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 、 、 、 、 、
刘彻笑着说:“怎么,阿娇这是不愿意出宫吗?”
阿娇移开了一下他的怀抱,道:“陛下这么忙,还有时间出去玩吗”
刘彻将她落在耳边的发丝附上去,道:“总会有时间的,朕也得休息啊。听说娇娇最近在看书?“
暮春的日光晒在身上让阿娇有些懒洋洋的,连出口的声音都种慵懒的感觉:“是啊,总不能以后陪着陛下说话的时候说起妇人的家长里短吧,那陛下还不定什么时候就厌了我呢?”
刘彻噗哧一下,顺势拉着她的手,心里却觉得有点甜甜的味道,道:“你呀,你喜欢看就看吧,朕那里还有些注解,要是需要,叫人去找杨得意。”
阿娇偏着头,看着他说:“注解要是陛下写的,我就看。”
刘彻哈哈大笑起来,说:“好,只看我写的。”
两人边走边说,气氛倒是越来越好了。正好阿娇也是想给她提提宫中之事,道:“陛下,现在陛下孝期已满,各宫空虚,宫中侍婢年老居多,是否需要采选宫婢及家人子?”
采选宫婢一般都是一年一次,家人子三年一次,皇帝要守孝一年,采选自是就不许了。现在先帝姬妾带走了不少宫婢到北宫,王娡带了一大批到长寿宫。先前皇帝驾崩,东宫下药,清洗了一批,未央宫,就没有剩下多少了。
刘彻看了看她,嘴角勾起,说:“采选家人子不是还没有到时间吗?先不着急,宫婢的话你看着办,选好时间,告知少府即可。”
阿娇真是惊讶了,刘彻这个一日不可无妇的色胚,真是有些变了?一般皇帝出孝,哪怕没有到三年,也是要采选的。前世那是因为她不愿意、外祖母又压得厉害,他还去外面找乐子呢,这世她可是主动提出了,他竟然不同意,是装的吧?
也许是阿娇的惊愕实在太明显了,刘彻有些不悦,黑色眼珠有些怒气的看着她,道:“怎么了?难道这么些年阿娇还不知道我吗?”在她的眼中,他难道就是一个喜好女色的人吗?想想以前如烟,还有那个什么胡霞的,她压根就没有在意过。以前他还觉得阿娇是因为那些人出生不好,阿娇不放在眼里,现在想想,也许是他会意错了。
阿娇噗哧一笑,说:“陛下别恼,我只是按照惯例问一下,我是巴不得彻儿不选家人子呢。”汉宫的家人子虽然是后宫妃嫔最低等级,但是汉宫的妃嫔都是从这些中人产生。
刘彻冷哼一声,阿娇只好反握着他的手,道:“既然陛下同意了,那我就开始安排采选宫婢了。”
现在的刘彻还没有受到权利被收回的挫折,她也没有如同前世一样总是缠着他,反而让他对她有些上心了,难道这就是俗语说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吗?不过,这样对她倒是有利的。
看虽然面无表情,但是手却没有放开。她故意低声自言自语的说:“唉,好久没有看到彻儿这么孩子气了呢?”
刘彻一下子转过头,瞪着她,然后就看到她满脸的笑意,也忍不住的笑了,说:“算了,也就娇娇你敢这么和我说话。”
阿娇抿抿嘴,说:“那也是陛下惯的。以后要是在被人说我飞扬跋扈,陛下你可要替我辩解哦。”
“谁敢?”刘彻不在意的说。
阿娇但笑不语,心里却在想:多着呢,不说别人,就说他的姐姐们,哪个是省油的等?还有舅家,自从被她驳了面子之后,盖侯府和武安侯府再也没有向她表示过什么。当然也是因为长寿宫在王娡身体好转之后,就频繁的招进宫来以示皇太后和娘家并没有嫌隙。
盖侯府和武安侯府自是又以皇帝长辈自居了,她这个皇后还看在眼里么?听说现在正在想办法让她得到一个教训呢?不过王娡都没有办法,他们的教训不也就那些手段吗?她心中冷笑。她且看看他们的手段吧,否则她也没有办法主动出手对付他们。刘陵死了,剩下的那些欺侮她和她母亲的一个一个的来吧。
刘彻看着她的笑颜,说:“怎么,有人这么说你?”想起宫中有些老人仗着资历,欺负宫中新人,他就不虞。小时候身为皇子的他可是受了不少刁难。阿娇掌宫才一年,宫中诸事只怕还没有弄明白,那些最喜欺上瞒下的东西,她哪里能全部分辨清楚呢,尤其是在先帝孝期,不能大动干戈。那些人只怕心更加野了。
这样一想,心里更是认定了。于是面色微沉,属于帝王的气场就出来了。正想说话,就见阿娇摇摇她的手,嗔笑道:“陛下,您想到哪里了?我要是真被人这样说了,岂不是让陛下丢脸,当场就叫人乱棍打死了。”
刘彻这才放下心来,说:“这才是娇娇,以后要是有人对你不敬,你尽管拿下。”然后冷冷的对伺候在周围的侍婢,说:“要是你们这些人不能保护皇后殿下,朕留你们也无用。”
“诺。”苏慕楚云和杨得意带领着跪了下来。
阿娇看着刘彻训话,她并不做声。刘彻这个陛下所说的话自然比她敲打要好。而她想要起怎么和刘彻说宫婢出宫的事情。
不过,她要想彻底控制未央宫,就得将所有的宫婢收拢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带走的、清洗了很多,但是还是留下了很多的宫婢,这些人的主子自然各路的,她要想知道未央宫的事情,依靠他们自是不可靠。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批新鲜人,好好□□。
可是汉宫的人都是属于皇帝的私人财产,而皇帝自是不愿意将自己的私人物品流出。哪怕他们老死,也得在汉宫。
这些情况也就造成了这些侍婢没有盼头,要么向皇帝的床上爬,要么就是不管不顾的搂银子,背叛之事就经常发生了,铤而走险的事情也是有的,前世那些人的嘴脸到现在想起她还是一阵怒火。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势必要改变这些现状。
让宫女二十五岁无罪可以出宫就是她想出的第一个办法。寺人出宫不光无用还受歧视,只得另选办法。相对寺人,宫女的阻力要小一些,她才斟酌着趁着刘彻心情好,提出来。
刘彻看到跪下众人脸上的畏惧,才满意,对阿娇说:“娇娇,你可有什么话要说的?”
阿娇正想说话,突然就听到一个怒吼声:“陈阿娇,纳命来。”然后一个身影飞来。
阿娇一下子愣住了:这是谁这么恨她,竟然要来刺杀她要刺杀也应该是刘彻啊,刺杀她一个皇后顶个毛用?不对,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等她反应过来,就见楚云及刘彻身边的禁卫都动了起来,隔住了来人的剑。
刘彻将她拉在自己的身体,搂着她,对着刺客冷冷的说:“抓活的,朕倒要看看在朕的未央宫中,竟然有人敢行刺?”
阿娇定睛一看,竟然是一个白发宫女,刚想跪下来,就听刘彻拉着她的手,说:“娇娇,你别怕,我们回宫。”
刺客虽然有两下子,但是楚云和侍卫岂是吃素的?于是不一会就把刺客制住,为了防止她自杀,还将她的嘴巴封堵。
阿娇看着团团围住的侍卫,这样严的防守,只怕这个宫女怎么想到要来刺杀她呢?她点点头说:“诺。这也是臣妾治宫不严,回宫再向陛下请罪。”
刘彻拉着她的手,皱着眉头说:“这个歹人是要刺杀你,这何你有什么干系?走吧,你受惊了,回去让侍医看看。”心里更是坚定了猜测,阿娇只怕受到了宫中这些老人的阴奉阳违。
等回到了椒房殿,长乐宫和长寿宫也得到了消息都派来人慰问。阿娇自是要躺在床上装装样子的,于是各人回去道皇后殿下受到了惊吓,脸色苍白得很。于是流水一样的慰问品也源源不断的来到了椒房殿。
皇后受到了刺杀,廷尉府效率自然要高,于是没有一个时辰,宫女的口供就到了刘彻面前。
刘彻看完,直接将眼前的案桌踢翻,嘴里狠狠的说喊道:“刘陵。”
阿娇心中总算放下心来。当时反应过来,她心里就是一紧,幸好不是刺杀刘彻,否则就是外祖母出面,王娡也得让她不得好过的。尤其是牵扯到男女争风吃醋,她就更能脱身了。
但是面子上还是要做的,于是惊魂未定的说:“陛下,这和刘陵有何关系?她不是已经伏法了吗?”
刘彻拿着竹简,阴鸷的说:“是朕大意了,以为她死了,又处置了淮南的谋逆,就万事大吉了,但是淮南王是高祖子孙,当年刘陵也多次在宫中行走,岂有不收买宫人之理?你看看,先前东宫之事她就有动作。”
阿娇拿起竹简,看了起来。原来这宫人竟然是先淮南王埋下的线,刘陵接头。先前她被下了避子体弱之药,刘陵也是插了一手。她认为她无法得到刘彻的爱是因为她的缘故。所以在出宫之前给那些人死命令要他们对她下手。
先帝驾崩,长安城和宫中戒备森严,连消息都无法走漏,更加不要说刺杀了。也不知道刘陵事后是否更改了主意,反正那些人接到的命令就是刺杀她。所谓暗士,自是以主人的命令为遵。
但刘陵的人不能近她的身,东宫出事之后被刘彻清洗了,接着景帝驾崩,防卫森严,那些人无法插手。再得知她拿了所以宫婢的资料,这些人就做贼心虚,就想着行动。
谁知阿娇无论到哪里去,都是一大帮人,再加上身边还有楚云这样的高手,一直徘徊在她周边,无法得手。这次刘彻一发威,献出她来了,刺杀就想抓住机会,最后一搏。
阿娇咬了咬嘴唇,对刘彻道:“彻儿,幸好是我,要是他们想要刺杀你,我真的不知会做出什么来,幸好……..”话语就在不言中。
刘彻一听眼睛微暗,坐到阿娇身旁,阿娇顺势躺在他的怀里,就听刘彻说:“娇娇,朕宁愿是朕,你一个弱女子哪里比的朕常年习武。刘陵真是可恨,但是宫中这些奴婢更是可恨,吃着朕的,竟然敢背叛朕,不可饶恕。”
阿娇心中知道只怕这次宫中又是大清洗,但是她又不是圣人,这些人想刺杀她,她才不会可惜呢。只是她对宫女的想法只怕是要退后了,但这对她来说也许是一个契机。
于是开口道:“陛下,祖母和母后那里也得多差人看看,难保没有其他坏心之人。”外祖母那里,她是不担心的,毕竟长乐宫经营这么多年,刘彻想□□去也难,但是长寿宫嘛,总会找出几个遭心之人,查出来了,进人就容易了。
刘彻薄唇一挑,道:“放心,朕已经着人去问了。”
阿娇嘤嘤哭到:“陛下,后宫出现此事,也是臣妾的缘故,要是当年我对刘陵稍微好点,不想着独占陛下,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她就是要明着告诉刘彻,就是因为她,她才受到刺杀。男人的劣根性她还是知道的,尤其是皇帝,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在心里供奉着他。并且在大男子的尊严下,而要是收到攻击,刘彻才会维护她。
刘彻虽然面上淡淡的,但是眼中还有有得色,道:“娇娇这是说的什么话?刘陵是高祖子孙,我是绝对不会和她牵扯的。而她竟然牵扯到你,真是罪该万死。娇娇,你快点好起来,否则岂不是让我自责和难过?”
阿娇心中冷笑:你要是能自责才怪呢?但是面上还是感动的说:“彻儿放心,我一定好好养好身体,管理好后宫,让陛下安心朝事。”
刘彻点点头,道:“这次也是我思虑不周,你选几个人派到少府,朕任命他们,以后你做事就不会有制肘了。”
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阿娇心里欢快得几乎要跳出来,她一直想插手少府,盖因为少府是皇帝私库,宫中一应给度都是从少府出,宫婢的俸禄包括以后妃嫔的供给都是少府出。虽然皇后管了宫女的选派和品级评定,可是只要是宠妃还是能够拿捏住宫人,而皇后也管住其人。现在进了少府就不一样了,哪怕就是一个官职,也总会让她慢慢的渗透的。
她声音有些哽咽道:“陛下,彻儿你给我真好。”
刘彻呵呵的笑着说:“我不对你好,对谁好?”
阿娇想想说:“可是少府乃是九卿,从来没有后宫进入少府的,只怕会惹来非议,给陛下添麻烦。”
刘彻冷哼一声,道:“我倒要看看谁敢非议。”
还真有敢的。
第二天上朝,刘彻宣布将瑞紫、苏明椒房殿众人放入少府分别为守宫令下的守宫仪、黄门侍郎下的小黄门。
命令一下,大臣竟然面面相觑,继太皇太后掌握大汉半壁江山,难道椒房殿也想插一手吗?虽然只是两人,但是少府基本上是皇帝的心腹,但是开了先例,以后恐怕就难控制了?况且南襄侯一回来就去椒房殿拜见了,这可是椒房殿的一大助力。
赵绾皱着眉头:椒房殿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遇刺后,应该被剥脱手中之权收到惩戒吗?怎么竟然会说服陛下进入了少府?难道是仗着长乐宫的势了?
大臣还没有说话,反倒是被刘彻特许进入朝堂的儒生不干了。有儒生献言曰:“陛下后宫出现此事,但是妇人当道之故。万不能再让妇人插入朝堂之上。”
一口一个妇人,配上轻蔑的口气,想起阿娇昨日还在忐忑怕给他惹麻烦,这群他另眼相看的人倒不怕?阿娇受此劫难本就是因为他,却还这些人瞧不起?
刘彻勃然大怒,道:“朕堂堂大汉天子,后宫之事还要诸位来教朕?你们在其位不谋其政,整日盯着朕的后宫,有何居心?”说完就直接拂袖而去。
窦婴和田蚡相视了一眼,也直接告退,其他的大臣跟在其后,留下赵绾和那些儒生,儒生没有想到刘彻发这么大的火,一时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赵绾想想说:“不如去问策董相或公孙博士。”众儒生一听大喜,自是出宫就奔董仲舒处。
且先不说董仲舒如何应对,刘彻拂袖出来之后准备去椒房殿看看阿娇,以安慰一下自己有些抑郁的心情,谁知长寿宫的大长秋汪德平亲近来了。母亲还是重要的,于是只好去了长寿宫。
谁知刚拜见完,王娡竟然劈头盖脸的说起来:“彻儿,你怎么会把陈阿娇的人塞进了少府?你要知道她可是长乐宫精心挑选的人,你还不没有吃够长乐宫的苦吗?想当年,我们在这未央宫多么的艰难?你身为皇子,竟然经常见不到你的父皇。长乐宫也不闻不问。你小时候多受欺负……….”
刘彻低下头听着王娡开始忆苦,从他出生开始说起,一件一件的小时罗列出来。母子这么多年,他岂会不清楚,这只不过是她没有人在少府的愤慨罢了。她这个母亲原来为皇后的时候还谨小慎微,可是最近她就有些忘性了。
不光让他给两个舅舅加封了食邑,太尉他本来属意程不识的,但是为了母后,他给了田蚡,而如今他只是给了阿娇两个低等的职位,陈家到现在还无人去入朝议政,她还想如何?
等她说完,他抬起头,笑道:“明日朕封平阳侯曹寿为御史,入朝参议如何?”
王娡本来还想说的,但是看着刘彻虽然笑着,眼中却也没有了笑意,不由得有些恼怒。彻儿当了皇帝,就不听她的话了。她选择性的忘记了刘彻本就没有听过她什么话。
但是这个饵她必须吞下,平阳早就来闹了好久了,说曹寿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君侯,她脸上没有面子。况且御史可是一个重要职位。虽然两个兄弟都得偿所愿,可是她却成了空头的皇太后。要是她掌握了少府……看着刘彻眼中的寒意,她有些瑟缩。
不敢说,那她只能妥协。
于是无奈的说:“彻儿,母后这都是为你。罢了,你已经长大,母后也老了,管不了什么,只希望你们姐弟几个能够平平安安就好了。”
刘彻心中憋了一口气,看着她这个样子,心中也是不好受,但是却不能心软,否则还不知道什么离谱的要求等着她呢。
王娡看他这个样子,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只怕是被那个陈阿娇迷住了,想起陈阿娇就想起了王儿姁,心中暗恨。但是面上还是装作关心的样子,道:“彻儿,母后也不是为难阿娇,你们夫妻和和美美,母后自是高兴的。但是女人不能宠,否则以后你有受苦的。瞧,你才宠多久,她就要求将人进少府,以后呢,以后说不定就和长乐宫一样了。算了,现在说了你也听不进去,等日后就能见分晓了。”
刘彻顺势一拱手,道:“母后,儿臣还有事情要办,您好好休息,儿臣过几日再来看您。”说完转身就出了长寿宫。
王娡宫中自然有有些许多瓷器不小心破了。
出了长寿宫,刘彻就漫无目的的走着,对着行礼的侍婢视而不见。想想刚刚母后话里的指责,再想想阿娇半分不提要求,他主动提了,她却反而为他着想,越想越发觉得对比鲜明。
这就是阿娇的高明之处了,经历了前世,阿娇对刘彻母子也算是了解了。她不争,刘彻还会想到她,尤其是有了王娡那么明显的对比之后,更会凸显出来。她要慢慢的在刘彻心中埋下一根种子,总有一天这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到那时,王娡也就不能随心所欲的对待她们母女了。
等刘彻停下来一看,竟然离椒房殿不远了,心里不由得苦笑:果然他还是习惯找阿娇。
但是来了都来了,于是踏步进去。椒房殿众人早就禀报给了阿娇,阿娇刚想起身,就被进来的刘彻按下,道:“你身体还没有好,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