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长安城从女真人手中夺回来之后,就开始取代大同、太原的行政、军事中心的作用,大大小小的直属于晋军的衙门全部都迁了过来,这让朱温灭唐之后,一度残破不堪的古城不知不觉之中又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更不消说,顾同利用前番与治下的豪主们以余庆堂票号的股份为代价换来的真金白银在长安城东建立起来的新式纺织中心,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当然,关于长安城具体的发展,顾同不会去插手,因为具体负责长安城建设发展的有治理关中的辛弃疾、有长安城的知府等等,他现在只需要把控好大的方向,然后,把资金和人员配备到位就是了。
走在每一日似乎都在变化的长安街头,顾同心有所感。
他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长安城推动到隋唐时期的世界中心的想法,虽然这很难,可是借助后世的资本知识,他觉得,只要天下安定,城市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元朝的时候,能够将元大都、能够将泉州港治理发展为世界的政治经济和贸易中心,除开元帝国庞大的行政版图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普通百姓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
中华百姓,从来都不欠缺创造力,回想历史,那一次纷乱之后,国家不是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快车道?
秦末天下大乱,诸雄纷争,后汉高祖刘邦定鼎天下,经历文景二帝之治,至武帝之时,国力空前强盛,征匈奴、讨夷越、通西域,铮铮强汉,四方来贺;汉失其鹿,天下大乱,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动`乱近四五百年,后隋文帝杨坚,兴起于北方,领兵将战于天下,建立大隋,帝国虽二世,然其威严,谁人敢犯?隋灭唐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到了玄宗手中,生生的打造出一个开元盛世``````
不管天下在怎么乱,可是只要国家安定了,那么只需数十年的时间,一个强大的中国,定然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长安城,见证了霸秦、强汉、大隋、盛唐,顾同相信,下一个奇迹,将会在自己手中出现。
脑海中想着这些零零总总的历史过往,心中又憧憬着一个新的华夏的出现,但是在没有一统天下之前,说什么却都是无用。
复杂的思绪,在顾同步入到晋王府衙,也就是以前的关陇兵马节度使衙门的时候,全部戛然而止,想一千,道一万,却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一件。
整整一个上午,顾同都沉浸在零零总总的公务之中,从北上的大同,到最南边的大理,从战事进入末尾的陇南临洮,到剑拔弩张的函谷关,在这片几乎比西夏的国土还要大的地盘之上,实在有太多的事情,让顾同操心。好在一切都是利好的消息,并无什么棘手的事情出现。
处理完公务之后,顾同并没有急于回家,利用中午的空隙,他又派人招来锦衣卫指挥使沈复,向他询问关于屯田的事情。
听到顾同的问题,沈复脑海之中略微一思索,就将二月份推行下去的新的屯田政策之中,所发生的一些主要的事情说给顾同听:“主公,官屯之策推行下去之后,各地百姓几乎无不欢欣鼓舞,自打各地方衙门下令招揽流民、自由民进入屯田地耕种时,几乎****衙门面前都是人**满的景象,目前关中、巴蜀、三晋、陇东都基本上已经将民众招揽足够,田地也都分配了下去,像巴蜀更是已经插上了稻秧,想来秋日就能收获一季粮食了,关中、三晋、陇东诸地,虽然错过了春耕,可是也都在积极筹备秋耕事宜,利用闲暇期,屯田区也都纷纷修建屋舍道路,想来到了来年,各地也都能实现粮食的丰收。”
欣欣向荣的背后,自然有无数官员的辛苦付出,可是这也得利于百姓们对于土地的看重,虽然说官屯之田,不是自己的田地,可是对于可以耕种收获粮食,可以用这些粮食养家糊口的穷苦百姓而言,这些已经足够了,所以,这一切才能进行的这样的顺利。
顾同知道目前这一切还不够,在他统治的地区,官屯、军屯之田,加起来也不到全部土地的一半,土地,依然大部分掌握在地方豪强士绅手中,不过他还不敢把手伸到其中,只好利用官屯的形式,稳定粮价,然后徐徐改善百姓生活。
心中感慨一声前路维艰,顾同又问道:“那些地方士绅有什么活动没?不要告诉我,对于这么大规模的官屯政策,他们会一点意见都没有!”说道这句话的时候,顾同重重的哼了一声,早上他在看公文的时候,就有好几个州县的官员上报那些顽固死硬的土财主,暗中阻挠推行官屯的问题,甚至一度上发生过流血对抗。
顾同既然问到了,那就是肯定了解到了一些情况,是以沈复也不敢有所隐瞒,直接回答道:“主公,确实如此,大多都是巴蜀地区,成都府居多,这些人仗着和赵宋朝廷有一些联系,所以常常阻挠咱们的屯田之策,不过锦衣卫已经将他们的底细全部掌握,只等时机合适,就将他们一举拿下。”
“要快,不要怕麻烦,更不要怕临安城中谁会责难咱们。”顾同邪笑道:“除了打口水仗,他们是什么也不会做的。总之,在秋耕之前,一定要把这些人清理掉,既然他们不识相,那么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
看着杀气腾腾的顾同,沈复心中不由升起几许畏惧,不过对付那些死硬派他已经有了一个更好的主意,想着应该说出来与顾同听听。
“主公,杀掉他们,臣觉得有些浪费,倒不如,倒不如将他们流放到云南去,嘿嘿,哪里地广人稀,汉人百姓更少,让他们去云南,既可以充实边疆地区,又可以推动云南的发展,主公意下如何?”沈复忐忑的看向顾同。
闻听沈复之计,顾同想了一想,觉得大有可为,“你的方法,倒是给了我一些思路,我看,就这么做,而且咱们的俘虏营里面不是还有几万人的女真人嘛,还有那些女真贵族老爷们,留下两万身强体壮的继续修建各州县的城池和道路之外,其余的,全部都迁徙到云南行省去,这样一来,咱们也不用浪费粮食养着防着他们了。”
沈复一愣,然后答道:“可是万一女真人在南边捣乱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个问题,沈复不得不考虑进去。
顾同倒是觉得不会,他解释:“云南那边会保留一支规模较大的驻军的,好义留守,应该问题不大,不过到时候还是让锦衣卫多多留心,还有,也可以以夷制夷,让蛮族百姓监控女真人,呵呵,如此一来,咱们就只需垂拱而治。”
沈复这下算是彻底领教了顾同的腹黑,不过这样的手段,他喜欢。
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又说了很多,不过谈论得最多的却是蒙古军队的动向问题,这是牵绕晋军下一步大战略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摸清楚,那么会很大程度上让晋军陷入到被动之中。
想着下一年就是临安政变,史弥远一伙人密谋杀死韩侂胄,赵宋停止北伐的一年,顾同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出来,如果是出兵中原,那么就要在年底南征大军撤回的时候,派兵东出函谷关,与江淮战场的宋兵配合,逐鹿中原。一旦史弥远主政,与女真人媾和,那么征伐中原的时间,就会一拖再拖,急于将国家拉回到建设渠道上的顾同,心中不能不着急。
蒙古军队的战略意图问题,沈复是多次被顾同问到,所以这一次,他是下了军令状,向顾同保证,无论如何,在十月底一定将情报探查清楚,以配合大军的下一步行动。
顾同只是说了一声尽力而为之后,就没有给沈复再加压力,欲速则不达,催促的过了度,反而不利于锦衣卫的活动。
商议完毕,顾同目送沈复离去,又独自沉思了一阵,觉得不管怎么样,必须抓住开禧北伐的尾巴,利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把中原局势彻底敲定,这样,即使史弥远执政,那么他也有足够的把握和其抗衡。况且即使到最后迫不得已,与赵宋朝廷反目,那么依靠着收复中原失地的名望和功勋,依靠着足可以半壁而立的地盘,把腐朽没落却自诩汉家正统的赵宋皇室拉下马,也不是不可能。只有真正到了可以抗衡赵宋威望的那一步,他才不会像现在这样的被动,处处被临安方面压制了。
就在顾同心中笃定了出兵中原的决策的时候,长安城东市之上,却正在上演着一幕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就算是掌握了历史发展方向的顾同,也没有料到,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给他带来的改变。当然,改变之中的不止是他,还有一个女人的一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