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二二章 桂园对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中旬,对于日本的东京这座城市来说,虽然已经过了赏樱的季节,但从单纯气候的角度来说,这个时节才是一年中最适合人们出游踏青的时间。

此时的东京城,还不像后世那样,是一座充满了现代意味的快节奏的摩登大都市,反而是一座以木质房屋为主的,充满了古典意味的城市,当和煦的春风轻轻吹过,各色的行人填满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把这座充满了古典的城市衬托的格外生机勃勃。

东京城原来的名字是江户城,这座原本由江户氏豪族修建的小城,发迹与北条家族,兴盛于德川家族,最终在1868年,也就是明治1年的时候,被明治天皇改名为东京,从此成为了日本的新首都,也成为新日本的象征。

也就是说,日本的东京城这个名字,其实跟明治天皇是分不开的,而明治天皇原名祐宫睦仁,他的名字就是日本兴盛和崛起的标志,因此明治天皇的威望相当高,在日本国可以说是真正的一言九鼎,并彻底改变了天皇在日本长期作为傀儡的历史。

跟明治天皇联系密切的东西除了东京城之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词,那就是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世界史上公认的一大奇迹,一个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封建国家,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脱胎换骨,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切,都和“明治”这个年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日本的资本主义,就是在明治维新后才迅速发展,完成帝国主义改造,并从此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

虽然明治天皇的确算是日本民族的大救星。是近代日本崛起的核心人物,但从实际来说,明治维新主要靠的不是明治天皇本人,而是围绕在明治天皇周围的一票维新志士,如坂本龙马等人。

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眼光开阔,志向高远又勇于改革进取的维新志士。日本民族才在夹缝中获得了难得的崛起时机,至于明治天皇,只不过是联系这些人的一个纽带,或者是一种被供奉在神台之上的一种精神象征,真正实施明治维新,让日本走向崛起的,是那些维新志士。

所谓的维新志士,实际上是一个统称,虽然听起来很革命。但本质上还是以日本古老的地方封建藩主以及下级武士为主,而这些有着浓厚封建军事武装的势力,也就是所谓的藩阀势力,因此,明治维新实际上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一场日本上层统治阶级的大洗牌。

换句话说,此时的日本,天皇只是表面上的至尊。是各方妥协后的产物,虽然身份尊贵。而且还开创了日本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但此时的明治天皇手中却没有多少实权,虽然不能说是个傀儡吧,但也绝对不是那种像中国古代皇帝那样,具备一言九鼎的权威,只能大玩权术与平衡。在各方势力中左右逢源,权力并不像老百姓想的那么大,因此,与其说明治天皇是个改革家,不如说他是个老道的权谋家。

为什么明治天皇主张少说多听。多做模棱两可的决策?不是他不想一言九鼎,而是模棱两可才有更多的退身之处,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天皇的利益,避免跟执政产生过多的冲突,从而在上方游刃有余,而这一切只有到了裕仁时期才彻底打破。

实际上,日本此时的国家大政,几乎都掌握在贵族元勋,也就是所谓元老的手中,这批人就是维新志士的核心主体,也就是所谓的倒幕派的地方藩阀,虽然这些人大都不在幕前,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内阁成员,却基本都是这些藩阀的代表。

也就是说,此时的日本,倒幕派的贵族元勋虽然逐渐凋零,开始走向黄昏,但依然把持着国家大政,所以此时还是藩阀掌权的时代,因此,明治维新时代,其实就是藩阀统治的时代,历史上,只有经过时间的陈酿,特别是大正天皇的民主时代之后,到了裕仁时期,军国主义发展到高峰,新势力强势崛起的时候,藩阀政治才逐渐走向没落。

此时的日本内阁,还是以桂太郎为首相内阁,桂太郎出身于长州藩,是日本的陆军长老山县有朋的掌门弟子,他的主张跟早已退休的山县有朋一致,那就是反对民主政治,主张藩阀统治,因此也叫山县派。

此时的桂太郎,正端坐在家中,穿着随意的和服便衣,在招待一位贵客,而这位贵客也不是一般人,他就是有着号称日本民主最后守护人,大正时代开创者之称的西园寺公望。

西园寺公望并非出身藩阀武士阶层,而是出自仅次于“五摄政”家的“九清华”家,所以也是出身豪门,属于官阀阶层,但实际上,他却是伊藤博文的弟子与信徒,思想上走的是资产阶级道路,主张民主政治,因此跟主张藩阀政治的山县派属于对立的阶层。出于政治以及权术的考虑,明治天皇让这两派轮流执政,所以这时期的日本是桂太郎跟西园寺公望轮流当首相的时期,也叫做桂园时代。所以说,此时坐在这里的西园寺公望跟桂太郎,就是日本此时的权力代表,他们两个的决策,基本也就决定了日本国的大政方针。

虽然西园寺公望跟桂太郎政见不合,但私下里,他俩人关系还不错,经常互相串门,并在私下里对一些大政方针做一些私人的辩论。

但是,此时西园寺公望的拜访,却绝对没有像平时那种串门子那么简单,他实际上是带有别的目的的,而这个目的对桂太郎来说,却绝对不能算是个好消息。

“这么说,你们都决定了?”桂太郎表情淡漠的看着西园寺公望,“你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让我下台?”

“不是我迫不及待。”西园寺公望也淡漠的摇摇头。接着拿手指指了指上方,“实在是您上台后的所作所为,让上面跟元老们都大失所望,所以,他们已经失去耐心了,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陛下才不得不如此。”

“大失所望?呵呵,看来那件事都怪在我的头上了。”桂太郎冷笑了下,“难道我镇压那些目无尊上的大逆不道分子也有错么?如果任由他们这么继续发展下去,别说我们大日本的国体了,恐怕你跟我,还有我们的的家族,也早晚要死无葬身之地!法国跟俄国的事情,还不够让我们警醒么?”

桂太郎口中的那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大逆事件。也叫幸德事件,是日本这时期相当著名的一个事件,正是这个事件导致了桂太郎内阁的倒台。

具体而言,这个事件是1910年5月下旬,日本长野县的明科锯木厂里,有一工人被查出携带了炸弹到厂。

工人带炸弹进厂,虽然情况恶劣,但这只能说是个个案。事情没查清楚之前,不宜过早下定论。然而,政府却一口咬定这是个社会主义分子,他的行为是要搞破坏,并以此为借口,镇压全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

也就是在1910年的6月,以这个事件为契机。当局开始对全国的社会主义者进行大肆逮捕,并封闭了所有的工会,禁止出版一切进步书刊。

之后,这件事逐渐开始失控,有了扩大化的迹象。从1910年底到1911年1月。政府对被捕的数百名社会主义者进行秘密审判,诬陷日本社会主义先驱幸德秋水等26人“大逆不道,图谋暗杀天皇,制造暴乱,犯了暗杀天皇未遂罪”。

很快,经大审院一审即终审的特别判决后,于1911年1月18日宣判幸德秋水等24人为死刑,另外两人为有期徒刑。

消息传出,立即引起日本国民和世界其他人民的愤慨。在巴黎、伦敦、旧金山、纽约等地,很多日本以及非日本籍的群众都召开了抗议集会,并向日本驻外使馆写信抗议,各国政府也在借机谴责日本。在日本人民和世界舆论的谴责和压力之下,大审院被迫以天皇的名义将死刑中的12人减为无期徒刑,但幸德秋水等另外12人却于1月24日被处以绞刑。

除去正义性不谈,在这件事情上,桂太郎的政府的确做的有些不够谨慎,行动太过粗糙。因为就算要找借口抓捕社会主义分子,打压社会主义力量,但你起码也要做的像样一点,怎么说也得把证据搞的漂亮一点,更有说服力一点,只是单凭一个带了炸弹的工人,单凭一个屈打成招的口供,很难有多少说服力。

与此同时,桂太郎政府对这件事的影响力也预估不足,他们只想着尽快打压社会主义分子,却没想到国内外舆论如此汹涌,让日本政府以及日本的形象都大受打击,而且政府也因为这件事,导致威信降低。

要知道,此时的日本还不像裕仁天皇时代那样,发展到军国主义的高峰,举国一体,全民皆醉。实际上这时期的日本还是政治气氛相当活跃的,相对比较民主的,一些报纸刊物也都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专政政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民间对这件事开始大肆报道,导致大量百姓都开始同情幸德秋水这些人,反而开始反感日本政府。

当然,日本老百姓反感日本政府这件事,并不是真的同情幸德秋水,而是借着这件事来发泄长期以来的不满罢了。

这时期的日本,还没有尝到一战的甜头,却刚刚经历了日俄战争,因此整个国家的财政贫乏,经济复苏乏力,加上天灾**,人民生活水平相当低,比中国人好不到哪儿去。

可是呢,中国人普遍识字率很低,已经习惯了穷困,可偏偏日本人经过明治维新之后,识字率大大提升,老百姓对穷困的忍耐度比中国人要差不少,在没有其他方面的刺激,比如军事胜利等事件的时候,这种对生活的抱怨,就会逐渐演变成对政府的怨愤。日本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那么好。也正是因为如此。

在另外一个时空,日本是通过对外扩张,通过掠夺中国来缓解了这种国内矛盾,但在这个时空的这个时期,日本却还没有多少更好的办法与时间去解决这些麻烦。

因此,桂太郎搞的那些。实际上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他的雷厉风行,才严重打压了日本的社会主义力量,把这股革命的火苗重新压下去,但可惜,他做的事情对日本政府是有好处的,但对他自己却没有好处。

“您做的事情,我们都看在眼里。”西园寺公望叹了口气,“但很可惜。元老们……”

“不必说了。”桂太郎脸色严峻,举起手来摆了摆,“这件事我早已经有所觉悟,无非就是下台而已,正好,我最近也累了,可以趁此时机好好歇歇。”

很明显,桂太郎这是气话。毕竟桂太郎是个很眷恋权势的人,否则也不会成为日本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

实际上。在另外一个时空,桂太郎虽然因为这次事件下台,但在1912年明治天皇驾崩之后,他先是入宫当了内大臣,随意的摆弄毫无主见且患有脑瘫的大正天皇,后来又在1912年底重新组阁。可惜遭到内外强烈反对,他两次拿出天皇的诏书都无济于事,大家根本不认,于是终于在1913年2月被赶下台,史称护宪运动。

由此可见。桂太郎是个权力**很强的人,是不可能安心在家养老的,对此,对他了解甚深的好友兼对手西园寺公望也只是笑了笑:“首相大人何必说这等气话,国家还是很需要您出力的。”

“哼。”桂太郎哼了下,接着又看向西园寺公望,“其实,今天找你来,不是想说这个,我是想对您说点别的。”

“哦?您想说什么?”

“支那!”桂太郎眯了眯眼,“我想跟你说的,是支那的形势。”

“嗯,支那的形势怎么了?”

支那,自然就是中国了,此时的支那还不是个贬义词,相反,对此时的中国人以及日本人来说,这是个褒义词,这个词代表了传统的,汉族为主的中国,是西方的音译,是有别于清朝的词,只不过后来随着抗战爆发,才逐渐演变成贬义词,比如孙文等革命分子,此时就经常自称支那人。

“支那的形势不容乐观啊。”桂太郎叹了口气,“说实在的,幸德事件我并不是太担心,这件事的对错自有公论。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我们的邻国,那里正在发生的一切,才是让我忧心重重啊。”

“支那怎么了?”西园寺公望皱了皱眉,“据我所知,虽然清朝被推翻了,但却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这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好事才对啊。”

西园寺公望虽然也是大佬,但由于这三年来他并非执政党,所以手中没有政府资源,也因此对中国的事情了解不多,只是从报纸上了解一些皮毛,知道谁谁谁的名字而已。他都这样了,就更不用说其他日本人了。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桂太郎摇摇头。

看到他这样子,熟知他的西园寺公望知道,他这是又开始卖起了关子,于是也不点破,而是立刻恭敬的问道:“愿闻其详。”

“你听说过李志高这个人吧?”桂太郎道。

“李志高?听说过。”西园寺公望点点头,“据说,他原本是个从美国归国的商人,因为能弄到很多奇巧之物,又很会投机取巧,结果勾结官府,当上了太平府的巡防营代统领。此后,他大肆经商,特别是倒卖那些别国所没有的特效药物,成为一方大贾。再后来,因为官府觊觎他的财产,他就率兵造反,伪装成了革命党,跟南京的第九镇起义官兵里应外合,一举灭掉南京的巡防营军,并攻下了南京,是为南京起义。”

“嗯,不错,还有呢?”桂太郎点点头。

“还有就是,这个人似乎很会抓时机,也很能打仗。”西园寺公望想了想道,“据说,拿下南京之后,他立刻就跟袁世凯私下谈判,最后清朝的讨伐军果然要求袁世凯复出。袁世凯成为讨伐军的统领后,养贼自重,故意放任李志高的军队不打,反而坐壁上观,坐看李志高率兵出南京,把整个浙江打了一圈,生生的把浙江的新军个打灭掉,让李志高吞掉了整个浙江。此后,安庆那边的清朝新军也起了哗变,跟李志高的军队里应外合,把清政府的西方讨伐军给灭掉,顺势让李志高得到了安徽与湖北。再然后,袁世凯逼迫清廷退位,他则跟袁世凯划江而治,成了掌握江南大片地区的一大军阀。”

“你知道的倒也不少了,可惜,都是流于表面。”桂太郎摇了摇头,“当然,那也不怪你,毕竟是隔了一个国度,消息流传不便,再加上我又刻意封锁了消息……算了,不说那个了。西园寺君,以你目前所知,你对李志高这个人怎么看?”

“很会抓时机的乱世枭雄。”西园寺公望道,“一个有野心的买卖人。”

“是啊,乱世枭雄,一个有野心的买卖人,你的点评倒也中肯。”桂太郎点点头,“可惜的是,他不仅仅是个会抓时机的买卖人,更是一个帝国最危险的敌人!”

“哦?为什么这么说?”西园寺公望问。

“你先看看这个。”桂太郎拿过一本小册子,轻轻的推过去,“看完这个,我们再说其他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终末忍界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五胡之血时代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你老婆掉了
相邻小说
民国小商人绝世坑师系统逆天仙尊2魔女的逆天仙尊建造帝国抗战时空倒爷师姐太快了逆转女王[快穿]武侠之气运至尊我的师父是只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