说了几句,李鸿基照样听不清,李鸿基回头环顾身边的众人,只见一个个摇头,看来是没有一个人能听懂。
柳敬亭在后面接道:他们说这是大明皇帝封给他们地地方,这里不欢迎汉人,让我们滚出去。
唐军的将领都听得大怒,一个个对远处的畲人怒目而视,李过身为近卫军统领,自然不能让对面的畲人侮辱皇帝,大声叫了起来:皇上,这些蛮人不知好歹,请允许微臣出兵教训他们一顿。
宋献策忙劝阻到:皇上,不可,大局为重,畲人在这里居住了十几代,深通地形,我们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进入福建岂不大大省事,若是与他们交恶,畲人善于在山地行走,必定会对我军不利。
李鸿基转向柳敬亭:柳爱卿既然通晓畲人的语言,不妨将朕的意思转告给他们,就说朕是大唐的的皇帝,大明已被朕所灭,如今朕的大军要从这里通过,请他们将道路让开,给我军提供向导。
柳敬亭被李鸿基强行留下来为官,他心中当然不乐意,只是他已看清天下早晚要全部归唐,只得打消逃走的念头,为唐军效力,听到皇帝吩咐,忙道:微臣遵旨。
他正要独自前去,李鸿基吩咐道:给柳爱卿派五名卫兵,若是畲人无礼,务必要让柳爱卿平安归来。
是。李过连忙安排,挑出了身边五名身手高强的近卫军站了出来。
柳敬亭连忙道:多谢万岁,臣在畲人中也有熟悉之人,还是微臣一人前往更好,如果皇上的近卫军跟着,臣恐怕会适得其反。
爱卿不必推迟,在朕的心目中,整个畲族也没荒球卿一人重要,不派人跟着,朕实在不放心。李鸿基又对那挑出来的五名近卫军道:你们听着,无论生什么事,一定要确定柳爱卿的安全。
是。五名近卫军异口同声的回答。
柳敬亭听得大为感动,不再推迟:多谢万岁关爱,臣去了。
李鸿基点头:爱卿保重,一切以安全为重,区区畲人,朕还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柳敬亭却已存下了心思,无论是为唐军还是为畲人作想,自己一定要解决畲人拦路的问题,唐军要攻打福建,无论是进攻分水关还是桐木关都必须要从畲人的领地穿过,若是畲人坚持不让路,惹恼了皇帝,未必不会给畲人带来灭族之祸。
柳敬亭带着带着五名唐军近卫军走进畲人的队列,只见他只说了数句,畲人突然对他恭恭敬敬起来,几人将他们引到了里面,外面的畲人却依然将唐军的道路挡住,对唐军怒目而视。
柳敬亭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时辰毫无消息,李鸿基等得不耐烦,不停的度来度去,看着对面的畲人依然是一幅不知好呆的样子,不由怒火上升,叫道:李过,派几个人,上去对他们单挑。
唐军的将领也是满腔怒火,他们对着全幅武装的蒙古人,满人都是直接杀过去,如今却被一群拿着菜刀,木棍的畲人挡住,传出去都会让人笑掉大牙,听到皇帝的吩咐,不等李过应令,马继先就跳了出来:皇上,我先来。
宋献策忙劝道:皇上,小不忍则乱大谋,还是等柳大人回来再说。
李鸿基笑道:宋爱卿放心,朕让他们不要动火器,也不要将人致死,畲人自认为武勇,如果我军单挑能打赢他们,他们可能就会老实许多。
宋献策想想也是如此,不再劝阻,李鸿基对马继先喝道:听到没有,不准将人致死。
马继先嘿嘿一笑:皇上放心,臣只是和他们玩玩。说着,他已经走出了队列,指着对方一个强壮的畲人,伸出大拇指往下狠狠一按,又将刀拨了出来。
双方虽然言语不通,这个动作的挑衅性无疑明确,被指着的那名畲人哇哇一阵怪叫,拿着一把铁枪走了出来。
这名畲人能用铁枪,无疑是他们中的一个小头目,见他出战,前面的畲人都呼喊着替他加油,那名畲人将身上的短衫一脱,着上身,露出了蛇的纹身,所有的畲人叫声更是响亮。
畲人以蛇为图腾,将蛇刻在他们身上表示力量,非族中公认的勇士不可以用蛇作为纹身,马继先的眼力还是不错,一挑就挑到了一个畲人的勇士。
那名畲人武士又显摆了一下他的纹身,才走到了马继先的跟前,他把枪扛在肩上,示意马继先先攻,马继先摇了摇头,示意让他先攻。
那名畲人显然对马继先不太看得起,又示意马继先先攻,马继先再次伸出大拇指往上一竖,又将拇指倒转,指了指那名畲人勇士,摇了摇手掌,示意他还不配自己先动刀。
那名畲人武士大怒,不再客气,狂吼一声,举枪向马继先刺来,后面的畲人大声叫喊,为自己的族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