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六十五章——高卢雄鸡(1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在1610年,亨利四世被刺之后,他年仅九岁的儿子登上了法国王位,成了新的法王,当然,法国大权掌握在他的老妈手里,但是他的老妈是个没注意的主,正巧她的姘头有这个想法,结果就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法国名义上的国王是路易十三,但是是由太后玛丽摄政,而最终说话算数的却是宠人孔契尼。但是孔契尼这个人不学无术,败絮其中,纯纯粹粹的草包一个,法国就被他可劲儿的祸祸,最终,闹得法国国库里能饿死老鼠。

俗话说得好,主少国疑,再加上这个“顾命大臣”相当的“给力”,国内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要不说为什么咱们中国皇帝死了之后,如果皇帝还小的话都会留几个“顾命大臣”,怕的就是有人趁机闹事。

在1614年,贵族们坚持要召开三级会议。贵族们企图利用三级会议,揭露王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当然,他们并不是怀着想让王国更好这样崇高的目标,他们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的,你们看,国王这么不靠谱,你们还信他干嘛,都别听他的了,谁在听那谁就是傻子。他们想利用会议来削弱王权,从而扩大自己的权力。但是,由于城市的代表站在了国王的一方,让贵族的阴谋未能得逞。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中,黎塞留开始崭露头角,参与到法国乃至世界的大舞台。

会议上,作为宗教方面代表的黎塞留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王权一方,从而得到了摄政太后的青睐,随着了解的越发深入,太后还发现这个人非常能说,在与政府的反对者进行谈判的时候,总能取得非常好的结果。玛丽觉得这个人是个人才,于是在1616年认命黎塞留为国王的国务秘书。

以摄政太后玛丽为首的政府对内对外都非常软弱。对内,当贵族们举着家伙闹事的时候,太后就陪着笑脸,并且还有大量的财物、土地奉上,企图用这些来安抚贵族。殊不知这些人都是些贪得无厌的饕餮,也是一群欺软怕硬的豺狼。刚开始贵族闹事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打鼓的,毕竟万一国王的大军直接开过来,那自己可就完蛋了。但是等到的却是好言抚慰和大把的东西,一次,两次之后,这些贵族对王权就再也没有了敬畏之心,而且闹事之后都会有糖吃,那之后是不是会闹得更起劲儿,次数更多,动静也越大?玛丽的避让并不能带给法国和平,反而会助长那些贵族们的嚣张气焰和更大的贪欲。

对外,面对实力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摄政政府被吓住了,没有胆量与之进行较量,而是采取了联姻的办法来缓和两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在1612年,就已经决定与西班牙和亲,两国保持意大利的和平局面。但是,在王国政府讨论和西班牙联姻的决定时,是否想到了国内可还是有着人数众多的信奉新教的胡格诺派,新否考虑到了曾和法国并肩作战的昔日盟友的感受。很显然,这项决定,会引起国内胡格诺派的恐惧和不满,毕竟这群人因为亨利四世的南特敕令有了自己的枪杆子,也能闹事了;也引起了亨利四世时法国的盟友如荷兰、德意志新教诸侯、威尼斯等等的不满和不安。毕竟这些小国家基本上是在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如果现在这两个庞然大物准备传同一条裤子了,那这日子估计也就快没法过了。

很显然,这个摄政政府相当的无能,它的意图很明显,得过且过,反正还没火烧眉毛呢,着什么急阿,大家都和和气气的最好了,现在这种状态不是挺好的么。相当的目光短浅,没有丝毫的进取之心。但是在摄政政府中,还是有着明白人的,他就是国务秘书黎塞留。

黎塞留看穿了贵族们纸老虎、贪得无厌的本质,这帮人就是欠收拾,如果老老实实听话也就罢了,如果胆敢闹事,那就一个字,抽,抽他个生活不能自理,他就老实了,越惯着他越坏事。黎塞留不单单只对贵族采取镇压政策,而是对一切反对王权的势力都一视同仁,不论是贵族,还是胡格诺派,亦或是起义者,他的嘴里只有两个字:镇压。。对于国际局势,他的目标是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而不仅仅以一个服软的态度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当时对于法国的妥协外交不满的不止黎塞留一人,多分省的总督列斯底盖耶也对其相当不满,他不经过政府的同意(估计政府也同意不了),就擅自出兵被意大利,帮助萨伏依对抗西班牙。黎塞留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知道了这是一个相当好的机会,一个改变法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的绝佳机会,估计如果列斯底盖耶在场的话,黎塞留都会抱着他亲两口。他一方面对于总督的出兵不加追究,另一方面,派遣使臣前往英国、英国、神圣罗马帝国、瑞士等国家和诸侯说明和西班牙的和亲并不影响法国一贯的反对哈布斯堡王室的外交政策,你看,我这总督都派兵反抗西班牙了,就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吧。从而一举改变了法国的国际形象。

黎塞留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的内心中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我的第一个目的是使国王崇高,我的第二个目的是使王国荣耀。在他著作《政治遗嘱》中的两句话,为黎塞留的一切行为做出了解释。黎塞留想让国王在国家内至高无上,没有人可以与之比肩,只能俯首帖耳;想让法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崇高的威望,提升法国在欧洲各国中的地位。

但是黎塞留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他投靠玛丽不久,他就迎来了一场政治风暴。在1617年4月,法王路易十三不满太后玛丽的摄政,在亲信吕伊纳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暗杀了太后的宠臣孔契尼,太后逃到了布鲁尔。黎塞留因为太后的青睐才当上了国务秘书,自然就被当成了太后一方的人,受到了池鱼之灾,也被放逐到了阿维农,也就是曾经出现过“艾维尼翁之囚”的那个阿维尼翁。

这场政变的核心人物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提起路易十三,人们可能想到的是与之同名的享誉世界的葡萄酒品牌,而不是这个法国国王,这也难怪,相比起他受人爱戴的爸爸和法国人怀念至今的他的儿子“太阳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三就如同夹在月亮和太阳之间的星星,光芒都被掩盖了。

历史中声名不显的路易十三是个非常有理想的青年,他想要把他爸亨利四世留下来的基业发扬光大,但是她妈玛丽却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内软弱、对外妥协,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而且在他结婚亲政之后,他老妈还把持着政权。玛丽这种行为在路易十三看来纯粹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既然你不行,那就我自己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毕竟那是自己的亲妈),路易十三充分发扬了牺牲小家,为了大家的精神,发动了政变,让自己摆脱了牵线木偶的命运。

雄心勃勃的国王开始自己掌控法兰西的命运,但是太后玛丽十分怨恨自己的儿子,你个小兔崽子,竟然敢造你亲妈的反,真是反了你了!而且,支持太后的人聚集在太后的周围,阴谋夺权。路易十三也不想和自己的老妈闹得太僵,也想找人调节一下气氛,缓解一下关系,可是招谁去呢,这时人们想起了黎塞留,那个曾经多次完成谈判任务的教士,于是黎塞留再次出山,并不负众望,成功调解了国王和太后之间的关系。黎塞留这件事办得相当漂亮,国王很满意阿,这个黎塞留是个人才阿,不能放过,从此,黎塞留就成了路易十三政府中的要员。顺便提一句,就在黎塞留在阿维农“赋闲在家”的时候,他也没想着,而是趁着有时间写了一本书,名叫《保卫天主教信仰的主要原理》,这本书深得教皇的赞赏阿,别忘了,当时马丁路德举起了宗教改革的大旗,提出了“因信称义”的理念,如果教会没有相应的回应,那天主教这边就非常被动了,然后,这本书出现了,教皇能不开心么。于是,凭借此书,黎塞留被教皇擢升为红衣主教。人才就是人才,金子在哪都发光阿。

因国王采取的对内镇压、对外竞争的政策,导致国内贵族的不满和不安,他们都在怀念玛丽当家的时候。玛丽这个一把手多好阿,一点架子都没有,非常体谅我们这些跟班,只要自己一闹事,然后就是真金白银,可是这个路易,真是太欺人太甚了!于是心怀不满的贵族纷纷跑到了太后玛丽面前效忠,完全忘了之前他们是怎么对太后的….而且国王的政策同样引起了胡格诺派的不安,他们也胆小阿。就这样,在面对同一个敌人的时候,相爱想杀几十年的天主教和胡格诺派居然联手了!真可真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1620年,贵族开始发难,按照约定,朗格维尔公爵控制诺曼底,旺多姆公爵控制布列塔尼,昂热本身可以控制罗亚尔河。罗汉据有波亚都,埃珀农据有昂古莱姆,美耶纳据有基恩。面对这次强大的叛乱,如果放在太后那边,估计都要吓得尿裤子了,赶紧就得派人说好的,送上大笔的土地和财物。但是路易不是,而且黎塞留也不是,他敏锐地发现了贵族叛军“纸老虎”的本质,决定趁此机会打出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在黎塞留的影响下,路易十三决定坚决镇压。情势如同黎塞留预想的一般,贵族武装不堪一击,一触即溃,贵族的叛乱被迅速平定下来。作为反叛贵族的盟友,胡格诺派在1620年召开的会议上,向路易施压,要求完全实现《南特敕令》中所规定的有关胡格诺派政治特权的全部规定。但是估计胡格诺派没想到国王居然敢打,更没想到看似庞大的反叛贵族其实就是一个泡沫,路易一戳就破了。

三下五除二,路易干脆利落的解决了贵族叛乱,那接下来就该是胡格诺派了,毕竟《南特敕令》是他爸亲自发布的,而且他爸原先也是胡格诺派的忠实一员,他会怎么处理胡格诺派的问题呢?(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终末忍界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五胡之血时代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你老婆掉了
相邻小说
超级捕快系统捉诡高手在都市绝世毒尊牛顿的万有引力超级捕快打死不转职的道修极道典海贼极道门派养成十方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