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古时候即称为“许”发源于帝尧的时期。传说帝尧的时候,有一位叫许由的贤人带领着许姓族人在这里放牧耕种。一次帝尧路过此地见了许由感于他高尚的品格就想传位给他。可许由觉的这是对他的侮辱,就跑到了颖水边清洗耳朵,坚辞不受。人们都称赞许由这种不尚权位名利的品格。称此地为“许”。长安发生郭汜之乱时曹操迎接皇帝迁都至许。并改年号为建安。
刚到许都的时候,当时朝廷的大臣都以为曹操会像许由那样有高风亮节,不慕权力的品格成为大汉的“救世宰相”可现实却教会了众朝臣两个词“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我们相信当年手持七星剑刺董的校尉曹操心中满怀复兴大汉的梦想。也相信如今手握朝权的曹丞相对皇位的渴望。校尉离皇位遥不可及,丞相与皇帝却只有一步之遥,不是人变了而是地位变了。对于那些垫一下脚、伸一下手就能够着的好东西,人们总是期望得到的更多!
当清晨金色的阳光越过许都的城墙照在巍峨的宫城上的时候。皇帝的近侍会扯着公鸭嗓子喊一声“上朝”玉阶上穿着精美华丽盔甲的大汉将军会依次传递呼喊下去。然后够得上资格上朝的在京大臣便会鱼贯而入。
在朝堂上众文武大臣分两班站定。皇帝来至朝堂在龙椅上坐稳后礼仪官高声喊道“山呼”众大臣齐声拜道“吾皇万岁”礼仪官再喊“山呼”众大臣拜“万岁”礼仪官又喊“再山呼”“万万岁”大臣们恭敬的叩拜。
“免”皇帝语气里透露出慵懒和不耐烦。因为皇帝知道,下面的那些朝臣虽然个个口呼万岁恭敬的不能再恭敬了,但皇帝知道这些人的心里没有一个是敬自己、怕自己的。他们敬的、怕的另有其人。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装样子的花瓶罢了!
他受够了,但他却不敢提出要改变。他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敢站在皇帝哥哥面前质问来将是来救驾还是劫驾的少年陈留王了!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虎不威猛只是牛犊不知道而已。不知所以无畏。而此时的献帝历经董卓、郭汜之乱,早已明白这个人人都想要的皇位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有时候它甚至连你的命都保障不了。
献帝尽量让自己端正的坐在龙椅上。这是他作为皇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尽量像一个。
旁边的近侍公公惯例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鸿胪卿出班奏道“禀陛下,臣有本奏。”
“卿有何事?”献帝换了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
“禀陛下,左将军宜城亭侯徐州牧刘备派使觐见!”
“哦,皇叔派使来了?”献帝猛的身体前倾,要不是有御案挡着真怀疑他会马上跳下来抱住大鸿卢问这是不是真的。欣喜激动的心情不用言表但却让董承等大臣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了。不过献帝马上就清醒过来,眇了一眼曹操。强迫着自己坐好。
“丞相觉得要不要召上来见一下?”献帝看向曹操。
“回陛下,皇叔大老远的派人来,当然要见一下了!否则各地的诸侯岂不是要说臣阻断王路吗?”
“朕觉得也是!”献帝虽然刻意忍着都还是透露出欣喜。“召使者上殿!”门外自有人领着赵云上殿。赵云上到殿前,对献帝大礼拜道“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吧!”看的出皇帝很高兴,“谢陛下”赵云谢恩起身。“皇叔,可好?”献帝问道,“回陛下,皇叔很好只是一直挂念着陛下,无时不以复兴大汉为己任。如今反贼袁术已经授首,主公特命我将传国玉玺并表书献于陛下。”便有随从太监将宝物先呈于丞相曹操,曹操只是对那玉玺眇了一眼就让太监呈给了皇帝,却留下了表书。
皇帝命掌印官辨认玉玺的真伪,确认无误后就由掌印官保管。曹操已看完那封奏表交给太监转呈给了皇帝。
皇帝看那奏章,省去一些官面上的话,中心意思就是:臣领着部下讨平了叛逆,迎回了玉玺,收回了失地,不能说功劳不大。臣手下的将领应该得到赏赐。臣根据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和功劳的大小建议陛下任命关羽为南阳太守、寿亭侯;张飞为新亭侯,征虏将军。赵云为关内侯、平虏将军。张辽为关内侯,合肥太守。等列将皆有封赏。
对于这些封赏,皇帝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如今的天下若是曹操不同意,天子的诏书连皇宫都出不了。对于外面的州郡皇帝更是无所谓。更何况是封给刘备。
但皇帝不得不问问曹操的意见。“丞相以为皇叔所提可有什么不妥之处?”献帝一脸陪笑,小心翼翼的说道。
曹操打心眼里当然是不想将这些地盘划给刘备了。但即便没有皇帝的诏书也改变不了刘备接收了袁术大半地盘的事实。
“皇叔,找回了玉玺,又剿灭了袁术叛逆,功劳甚大,自然要赏。”曹操道“但具体的封赏还需要各部有司赏议之后才好决定!”
“是是是,丞相所言极是!”献帝附和道。
“不但是皇叔要赏,冀州的袁绍,陛下也应该奖赏才是。”曹操说这话的时候虽是满脸的笑意,但却让人看的不寒而栗。
“其弟谋反?为何还要赏袁绍?”献帝疑问道。
“陛下,袁术虽反但与袁绍并无关系。而且袁绍攻灭了公孙瓒。如今冀、幽、并三州之地皆奉其为主。陛下能不赏吗?”曹操冷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