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高近期的确是要举办守备军团的军事演习,也的确是邀请了国内很多政商界名流,也就是所谓知名学者,知名政客,知名商人等人前来参观,而提出这个计划的,正是赵嘉怡本人。
原本,军事演习只是一个很正常的流程,毕竟这些守备军团是新招募的,通常来说,在训练了一个阶段之后,就要进行一次类似考试一样的军事演习,来衡量前一段时间的训练成果。
这个训练三个月就进行一次师级规模军事演习的制度,最早是野战师的训练制度,预备役动员部队则是六个月,也就是半年进行一次师级军演,后来招收了守备部队,这属于雇佣兵式的职业兵部队,也依然遵照野战部队的这种训练机制,实行三个月一军演。
这样的军演机制,好处是可以让部队迅速形成战斗力,缺点是太费钱,不过对如今的李志高来说,钱这一点也不算啥大问题,更何况他此时的职业部队并不多。
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无论李志高在政治以及与外人打交道方面表现出多少差强人意的地方,但在经济建设以及军事建设方面,他却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跟马虎过,而这,也是他能屹立不倒,并越来越强的根本原因。
说白了,什么阴谋诡计,什么政治决策,归根到底都是围绕实力来进行的,如果实力相差太大,那么什么阴谋诡计都没啥威力。
比如说同盟会前段时间趁着李志高不在而突击搞的那个新临时政府,突击选举出的临时大总统,最终就因为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实力,不被各方强力军阀所承认。最终也只是变成目前这种只是自说自话的尴尬局面。
很多有识之士早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已经开始抛弃同盟会,向光复党靠拢,只可惜孙文等人固执己见,依然不肯放弃理想,或者说争权夺利的努力。也就是李志高下手不够狠,对这些人实行冷处理,这才造成如今貌似僵持不下的局面。
如果把江南军政府的首脑换了袁世凯,恐怕早就下令强行解散孙文等人组建的临时政府,并逮捕孙文等人了,又怎么会容忍他们继续在那蹦跶来蹦跶去,更不会花更大的力气跟同盟会的人打嘴仗。
当然,实际上从手段上以及最终结果来看,还是江南军政府棋高一着。从一开始的软弱被动,到如今的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等于借着同盟会那些人当鲶鱼,搞了一个鲶鱼效应,刺激了一下江南军政府的政府运作效率。
也就是说,通过跟同盟会在报纸上打嘴仗,这就好比是在搞辩论,而且是作弊式的不对等辩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半真半假的舆论宣传。形成了一股全民议论的大风潮,把江南军政府下到普通老百姓,上到达官贵人,都给拧成一股绳,被江南军政府全面开动的宣传机器所绑架,让人们对以同盟会为代表的民主政治越来越厌恶。反而对李志高的开明独裁越来越喜欢,逐渐向独裁的道路越走越近。
换句话说,同盟会等人,在众人心目中,已经是民主共和派的代表。而同盟会至今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唯一会的就是满嘴放炮的假大空以及抢班夺权的小人作风,而他们那些首脑人物的花边新闻,也说明了些同盟会高层的人都是一群私德败坏的下流之辈,大多数老百姓不会分辨其中的内幕,只会凭着宣传上说的那样,认为同盟会的人不是好人,而同盟会代表的民主共和,也不是好事儿,不适合中国目前的现状。
相反,李志高领导的光复党,因为有实实在在的政绩,加上是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加上由于地盘不算大,军队数量不算多,而且由于保密措施做得好外加很会作秀,所以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李志高的军队军纪森严,从来不欺负老百姓,而李志高的政府则廉洁奉公,李志高本人更是抛家舍业为国为民的典范,特别是太平府地区各方面的建设成果以及老百姓生活实实在在的提高,因此让大家都对李志高的光复党充满了感情与期待,同时也对光复党代表的开明独裁表示了拥戴。
只是这样一搞,就把原本李志高因为应对不足的坏事情,变成了一个大好事。事到如今,外人都以为这从头到尾都是李志高计划好的,之前让同盟会钻空子成立什么临时政府,不过是拿同盟会那群傻缺当靶子跟小丑,是给江南军政府以及光复党找一个对比,好让大家更加厌恶共和民主,转而拥护李志高,拥护他的开明独裁。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同盟会的这一出,李志高要想让大家都拥戴他,让大多数人都开始讨厌民主拥护共和,那显然不会像现在这么快捷高效,可是一旦推出一个小丑一样的同盟会,并且有意无意的把民主共和跟同盟会绑在一起,这就让大家自然而然的由接受李志高而接受了独裁,因为反对同盟会而反对起了共和民主。
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也很正常,因为这就是鲶鱼效应,在没有同盟会开始搅和之前,就算推翻了满清,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影响也不大,依然也是一潭死水,可因为同盟会的搅和,让江南军政府有了借口,可以大规模以这件事为借口,大肆搞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同盟会都做了什么,他们代表的民主共和多么虚伪,顺带宣传自己的理念以及政绩。
如果没有同盟会做对比就这么搞大规模宣传,或许很多人反而会有逆反心理,会觉得有抵触情绪,但有了同盟会当标靶,就可以看做正常的辩论与被迫反击,可以让江南军政府处在一个被同情的受害者地位,这一来,舆论就对李志高有利了。
这些事,如果说孙文等人因为固执以及目光狭隘等问题还蒙在鼓里。但身在漩涡的中心并亲临一线的黄兴,却逐渐考虑明白了,但考虑明白归考虑明白,他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破这个局,破这个大多数人越来越讨厌同盟会,同盟会名声越来越差的局面。在黄兴看来。照这样下去,同盟会唯一的下场,就是在一片骂声中自行解散,然后换个马甲重新组党了。
“克强,想什么呢?”就在黄兴还在那沉思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声音,转过头一看,正是一身戎装的李志高。
李志高如今是一身笔挺好看的黄绿色军装,头上戴着大檐帽。背后还披着一袭披风,手上是白手套,身边则簇拥着两名同样身穿黄绿色军装,戴船形帽以及大墨镜的女保镖,再加上远处那些戴钢盔手持冲锋枪的护卫,给人一种走到哪里都是焦点的感觉。
“哦,原来是李主席。”黄兴连忙站起来,“不知道李主席驾到。克强失态了。至于我刚才想什么,嗯。我只是对接下来的军事演习有些期待而已,毕竟您的军队能征善战是天下闻名的,这次我们能来亲自观摩一番,也是荣幸。”
“呵呵。”李志高摆摆手,“不过是地方守备师的一次常规军事演习罢了,也没啥特别突出的。不过就是让大家来凑个热闹罢了。”
说到这,李志高又道:“来来来,这里不是最好的观测点,而且时间还早,你跟我走。我带你去个地方,那里是最适合观看军演的地方。”
“啊,不用了,这里就挺好。”黄兴连忙摆手。
“好什么呀,这么偏僻,要不是我路过这看到你,差点还以为你没来呢。”李志高干脆脱下手套,抓住黄兴的胳膊,“就听我的,跟我走,到我那儿去,而且,我还要给你介绍几个人,你一定有兴趣。”
看到李志高这样,黄兴也只好无奈的跟着走,等到走到阅兵台的中央后,果然发现那里的视野更好,而且还配备了很多望远镜以及沙盘地图等物,座椅茶几也是相当够档次,的确是一个绝佳的观测点。
李志高跟黄兴进来之前,这里已经或坐或站了不少人,有穿西服的,也有穿马褂的,没有一个洋人,基本都都是中老年的华人,但看起来这些人都不像是军伍之人,更像是商贾跟学者。
这些人在看到李志高之后,不管原先在干啥,都是不自觉的站起身,或者抱歉,或者弯腰,都不停的向李志高问好。
“好好好。”李志高满脸微笑,一边轻轻的挥这手跟这些人问好,一边走到了人群中,等大家都凑在一起之后,李志高才开始指着其中几个被推举出的代表对黄兴道,“克强,这几个人你看看还认识么?”、
“当然认识。”黄兴也是面带讶色,转身对当前一名穿马褂,一名穿西服的中老年抱拳行礼,“相伯公,啬庵公?你们怎么也来了?”
黄兴面前的这两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名人,其中那个穿马褂的人叫马相伯,早年是洋务运动的名人,后来一手创办了复旦大学的前身震旦大学,是在教育界跟工商界都很出名的元老级人物,影响巨大。
另外一名穿西服的,也是个名人,他在教育界也是个大名人,先后捐办了多所学校,但更出名的却是在工商界,这人就是以清末状元身份投身实业的大企业家张謇,啬庵是他的号,一般外人或者晚辈见了他,多称呼啬庵公。在清末,公认最大的商人自然就是盛宣怀,唯一能跟盛宣怀分庭抗礼的,就只有一个张謇了。
“原来是克强老弟。”张謇笑着点了点头。
显然,对于黄兴,这两个人也不陌生,毕竟实际上这两个人以前都或多或少跟同盟会接触过,跟黄兴也不止见过一面了。
除了这两个人,还有一个比较年轻的人,这个人既不是实业家,也不是教育家,但黄兴也依然认识,他就是袁世凯派来的说客或者说特派员——杨度。
对于杨度,黄兴更是熟悉,毕竟两人都曾经留学日本,而且还都在东京弘文书院师范速成班上过学,俩人是真正的同学。过去,他们之间关系很好。曾经一起在日本跟杨笃生等人创办了《游学译编》,并组织“湖南编辑社”,讨论西方的制度、文化与科学。
也就是说,之前杨度跟黄兴关系很好,但后来两人逐渐发生了分歧,黄兴主张共和。而杨度主张立宪,黄兴赞成民主制,杨度主张独裁制。就是因为分歧越来越重,所以两人后来分道扬镳,比如黄兴成了清末时期的造反派,革命党,而杨度则加入清政府,成了立宪派的主力军,并且跟袁世凯交好。成了袁世凯的得力助手。
所以,正是因为这些恩怨,因此在这里重新见面之后,黄兴跟杨度只是点了点头,却没说话,而看到黄兴这样子,杨度也是心高气傲之辈,自然也不肯服软。也是笑着撇撇嘴,然后也是一句话不说。
看到他们这样。知道他们恩怨的李志高也跟着笑了笑:“看来,你们都认识,也不用我多介绍了吧。”
“是啊,我们大家也都算老朋友了。”张謇笑着道,“克强,你果然来了。怎么样,最近可好啊?”
“好,还好,一切都好。”黄兴点点头,接着看向李志高。“李主席,你这是……”
“怎么,有疑问?”李志高笑眯眯的道,“克强,你猜一猜,我为什么会邀请他们过来参观这次军演?”
“如果我所料不错,你这应该是示威吧。”黄兴淡淡的一笑,“先示威,让他们看到你的军容,然后再索要捐款?”
对于黄兴这番可以说有点不客气的话,张謇跟马相伯只是互相看了一眼,没有多插嘴,很显然,黄兴所说的,他们也想到了,但却不敢明着说出来。
如今,不管是马相伯,还是张謇,他们的事业跟家产大都在李志高的控制之下,所以别无选择,而且也正因为他们家大业大,不像黄兴这么说话肆无忌惮。
当然,黄兴的想法,也代表了此时在这里大多数政商名流的想法,大家都认为,李志高忽然邀请他们来参观军事演习,就是存了示威,然后再索要捐款的想法,甚至来之前,他们早都一起商量好了要出多少钱,免得给少了不行,给多了也不好。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们会这么想。”李志高笑着摇摇头,对张謇等人道,“不过,你们认为以我如今的身份跟家业,我还需要向你们索要捐款么?就算索要捐款,我还需要这么麻烦么?”
“那你是什么意思?”黄兴直接问。
“什么意思啊。”李志高笑了笑,接着掏出怀表看了看,“嗯,时间不早了,演习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样吧,我们先看演习,等演习结束了,我们再谈其他的,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我请他们来究竟是为什么了,但总之,绝对不是坏事,是好事,大大的好事才对。”
紧接着,李志高就让众人都来到围栏处,然后对旁边的副官郑云点点头。
看到李志高点头,郑云掏出信号枪,朝天砰的一枪,放了一颗红色信号弹,这说明李志高等人已经准备好,演习可以正式开始了。
随着这颗信号弹的升空,就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在远方响起,紧接着,在对面山坡的目标地点上,就爆起了一片烟尘,如果用望远镜看的话,就会发现那些烟尘都是炮弹爆炸所震起的烟尘,而如果是一个有经验的人看,就会根据这种烟尘的情况猜测出炮击密度。
果然,用望远镜看了对面的烟尘后,别人也就罢了,但黄兴的脸色却一下就变了。
“这是,这是重炮!”黄兴握着望远镜的手攥的更紧了,“以这种炮击程度看,这都是七十五毫米以上的重炮才能造成的,而且这么多炮,还一直在炮击?李主席,你们到底用了多少门炮?依我看,这得超过一百门炮了。”
“厉害,带过兵就是不一样,居然能看出来。”李志高笑眯眯的放下望远镜,“你说的没错,这次炮击的确有超过一百门的大炮。准确的说,是72门105毫米炮外加72门75毫米炮造成的炮击效果。”
“72门105毫米口径的大炮?还有72门75毫米大炮?”黄兴有些发愣,“这,这炮是什么编制的?”
“是师级的炮兵编制。”李志高笑了笑,“这次参加演习的是守备师。守备师是职业兵,属于大师团编制,增加了旅级编制,在人数上是最多的。
其他的就算了,在炮兵火力上,这个第101守备师有一个专门的师属独立炮兵旅。这个独立炮兵旅下辖三个炮兵团。每个团有24门105毫米榴弹炮,合起来就是72门105毫米榴弹炮。同时呢,这个师还有两个步兵旅,每个步兵旅都有两个轻步兵师以及一个独立炮兵团,每一个独立炮兵团有75毫米炮24门,这样一算,两个步兵旅就有48门75毫米榴弹炮,再加上炮兵旅的72门105毫米榴弹炮,就有120门75毫米以上的榴弹炮。你现在看到的效果。就是120门炮同时射击的效果。”
“一个师,就有120门75毫米以上的火炮?”黄兴深吸了一口气,“好大的手笔。”
“呵呵,一般般了,比起西方列强,我这也是刚刚及格。”李志高笑了笑。
何止是及格,应该是超过才是。要知道,李志高的这些炮。可是从现代购买的材料与技术,在这个时空利用自己的兵工厂自己生产的。由于材料跟工艺都是现代的,这边充其量就是起个加工零部件跟组装零件的工作,因此威力跟效果比这时代的同口径重炮要强的多。
比如李志高装备的这种105毫米口径的重炮,实际上就是后世美国m101榴弹炮的生产工艺,由于炮管使用合金钢,部分零件使用了高强度铝合金。所以全炮的总重量只有2.06吨,比原来的m101榴弹炮轻了不少,最大射程上,使用普通m1高爆弹,有11056米。比原先的炮略短,但也相差不大。
至于75毫米炮,则是m116式75mm驮载榴弹炮的生产工艺,由于这款炮本身设计比较成熟,因此也是全盘照搬,没有多少改动,威力跟原版的也相差仿佛,比如重量只有658公斤,最大射程8792米,有效射程7500米。
之所以把炮兵团设置成这种75毫米炮,是因为在计划中,这种守备师以后都属于乙种师,而乙种师按照新规定,都要实现挽马化,在这种情况下,轻便就很重要了,加上还要能够自产这个重要因素,因此工艺简单又轻便的m116式75mm驮载榴弹炮就成为首选。
至于105毫米榴弹炮,那是师直属打击力量,轻易是不会使用的,只有在师级进攻的时候才会用到,以这个时期的中国环境,就算不用105毫米炮,只靠炮兵团的75毫米炮,就足够横扫四方了,至少打北洋军是没问题的。
另在,在每个步兵团里,还会配置一个独立炮兵营,炮兵营使用的是两个装备了新92步兵炮的步兵炮连以及一个装备了82毫米迫击炮的迫击炮连,营级别以下不再配属重炮,只装备机枪,基层步兵班12个人,则是10条56半自动步枪以及一挺新布伦轻机枪,轻机枪由两个人操作,再加上人手一把的ch1910式9毫米手枪,这样的一个步兵班,当守备部队跟北洋军打的话,在火力少完全可以横扫。
也就是说,新的守备师编制里,炮兵只配置在团级,这是根据之前战斗的情况中得到的教训。
要知道,武器数量来说,李志高目前并不缺,但却缺乏足够的炮兵人才,如果把炮兵安排在团级以下,比如营连级别,那对士兵的素质要求就很高了,比如如果你把大炮安排在营级,那这个营你至少要有足够的炮兵人才,如果到了连级别,一样在这个连你也得找到炮兵人才。但很显然,炮兵人才是一个高技术兵种,最起码你得会数学,会测距,这对集中突击学习的野战师来说还可以做到,毕竟突击学习了近一年,但对这些刚刚招募不久的守备师来说,就完全做不到。
所以说,基于炮兵人才少的原则,才把炮兵集中使用,只把火炮装备到团一级,团以下的火力都靠轻重机枪来支持。也就是说,在营级的火力支援中,去掉继续要求更高的火炮,改换自己生产的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当然,这种重机枪就不叫勃朗宁了,就叫ch1911式12.7口径重机枪。
李志高刚给黄兴解说完炮兵编制问题,就看见一发黄色信号弹射向天空,紧接着,就看见大量头顶钢盔,身穿迷彩服的士兵忽然从出发阵地出发,以散兵线的形势,猫着腰慢慢的向目标地靠近,而在他们发起突击的时候,自家的炮击还在继续,没有一丝要停歇的迹象。
就在士兵顶着自家火炮掩护,以团级别的散兵线模式缓慢突进到距目标地点一定距离的时候,再次同时卧倒,然后团属炮兵跟重机枪开始开火,卧倒的士兵也同时开枪,后方的重炮则停止射击,很明显是开始了阵前对射阶段。
等对射了一阵之后,后方大小火炮再次开始了一阵炮火掩护,把炮火准确的打在经过前方侦查员修正后的对方阵地上,之后,一阵凄厉的冲锋号响起,随着这阵冲锋号,所有士兵在一片哨子声中同时跃起,然后端着上好刺刀的半自动步枪,在各自部队长官的带领下,一边开枪,一边小跑着向前冲锋。
冲锋的过程中,己方的掩护炮火接连不断,等到自己人冲到对方阵地前两百米的时候,才开始把火力向后延伸,然后,小跑冲锋的士兵不再开枪,而是在部队长官的鼓舞带动下,再发一声喊,开始了全力冲刺阶段。
很快,士兵就冲上了阵地,照例都是先一通扫射,这期间每个班的轻机枪都是火力支撑点,等扫射完了,士兵才会进入对方阵地内,这就表示这个阵地被夺下了。
之后,第一批冲入阵地的士兵开始留在敌人阵地上,后面上来的则继续冲锋,跟着火炮的炸点向前冲,继续先前的那些流程,最终攻上山头,把红旗夺下,这样就完成了这次演习。
很显然,这个演习主要就是检验己方部队的步炮协同能力,并非是真正的激烈对抗演练,毕竟真正的对抗中,不太可能让你这么按部就班的做,冲入阵地也不可能这么容易。总而言之,这是一次比较简单的演习。
然而,虽然在李志高看来这是很简单的军演,可看在黄兴这种内行以及其他外行眼里,这可就很不一般了。
在外行眼中,他们是震惊于炮击的强大以及漫山遍野的士兵突击,是被场面给震撼了,而在内行眼中,比如黄兴眼中,他则震惊于炮兵火力的强大以及士兵的纪律性跟轻武器火力。
按照黄兴的看法,单凭这些守备师的力量,至少在中国,还没有一支同等数量的部队能挡得住的,也就是说,李志高这样一个师,要想挡住的话,如果是北洋军,起码得五万人才有把握。
“怎么样,克强兄。”等结束的绿色信号弹升起之后,在对面军队的一片欢呼声中,李志高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向同样刚放下望远镜,脸色却十分沉静的黄兴,“我这支部队还算马马虎虎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