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宫外越加激烈的喊杀声,张复亨看向王瑛的双目之中的笑意,愈加的浓烈。反观王瑛,一脸的恐慌,恐慌之中,还夹杂着几分后悔,看得出来,对于今夜的行动,王瑛已经从心底心里面感到后悔了。
大成殿内,厮杀,也在进行着。尽管只有两百兵将,可是在崔俊生的率领下,两百元军却也杀得血肉横飞,不同于高丽战士的各自为战,燕宁、王韬从军中抽调出来的二百兵将,不仅在个人武艺上十分高超,而且相互之间十分懂得配合,可以说以一敌十也不为过。
狭小的大成殿,隐隐之间像是一座修罗地狱一样,血光剑影,充斥其中。看着一个又一个高丽王宫禁卫倒地,看着己方兵将越杀越勇,张复亨自觉胜券在握。
“王瑛,难道你真的想顽抗到底吗?”张复亨冷哼一声,好似最后通牒一般,直直击中王瑛的内心,为了摧垮王瑛的意志,张复亨一脸自信的说道:“你以为你今夜的布置本公会不知道,我之所以前来赴宴,就是想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现在收手,在并入国书之上签字,说不定本公还会在陛下面前替你美言几句,如此,你也可以乐享余生,如若不然,你可就真的要跌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张复亨的话,让王瑛心头一动,想到目前自己已经步步计算失利,王瑛也不想继续和元军对抗下去了,可就在他将要开口投降的时候,一直拔剑指挥王宫禁卫作战的王祦立即打断王瑛的话,一脸激愤的向王瑛劝谏道:“陛下,千万不敢受贼人蛊惑,他不过是花言巧语,一旦你在那封国书之上签上名号,他日你就不免要走李后主的道路。”
“汉南公说得对,陛下,此刻你应该速速逃离出宫,另谋其他地方,以作抗元之路,千万不能听信贼人之言,一旦你签了国书,他日你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太祖太宗啊!”王涛明挥刀杀退身前的元兵,也一脸急切的向王瑛劝谏道。
正要答应张复亨的王瑛,听到王涛明和王祦这样一说,内心之中,也不禁动摇了起来。
想到建立高丽王朝的太祖太宗以及自己的父辈祖辈,王瑛手中的笔也像是千斤一样的沉重,他怎么也不敢在国书之上签下自己的姓名。
看着王瑛临时改变主意,张复亨并不在意,耳听得宫外的杀声渐渐靠近,张复亨就明白今夜大局已经掌握在手,怀有万千把握的张复亨,鄙夷的看了眼王祦和王涛明,又带着几分奚落说道:“迁都,逃走,呵呵,二位想的可真是简单,你以为你真的可以走脱嘛,不怕告诉你,现在城内全部是我朝兵马,你要是走出这座王宫,本公可就不敢保证,军中将士会给你们活路。”
张复亨的话,虽然不是那么锋锐,可是也像是藏锋之剑一样,隐藏着无限杀机,言毕,就让王瑛、王祦、王涛明等人觉得一阵心寒。
崔俊生看到张复亨的话已经起了作用,于是他也抓住机会,向王瑛劝谏道:“国主,您还是签了这封过书吧,不然,天朝大皇帝一旦震怒,那么您的宗族社稷一定就会断绝,您说,那个时候,你又有什么面目,去见祖宗,您执意对抗天朝兵马,只会给开城百姓带来血光之灾,难道您真的忍心看到开城没有一个活人吗?”
“崔俊生,你这贰臣贼子,这里有你什么话说的?”听到崔俊生居然也来劝降,王祦当即一阵大怒,言语之间,也好不留情面。
不过崔俊生听到心中,却是微微一笑,丝毫不为之动怒,看着气急败坏的王祦,崔俊生坦然笑道:“汉南公,王祦,不要给你脸面你不要脸,昔日崔忠献在开城之时,你不断地给崔忠献输送金银财宝,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打算,不就是想着取代国主,自立为高丽王嘛,怎么,现在看到高丽即将断绝,你的高丽王位也难以保全了,你就怂恿国主和这些无辜的将士为你卖命嘛,呵呵,你不要否认,有本事你就摸着你的心口起誓。”
“你,你``````”崔俊生的一席话,当即激的王祦一口气难以喘的上来,要不是一旁的卫兵搀扶着,只怕就会被气倒。
眼见得王祦的气焰已经被打掉,而且其本人也被气的无话可说,崔俊生当即大笑的说道:“怎么,被我说中心事了,是不是无话以对了,哼,王祦,你自己不要为了你的一己私利,就害的万千民众以及国主为你陪葬。”
崔俊生的话,王祦的表情,让本来就有心投降的王瑛心中一震,看到王祦的表情,王瑛此时才发觉,王祦这样积极的怂恿自己对抗元朝,原来是为他自己打算,想到这里,王瑛立即气冲冲的看向王祦,大声质问道:“王祦,崔将军的话可是真的?”
本来就被崔俊生气的一口气喘不上来的王祦,现在看到王瑛竟然也开始怀疑自己,他的内心之中,不禁怒发冲冠,不过王瑛却丝毫不给他辩解的机会,看着张复亨以及崔俊生,王瑛立即提笔在国书之上签下姓名,然后堆起几分苦涩的笑容说道:“曹国公,崔将军,本王听信奸人之言,对抗天朝,实在是糊涂,现在本王已经彻悟,希望曹国公可以在陛下面前,替本王多多美言,如此,本王一定感激不尽,他日,另备厚宴,以感谢国公之恩德。”
此时的王瑛,已经不想在继续对抗下去了,看到区区两百元军,就已经杀的宫中禁卫溃不成兵了,王瑛实在难以想象,数十万元兵杀入高丽时候的景象。
看到王瑛终于在国书之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号,张复亨的心中也不禁一阵喜悦,他一面派人将国书取到,一面兴冲冲的对王瑛应允道:“国主放心,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在陛下面前好生的说,不过像王祦,王涛明这样的人,希望国主自己可以有个决断,这样,我相信陛下一定会记在心中,相信对于国主日后也会有无尽好处。”
大势已落,不想节外生枝的王瑛,当即就命令大成殿内还在厮杀的宫廷禁卫立即放下兵器。王瑛一声令下,大成殿内,只剩下王祦和王涛明还在继续抵抗。
`````````
背景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建国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军政和经济改革,使隋朝很快走上了辉煌的颠峰。隋炀帝广即位后更是采取积极的对外进攻战略,征服了契丹、流球(今台湾)、土谷浑等周边强国,迅速崛起?。
隋炀帝时,黄门侍郎裴矩告知隋炀帝:“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这里将高句丽政权所占之地往上追溯到西周以前,下至魏晋时期,无可辩驳地指出辽东为中国领土。
这时的高句丽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国都在汉乐浪郡的故地平壤城,亦名长安城。平壤城与国内城、汉城,并称高句丽国的“三京”。此时的高句丽人占据辽东大部,高句丽主世袭爵为辽东郡公。高句丽是辽东的霸主,是实力强大的政权。高句丽与隋的关系逐渐进入战争状态。
590年,高句丽平原王“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随时准备迎战隋大军。高句丽与隋维持着紧张而和平的关系,继北朝之后,受隋高祖文皇帝册封为“高丽王”。由于此时百济与新罗联盟的早已瓦解,高句丽南部相对平静。586年,平原王将都城由平壤城迁至长安城(即今朝鲜平壤市区),直至高句骊灭亡。历时8年。
高句丽曾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对此隋高祖很不满并致书平原王高汤,“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高句丽婴阳王继位后的596年,隋的特使在突厥遇到高句丽在突厥的特使后,隋高祖传书高句丽要求高句丽终止与突厥的联盟,停止对隋边疆的连年的侵袭并对隋表示臣服。高句丽婴阳王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隋高祖的最后通牒,但第二年,597年,婴阳王联合粟末靺鞨先发制人攻击隋在冀州道的军事驻地?。
当时在东北地区还存在还有百济、新罗、靺鞨等政权,它们多时臣服于大隋。在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为了消灭其他小国采取对隋朝臣服的政策,但随着隋朝的强大,高句丽逐渐感到恐惧,于是采取联合其它国家对隋朝进行侵袭。598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派大军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后因道路和天气的原因,粮草供应不上,同时高句丽王慑于隋军威,亦遣使谢罪,隋文帝于是罢兵。
这次出征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战争,但为今后的大规模征伐埋下了引线。当时的隋朝已经完成了对西、北、南多强族的征讨,国内经济也达到了鼎盛,而杨广又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对高句丽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
原因
元607年,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遇到高句丽使者。炀帝以高丽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句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一直未前来。结果611年(大业七年),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由此对高丽的战争全面爆发!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高句丽婴阳王“元率革末革曷之众万余骑,寇辽西”。高句丽婴阳王侵犯辽西,《三国史记》也有记载:“婴阳王九年,王率革末革曷之众万余侵辽西”。当时高丽王非但如此,而且,“往岁为高丽不供职贡。无人臣礼”。
高句丽侵略辽西,直接带来隋边境的不安和危害,“不供职贡”,则影响到统一的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对于这些,隋中央政权都是不能忍受的,也就必然采取相应措施,于是“命将讨之”。
隋炀帝大业三年,高句丽婴阳王又背着隋,派使臣暗中交通突厥,当时正值隋炀帝北巡至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停留在突厥启民可汗处,“启民不敢隐,引之见帝”。
隋炀帝命牛弘向高句丽使者传达其旨意:“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所,当往涿郡,尔还日,语高丽王知,宜早来朝,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同于启民。如或不朝,必将启民巡行彼土”。隋炀帝知道高句丽婴阳王暗中通突厥,并没有予以制裁,只是给以警告,让其尽为臣之礼节,按时朝觐,则既往不咎,与启民可汗一视同仁?。
可是高句丽婴阳王坚持“不从”隋炀帝的意旨,从而导致“帝议讨之”。当时隋仅议征高句丽,并未出兵。到了大业七年,新罗真平王三十三年,真平王“遣使入隋,奉表请师”,隋“许之”。
第二年才正式出兵征高句丽。隋征高句丽,不仅是高句丽对隋不臣,也是新罗请隋出兵所致。
第一次(61年)
先期准备
604年,隋炀帝登基后,大修运河,将中国北部的政治中心与经济发达的南方连接起来。
这使得跨地区大规模运送军队成为可能。大业七年二月,隋炀帝以高句丽本为箕子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句丽,隋炀帝开始募集军队。募集的军队被集中在涿郡。八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据说共一百一十万人,号称两百万,隋炀帝将其分为左、右十二路大军。初三,第1军出发,以后每日发一军,前后相距40里,经过40天才出发完毕。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960里,炀帝的御营最后出发,又连绵80里,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辽东之战
598年的战争,高句丽得到一些缓冲地域。由于这些地域不适于和隋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进行面对面的交锋,高句丽婴阳王将军队撤到辽水一带。天时地利,那年,辽河水比往常提前好久就开始解冻了。当隋世祖到达的时候,辽河水已全部融化。隋世祖毫不气馁,下令在辽河上修建了座桥梁。不过隋世祖所修的桥还没修到对岸,高句丽就对隋军发动了进攻,并有效地击退了隋世祖的第一次进攻。不过最终将桥修好,隋军过桥包围了辽东城。
开战前,隋世祖下令隋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这使得隋军在战场上很被动。隋将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先派人驰报远在后方的隋世祖,这就延误了军情。高句丽的军队也因此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重整和反击。就这样5个月过去了,隋世祖没拿下辽东城。于是,隋世祖感到需要改变策略。
平壤之战
隋世祖的新战略是在同高句丽在辽东周旋的同时,派海陆军攻打高句丽的首都平壤。0多万陆军和0万海军构成的先遣队就这样出发了。
海战
隋的海军先于陆军到达了大同江。发现隋的陆军没有到达,婴阳王派出了一小批军队与入侵的隋朝军队交战。简短的交锋后,高句丽的军队假装被击败并向城里撤退。隋朝军队将领以为立功的大好时机已到来,带领10万军队开始攻平壤。
当隋朝军队来到平壤的外围城堡时,发现大门敞开,墙上也无人把守。进入城堡后,发现地上放着钱财和武器。为了谨慎起见,隋朝军队将领下令禁止掠夺。当隋朝军队来到一个寺庙后,遭到了高句丽的伏击。不过高句丽的军队并没有取胜,然后就撤逃了。这次隋朝军队将领真的以为高句丽不行了,于是开始掠夺外围城堡。
正当隋朝军队掠夺之时,一支由几千人组成的高句丽先遣部队对隋朝军队进行了伏击。毫无防备的隋朝军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并开始向海边撤退。据说10万隋朝军队仅有几千人成功退出。第一次单独行动失败后,隋朝军队的将领决定还是等隋朝部队的陆军到达后再围攻平壤。
陆上的进攻
然而,隋世祖派出的陆军在路上也出了问题。在隋国内行军,隋军后勤很有保障。但一旦进入高句丽的国土,隋朝军队的后勤供应就会遭到高句丽的伏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世祖下令每个士兵都要自己携带食物。不过这大大加重了士兵的负担。许多士兵为了减负,扔下所带的食物。等隋朝军队到达鸭绿江后,物资已严重缺乏。
在鸭绿江和平壤之间有一条青川江,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下令在清川江的上游修筑堤坝蓄水。当隋朝军队到达清川江时,江水很浅。于是隋朝军队便涉水过江。正当隋朝军队过江之时,乙支文德下令开闸放水。数千隋朝军队被淹死。乙支文德随后率领高句丽军队向入侵的隋朝军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据说隋炀帝派出的0多万陆军仅有700人返回。
第二次(61年)
隋大业九年(61年),隋世祖再次对高句丽发动进攻。这次又无功而返。在隋世祖亲征高句丽之时,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国内谋反。担心两面受敌,隋世祖被迫撤退回国镇压杨玄感的叛乱。
第三次(614年)
在镇压了杨玄感的叛乱后,隋世祖于大业十年(614年)又攻高句丽。虽然隋世祖冲破了高句丽的第一道防线,但由于高句丽的持续伏击和对隋朝军队供给线的切断,隋世祖始终不能拿下辽水这层防御线。婴阳王将在杨玄感造反后逃到高句丽的斛斯政遣返给隋世祖。隋世祖接受了婴阳王的请降并撤军。
隋炀帝对高句丽发动战争,连续三年的征战使隋数十万人丧生,“九军并陷,将帅奔还亡者二千余骑”,引起隋朝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前的两年(***年),就爆发隋末民变,但在第三次攻高句丽(614年)失败之后,已无军力镇压隋末民变了。隋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不仅使隋国力锐减,民不聊生,也使隋世祖丧失民心。不仅农民起义,而且隋的将领也相继叛变。隋都大兴城在617年11月为晋阳留守李渊所据。隋洛阳城在618年为宇文化及和后来的王世充占据;619年隋朝灭亡。不过隋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也严重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645年—668年八月,在唐朝的征伐,和最终联合新罗军队的征伐下,高句丽最终灭亡。
这次战争之后隋朝由强盛转而衰退,在农民起义的大潮下最终走向了灭亡。而高丽此后更加的放肆,不断对周边国家进行侵略。只是到了唐朝之后,又导致了唐太宗对高丽的战争,由于唐朝的强大才最终灭亡,可是由此却产生了另一个国家的崛起--新罗,也就是今天韩国的祖先。而朝鲜半岛似乎也成了中国胜衰的一个缩影!
战争就是如此的让人敬畏,所以孙子在其兵法中的第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而其后人另一个著名的军事家孙膑也说“恶战,王者之器”!只有真正懂得战争真谛的人才知道和平的可贵,也只有珍惜和平的人才懂得怎么去面对战争!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那么就没有打不胜的战争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