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便到了6月,西北之地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陇南军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终于成功的控制了甘肃大部分地界,除了平凉未取之外,其余地区都纳入了陇南军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陕西清军自被击败后,近万名清军被陇南军俘虏,这些俘虏在经过五六天的简单教育之后便放他们回家了。
陇南军也没那么多粮食养这批人,还是放了好。
而且把陕西清军放回去还有一个好处,经过简单教育之后,这些清军下次碰上陇南军,绝对懂得该怎么做。那就是丢下武器立即投降。陇南军不会为难他们,还会给点钱和干粮放他们回家。
这些清军回到陕西之后,还能帮助陇南军宣扬威名,让更多的清军对陇南军产生畏惧,把这些清军放回去可谓是一举数得。
陕甘总督魏光焘和陕西巡抚端方得知秦军大败,而甘军又为陇南军歼灭,在这样的局势下,西北清军已无力进剿。
此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打得火热,清廷被搞得焦头烂额,地方督抚擅自保持中立,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汉族权臣已逐渐抬头。
在这个时期,显然没有哪个省份会调遣军队前来西北进剿陇南军。
在这样的形势下,魏光焘连忙绕道赶往新疆主持大局,而陕西巡抚端方则在陕西主持大局,一左一右对甘肃形成包围之势,只不过这样的包围比较的脆弱,根本经不起陇南军的进击。
不过陇南军还未把甘肃消化完全,陇南军除了占领了甘肃之外,还攻占了青海西宁,成功的控制了青海东部、中部,为此还缴获了一大批马匹。
有了马匹,陇南军就可以加强机动力,因此陇南军开始组建骑兵部队,这种骑兵部队只是重机枪骑兵。
即用马匹驮运重机枪,使重机枪能够快速机动到战术位置,对敌人进行火力倾泻。
陇南军的装备是不错,但是重机枪也一定程度的拖了机动力后腿,则可用这些马匹来解决问题。
陇南军趁着清军无力进剿的机会,一个月里就将部队编成了两个师的兵力,不过陇南军的编制比较小,一个师三个团,一个警卫营,没有太多的工兵、炮兵等单位,一个师的兵力才五千余人。
两个师也才一万人左右。
其中001师配备重机枪65挺,警卫营的重机枪从30挺减少为5挺。002师配备机枪30挺。
001师作为主力,002师则还在编练之中,显然一个月的时间,只能拉出一个模子,还不能真正训练出一支军队,起码得三个月。
就算是训练三个月,002师的战斗力还是让人担忧,毕竟基层军官能抽调出来的不是太多,无法指导那些新兵们作战。为了让002师形成战斗力,001师的基层军官几乎被抽调了大半。
这样的抽调使001师的战斗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新的基层军官都是有些作战经验的士兵提拔上来的,只需要一定时间就能恢复原有的战斗力。
这一切都是时间问题。
同时还编练了一支1000人,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装备的重机枪只有5挺。
这支骑兵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甘肃、青海马匪进行清剿。
马匪因为有马匹,所以来去如风,极难对付。要想对付那些马匪,必然需要用骑兵来进剿。
这支骑兵不需要太高的个人骑术,采取西方人的骑兵训练方式,靠纪律来提高战斗力。
即一支骑兵排列成队列进行冲锋,看上去就像是飞驰的骑兵墙一样,与散乱的蒙古骑兵阵型有所不同。
在远程上,可以使用骑枪等装备,近战中则可以对敌人形成局部优势,往往传统的骑兵部队在和这种骑兵对砍的时候,一名骑兵要面对四五把兵器的围攻。如果都是这种纪律性极强的骑兵,在冲锋中则看谁能够保持阵型了。一旦某方忍不住用火枪,阵型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散乱,从而在肉搏战中遭遇失败。
这支骑兵部队,训练出来剿马匪是足够用了。
在正规军的编练如火如荼的时候,地方武警部队的编练也在抓紧进行,每个县视大小,编练50~300名武警,整个甘肃、青海各地,编练了近六千名武警,这些武警要形成较强战斗力,还是需要时间编练的。
武器方面倒是不缺,军工厂的88式库存不少,还从甘军手里缴获了之前卖出去的三千支88式。
不过88式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防沙方面,一旦有尘土、沙子进入,就很容易造成卡死的故障。
因此陇南军在作战中都要求士兵定期对步枪进行检查、清洗。
未来是肯定要对步枪进行更换的,但当前并没有太紧迫的需要,88式在中国战场上还是很先进的,其威力也非常不错。
除了武警部队,民兵训练也在展开,不过军队骨干士兵极为紧张,毕竟002师和武警需要编练,导致001师的新兵数量就增加到了三分之一的程度。
所以民兵训练主要是在马匪出没频繁的汉人聚居地展开,从而让当地汉民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进而压缩马匪的生存空间。
土匪倒是不足为虑,土匪机动力差,容易剿灭,而且陇南土匪被剿得差不多了,甘肃其他地区土匪不是那么多,主要是马匪。
其中河西走廊西部,靠近新疆一带的地方马匪特别多,青海的马匪也不少。剿灭马匪,也成为了稳定甘肃统治秩序与商业秩序的重要任务。
随着一系列的调整、扩编,这一年6月底,陇南军完成了作战体系和防御体系的建立。
行政体系经过一个多月的铺设,在饶应祺的指导下也建立了起来,饶应祺的经验极为丰富,使陇南军在铺设行政体系时少走了不少弯路。
这一年的夏收也如期而至,而陇南军造反并未给甘肃农业生产带去太多的破坏,整个甘肃的秩序维持得很不错。
河西走廊的小麦成熟了,这里是甘肃最大的产粮区,也是后来中国的商品粮基地,而此时的河西走廊,被开垦出来的土地,也仅不到三分之一。
此时的甘肃,素有银张掖、金武威的说法,因为土地资源丰富,没有人口上的压力,以至于河西走廊的汉民日子过得很不错,被饿死是不可能的。
苏春水今年已经十四岁了,然而年仅十四岁的他,此时却成为了陇南军排长,夏收一到,便接到命令,带领着士兵加入到了抢收夏粮的任务之中。
自加入了陇南军,苏春水凭借其小学堂的文化,以及较强的可塑性,被选入了陇南讲武堂学习。
然而本应学习三年才毕业,但是随着陇南军的扩军,苏春水年仅十四就被调到了02师担任实习排长。说是实习,日后还要回讲武堂继续进修,但和真正排长没什么区别。
吃了一年多军粮的苏春水,已经不是当初瘦小的模样,整个人开始变得壮实起来,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他带着一个排的士兵,来到了张掖的地头,帮助张掖汉民抢收小麦。来到地头,苏春水非常严格的执行着‘三大纪律’、‘八大注意’,帮助老百姓干活的同时,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各驻地的陇南军、武警,都纷纷加入了帮助老百姓抢收夏粮的行列当中,在陇南军的帮助下,这一年甘肃夏收顺利完成。
老百姓对于新上台的甘肃政府也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说这群人造反了,但是陇南军平时买卖公道,不践踏庄稼,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待人和气,还会在农忙时帮助老百姓生产,迅速赢得了甘肃汉民的称赞和爱戴。
新组建的甘肃政府同样也是如此,甘肃政府组建后,免除了各种杂税,同时还针对自耕农、佃农降低了农业税收,使老百姓在这年夏收过后,可以留下足够的粮食自用。同时食盐价格也降低了,解决了他们吃盐的问题。
在改组甘肃政府的同时,陇南集团也改组成为甘肃集团。
甘肃集团设立了多个分部,财团要施行垄断经营,人才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甘肃政府一上台,立即发榜招募各类人才。
甘肃军政府的榜文发出后,还真招募不到不少人。
甘肃文人也从陇南军身上看到了很多东西,很多有先见之明的文人都意识到,这是一支很得人心的军队,也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不过甘肃并不是一个出人才的大省,中国的人才主要是出自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但是这些人才的投靠,也极大的解决了缺人的问题。
孙绎龙靠招募到的人,逐渐开始展开垄断经营。
首先甘肃军政府颁布了烟、盐、酒、糖专卖制度,专卖则交由甘肃集团负责,在专卖的同时确保一定的利润。
同时在甘肃施行粮食配给制度,即将商品粮统一收购上来,然后交由甘肃集团进行销售。
城市中的人口,则登记户籍,发放粮票,对粮食资源进行管制。且不允许地主、富户囤粮居奇,以确保甘肃不会饿死人。
显然以甘肃的人口和土地资源来说,只要财富分配上不出问题,就不可能饿死人的。各州县行政人员,也开始组织生产,一方面将那些没有营生的人口安排去进行农业生产,或是甘肃集团雇做员工,一方面在农闲时组织劳动力修缮水力。
徭役是肯定需要的,只不过各地徭役要视时节而定,农忙时节不能进行徭役,只有农闲时节组织徭役。
而且徭役不是征调民夫修建什么城墙,而是让各地民众修建他们能用得着的道路、水利,民夫不需要长途跋涉,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徭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