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门来的美“公主”
“东北虎”的文章使韩晟昊名声大噪。
一时,他成为华侨界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不仅招来众多人的仰慕和敬重,同时还招来一桩意想不到的婚姻。
那天,韩晟昊跟一位姓周的同事去仁川办事,中午,老周拉他走进一家中国餐馆,来吃这里出名的三鲜馅饺子。席间,有人听说“东北虎”来了,都以为“东北虎”是何等火眼金睛、虎背熊腰的人物,都跑过来一睹他的风姿,一看他竟是一个又瘦又小的文弱书生,不禁哑言失笑,大失所望了。
韩晟昊边吃饺子边说:“别看我是一只瘦虎,可照样吃人!”一句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家一说一笑也就完事了,各吃各的饭了。唯有一位长相出众的姑娘及一位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却对他格外青睐。两人一直指指点点地谈论着他。
可是,韩晟昊对女性向来不感兴趣,尽管那姑娘漂亮得耀人眼睛,他只是看一眼完事,并没怎么在意。
席间,中年妇女特意免费送来两盘朝鲜小菜,问他俩什么时候离开仁川?
“明天。”老周回答。
“那太好了,晚间我给你们蒸饽饽,做红烧肉!你们二位可一定赏光啊!”原来中年妇女就是饭店的老板娘。
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山西的洪洞和山东石岛的大姐,早在古代就享有美女之称。这对母女就来自美女如云的山东石岛。女儿当然比母亲更胜一筹。她情窦未开,就像一朵含苞带露的花骨朵儿,吱着一张粉莹莹的小嘴,正等人去采呢。
“怎么样老周?来不来吃红烧肉啊?”韩晟昊不知其中有“诈”,反而征求老周的意见。其实,热心的老周早已暗渡陈仓,早就向老板娘吹嘘过“东北虎”如何如何才华出众,人如何如何仗义!这番鼓噪早已撩拨起姜家母女对韩晟昊的爱慕之心,只是担心只有中学水准的女儿,高攀不上人家这位大才子,所以才请老周从中斡旋。
“当然来吃了!老板娘这么热心还能不吃?”老周回答。
“你们可一定来啊,我做好香香的红烧肉等你们!”
走出好远,老板娘还手遮阳光冲着他俩大喊呢。这时,一张美丽的笑脸就搭在老板娘的肩膀上,正偷偷地望着他俩。她就是韩晟昊未来的妻子——姜惠云。
于是,一顿红烧肉引来两张馋嘴,也引来一桩一时传为美谈的婚姻。
红烧肉做得格外香,两个人吃得也格外开心。
比红烧肉更让人开心的是姜家小姐的笑脸,就像一轮出落薄云的姣月,时不时在他们身边穿来穿去,偶尔还向他俩投来莞尔一笑,撩拨得两个青年人心驰神荡,常常夹着红烧肉忘记了送进嘴里。男人嘛,哪有不爱美丽女性的道理?
“哎,你看姜家小姐怎么样?”回到住处,老周兴致勃勃地问韩晟昊。
“真漂亮!”韩晟昊毫不掩饰。
“给你讨来做老婆怎么样?”
“别开玩笑了!人家是有名的姜家公主,多少有钱男人都巴结不上她,能看上我这个穷光蛋吗?”
“别说那些,就说你同不同意吧?”
“得得,别拿我开心了!”
“这是真的!人家为了你,把一门财主家的亲事都推了!”
“真的?”韩晟吴见老周动了真格的,不禁一时哑然,半天没言语。
“哎呀,你倒说话呀?到底行不行啊?”
“我……”他瞬间想到国内不知下落的妻子。
“哎,你那边是不是还有老婆?”老周没等他回答就自嘲地说,“嗨,别死心眼了,及时行乐吧。即使有的话,这天各一方,今生能不能见面还难说呢!再说,人家等不等你还两说着呢。痛快在这讨个老婆算了!”
韩晟昊半天没说话,他突然想起国内的妻子……他同妻子毕竟是原配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他们共同生活了好几年,还有两个孩子,怎好再找一个?可是,不找吧,什么时候是个头?哪年哪月才能见面?找吧,又觉得对不住她……
他陷入矛盾之中。
老周当然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只是一个劲地催促他:“哎,快拿主意吧。人家可等着你回信呢!”
无奈,韩晟昊只好搪塞说:“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得问问唐师爷!”
唐师爷是青帮会的祖师爷,也是韩晟昊最信赖最敬重的老人。华文报纸出刊不久,韩晟昊就加入了青帮会,也就是达摩佛教会,成为该会的第二十四辈子孙。他父亲是青帮会的二十三辈子孙,据说跟蒋介石同辈。上海有名的大青帮头子杜月笙是二十二辈。
这里的华侨大多都参加了这个“帮”那个“会”的,就像现在的联谊会一样,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遇到什么事情好有一帮哥们儿互相照应一下,起到一种自我保护的作用。否则,异国他乡,身单力薄,常常受人欺辱。不仅如此,不少华侨还练就一身拳脚,都是为了自我保护。
韩晟昊深知自己身材瘦小文弱,更需要一种帮派力量来壮大,所以就参加了达摩佛教会。后来当上达摩佛教会会长,直至今日。
当时入会那天,他一扫西装革履的装束,穿起短打对襟小褂儿,踏着袅袅香烟,走进香火升腾的肃穆大堂,在一脸严肃的教长主持下,向祖师爷三拜九叩,接着又向各位三老四少、师兄师弟、百十多号人一一叩拜,每拜叩一次都要磕头,对方也要以叩头相接。一时,整个大堂里一片磕头声。那天,他至少磕了三百六十多个响头,脑袋都快磕昏了。磕完头,教长又向他宣读了十大家规。教会里的十大家规非常严格,谁触犯了家规轻者受斥,重者挨罚,再严重的就要动刑了。
韩晟昊是青帮会里最有文化的,人又精明,所以深受祖师爷唐建华的器重,对他像亲孙子一般爱戴。遇到这等婚姻大事,韩晟昊当然要请祖师爷来亲自定夺了!
没过几天,他俩把六十岁高龄的唐祖师爷请到了仁川。
姜家人一看颤颤巍巍的唐祖师爷亲自驾到,当然格外热情,酒肉相待,殷勤有加了。
过后唐祖师爷说了两句话:“行,挺好。不过中年以后不会好!”
这话果真让祖师爷言中了。中年以后,他们夫妻间的关系不堪设想。这当然是后话了。
当时,姜家的主动热情及姑娘美丽的外貌,掩盖了一切,加上众多说客连连游说,一桩婚事就这样毛毛草草、稀里胡涂、像闹着玩似的定了下来。
后来,韩晟昊在自我感叹人生时,曾承认说,他一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婚姻。
礼上的神秘人物
婚礼是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那天举行的。
婚礼搞得十分排场。京都一带的华侨都集聚在仁川中华楼大酒店里,偌大的酒店座无虚席,宾朋满座,不下四五百人。众多华侨都来恭贺名声大噪的“东北虎”与姜家公主结为伉俪。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的得意之际。
尽管不时有前妻的影子来“骚扰”他,但毕竟是欢乐浓于痛苦。西装革履的韩晟昊携着如花似玉的新娘,笑逐颜开地给来宾们一一敬酒……
“哎,东北虎真行啊,一分钱没花就把仁川有名的美人娶到手了!”
“哎,新娘子你可小心点儿,别半夜三更让东北虎给吃喽!”
“要不要我们夜间派重兵来把守啊?”
“好啊,你小子居心叵测!”
大家打诨逗哏,婚礼在少有的欢乐气氛中进行着。
这天,无论谁向韩晟昊拉弓射箭,他都端着一张笑眯眯的盾牌防卫着,从不还击。要不是婚礼,他的尖嘴巴子才不会饶人呢。
可在众多人群中,有一个人却一直一言未发,也很少动筷,只用那双深沉多于喜悦的眼睛,不时地盯着韩晟昊……
人们酒兴正酣。
只见那个窥视了许久的人,终于走近韩晟昊,悄声问他:“韩先生,我们了解你的历史,知道你与共产党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我问你,你想不想报这笔血海深仇?”
后来得知,这个人是山东撤到韩国的中统局山东处的处长,后来担任了内政部调查局的处长,是韩晟昊的上司。
面对这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人,韩晟昊只说了一句,“想,无时无刻不在想!”
那人冲他莫测高深地笑了笑,向他伸出了一只手……
这一握,就决定了韩晟昊今后的命运。这正是韩晟昊求之不得的。
过去的一切,一直是埋藏在他心灵深处的子弹,只是苦于寻不到机会把满腔的子弹射出去!
嘻闹的一天终于结束了。当韩晟昊带着一身的疲倦及兴奋,走进领事馆后院一间安静的新房时,面对床前羞羞答答的美丽女子,一阵歉疚伴随着另一个女人的影子,却忽然飘然而至,荡涤着他心中本想求欢的喜悦……
夜晚是人类的冷静剂。他忘不了原来的妻子。她是那样娴慧,那样支持他……为他生了两个儿女,最后因为他而被农会扫地出门,不知去向……可现在,他又结婚了。不结婚又怎么办?天各一方,啥时候能相见?也许一辈子都见不到面了……
尽管他可以给自己找出一百条理由来注解眼前的做法,但心里的内疚却是任何理由都无法排遣的。它顽固地占据着他的心头,妨碍着他与眼前这个女人的交huan……
他呆望着床边的女子,心里却呼唤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淑珍,你现在在哪里?你到底是死是活啊?
韩晟昊当然不会知道,他出逃以后,妻子被迫嫁给了一个二流子。后来,她忍受不了这个男人的懒惰与拳打脚踢,领着孩子半夜三更逃到了冰天雪地的北大荒,迫于生计,嫁给了一位抗战干部。这人虽然在战火中致残了一只胳膊,但心地却无比善良,为他哺育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家人艰难地打发着日月。对这些韩晟昊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这一天,韩晟昊经受了太多的情感颠簸,忧愁与欢乐同在,往昔与现实交迭,好多事情缠绕着他。
不过,最终他还是走出了沉郁,走进了欢乐。人不能永远沉溺于过去,过去毕竟是太久远了,而眼前的一切才是现实的……
台湾情报局秘授指令
十二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婚礼后的第三天,那位处长送给韩晟昊一份表格,让他认真地填好。
他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把“韩晟昊”三个字工工整整填在表格上……
十二月二十九日,加入国民党的第二天,他收到台湾发给他的委任状,委任他为“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驻韩国汉城市调查站站长”。负责调查韩国、中共及华侨等方面的情报,定期向上司汇报。
接过委任状的刹那,韩晟昊脑海里闪过一丝疑问:看来这委任状是早就准备好的,不然的话,怎能这么快就邮来了?再说昨天才加入国民党,今天就委任为站长,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那位处长似乎看出了他的疑问,就说:“关于你的情况,我们很早就向台湾方面做过汇报,台湾那边非常赏识你,认为你是我党不可多得的人才!很早就决定委任你为汉城市调查站站长,只是你还没有入党,所以才等到今天。韩先生,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党国对你的重望啊!”
一番话解除了韩晟昊心中的疑惑,他当即向上司表示:绝不辜负党国的重望!
在此之前,韩晟昊只是一个散兵游勇,干什么事情只是出于一个热血青年的天性,出于一个正义青年的美好向往。现在,他变成了国民党调查局的一名情报人员。他的一切行动都将受到台湾调查局的制约与支配。他的公开身份仍然是华文日报记者。现在,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国民党员,而不是冒牌的“国民党暴乱分子”了。
这张薄薄的委任状,着实让韩晟昊兴奋了好多天。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存意义!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而是一个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大人物了!他骨子里那种潜在的成就欲望,也或多或少得到一点满足。他渴望展示才华,渴望功成名就。这张委任状恰恰给他提供了展示才干的机会。这也是他兴奋的另一个原因。
这时候的韩晟昊虽然经历了几多生死磨难,但在政治上仍然是一个天真少年。把一切都想得很美好,心里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单纯。当然,如果他一开始就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而不是一个天真幼稚的政治少年,那么,他也就不会有后来那种极度失望,更不会做出那种死而无憾、令人惊诧的抉择了!
但是,他想报效党国的忠心还没来得及施展,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
复仇之梦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二十七日,汉城沧陷。
在汉城沦陷的前一天,一艘载着四十名华侨的永淞号油轮,在一片生离死别的哭声中,匆匆忙忙从仁川起航,离开了狼烟四起的朝鲜半岛,向中国的台湾岛驶去……
此时的韩国到处是一片战乱景象。无处不响着枪炮声、哭叫声、房倒屋塌声……惶惶不安的人们就像炸窝的小鸟,纷纷外逃。有的逃往国外,有的逃往南方,没地方可逃的只好躲在家里,心惊肉跳地祈祷上苍,保佑一家老小留条性命。绝大多数华侨都无处可去,只能留在家里听天由命。只有四十名华侨得到台湾方面的同意,允许他们乘永淞号油轮奔赴台湾。
但是,台湾那边有令,除了韩晟昊和那位调查局的处长允许带夫人之外,其他人一律不许带家眷!说这次去台湾不是照顾老弱病残,而是有特殊任务。因此,登上油轮的大多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再不就是像韩晟昊这样挂有秘密头衔的特殊人物。韩晟昊希望有特殊任务,有特殊任务才能显示才干。他知道特殊任务是什么,上司悄悄地告诉了他。
永淞号油轮离开硝烟弥漫的朝鲜半岛,驶进浩瀚的大海,他们四十人焦急地盼望着快点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小岛。
韩晟昊不顾海浪颠簸,手把船舷,急切地向着小岛方向张望,可惜水天一色,眼前是一片幽深的湛蓝,什么都看不见。他看见的只是自己心中一个美好的梦,一个渴望已久的得复仇之梦……
永淞号油轮在海上颠簸了三天三夜,终于驶近了台湾的高雄港。
秘密间谍训练
当海面上朦朦胧胧浮现出那个韭菜合子样的岛屿时,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挤向甲板,急切地向着岛屿方向张望……
远远看去,台湾确实很美。穹天瀚海,天是蓝的,海是蓝的,蔚蓝色的天地间夹着一个葱郁的岛屿,真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然而,当他们走下油轮,踏上岸时,另一番人文景观却又惊诧着所有人的眼睛……
这里到处都是内地溃逃下来的士兵,随处可见拄着拐杖的伤兵、沾着血污的纱布、成堆的垃圾……火气十足的叫骂声充塞着大街小巷。一帮帮操着南腔北调的士兵,像蝗虫一般拥进一个个餐厅、饭馆,见着啥抓起来就吃,边吃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叫骂着。老板向他们要钱,他们就瞪着被战火熏红了的眼睛,冲老板大吼一通:“娘个屁!老子刚打完败仗,哪有钱给你?”
人所共知,国民党战败以后,几百万残兵败将拥上了这个小岛,把个小小台湾岛挤得颤颤巍巍直晃悠,就差没因超载过重而翻到大海里藏身鱼腹了。
台湾人不肯接纳这帮突然涌来的蝗虫,早在几年前就掀起一次次企图撵走大陆仔的流血事件。日本战败以后,国民党派来的接收大员搞什么“五子登科”,就是把金子、房子、车子、女子、币子通通都接收过来。弄得台湾人非常反感。他们苦苦渴盼了五十年,最后盼来这么一个下场,当然十分气愤,于是就愤起而攻之,企图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后来是蒋介石大开杀戒,使台湾数万人头落地。这才镇住了这场驱逐大陆仔的劲头。
这里早已人满为患。四十名华侨的到来,无非是给这拥挤不堪的小岛又增加了一点份量。不过,台湾当局对他们还算照顾,把四十人安排在高雄难胞接待所里。
到台湾以后,韩晟昊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什么阿里山、日月潭都毫无吸引力,他只希望能尽快地投入工作。他来台湾就是来工作的。
没过几天,韩晟昊接到了新的委任状:委派韩晟昊先生为福建省秘书处秘书,调派到台湾省调查局台北县站工作。
韩晟昊顿时感到愕然……
“福建不在台湾,我又是东北人,连一句福建话都听不懂,委派我到那干什么?”
对方的解释是:“福建在台湾有办事处,你到办事处去工作。这是党国的需要!”
无奈,他只好遵照“党国的需要”,满腹不快地来到了台北县站、一个只有一间小屋的办公室里。
果然不出他所料,他陷入了一个痛苦的语言孤岛。满屋都是叽里抓啦的闽南话,唯他一个是会说话的哑巴。几个其貌不扬的小南蛮子格外欺负他,专门用闽南话取笑他。他实在忍不住了,就用东北话大骂他们一顿,骂得几个家伙愣眉愣眼地瞪着他。
他几次想甩耙子不干了,可又怕失去为党国效劳的机会,只好忍气吞声地呆下去。这里美其名曰是福建省秘书处,其实哪有什么秘书可干?只是瞎泡,整天听几个南蛮子像吵架似的瞎侃罢了。
后来,这里来了一位东北锦州来的傅大姐,这才把他从孤岛上解救出来,总算有了一个能与之交流的对象。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傅大姐告诉他,她丈夫当年是被日本鬼子杀害的,死后人头挂在南京城楼上,悲惨的情景令她终生难忘,她至今还怀念着他,所以一直未嫁。
他也把自己遭受南闽子“围攻”的苦恼向她一吐为快,并说自己不打算在这干了。
傅大姐安慰他说:“没关系,不用怕,让我来帮你想想办法!”
没过多久,不知是傅大姐从中通融,还是有关人士意识到对他的安排不妥,又对他重新委重任,调他去某地受训。这才使他忿忿然的心得到一丝慰藉。
七月的一天上午,他跟几个陌生人一起,在一个冷面男人的带领下,从台北出发,驱车向五十公里外的一个秘密地点驶去。
他不知去受什么训?更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那个冷面男人一上车就警告大家:“彼此不许交谈!”这越发搞得大家神经兮兮的,十分紧张,谁都不敢交流。
大约行驶了四五十分钟左右,汽车驶进了四面环山的大山里。这里树高林密,远离尘嚣。几栋灰色的小楼静卧在山脚下,四周耸立着高高的院墙,灰蓝色的大铁门口有荷枪实弹的警卫在站岗……冷眼看去,这里既像一所高级疗养院,又像一座秘密监狱,给人一种阴森森的神秘感。
过后才知道,这就是国民党内政部调查局的秘密间谍训练基地(也叫资料室,保存着许多重要人物的档案)。
人所共知,国民党在大陆时,中央情报部就下设两个机构,一个是由陈立夫、陈果夫等人主宰的国民党中央情报统计调查局,另一个是由戴笠掌管,戴笠飞机失事后由毛人凤接管的国民党军事情报统计调查局。到台湾以后,两个情报机构都隶属于蒋经国的麾下,归属于总统府行政院安全部直接管辖,改称为国防部情报调查局(军统)及内政部调查局(中统)。两个情报组织为了争宠蒋介石,在大陆时就打得不可开交,到台湾以后明争暗斗的劲头就更厉害了。双方都视对方为死敌,相互攻击“残杀”,大有一种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劲头,只是看在蒋老头的份上,就差没动刀枪火并了。
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凡是能进入这两个情报机构的人,都绝非等闲之辈,都要经过一番严格考察,只有那些对党国绝对忠诚而且才干超群的人,方可进来,否则是休想进来的。
韩晟昊到这第一天就发现,他进入了一种只在小说和电影里见到过的——秘密间谍训练!
这是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封闭世界,不仅与外界隔绝,而且内部也是隔绝的。彼此不许交谈,不许问他人的来历。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狭小天地里,与之打交道的只有教官。
韩晟昊是属于高级智能间谍训练班成员。训练十分紧张,从早忙到晚,每个人都像孩子手下的陀螺似的,没有一点闲暇。
训练分若干科目,分大课小课。大课就是政治教育,几十人坐在统一大教室里,由**专家对大家宣讲**纲领,以及反攻大陆的方针策略,也讲一些国民党建党纲领及三民主义等。这是大家见面的唯一机会。小课则是间谍训练,也就是受训的实质科目。多半是三人一组,由教官单独讲授,讲授一些高级智能间谍训练的特殊课程。比如,如何破译密码?如何使用特殊手枪?如何掌握分析情报的六大原则?以及搜集情报的特殊手段等。这些训练课使韩晟昊大开眼界,每一堂课都使他耳目一新,摆在他面前的间谍工具,全是一些从未见过的新鲜玩艺儿!
一个月的间谍训练结束时,从未见过笑模样的教官,破天荒地拍拍韩晟昊的肩膀,鼓励他说:“相信你为党国会干出一番成就的!好好干吧!党国正急需你这样的干将!”
他当时受宠若惊,以为这回大展宏图的机会到了,急不可待地期待着……
第一项“特务”任务
间谍训练结束后,韩晟昊本以为对自己能委以重任,但却分配他到内政部台湾省台北调查站,当了一名助理秘书。
他接受的第一项特务任务是:调查从内地撤退过来的那些国大代表、立法委员们,是真逃还是假逃?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实质就是充当一次国民党内部的小“特务”。
负责这项工作的共有三人,由一位姓许的负责。许某逃离大陆前是江西省的一位处长。另一位是县长。两人都是年过半百的小官,唯他一个是年轻白丁。
许某操着江西口音对他说:“你自己干吧,我们都是五十多岁的人喽,怎好干这种小差事?”
他也很不情愿充当这种小“特务”,可他还是认真地干起来,跑码头,跑火车站,跑飞机场。所到之处,无不见到一片乱哄哄的景象。到处都是内地溃逃过来的散兵游勇。有的伤兵手拄拐杖在沿街乞讨,有的像叫化子似的流落街头……就连一些在内地时作威作福的处长、署长们,为了生计,也不得不扔掉鱼肉百姓的派头,吃力地蹬起三轮车,笨拙地扫着大街……
昨天不再,人生就是这样严酷。
从内地逃到台湾的大部分都是官员,只有官才能逃出来。所以,正像一首民谣里唱的:“满天的月亮一个星,千万个将军一个兵!”小小台湾岛不同于大陆,蒋介石不可能有那么多萝卜坑来安插这些头戴乌纱的萝卜,只能让这些官老爷们屈尊下嫁,自谋生路了。
韩晟昊就在这些残兵败将中穿梭往来,东问问,西看看,探听哪个是真假猴王?
那些心烦气躁、连温饱都没着落的大员们,哪还有心思答理他一个小毛孩子?对他一顿臭骂!
“娘个稀的,滚一边去!老子连饭都吃不上,还问他妈的是不是国民党?”
最后,他白白空耗了几个月的生命,毫无所获。好在姓许的头头不知哪去了,没人再问及此事。这次“特务”差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朝鲜战场上的**第一高手
不久,韩晟昊终于等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前一天,台湾基隆港忽然重兵陈列,一夜之间,不知从哪忽然开来了几万名官兵,吵吵嚷嚷的,塞满了整个港口,到处是一片怨声载道的骂娘声。
“他奶奶个×,老高丽打仗跟老子有啥关系?又让老子去送死?”
“不让你送死让谁送死?”
“你奶奶个×,老子这命就不是命?好不容易从共产党手里捡回来一条老命,这回又让去老高丽那送死!老子不去!”
“你敢不去?你不去老子现在就毙了你!”
吵闹声,骂娘声,把这本来就闹哄哄的基隆港吵成了一团乱鸡窝。
朝鲜战争开战以来,蒋介石以为天赐良机,终于等来了反攻大陆之大好时机。于是就调动了一个军团的兵力,三万三千人在基隆港待命,全副美式装备,番号保密,随时准备出兵朝鲜半岛,企图来个“曲线救国”,达到一举反攻大陆之目的。
四十名华侨接到上级指示,让他们跟着部队一起开回韩国。韩晟昊看到向韩国派出这么多兵,不仅大喜过望,看来这回是要动真格的了……
可是左等右等,终不见出发的命令,等得大家人困马乏,连骂娘的劲儿都没有了,直到十二月二十日,官兵们忽然接到了打道回府的命令。后来听说,是美国杜鲁门总统不同意蒋介石派兵,不知真假。
韩晟昊他们大失所望,又是猫叼猪尿脬空喜欢一场。只好寥寥四十几人,乘着海轮驶进波涛汹涌的大海。三天后,抵达了韩国釜山港。
此时的朝鲜战争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早在三个月前,也就是一九五○年九月十五日,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从北面仁川到东海江陵,把朝鲜军队拦腰切断了,以洛东江为防线大举反攻,数百架B9型轰炸机昼夜轰炸。朝鲜将士死伤十分惨重,尸体堵住了洛东江,鲜血把洛东江水都染红了。
紧接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南向北推进,把战火一直推到了鸭绿江边,战火逼近了刚刚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也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收回失去的领土,于十月二十五日,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正式参战,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
蒋介石不甘心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内地派遣了大批特务。台湾的各情报部门,也纷纷向朝鲜半岛派出了大批特工人员。
一时,国民党的大批特工人员云集韩国。
这些两眼一抹黑的情报人员到汉城以后,纷纷集聚在侨社里,乱哄哄地吵成一团,在这里争地盘,争人员,争情报,为自己开辟“战场”,好回去邀功请赏!争得最凶,斗得最狠的,当然还是调查局和情报局的两家死对头。
老蒋为了调和明争暗斗的复杂局面,特派中将陈建中来韩坐镇指挥,实行统筹领导。
这次台湾派来的特工人员,都是台湾各情报部门的精英,大多是文韬武略的高手。武官上至中将、少将,下至上校、中校、少校及至尉官。文官的级别也相对如此。尽管这些特工人员满身上天揽月、下海捉鳖的本事,但因语言不通,地理环境不熟,却有一种武林高手掉进棉花堆里的感觉,有劲儿使不上。
韩晟昊的官位不大,委以科长,是正数第五位,倒数第二位,上头一大堆婆婆,下面寥寥几个小兵。但他年轻气盛,又有一颗“精忠报国”之心,再加上他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所以工作起来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甚至引起同行们的嫉妒。
他的公开身份是台湾大道通讯社特派员兼《韩华日报》社社长,秘密身份是海外工作处第三组训科第一科长,负责抓侨务工作,手中掌握着韩国的全部侨团组织,因此这些侨团组织就等于掌握在台湾调查局的手里。为此,情报局的头头们对韩晟昊大为光火,一直视他为眼中钉,多次想拔掉他。韩晟昊对此当然一无所知,直到很久以后,有人偷偷地告诉了他这些内部情况,他这才恍然大悟,不仅感到万分疑惑:既然都是为了党国效力,为什么还要这样你杀我夺的?这是为什么?
这场朝鲜战争吹响了不少**人士的进军号。所有企图想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权的人物都行动起来,组织起名目繁多的**组织,进行各种**活动。
韩晟昊首当其冲,成为**第一高手。
他尤其相信了国民党的宣传:反攻大陆就在眼前!报仇就在眼前!
他成了**阵营里最活跃的人物,时而跑到釜山去检查妇救会的工作;时而又奔到青年救国会去演讲朝鲜战争形势;时而又伪装成随军记者,出现在三八线炮火隆隆的战壕里,去督察宣传情况。这种差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死神就坠在他的脚后跟上。他却表现出一种为党国视死如归的劲头。
从台湾回来不久,他妻子正面临分娩,他却无暇顾及她。面对妻子眼泪汪汪的怨眼,只说了一句,“对不起,我得走了!”把妻子托付给岳母,就匆匆地离去了,一走就是几个月。
再回来时,一个小生命已经冲他微微发笑了。
再次回来时,已经会爬的小家伙却哭喊着,无论如何不肯让这个“冒牌”爹上床睡觉……
韩晟昊成了一个日夜不息的机器零件,为国民党那部残损的机器,毫不吝惜地挥耗着自己旺盛的生命……
在此期间,美国远东情报司令部负责人,一个姓王的美籍华人发现韩晟昊是个不可多得的间谍高手,曾多次找过他,请他喝酒,并以重金许诺:“你要同意伪装投共,去搜集中共的情报,我们不仅给你可观的报酬,而且可以让你全家在美国获得永住权!”
面对这个同样长着一对黑眼珠、黑头发,却长了一颗美国心的同胞,韩晟昊把酒杯往桌子上一摔,毫不客气地说道:“我告诉你,我恨共产党,可我绝不会借用外国人的手去杀中国人!”说完拂袖而去,把那位负责人尴尬地晾在餐厅里。
不仅仅是美国,还有其他一些不该提到名字的国家也曾多次找过他,让他去充当某某国家的间谍,为他们提供中共和台湾的情报,一概被他断言拒绝了,有的竟遭到他的一顿臭骂:
“你们给我滚远点儿,以后不许再打我韩某人的主意!告诉你们,我再恨共产党,可我是中国人,我绝不会干那种出卖老祖宗的卑鄙事情!”
当时,他可以为国民党效犬马之劳,却不为其他国家出卖一丝祖国的利益。
这就是韩� �昊当时的中国心。
七条生命托起的五星红旗
朝鲜战争后期,在韩国京畿道富平郡、济州道木寨浦、庆尚道巨济岛、釜山东莱等地的四大战俘营里,关押着大批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
这些饱经战火洗礼的战俘,尽管丧失了自由,却仍然是一座座火山。无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朝鲜人民军,都表现出一种英勇不屈、艰苦卓绝的英雄气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篇章。只因为他们是被俘人员,又关押在森严壁垒的韩国战俘营里,因此,直到今天仍没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营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九五二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那天清晨,在济州道木寨浦战俘营的操场上,忽然集结了上千名志愿军官兵,他们齐声高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都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随着歌声,一名战士抱着一面饱经战火洗礼、但却洗得干干净净的五星红旗,兴致勃勃地跑到旗杆下,把这面象征着中国魂的旗帜,向着空中缓缓升起来(不知他们是怎样把这面旗帜保存下来的,直到后来也没人弄清楚)……
然而,就在五星红旗徐徐升向天空之际,突然传来一声枪响,一颗美军看守的子弹,突然射进了这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胸膛……只见战士晃了一晃,双手紧紧拽着旗绳,极力想把红旗升起来,可他实在支撑不住了,鲜血染红了旗绳,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倒去。五星红旗也顺着他倒下的身躯缓缓降落下来……
就在这时,又一名战士冲了上去,刚要接过死难者手中的旗绳,又一声枪响了。这位战士眼望着下降的红旗,用最后的生命吼出一声愤怒的呐喊:“打倒美帝国主义——”
紧接着,第三个又冲了上去,可还没等他跑到旗杆下,枪又响了……
紧接着又冲上去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
上千名中华男儿愤怒了。他们瞪着视死如归的眼睛,高声吼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
他们迎着美军看守的枪口,手挽着手,组成一堵浩大的人墙,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那面已经落地的五星红旗奔去。大有一种与旗同在,与旗同归的架式!
望着这战俘营里罕见的场面,美军看守不知被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还是被中华男儿不怕死的劲头所震慑,总之,一支支枪口伴随着一双双大惑不解的眼睛,连连向后退去……
于是,就在美军看守的眼皮底下,就在七具志愿军战士的遗体旁,一面并不鲜艳、却用七条年轻生命托起来的五星红旗,终于在无数双大手的托举下,向着蓝天升去……旗绳上都沾满了鲜血。
无数双泪眼望着这面高扬在空中的红旗,久久不肯离去……
从此以后,这面风剥雨蚀、已经褪色了的五星红旗,再也没有降下来,直到战俘被全部释放那天,它一直飘扬在志愿军战俘营的上空。
它是用七条生命换来的权利,是中华民族热血男儿战斗的结晶!
营救战俘风波
在朝鲜战争后期,关于放不放战俘的问题,韩国总统李承晚与美国一直没能达成统一意见。
据讲,李承晚考虑数十万人的巨大开销问题,提出放人,美国坚决不同意,坚持要给几十万战俘全部“洗脑”。看押权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手里,李承晚无能为力,致使数十万饱经战争创伤的生灵,长达二、三年时间,被圈在条件极差的战俘营里,艰难地打发着丧失人权的漫长日月。
在战俘营里,尽管身穿白大褂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像白衣天使似的在战俘营里飘来飘去,但众多缺胳膊少腿的伤员们,却在哭爹喊娘中备受折磨,有的竟在呻吟中死去。他们曾无数次地向外界呼吁,提出抗议,甚至以绝食相抗争,要求按国际法对待战俘,按照国际法给战俘以相应的待遇!但美国当局却一直置之不理。
战俘是战争中最可悲的角色。无论哪一方的战士成为俘虏以后,都将成为战争余孽的出气筒。双方都将战争中没有发泄殆尽的仇恨,全部发泄在这些可怜的战俘身上。他们是交战双方余仇的继续。
因此,对残酷战争体会最深的,不是那些战死在沙场上的烈士,而是那些被人视为极不光彩的俘虏。他们不仅饱经战争的血腥,同时也饱尝了被人阉割心灵的痛苦。
在战俘营里,时常会看到战士们用捡来的炮弹皮在雕刻着什么小玩艺。他们刻得十分投入,专心致志。你看吧,几天后,一只磨得精光发亮、栩栩如生的小和平鸽,则扇动着呼之欲出的翅膀,在一双双瘦骨嶙峋的手中“飞来飞去”,在一张张胡子拉茬的脸上蹭来蹭去。
那情景常常令人潸然泪下。这是可怜的战俘们,对这个你杀我砍的世界发出的最大渴望——和平!
他们每每捡到一块弹皮,第一个用途就是用来雕一只和平鸽,用这个小小“生灵”来表述着自己的心声。
在战俘营里,还流行过这样一种明信片。一张拳头大的浅蓝色明信片上,没有国名,没有地址,只画着一只小和平鸽,安静地落在明信片的正上方,下面用中、英、朝三种文字,醒目地写着“世界和平”几个字,落款却是缩写的英文字母——“战俘”。
这件不知出自哪位设计师之手的心灵之作,也许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珍藏品。它不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而是寄托着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世界和平!
在战俘营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及朝鲜人民军战俘曾多次预谋暴动,但因战俘营里戒备森严、警力雄厚,一直都没能成功,不少战俘惨死在看守的枪口下。
但有一次,韩晟昊却带人救出了八十三名中国战俘,引起两万多名朝鲜人民军战俘逃跑,因而造成一起震惊联合国军的战俘逃跑事件!
一九五二年七月,坐镇韩国的国民党中将陈建中,得知李承晚有释放战俘的意图,为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就私下“走通”了釜山东莱面巨堤里战俘营的美军看守,一手策划了一起营救战俘事件。陈建中亲自担任营救行动的总指挥,内外部署了接应人员,指派韩晟昊为第一线营救小组组长,华侨李智荣为干事,许多华侨内外配合。
陈建中所以选中韩晟昊为营救组长,是看中他精明干练,遇事果敢,到关键时刻能化险为夷。
这天晚间,身穿韩国宪兵服的韩晟昊带着釜山华侨协会会长马禄亿,秘密潜入到战俘营里,混进韩国宪兵的队伍中,佯装成韩国宪兵,等候第二天凌晨的营救行动。
凌晨三点,天空一片漆黑,探照灯却把整个战俘营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过一只老鼠都休想逃过看守的眼睛。这时,韩晟昊和马禄亿大模大样地来到一座战俘营门前……
“干什么的?”门口,一个美军大鼻子看守,佯装严肃地问道。
“韩国宪兵,来检查战俘营!”韩晟昊回答。
“OK!”大鼻子看守吹起口哨,甩着两条大长腿,晃晃悠悠地离去了。原来他的衣袋里早已塞满了陈建中给的钞票。
美军看守一走,韩晟昊迅速打开了战俘营门上的大铁栓……
直到许多年后,他都忘不了当时的一幕……
一间黑洞洞的散发着难闻气味的屋子里,看不清脸庞,只见一帮蓬头垢面的人影一下子围拢过来,团团包围住他。八十三双惊喜过望的眼睛,在夜幕中闪烁着火炭般的光芒,那是渴盼自由的希望之光啊!一个个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向他伸出八十三双瘦骨嶙峋的大手……
韩晟昊心里一阵酸楚。但他深知,此刻绝非是怜悯之时,多呆一分钟都可能导致整个营救计划的破产!他立即命令大家:“不许讲话,一切听我指挥!马上行动!冲出门后跟我往南走,直奔前面的铁丝网,外面有人接应!”
一听到这话,这帮饱经磨难的战俘们顿时激动不已,就像一群囚禁多年的困兽,立刻蜂拥而出,不顾一切地向门外冲去……
可想而知,在明晃晃的探照灯下,一帮人呼呼拉拉地冲向铁丝网,这自然逃不过美军看守的眼睛。可今晚值班的美军看守们,却好像得了夜盲症,都冲着天空观西洋镜呢。直到八十三名战俘全部冲出了铁丝网,他们这才故作惊慌地冲天胡乱开几枪……
于是,被关押了一千多个日夜的八十三名志愿军同胞,终于结束了非人的俘虏生涯,全部逃了出来。
就在这时,却发生了另一起战俘逃跑事件。
原来,关押在此的两万多名朝鲜人民军战俘,风闻中国战俘逃跑了,也开始炸营,一齐动手打死了美军看守,冲出战俘营,一齐向铁丝网冲去。
美军看守一看又有大批战俘黑压压地冲出来,顿时慌了手脚,端起冲锋枪就要扫射。韩国宪兵火了,厉声质问美军看守:“为什么放中国人不放朝鲜人?”
美军看守无言以对,仍然要开枪扫射。韩国宪兵急了,认为他们偏袒中国人,跟美军看守打了起来。
最后,两万多名战俘在双方看守的火并中,全部逃之夭夭,无一人遗留。
韩晟昊带着八十三名战俘逃出战俘营之后,带他们来到釜山,给他们换上早就准备好的衣裤,脱下身后印有PW字样的灰蓝色俘虏服,把他们三两个人一伙分别安排在华侨家里。
但在这天晚间,却跑了七个人。七个人显然都是共产党的坚定分子。
韩晟昊得知消息后,吓得大惊失色,这可是掉脑袋的事,立即报告给陈建中!
陈建中气得大发雷霆,就差没开枪要他的小命了。
“你干什么吃的?弄跑了七个中共顽固分子?我限你七天之内,必须把七个人逮捕归案!否则,我就把你送到台湾严加法办!”
韩晟昊也真够窝囊的了,本想为党国尽效尽忠,拿生命当赌注去为党国效命,到头来却遇到这等麻烦事。但毫无办法,军令如山倒,只好收起满腹晦气,同一些华侨及韩国宪兵分头搜查逃跑的七名战俘,一连搜查了七天七夜,连一个人影都没搜到。疲劳加焦虑,韩晟昊一连几次吐血。眼看陈建中规定的日期已经过了,韩晟昊已经做好了去台湾接受法办的思想准备。就在这时,有人意外地发现了七个人的下落……
结果,七名刚刚从战俘营里逃出来的志愿军战士,又落入了国民党之手。
后来,台湾驻韩使馆官员派人乘飞机把八十三名志愿军战俘全部押送到台湾。
与此同时,韩晟昊同两名韩国警察乘海轮押着台湾的九名渔民及另外九名反国民党人士也去了台湾。
但是在这次海上航行期间,韩晟昊经常坐在甲板上,望着烟波浩淼的瀚海,心头常常掠过一种从未有过的沧桑感。
他忽然觉得人类就这样你杀我、我杀你的,到底是为什么?人类就不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吗?
他心底第一次发出感叹:人啊人,为什么要相互残杀,就不能相安无事地好好活着吗?
这位台湾的特工人员,第一次向这个你杀我砍的世界出了人生的感叹。
蒋经国召见
但他瞬间产生的沧桑感,很快就被接踵而来的风光荡涤掉了。
到台湾以后,他被派到台湾国民党情报部受训一周。
鉴于他在朝鲜战争期间的表现,国民党情报局局长季源溥,将一万元台币连同一句热情的鼓励,郑重地拍到他手里:“好好干吧小伙子!党国不会亏待你的!”
接着,他又被召进总统府,见到了国民党的“第二号”人物。
在总统府一间高雅的办公室里,长得小圆脸、小眼睛、高颧骨的蒋经国,笑眯眯地接见了他。
“韩同志,你干得好啊!”这是蒋经国与韩晟昊握手时,说出的第一句话。
韩晟昊受宠若惊。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人物,更没受过这么大人物的赞扬,忙说:“啊,不不!我没干什么。我只是做了些应该做的事!”
“你干得非常出色。你为党国所做的一切,我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韩晟昊听到这话,顿时感到汗颜,忙说:“不不,我干得很糟糕!差点给党国造成重大损失……”
“啊,不能那么说。坐吧。”蒋经国示意他请坐,自己也坐到沙发上,“工作嘛,那是难免的。再说,那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作为一个执行者,已经完成得很出色了。朝鲜战争以来,你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华侨成立起各种**团体,不顾生命危险跑到前线去视察工作……”
蒋经国如数家珍般地数着韩晟昊的功绩。
这不能不使韩晟昊备感吃惊,他一个小小特工人员的一举一动,竟被国民党的“二号”人物所完全掌握,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接下来,蒋经国同他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像老朋友似的问起他在大陆的家族状况,谈起土改时他家人被斗的情景。这越发使韩晟昊感到震惊,堂堂一个国民党的“二号”要员,怎么连自己的家庭历史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呢?
后来,蒋经国表现出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头微微前倾着问他:“你们在**前线工作很辛苦,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解决?”
韩晟昊忙回答,“谢谢您的关心,没有什么困难!”
接下来,蒋经国又问他住的什么房子,几个孩子,工资多少,家里冷不冷?韩晟昊都一一作了回答。
末了,蒋经国轻轻叹息一声,说:“现在是困难时期,党给予你们这些特工人员的工资太少了,还请你能多加理解。这样吧,一会儿出去时,秘书会给你点钱,对你生活补贴补贴。希望你继续好好干,听上司指挥,相信你会大有前途的。”
“多谢组长栽培!”(蒋经国当时是总统府资料组组长,即现在的安全部,所以大家习惯称他组长)
出门时,果然有一位秘书等候在那里,将装有一万元台币的红色信封,恭恭敬敬地递到韩晟昊手里。
一万元台币对于月薪仅一百七十五元的韩晟昊来说,算得上一个天文数字了。不过,韩晟昊生来不“稀罕”钱,他是在钱堆里泡大的,对钱财一直看得很淡。与其说是两万元钱使他震惊,莫不如说蒋经国的一番谈话更令他费解。为什么对我一个小小特工人员了如指掌?连我的祖宗三代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对我器重?还是……
他百思不得其解。
应该说,他在政治上仍然是一个未出徒的二级工,还没有阅尽政治舞台上的残酷与丑陋,更没能看清那些掌权的大人物,玩他这个小人物于掌股之间的把戏!
不过他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国民党天天喊反攻大陆反攻大陆,到底什么时候能反攻成功?
但,答案如同雾里看花,虚无缥缈。
目睹板门店交换战俘
一九五三年的九、十月间,美丽的秋天穿过余音袅袅的战火硝烟,终于悄悄地来到了朝鲜半岛。寥寥几枝绿叶,点缀着被战火洗礼后光秃秃的山峦……
这场战争大约以死伤几百万生灵为代价,以南北双方把原来笔直的北纬三十八度线,改写成弯曲的S形“三八”线为结束。消亡的生灵永远不可能再生还,但那些缺胳膊少腿、仍关在战俘营里的几十万战争牺牲品,却继续成为双方争夺的最后焦点。其激烈程度,绝不亚于战争中争夺任何一个战略要地。
但是,绝非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战俘们,真就那么举足轻重,真就像皇太子一般备受宠爱,非要争夺过来不可。
这只是一种政治斗争的需要。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去了台湾的志愿军战俘,有多少人流落街头?成为一名不是乞丐的乞丐,弄得有家难回,有亲人难见的狼狈境地?返回内地的志愿军战俘,也同样命运不佳,在那种极左思潮的年代里,被俘的污点如同海丝特白兰胸前的“红字”,成为一种永远抠不掉的耻辱与罪过,载入档案,使他们再也难写人生辉煌。
交换战俘,就在板门店那间后来进行了几百次马拉松式谈判的简易房里。
板门店距离汉城四十多公里。它位于北纬三十八度线上,远离人烟,是南北双方会唔的唯一地点。
在这里曾经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但因离本篇主线太远,不宜多多介绍,只能略举一二以飨读者。
早在谈判一开始,朝鲜这方就提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来谈判,必须打出白旗,而且必须是国旗样大的大白旗,否则就不与谈判。
无奈,每次来谈判之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就开着轿车,扯着一面大白旗呼呼拉拉地招摇过市,然后才能坐到谈判桌前与对方唇枪舌剑。
插在谈判桌两侧的两面小旗,也发生过不少趣闻。
在谈判的简易房中间,东西走向摆着一排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这张谈判桌一摆就是几十年,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仍在行使着它的特殊使命。桌子中间拉着两条衔接双方麦克风的电线,这就是延续至今的南北分界线。
在桌子两端,双方各插着一面旗帜。刚开始谈判时,双方都插着一面象征性的小旗,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方的旗帜悄悄地大了起来,另一方的旗帜也跟着长起来。再后来,双方的旗帜都变成了雨后的蘑菇,猛长,一直长到了棚顶。后来,双方谈判人员望着顶棚的旗帜,觉得堂堂一帮大人物坐在两面偌大的旗帜下面谈判,实在有失体面,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可笑。于是,双方又达成一致意见,规定各自的旗帜不许超过一定的规格。这样,双方的旗帜又都缩了回来。这才平息了一场谈判外的小插曲。
在交换战俘之前,谈判桌前坐好了各方首脑,有印度、捷克、波兰、奥地利等中立国的“裁判员”。除此外,南北双方都有诸多要员各坐一方。北面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首长、朝鲜人民军长官。南面有韩国将领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军官。当然在南面这方阵营里,少不了伪装成韩方工作人员的国民党特工。此外还有一大批记者。
南北双方首脑坐定之后,个个神情严肃,面色庄重,大有如临一场激烈争夺战的架势,等待着战俘们的到来……
韩晟昊以特殊记者的身份,曾多次目睹了争夺战俘的场面。当时,主要是争夺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
当中立国的“裁判员”宣布交换战俘开始后,只见谈判室的南门被推开(因战俘营在韩国)了,一个身穿灰蓝色俘虏服,背后印着PW英文字母的人,惊慌失措地走进来。他们一个个都蓬头垢面、面无血色,拖着战争留给他们的纪念,有的手拄拐杖,有的吊着胳膊,有的四肢虽还健全但心灵却饱经创伤,心惊胆战地站在众目睽睽的中立线上……
进来的如果是朝鲜人民军战俘,中立国的“裁判员”就问一句:“你是愿意留到南面,还是愿意回到北边?”
那人就在慌慌张张的几秒钟里,迅速地做出决定,说出自己是走还是留。
是走是留将决定从南门回去,还是从北门出去?从哪个门出去就等于投奔了哪一方,也就决定了他今后的命运。
如果进来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裁判员”就问一句:“你是回中国,还是去大陆?”
这句被美国“耍”弄了词藻的问话,贻误了好多人的选择。志愿军战俘们以为中国就是大陆,于是,凄惶惶地瞅一眼北面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首长,急忙答一句,“回中国!”
结果,在他还没有弄清“中国”和“大陆”到底有什么区别的情况下,南门已经打开了,他被懵懵懂懂地拽向了另一个世界,从此踏上了遥远的孤岛,成为一个永远被人瞧不起的内地战俘,过着惨淡不堪的生活……
后来,一些共产党执政的中立国成员,终于弄清了中国语言的奥秘,认识到“中国”和“大陆”两字之差所造成的误解,这才改成“你是去台湾,还是回大陆?”
这样,那些懵头转向的战俘们,才做出一个稍稍清醒的选择,或是回内地,或是去台湾。于是,南北双方就如获至宝地把各自人员拉进自己的怀抱……
有时,站在分界线上的战俘正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中立国的长官就拿出战俘们的家信念给他听,拿出亲人的照片给他看。这使那颗彷徨的心会突然猛醒,大呼一声“妈妈——”一头向北门扑过去……
北门象征着内地。南门象征着台湾。情况就如此简单。
交换战俘时,最紧张的也许不是那些懵懵懂懂的战俘,而是双方的工作人员。他们以一种绝不亚于战场上争夺每一个战略要地的紧张心态,分毫不让地争夺着眼前的每一个战争牺牲品……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这句话在这里体会得最为深刻了。
只要南门一打开,战俘一进门,双方的工作人员就瞪大了眼睛,立即就对那人急切地使眼色,打手势,小声呼唤:“过来过来!快过来!”有时声音大了,中立国的“裁判员”不得不举起毛茸茸的大手给予制止。
后来,这场争夺战发展到进门之前,双方都提前进入争夺状态。北面通过中立国人员,把志愿军亲人的照片及家信转给志愿军战俘,以呼唤那些破碎的心回归内地;南边则直接向战俘许诺,以“封妻荫子”、高官厚禄等作诱铒,诱惑一些人投奔台湾……
韩晟昊以记者的身份,经常穿梭于战俘之间,极力劝说他们投奔台湾。可是去台湾的终究不多。这使他既失望又恼火。眼巴巴地看着大批战俘拥向北门,他觉得共产党又赢了一把!他感到十分气愤,把这种责任转嫁到中立国的“裁判员”身上,认为他们有倾向性,向着共产党一方,所以才出现这种局面,大骂他们“什么他妈的中立国?纯属是共产党的代言人!”
向蒋介石进谏
台湾的秋天很美,天高云淡,万物清纯,是小岛最美的季节。
一九五三年秋天,国民党的三百名天之骄子踏着迷人的秋色,集聚到台北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奉调来受训一个月。
革命实践研究院的院长是蒋介石,可见该研究院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来此受训的三百名干将都非等闲之辈,皆为党国栋梁。
韩晟昊也在其中。
但在这次受训期间,韩晟昊却有些与众不同。
每当课余闲暇,其他人都三五成群地涌出大门,嘻嘻哈哈去找地方消遣,去发泄……唯独他独自一人,经常漫无目的地倘佯在小街林荫路上,想图个心静,可耳畔,总会从一栋栋卫兵站岗的小楼里,传出哗哗的洗牌声、嘻嘻哈哈的男女调笑声,以及留声机发出的缠绵悱恻的歌声……
每每听到这些,他心头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甚至一种烦躁。他不明白这种感觉来自何处。他常常会毫无来由地发出一声“国骂”,“他妈的!”转身离去……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有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掏出自己心爱的马牌手枪,对着什么目标胡乱地开上几枪,以泄心中的烦闷。但他理不出头绪,他不知道这种烦恼来自何处?更不知如何才能排遣它?
他很痛苦。
一个月的受训转眼结束了。结业典礼那天,院长蒋中正亲自接见了全体学员,并向全体学员训话。训话的内容无非是继续灌输那些堆积过多、早已造成消化不良的**救国理论,末了还单独接见了部分优秀学员。
被单独接见的人都欣喜若狂,觉得是蒋大“总统”对自己的莫大恩赐,是人生的最大幸事。因而每个被接见的人都激动不已,或哭或笑地一副激动状。
韩晟昊也是被单独接见者之一。
当他被人领进总统府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一身戎装的蒋介石正端坐在沙发上,身后立着一排似乎是保驾,又似乎是秘书之类的人物,个个都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一见他进来,蒋介石微笑着示意他坐到对面的沙发上。
于是,韩晟昊就同这位在中国历史上风云一时的人物,隔桌而坐,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长谈。茶几上的茶杯里飘溢出一股幽淡的清香,韩晟昊知道那是福建产的一种清茶。
距离很近,对这位大人物的表情能看得一清二楚的。韩晟昊觉得,蒋介石的浑身上下无不透出一种笑而不露的威严。他明明在笑,而且还笑出几分老年人的慈祥,但却透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深不可测的威严。韩晟昊不知这种威严是来自蒋介石的地位,还是来自他的脸相?总之,韩晟昊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种威严四射的人。
其实,韩晟昊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了。
在研究院受训期间,这位研究院院长经常微服下访,常常在学员中午进餐时,出现在餐厅里,有时还会坐在同学中间,谈笑风生地吃上几口粗茶淡饭。
但这样面对面地相视而坐,还是第一次,所以使这位屡经生死、无所畏惧的特工人员,感到有些紧张,一动不动地端坐在椅子上,规规矩矩地等待着对方发问。不过,这种紧张状态很快就被双方的交谈冲淡了。
蒋介石开口的一番话,就像蒋经国召见那天一样,又使韩晟昊微微一震……
“韩同志,我知道你的整个家族都被共产党搞得很惨,家败人亡,妻离子散……”
这位国民党的头号大人物,又把这位小特工的家族在土改时遭难的情况,如数共产党罪状般地数了一遍,而且还深表同情地叹息一声,“嗨,何止你一家呀?”
韩晟昊听了尽管有些吃惊,却没有了那种受宠若惊之感。他只是觉得这些大人物的脑瓜子太厉害了,装那么多国家大事不算,还要把我一个小小特工人员的家庭档案都装进去,这脑袋该有多大的容量啊?
直到很久以后,韩晟昊完全看穿了一切那天,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恰恰是自己家族的那份档案,成了他的自我介绍人,成了他贴在脑门上的**标签,因而使他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白白为人家卖了十几年的命……
接下来,蒋介石问他一些**工作方面的情况,让他谈谈目前国民党在韩国、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区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我觉得问题很多。”韩晟昊直言不讳地说,“工作人员太少,有经验的人太少,有能力的人就更少了!”这是他的心里话。这些年来,他一直有一种孤军奋战之感。
这几句话,使蒋介石身边的几个人微微一震,引起几声悄悄议论,却被蒋介石一个手势制止住了,“好,讲得好,继续讲下去!”
“我认为,我党应该培养一批精明强干的特工人员,派往大陆,增强那里的特工力量!这样才有利于反攻大陆!”他很想大胆地问一句,你们整天喊反攻大陆反攻大陆的,到底什么时候能反攻啊?但见蒋介石转头严肃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几个人,那几个人正手拿本本刷刷记着什么,于是就没敢再问。
过后他才知道,那些人都是情报局的官员,正记录他的谈话呢。
蒋介石又问他:“你们华侨有什么困难?”
韩晟昊又直言道:“华侨的困难太多了。华侨很穷,文化素养又低,没有自己的大学。华侨子弟不能回大陆读书,所以好多学生念完初中就不念了!一个人没有文化怎么能行?我们中国所以屡遭外国人欺负,不就是因为我们愚昧落后吗?所以,我希望党国能支持我们华侨一下,让华侨的青少年到台湾来读书……”
言犹未尽,他的话却被蒋介石打断了。
“好!韩同志讲得好!我们一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
末了,韩晟昊又对中立国在板门店交换战俘不公一事,大发一顿牢骚。
蒋介石听了淡然一笑,说:“那是联合国的权力,我们说了不算!”
最后,蒋介石鼓励他说:“韩同志,你很有见地,敢说敢为,我党正需要你这样的干将啊!好好干吧,你会大有前途的!”
听到蒋介石的这番鼓励,韩晟昊心里自然涌起一阵激动。多少年来自己为党国所付出的一切,毕竟没有白干,终于得到了党国头号人物的首肯。
但不知为什么,这番激动却像划亮的一根火柴,只在他心头闪了一下光亮就熄灭了,再也没有燃起多大的兴奋劲儿。就连后来,当他站到党国头号人物的身后,享受那份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殊荣,把自己的形象同蒋介石的尊容定格在一瞬间时,他也没有感到多么兴奋。
他似乎觉得,蒋介石对自己这番“大有前途”的鼓励,只不过是顺嘴说说而已,只是给他这个在前线卖命的特工人员,一点安慰罢了。因为他第一次来台湾受训时,就有人这样说过。这多年过去了,他仍然不过是一个小小特工“科长”而已,丝毫没有什么进展。
前途究竟在哪里?他不得而知。
其实,早在蒋介石召见之前,他心灵深处已经潜伏着一种信仰危机,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罢了。直到很久以后,他毅然地退出了政界,重新审视起自己的思路时,才意识到这点。
照相时,蒋介石双手扶膝端坐在前面,韩晟昊同韩国华侨国大代表王兴西傍立在后,一边一个相依而立,留下一张永久的纪念。
蒋介石接见后的第二天,韩晟昊跟一帮受训的同事到碧潭去玩,见路旁一帮人围着一个摸骨瞎子在算命,这帮天之骄子嘻嘻哈哈地上前去凑热闹,让摸骨瞎子给自己摸摸,看看今生今世能有多大造就?
于是,那位摸骨瞎子瞪着白多黑� �的眼睛,操着青筋暴突的黑手,就在这帮天之骄子的头上、脸上,一个个地仔细地摸索一番,最后道出一句总结性的话语,或是平淡一生,或是高官厚禄,或是平庸一辈子等。
当摸到韩晟昊时,那双白多黑少的眼睛迟疑地眨动了好一会儿,细长的黑手时慢时快,在他后脑上哆哆嗦嗦摸索了好一阵子,最后道出一句令四座皆惊的话:
“枕骨突出,但没有横惯到耳,你乃是波澜万丈之悲剧英雄!”
据说,这位摸骨瞎子当年曾给蒋介石摸过骨。当他摸到蒋介石横惯到耳的枕骨时,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边说:“帝王之尊!帝王之尊!”
大家听了摸骨瞎子的这句话,都纷纷取笑韩晟昊:
“哎呀呀,你是大悲剧英雄啊!”
“我看看悲剧英雄什么模样?哟,咋这么矮哟?”
大家七嘴八舌地冲他打趣逗哏。他却忽然想起了三叔当年说过的那番话,“这孩子是八月二十八早八点出生……再看他两目清秀,枕骨突出,聪明绝顶。他的命运之格将是背井离乡,有名无财,波澜壮阔之一生……”
一个是“波澜万丈之悲剧英雄”,一个是“波澜壮阔之一生”,两者时空虽然相距甚远,相隔一二十年,可是对他后脑上的这块骨头,却道出了几乎相同的“鉴定”。
这不能不使他对后脑勺上那块看不见的枕骨,也着实怀疑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长了这么块骨头?别人长没长?他伸手摸摸其他人的后脑勺,觉得跟自己的是不一样,没一个像他枕骨这么突出的!
此后,每当他再遭受磨难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摸摸那块该死的骨头……
向五毒俱全的台湾外交官开刀问斩
然而,这位被蒋家父子召见过、嘉奖过,多次获得过国民党奖章,一时被台湾视为**第一高手的党国干将,有一天,却突然向台湾有关当局提出了辞呈,辞去党内外一切职务,毅然地退出了政坛……
这不能不使人震惊,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似乎是从韩晟昊与国民党驻韩大使馆一些外交官的矛盾开始的。
韩晟昊很早就发现,台湾派到韩国的那些外交大员们,在那幢袁世凯时代购置的、代表着中国人脸面的大使馆里,整天明目张胆地干着一些肮脏勾当,根本不把党国威望、侨民工作、外交事宜放在眼里,整天吃喝嫖赌、倒卖汽车、走私鸦片、收小包,以外交官享受的特殊权利,从美军PX免税店里购出大批紧俏商品,内外勾结,出去倒卖……把一个堂堂大使馆搞得乌烟瘴气!
即使在朝鲜战争最紧张的时刻,这些人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背地里一直干着蝇营狗苟肥满私囊的勾当。从大使馆里传出来的“五魁首,六六六”的划拳行令声,经常使邻近的韩国人嗤之以鼻,骂中国人是光知道吃喝的“叫驴”!
一次,韩晟昊亲眼看到一个韩国人,鄙夷地点呼着大使馆,说:“瞧,这里面住着一帮光知道吃喝的叫驴!”
当时,他恨不得一拳打碎那人的鼻梁骨,可是转而一想,怪不得人家,人家骂得有道理!
他实在看不下去这种丑恶现象,就像当年看不惯华侨社会贩毒、**的丑陋现象一样,又犯起了“爱管闲事”的倔脾气。而且,他这个人生性疾恶如仇,天不怕地不怕,管你是天王老子我也敢把你拉下马来。具有一种典型东北人的个性!
一天,在全韩华侨首领大会上,他直言不讳地讲道:
“……有的外交官整天侨务不抓,侨民不管,吃喝嫖赌无所不干!明目张胆地倒卖汽车,走私营利!这种不顾国家尊严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脸面!他们根本不配当外交官,丢尽了中国人的脸!我以一个华侨的身份正式提出,希望他们不要再给中国人丢人现眼了!”
这番话也真够可以的了。如果在背后发发牢骚,说几句气话也就罢了,他可倒好,当面直言!此刻,一位大使馆官员就坐在椅子上,正洗耳恭听着这番讲话呢!
可想而知,那位外交官该是怎样一副心境?脸上不得不挂着尴尬的微笑,心里却恨不得一刀捅了这个韩小个子!
紧接着,韩晟昊又连篇累牍地在《韩华日报》上发表文章,点名道姓批评一些外交官的丑恶行为。
一时,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某些外交官,成了华侨的众矢之的。
其实,对一些外交官的所作所为,广大华侨早就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巴不得有人出头整整他,只是慑于他头上的乌纱翅,没人敢在太子头上动土罢了。华侨平时有求于外交官的地方多着呢。韩晟昊这一开炮,当然就成了众多华侨的代言人。他的嘴巴就成了众多人的出气筒。韩晟昊这一生都充当着这种炮弹的角色。
当时,不少华侨都来拍韩晟昊的肩膀,“韩先生你太了不起啦,正说出了我们华侨的心里话!大使馆那些家伙简直太不像话,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真该狠狠收拾收拾他们!”
这无异是对韩晟昊的莫大鼓励,大长了他向丑恶现象作斗争的决心,也越发激励起他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劲儿。
没过多久,韩晟昊又向另一个贪官——国民党直属支部秘书开刀了。
韩晟昊召集二十九个华侨委员开会,当着那人的面,宣布了他不称职的数条“罪状”,当即让大家举手表决。结果,二十八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唯有一双手像挨了枪子的鸡翅膀似的,软沓沓地垂落在双膝间……
小小韩晟昊也真够能作妖的了,说罢免就把台湾给任命的国民党驻韩直属支部秘书给免了!而且,下午五点钟开会表决通过的罢免消息,六点钟就见报了。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使台湾派来的三名特派大员企图力挽狂澜都回天乏术了。
后来,那人曾托人问过韩晟昊:“某某从没得罪过你,你为什么跟他如此过不去呢?”
韩晟昊回答是:“他是从没得罪过我,可他得罪的是七万多华侨!你说不是吗?”
一句话,把那人问得哑口无言。
刚来韩国那阵,韩晟昊曾率领一帮人掀起一场打击贩毒、**等丑恶现象的运动,把个乌七八糟的华侨社会引上一点正路。这次他以为像上次一样,来个杀一儆百,震慑一下官界,让他们收敛一下自己的丑陋行为。
然而,他太天真了。
当年,他们可以用棍棒来改造低层老百姓的丑恶现象。但今天,面对一帮实权在握的官界人物,可绝非他一个小小韩晟昊能扭转得了的啦。
说来,他只不过是充当了一个傻透顶的可悲角色,正像那位摸骨瞎子预言的一样——一个波澜壮阔之悲剧英雄。
一封诬告他是中共间谍的检举信
没过多久,一封足可以把韩晟昊送进监狱、甚至送上断头台的密告信,悄悄寄到了韩国情报部长官的手里。
与此同时,一封同样内容的密告信,飞越大海,飞到了台湾情报局首脑的办公桌上……
密告信的大意是:
韩晟昊曾是中共辽东军区政治部的特派员,化名林东山,曾在铁原一带活动非常猖獗,多次召开华侨大会,大肆宣传共产主义,极力鼓吹共产党的纲领!他是中共派来的高级特务,多年来打进我党内部,假装积极**,实为中共充当秘密间谍!此人是个非常危险的人物,对党国危害极大,必须严加处置!此人不除,韩国侨社将无宁日,党国将无宁日!希望把他押回台湾!希望早日除掉他,为华侨除害,为党国除害!落款是十三名华侨首领。
面对十三位华侨首领联名写来的密告信,台湾情报部几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着实大伤了一番脑筋。他们反复思考着“被告”的所作所为,翻开他的个人档案,仔细斟酌着他的来龙去脉,审视着他的一切功过是非……
末了,情报部的头头们不得不摇头否定,韩晟昊与共产党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再说,他拿性命做抵押去营救战俘,冒着挨枪子的危险去三八前线督察**宣传……难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得党国信赖,图谋伺机为中共效劳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是,十三名侨领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为什么要联名写来这样一封密告信?他们与韩晟昊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不共戴天的利害冲突?
一个个疑团,又越过大海,转回到台湾驻韩大使馆,去探询密告信的真假虚实……还好,王东原大使是一个正派人,为韩晟昊说了几句公道话,这才使台湾情报部的要员们,长出一口大气,释怀地笑笑。否则,真要贻笑大方,出天大的政治笑话了!**第一高手竟是中共派来的高级间谍,岂不太丢国民党的脸面了吗?
但是,要想把一个人置于死地,不用什么明文处置,只要用那人人都有的嘴巴,胡乱搓搓一顿,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人活活搓搓死。
尽管那十三位侨领后来见到韩晟昊,总是满脸堆笑,一个劲地向他拱手作揖,甚至有人向他难为情地道出了受人唆使的内幕,但还是有人偷偷地骂他“韩特务”,不是国民党的特务,而是共产党的“特务”。
一份令台湾调查局震惊的辞职报告
舆论能杀人。
这位在华侨界大名鼎鼎的人物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众多华侨茶余饭后嚼在嘴里的茶根……
没过多久,一封凝聚着反思与醒悟的辞职报告,带着一颗有苦难言的痛苦之心,飞到了台湾调查局头头的手中……
这份出自蒋家父子嘉奖人物之手的辞职报告,又像那封密告信一样,引起调查局头头们一阵不大不小的哗然。他们纷纷议论,百般猜测,韩晟昊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辞职?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种决定的?
有人即刻反思自问:是不是给韩晟昊的官太小了?
一查档案方才发现,在那页发黄了的任命书上,像苍蝇似的落着两行令人啼笑皆非的小黑字。这位为党国出生入死十几载、屡建功勋的特工人员,只不过像一个羞怯难当的老媳妇,仍然是福建省秘书处一个小小的秘书,至于后来给他加封的各种头衔,什么“科长”、“会长”等等一大堆桂冠,只不过是大人扔给小孩子的一块块糖纸罢了,糊弄小孩子的玩艺,全是虚的!
此刻,刚刚由内政部调查局改成司法行政部调查局的长官们,却非常需要韩晟昊这样的干将。可现在,这位忠心耿耿的党国情报干将,却毅然地提出了辞呈,这不能不使司法行政调查局的头头们大为震惊,感到莫大惋惜,甚至是莫大损失。他们一再向韩晟昊发出邀请,请他来台湾恳谈,并许诺,无论是来台就职还是继续留任韩国,都将委以重任!
但是,他把一切台湾方面来的消息,都深深地锁进火炉里,化作了一缕白烟……
那么,他是因为承受不住那番嚼不烂的舌头,才毅然提出了辞职吗?
不,这远不是韩晟昊的个性。对于韩晟昊这种经历过非常磨难、具有超常内心素质的人来说,这点小小舆论,只不过是三伏天淋到头上的几滴小雨点,轻轻一抖就会抖落掉的,他照样可以一身轻装地前进。他完全有这个能力和信心,何况还有台湾当局作他的坚强后盾呢。他完全可以到台湾去谋个一官半职嘛。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那颗对党国至信至诚、如磐石般坚定的心,就像经过一场强烈地震,地基开始动摇了,出现了深深的裂痕……
这裂痕似乎是起源于那场不大不小的诬陷和误会,其实,那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索,是他醒悟人生的契机而已。
记不得是从哪一天开始的,他心里突然有一种醒悟感:
我韩某是个什么人物?我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细想想,只不过是充当了国民党的炮灰,一条给人家拚命拉磨的拉磨驴!我呀我,真他妈是天底下头号大傻瓜!
其实,早在朝鲜战争结束不久,在板门店谈判期间,韩晟昊望着北面随风高扬的五星红旗,就深深地感到一种透骨的悲凉,一种莫大的失望。叫嚣一时的国民党,不但没有反攻大陆的可能,而且共产党越打越强大,打出了一个连美国人都奈何不了的天下!当时有人嘲讽说:“中华民国的国旗就是‘中国政局的版图’。中共占了个‘满地红’,国民党给自己留下的恰恰像他自己的旗帜所暗喻的那样,一个‘青天白日’的小小角落——台湾!”
更令他失望的是,经过数年的特工生涯,他看到自己曾赖以无限希望、无限信仰的靠山,只不过是一个长满蛀虫的马粪包。它寄养着一帮酒囊饭袋和贪官污吏!他们在那里尔虞我诈、争权夺势……那不是一个小小的驻韩使馆,不是几个小小的贪官,而是整个台湾!他早在台湾受训期间就看到了这点。他这个傻狍子在这里呕心沥血地为党国效劳,而人家,却在那里尽情地享受,恣意挥霍,开心地玩乐着……
呜呼,大梦方醒已近黄昏!
他忽然感到一种莫大的悲哀,自己竟把生命赌注押在这样一个毫无希望的政党上?
多么可笑可悲啊?
他突然有一种受骗上当之感!这种感觉是那样强烈,有一种拉完磨杀驴吃的味道!
不仅如此,更令他痛心的是自己的同胞……
面对大使馆官员的丑陋现象,他挺身而出,向丑恶现象作斗争,这正符合广大侨胞的心愿。可反过来,他却成了众人攻击之目标。他扪心自问:我韩某人为了什么?我又图希什么?还不是为了广大华侨的切身利益?还不是为了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能活得像个人样,别让人家瞧不起吗?可大家却如此对待我……
他忽然觉得周围好多人都是阿Q!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甚至觉得,自己成了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自己为革命被人宰了,有人却沾着自己的鲜血吞吃着馒头,为的是治好“痨病”……
他在国内时曾读过鲁迅的这两篇文章,当时很不以为然,以为鲁迅过于故弄玄虚,故作深刻,把自己装扮成“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先知先觉者。然而多年后的今天,在这异国他乡,他才第一次领略到这位作家的深邃,也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可悲,甚至或多或少意识到了民族的可悲性……
现在他才醒悟到:割掉几个贪官能改变什么?小人物一个,什么都改变不了!削去缨子萝卜还在,还会长出更茁壮的萝卜缨子来!
他早在台湾受训期间,就从那一阵阵的靡靡之音中,从那崩咔咔的舞步中,嗅出了腐味,那不是他一个小小韩晟昊所能改变了的!
他看到共产党越来越强大,国民党根本不可能打倒共产党,什么反攻大陆夺取江山,通通都是骗人的鬼话!
他觉得自己既没有力量打倒共产党,又没有能力改变国民党。
这才是他真正的悲哀所在。
他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他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暗淡。大陆靠不得,台湾又不想靠。他成了一缕悠荡的孤魂,一只不能靠岸的小舟。他有一种被人抛弃之感,从此他称自己为“弃民”……
人,最怕的就是醒悟。
他觉得自己非常可悲,多年的青春热血,无法计算的生命投入,最后却像抛进江中的一片落叶,毫无声响、毫无价值地被水冲走了,埋藏了,消亡了……
一九五九年秋天,一颗饱经沧桑而又无比坚强的心,陷入了无可名状的痛苦之中。一个瘦小的身影一连多少天徘徊在汉江边,一双沉重的脚步久久地叩击着江边的石堤,也叩击着一颗痛苦的心灵……
我该怎么办?到底该何去何从?
是继续留在华侨圈子里,还是另辟蹊径?
最痛苦的抉择就在眼前……
这天晚间,他在汉江江堤上足足坐了一夜。他久久地抚摸着自己心爱的马牌手枪,直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他早早地来到王东原大使的办公室……
王东原颇感吃惊,好一会儿才问他:“你是突然决定的吗?”
“不,考虑很久了。”
“是因为最近的事……”
“不,我早已看透了好多事情!”
王东原默默地盯着韩晟昊,好像要从他明澈而冷峻的眸子里,阅出点什么,好一会儿才说了一句,“那好吧。”他深知韩晟昊的个性,这是一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汉子。既然决定了的事情,是不会轻意改变的。他说:“你要想去台湾,我可以帮你推荐……”
“不!”没容王东原说完,韩晟昊斩钉截铁地说:“我要看到他们整天狗扯羊皮,得把我气死,要不然也得被他们整死!蒋介石用的都是什么人?都是些奴才、庸才,有几个人才?稍不听话就会想办法把他弄掉,干倒!你说我这种性格的人,能在他们手下干事吗?”
是的,是不能。王东原太了解韩晟昊的个性了。他疾恶如仇,仗义执言,刚直不阿,这种性格的人是不适合在政界干的。政界需要的不是干练和头脑,而是圆滑和狡诈。这恰恰是韩晟昊所不具备的。王东原最后说:“这样吧,你要想做官就回国(指台湾)。要想赚钱就留在海外。依照你的能力,我相信你不出十年,一定会名利双收的!我赞成你留在海外。你的性格是不适合在政界干。我看你就留下来吧,我帮你找个比较理想的工作!”
没过两天,韩晟昊毅然辞去:台湾内政部调查局东北区办事处组织科长;国民党驻韩直属支部执行委员兼组训科长;台湾大道通讯社驻韩特派员;《韩华日报》编辑人等七项职务。
一夜之间,这位身兼多职辉煌一时的人物,转眼就变成了“无官一身轻、万岁老百姓”的一名普通百姓。
临离去那天,颇有几分凄凉,几分悲壮。
那是一个灰色的早晨,雨丝朦朦,人影朦胧,泪水模糊着一些人的心。他孤身一人,怀着比天气更灰暗的心绪,告别妻儿老小,踏上南去的列车,到远离汉城的群山,去谋取一份求生的职务……
在王东原的力荐下,他到群山华侨小学当了一名校长,从此开始了另一种平静的人生。他决心从此远离华侨圈子,远离政治,陷入沉默,只跟纯洁天真的孩子们打交道。
然而一年后的一天,一封来自台湾的来信,再次搅乱了那颗已经超度政界的心,批转回来的辞职书上这样写道:批准韩晟昊辞去原福建省秘书处秘书职务……
呜呼哀哉!用血与泪写成的十年历史,到头来连个明确说法都没有,闹了半天,只不过是刚刚起步时的一个小小秘书,而且还是福建省秘书处的秘书,多么令人哭笑不得啊?
此刻,他为年华的虚度而痛心,更为受骗上当而寒心!他手捧那张已经作废了十年生命的辞职书,不禁仰天冷笑:“哈哈哈,哈哈哈……”
小小职务可以辞退,可是历史能辞退吗?漫长岁月所耗去的生命能辞退吗?他所倾注的无数心血能辞退吗?
不可能了!一切都不可能了!
可能的只是眼前一帮天真烂漫的孩子,正张扬着小手向他跑过来,童声童气地呼喊着:“韩校长——韩校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