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三十一章燕明巧戏三恶僧 玉麟施计救信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江剑臣见燕明亮出解药,被瘦金刚伸手夺去。师兄弟三人立时服下,江剑臣不由得暗暗埋怨燕明一时大意要想阻止,哪里还来得及!正自着急,却见燕明突然亮出兵器,后退丈余,狂笑起来。

这一来,不仅江剑臣狂然醒悟,暗暗称赞自己这个阴损透顶的记名弟子手段高明,连三位少林僧人也

一齐明白过来,知道上了燕明的大当。

只听燕明说道:“瘦鬼,我真得谢谢你帮了我燕明一个大忙,替我毒了你们师兄弟三个人。因为,这三粒才是真正不掺假的毒药。”

燕明这句话一出口,皇觉寺僧竟高兴得一齐鼓起掌来。凶横不可一世的少林三恶僧,由于惊恐愤怒,

几乎不克自持,甚至把三张脸形都扭曲得不成样子了。

金面佛怒吼一声,示意自己两个师弟联手杀了燕明出气。瘦金刚迟疑地叫了一声:“师哥!”那意思是缺德十八手人已退出一丈以外,就让自己师兄弟三人一齐下手,也不可能一扑而获。

金面佛一想也是的,自己和皇觉寺已然公开挑明,真要和燕明动起手来,那一群皇觉寺僧人岂能不乘机一拥而上,两面夹攻。放在平时,别说这些僧人,就是再多上一倍,也奈何不了我们。可眼下我们吃了

这坏小子的毒药,如若动了真气,必致毒气加快蔓延,岂不是自己找死?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是先顾性命要紧。

金面佛想到这里,含恨问道:“燕明,你打算怎样对付我们?”

燕明笑了一笑说:“请你说话客气一点。要知道,你三人的性命全操在我的手中。实话实说吧,我绝不是想要你们三人的性命。不然的话,我的独门毒药既入尔等之腹,我拔腿一走,岂不省事?何必还和你

们三人罗嗦费事。”

金面佛一听,也觉有理。声音立即柔和下来,问道:“那你究竟打算干什么?”

燕明的脸色也温和了许多,说道:“少林三僧的威名,江湖上谁人能比?我所以出此下策施毒,也是因为自知不是三位的对手。”这个机诈百出的小子也真行,诈吓吹捧,软硬兼施,几句话果然说得三僧上的颜色好看了许多。

金面佛问道:“你既然知道我们弟兄厉害,又何必招惹我们?干脆你拿出解药救活了我们,咱们各走各的,永不相扰,我保证我们兄弟三人绝不与你为敌。你看如何?”

燕明哈哈大笑说:“难为你们三个人怎么能在江湖上横行这么多年?到底是机缘凑巧,还是没有碰上高人。难道你们三人还真敢吃我的解药吗?”

燕明这小子真高,这句话果然把三个恶僧问住了。是的,就是燕明真拿出解药来,他们也不敢再吃。

正在三僧呆然木立之际,燕明凑前两步说:“我这样对付你们,是想向三位要求两件事情。你们答应了,

我就给你们真正的解药。不过,得先答应我的要求。”

别看三僧这么凶狠,在生死关头,还真叫燕明摆治得上下不得。金面佛是三人之首,只得问道:“你要我们做什么?痛快地说出来。否则,我们纵死,也要拉你同下地狱……”说罢,恨恨不已。

燕明这才正色说道:“第一,我要和你们三人义结金兰,称兄呼弟。你们今天栽在我手上,算是自家兄弟作耍,可保你们一生威名。你们答应不答应?”

燕明这么一说,简直把三人的头脑给弄昏了。闹了半天,只是要求拜把兄弟,真是奇事奇闻,奇人怪论!可是,燕明不光这么说,而且还从怀中取出了四份义结桃园的贴子,显出了他的诚心结纳,不由三僧

不信!三人一想,既能活命,又可不损威名,纵然结拜,又顶屁事?遂不约而同地点了一下头。

燕明又说:“这第二件事,就是同意传我少林神功的百步神拳,只学十八招,多一招不学。不过,为

了怕你们反悔,得立字为证。你们答应了这两件事,我便交付真解药。”

三僧听罢,略显迟疑之色。燕明立即重誓相许,绝不翻悔。三人一计议,这两个条件都是很普通的事

,无关紧要,当时就答应了下来。只是要燕明先立重誓,然后再照办不误。

燕明真是装神象神,装鬼象鬼,跪倒在地起誓说道:“皇天、后土、过路的神灵听着,只要三个和尚哥哥答应了我的要求,弟子燕明如果不真心给他们解药,叫我死于极阴毒的掌力之下,或死于乱箭之中,尸骨无存。”

燕明这一起誓,连三个和尚也一齐说道:“言重了。”当下就按燕明的要求写好了姓名年庚,每人一份庚贴,行了结拜之礼,燕明正式参拜了三位义兄。

接着,由金面佛取出一本手抄书来,撕下几页交给了燕明,说这是百步神拳前十八招的口诀、打法,并作了示范。燕明把神拳秘诀接下,纳入怀内,笑嘻嘻地说道:“事情已经结束,三位和尚哥哥请回。小弟有事,要先走一步了。”

三僧一怔说:“那解药呢?你要翻悔吗?”

燕明脸色一正说:“天有灵,地有灵,头上三尺有神灵。我燕明血口起誓,怎能翻悔?我身上实在没带解药,明日自会送往镇守使衙门。我去当人质,你们好放心服药。一言为定,明日准时送到,保险不误事。”

三僧一听,也觉有理,除此也无其它良法。只得叮咛再三,—起走去。经此一闹,连接管皇觉寺的情也搁下来了。

皇觉寺的众和尚谢过燕明解围之恩,也一齐回转本寺而去。江剑臣见附近无人,正想飘身而下,燕明已跪下磕头说:“师父,你老人家请出来吧。”

江剑臣心中一动,凭三位少林僧人都没有发现自己藏身近处,竟然叫这孩子发现了。看起来,燕明的功力绝不象一般人所说的二五眼、三脚毛,还真有两下子。可是再一看,自己明明藏在西边,他却冲着北面跪下了,不觉一笑,这小子连对自己的记名师父也耍起心眼来了!随即悄没声息地从右侧掩了过去。

只听燕明又喃喃自语道:“难道我估计错了?师父他老人家真没有跟踪来此吗?今天的事,还真玄乎。”说完,方才站起。

江剑臣已大声骂道:“不成材的东西,师父不来,你就觉着玄乎,那么,你是估计我会跟来,才敢抢着立功的啦?”

燕明笑嘻嘻地涎着脸道:“我知道师父会跟踪我的。我丢人失手事小,师父可丢不起这个人。”

江剑臣又好气又好笑地问道:“你从谁手里弄来的散功丸?这药可只有六指追魂才有的啊。”

燕明“噗哧”一笑道:“压根儿我就没有毒药呀!是他们三个贼秃信了我的鬼话,才弄得疑神疑鬼起来。”

江剑臣听了,实在忍俊不住,失声笑了起来。

燕明得意地说道:“这就叫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我原打算趁他们疑神疑鬼之际,伙同皇觉寺的众僧宰了这几个秃驴。后来一想,信王今、明两天就可到来到凤阳。我想利用送药这个机会,去探听一下虚实。”

江剑臣不由暗赞他的胆大心细,谋略过人。反问道:“你不怕他们三人宰了你?”

燕明掏出结拜的庚贴和几张百步神拳图谱一晃说:“有这些把柄在我手中,他们怎么敢害我?魏忠贤的毒辣,他们三人可比咱爷们清楚得多。只要受了魏忠贤的猜疑,又有谁能活得下来?到时候,我只消几句话,就可以降住他们。何况还有他们身上所中的散功丸呢。这可是六指追魂的独门药物,非他的解药无法相救的呀!”

江剑臣暗暗点头不语。正当爷儿两个说得高兴之际,小神童曹玉飞快地奔至面前,先后给师祖、师叔见过了礼,禀告说:“掌门师祖已到,现在三清观。请三祖爷快去。”

江剑臣本是人之弃婴,被萧剑秋路过江边发现,抱交师父无极龙尤振海收养。无极龙见他的骨骼、资质,都是练武的上上佳品,就收了下来,以江为姓,取名剑臣。

江剑臣自小就是大师兄抚养,长大后,所有武功也都是大师兄代师亲授。只有师父无极龙晚年,才亲自传了他一些本门中的不传之秘。直到无极龙去世前一年,突然发现了本门三种神功。可自己的前面两个徒弟已长大成人,资质也欠佳,不能再练,所以就单传了小徒弟江剑臣一人。

无极龙临终遗命:

一、命小剑臣立即去黄山天都峰寻地苦练,直到练成为止;二、练功期间每年只许他下山一次,积外功一月;三,因江剑臣人太俊美,怕惹情孽,影响练功,每次行道江湖绝不准露出本来面目,一律改装变装容。

最后规定江剑臣除去视大师兄如师之外,一切行动都必须向掌门师兄请示。

因此,江剑臣和萧剑秋不光年龄相差三十岁左右,就感情而论,也是情如父子。江剑臣许久未见大师兄,一听小神童传言,喜不自胜,一向以孤傲冷静著称的他,如今却率先举步领头驰去。

一进三清观,只见掌门人萧剑秋坐在上首,他肩下是窦力,再下边是邱剑飞,臧玉麟站在他们三人身后,下首坐着三清观观主飞尘子,两个弟子雨石、雨谷侍立其后。看样子,他们话已谈得很久了。

江剑臣一进来,先和飞尘子对施一礼,互道景仰之意,才向大师兄叩下头去。被萧剑秋伸手拉起,又和二师兄邱剑飞与窦力见了礼。

等燕明向所有的人逐次施礼已毕,萧剑秋才脸色一肃说:“凤阳之会,是武林正义扫荡邪恶之战。但对方势力太大,党羽众多。阉贼恶爵九千岁,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稍忤其意,立招杀身大祸。和他作对,确实凶险。

所以,我主张绝不轻易求武林同道相帮,就是本门本派,我也只要他们暗中相助,尽量不让他们和魏阉手下人朝相,以免受累。因此,我方力量非常单薄,飞尘道兄乃萧某生死故交,我考虑再三,才决定下榻此间。”

萧剑秋说到这里,微一停顿。邱剑飞站起来说道:“禀掌门师兄,五皇子今天日落以前就可赶到凤阳,我最好能在城外和他朝朝相。”

萧剑秋沉吟了一下说:“你另有重任,不得再行露面。我带麟儿去城外一行。”说罢,一招手,带武臧玉麟向外走去。燕明刚想暗中尾随,江剑臣瞪了他一眼,吓得他一伸舌头,缩了回去。

这时,太阳已快下山。萧剑秋和臧玉麟抄僻静山路,迅速赶往城外。为了试一试臧玉麟的功力,展翅金雕一上来就施展了先天天极派的独特轻功“一气凌波浑元步”,上半身毫不见动,宛如天空飞掠的浮云

,向前方飘然逝去。

臧玉麟知掌门师伯在考查自己的功力,哪敢大意?也把一身所得施展到极限,飞也似地尾随上去。萧剑秋见他小小年纪已达到这种境界,心中很是高兴。他知道二师弟邱剑飞虽然好酒贪杯,嘻嘻哈哈,律徒却是极严。臧玉麟竟然在中岳嵩山打柴六年,轻功自然有很高的成就。

由于爷儿俩用上了极高的轻功赶路,盏茶工夫,已到了城北。抬头一看,前面横着一道土岭,便悄无息掩上前去,突然看见一行人马逶迤而来,眨眼间已登上了土岭。

一行人内功精湛,腿力充足。只见前面一骑开道,马上人是一个蓝衣大汉,相貌威猛,肋下佩刀。后面并骑二人,上首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华服少年,面如美玉,长眉斜飞,直鼻方口,双目如电。坐在另一匹马上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人。他面貌混和、雍容华贵,一种富丽逼人之气,足以使巨富豪权为之减色。

二骑之后,有一四十多岁与一个二十左右太监模样的人紧紧跟随,再后面是二百名御林军,萧剑秋一扯臧玉麟,腾身而起,隐于大树之后。这时,一行人已登上了土岭,看得更为清楚。

那华服少年勒马土岭,纵目远眺,马鞭遥指,顾盼之间,神采飞扬。萧剑秋看罢,不由得一怔,一拉臧玉麟退下了土岭。臧玉麟见大师伯脸色沉重,小心地问道:“师伯,发生了什么事?”

萧剑秋沉重地说:“天启昏庸,不理朝政,宠信乳母客氏,纵容魏阉专权,大明江山,国祚不长,内乱日盛,遍地尽起义之师,满人渐强,外围皆虎狼之兵。听闻诸皇子或懦弱不振,或贪色恋财,唯有信王

雄才大略,堪为人主。

不料,今天一见,他虽天生聪颖,但顾盼鹰扬,日后必主寡恩。且双目带煞,必然刚愎自用。只恐能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令尊曾作彼师,竟未看出,岂非天意。我要你拥他登上九五,立即告退,免遭不测

。”

臧玉麟凛然一动。他素遵老父遗训,如今一旦听掌门师伯之语,虽不敢诽议,但总有些颇为不然。

萧剑秋知他不会深信,附耳低语了一阵。臧玉麟说了声“谨遵师伯之命”,悄然逝去。

萧剑秋怔了一会儿,不禁摇头叹息。正在这时,只见皇陵镇守使祖大寿和从江南赶来的两江水陆代理提督魏银屏,各带手下将校亲兵迎了上来,萧剑秋立即悄然隐去。

这一行人正是信王等众。首先开路的蓝衣骑者,是信王府贴身侍卫八卦刀吴孟明。和信王并肩面行的是老驸马冉兴——即信王的姑丈。两个太监年纪大的是王承恩,年轻的是曹化淳。

五皇子朱由检知阉贼早有除己之心,皇上越是病危,自己的危险也就越大。幸得皇姑丈相帮,借祭皇陵为由,避离京师南下。一路上多亏邱剑飞,窦力二人暗中保护,才平安来到凤阳。

如今见魏银屏、祖大寿前来参拜护驾,信王吩咐免参,又传谕王承恩、曹化淳带二百御林军先去行宫安顿候驾,然后,自己只带侍卫吴孟明,老驸马冉兴,三人三骑向凤阳西面宗人府前去察看。

这宗人府乃是大明朝自成祖永乐皇帝起,在凤阳、南京、北京等处设立,主要是软禁触犯了刑律的皇族子弟。信王在北京时曾听人言,凤阳宗人府的大权已被魏忠贤所把持,将其中不少皇族宗室大肆诛戮。

所以,想去一看究竟。老驸马冉兴有心阻止,但信王雄心勃勃,怕阻止不住,只好纵马紧跟。

三骑马正走之间,信王突然发现前面溪水旁边躺着一个青衫书生模样的人。他对身后二人一挥手中的马鞭,率先抖缰赶去。

八封刀吴孟明是信王府侍卫,他本人又是武师出身,怕信王千岁有失,一夹马腹,迅速赶去,老驸马冉兴也只好驰马相随。等吴孟明翻身下马,见信王已将那人扶了起来,只见他一身泥污,淋淋漓漓,面色泛青,嘴唇发紫,满嘴涎沫顺着嘴角不断溢出。看其年纪不足二十,是个读书人的打扮。

吴孟明出身豪富,又是老驸马冉兴的外甥,平素教五皇子习学拳术,很受信王礼遇。信王受魏阉排挤,在当今诸皇子当中,最不受皇上喜爱。加之信王对下人宽厚,所以,吴孟明有时敢直言不讳。

如今见小千岁一身亲王服被那落水人给玷污得斑斑点点,心中一急,埋怨道:“千岁,你是龙凤之体,理应自重。快快放下这落水之人,回头打发人前来救他就是了。”

放在平日,吴孟明的话信王一般是会听从的。可今日却大为不然,虽未发怒,却正色训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圣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王岂能见死不管?

我看此人骨骼清奇,绝非常人。如今他昏迷不醒,口吐涎沫,肯定是中毒无疑。”

说到这里,突然看见溪水边上有一条死蛇,长仅尺余,周身墨绿。信王素有大志,刻苦攻读诸子百家,涉猎甚广,对医学也颇有心得。当即断定这青衫书生是中蛇毒无疑。

他因为将青衫书生揽入怀内,行动不得,遂传渝吴孟明道:“快快取下马背上的黄色锦囊。”

吴孟明不敢违命,只得将信王所骑马上的黄色锦囊取来奉上。信王腾出右手在囊内掏摸了一下,拿出一把湘竹折扇。扇柄上系一扇坠,乃是千年雄黄之精雕刻成盘龙模样,金光闪闪,通体透明。信王把雄黄扇坠扯下,递给吴孟明说道:“此人所中之毒,唯此可救。速速碾碎给他灌服。”

冉兴、吴孟明二人一听,大吃一惊。扑通一声,一齐跪倒在地,冉兴奏道:“小千岁,此物乃先皇所赐,珍贵异常。为了一介凡夫,毁此奇珍,万万不可。”

吴孟明说得更为露骨:“千岁,先皇驾崩时,你年纪尚小。奇珍异宝,只此而已。如今为这个穷酸毁去,岂不怕当今万岁知道,治你个轻弃先皇恩泽之罪?微臣绝不敢从命。”

信王知二人绝不会砸碎扇坠,遂轻轻把中毒人平放地上,拾了两块石头用溪水洗净,用手绢擦干,放

下一块,把扇坠置于其上。右手拿起另一块石头往上一扬,刚想下落,冉兴、吴孟明已连连叩头,乱呼“不可”。

就在这时,一条人影鬼幻似地从草丛中渐渐扑近,似乎也想阻止信王别砸碎了这件稀世奇珍。不料信

王救人心切,石块一落,那件雄黄扇坠已成粉碎。

他迅速取了一些粉末,撬开中毒人之口送入嘴内,又命吴孟明取些溪水灌了下去。然后包起了砸碎的雄黄说道:“毁了一件玩物,救活一条人命,哪些不好?孟明,速将他挟上我的马去,带回行宫。”

吴孟明见事已如此,哪敢再抗谕令?双手操起青衫书生,放在五皇子的爱骑逍遥马上。

吴孟明刚想把自己的坐骑让给小千岁,信王已一跃上马,一手轻挟中毒书生,抖缰折回来路。草丛中那条奇幻的人影轻轻地叹息了一声,悄然逸去。

信王一行四人来到行宫之前,凤阳府所有官员都呈上了手折。信王一皱眉头,吴孟明知信王素不喜好排场,纵马向前,大声传谕道:“王爷远道疲劳,各位大人暂回本府,候王爷传见。”各官遵命散去。

信王进了行宫,太监王承恩趋前跪禀:“一切安排妥当,请王爷沫浴更衣。”

信王先叫吴孟明把中毒人抱下马来,自己才甩蹬下马。吴孟明心中生厌,又不敢不遵信王口逾,抱着中毒书生,不高兴地问道:“禀王爷,此人放在何处?”

他这是不愤之言,信王岂能不知?微微一笑说:“放在我的寝宫。”信王这句话,可把行宫所有的人都给震动了。冉兴、吴孟明知不可再谏,只好抱着中毒书生向寝宫走去。

这寝宫非常豪华,原是供每年前来祭陵的皇子作行宫的。雕满龙凤图案的龙床上,己为信王整顿一新。吴孟明一看,束手无策。心里话:怀中之人反正不能放在龙床上。正想启禀千岁请示行止,猛听怀中人

一声呻吟,身躯微抖,“哇”地一声,一股子涎水喷了吴孟明一身。

吴孟明素**洁,见自己一身污秽,恨不得将中毒之人摔于地下,再踢他几脚。但有千岁在此,岂敢

造次?他心内有气,双臂陡然用力,想给中毒书生吃点苦头。不料一夹之下,大吃一惊。原来他所夹之处

,有如硬木一段。他以为此人中毒太深,已然死去,更感丧气。随即大喊一声:“千岁,这人已经死了。”

信王不如真假,忙不迭地说道:“快放床上,以便急救。”

吴孟明这时哪里还顾什么龙床不龙床,只求赶快放手。当下紧走两步,来到龙床之前,将中毒书生往

床上一撂。斜眼看去,只见那人面色渐转红润,青紫之色已快退净。他暗暗稀奇,一时莫名其妙起来。

信王一把脉搏,已趋好转,认为是吴孟明捣蛋,反而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吓得吴孟明连连后退。因为中毒人尚未清醒,信王传谕煎熬参汤,命小太监曹化淳伺候服下。

等信王沐浴更衣,进罢了晚餐,在已定更以后。吴孟明请示信王,如何安息。

信王思索了一下说:“寝宫有一暗间,速备床铺,我暂宿一宵。”吴孟明恨不得把中毒人抛出宫外,可又怕触怒小千岁,只得依王爷吩咐,在暗室内铺床让信王安歇。一切安排停当,老驸马冉兴、大太监王

承恩和小太监曹化淳叩头退出。八卦刀吴孟明仍侍立信王座后,默默不语。

信王突然叫道:“吴孟明。”

吴孟明恭身应道:“微臣在。”

信王微笑道:“你今天很不高兴,是吗?”

吴孟明低声说:“微臣不敢。”

信王怔了一下说:“你也休息去吧。”

吴孟明仍直立不动。信王奇道:“你怎么不听小王之言了?”

吴孟明说:“微臣职责侍卫、千岁卧榻之前有生人在此,微臣怎敢离去?”

信王素知他很忠心自己,确实不肯出去,就命吴孟明掌灯,又到龙床之前去看那书生病情如何。信王一验看,发现那书生下体己湿,想是中毒过后,小便失禁。

信王接过灯来,叫吴孟明给他退下了裤子。信王又取出自己一条裤子,令吴孟明给他换上。吴孟明简直气得发昏,又不敢违抗。

收拾好之后,信王回到座上,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我们已来到行宫,孟起怎么还没到来?”

书中暗表,原来信王身边待卫只有两人,除吴孟明外,另一个是他的族弟吴孟起。吴孟明出身豪贵,吴孟起却生于平民。可吴孟起的一身武功却超过吴孟明许多。过了淮河,老驸马请准信王派吴孟起先进入

凤阳暗查动静。现在已过初更,人还不见来到,所以信王问了一句。

吴孟明知族弟武功很高,轻功更佳,人称飞天流星,对他很为倚重。听千岁一向,就放心地答道:“请千岁放心,孟起此去,万无一失。也许有事没有查清。”

信王无奈,只好叫吴孟明掌灯送自己去暗室安歇。

这暗室虽然不小,但黑暗异常。吴孟明一肚子气闷,干脆连窗户也未开启,伺候王爷睡好,自己在床前盘膝坐下,闭目养神。由于沿途小心守护,加上奔波劳顿,工夫不大,吴孟明竟睡了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吴孟明忽觉一阵内急。睁眼一看,见信王熟睡未醒。他悄悄站起,蹑手蹑脚,拉开了暗室的屋门。刚跨出一步,就吓得“哎哟”了一声,几乎跌坐地上。

这一来,把熟睡中的信王也惊醒了,忙披衣下床,跨出喑室,尽管信王平素自夸胆大,这一回也被吓得真魂出窍了。

原来灯光摇曳之中,在那张龙床之前竟赫然站立着两个彪形大汉,清一色的夜行衣靠,每人一口金背砍山刀高高举起,正对着龙床之上,更加出奇的是,两口刀虽然举起,两个大汉却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简直象木雕泥塑一般。看样子,好象已站了很久。

信王虽然不懂江湖中的事情,可他天资聪慧,又博览群书,料定两个大汉肯定是魏阉派遣前来行刺自己。在他们作案时,不知是什么人用什么法子给制住了。吴孟明到底是练武的人,他一见此状,就知道这

两个人是被人用点穴手法给封闭了穴道,所以才呆然木立。

灵机一动,想起了睡熟的青衫书生。心想,莫非是他?忙蹿到床前一看,只见那中毒书生仰面朝天,形如大字,睡得正香。

信王缓缓说道:“死生有命,诚然不假。要不是救了这个中毒书生,孤家睡此龙床,岂不是已身断三截。快传御姑丈、王承恩二人速速来此,不要惊动外人。”

不多一时、冉兴、王承恩二人衣衫不整,闯进寝宫。一见情形,大惊失色。急忙上前跪倒,异口同声

请王爷治二人护驾不力之罪。

信王伸双手一一扶起说:“阉贼势大,二卿何罪之有?快快审问这两个叛贼系何人指使。”

吴孟明扑到二人身旁,用尽平生之力,怎么也不能把他们推倒。那二人始终是原来的样子,丝毫不改。又呼叫中毒书生,任你如何呼唤,那书生只是哼了一声,又转身睡去,怎么也叫他不醒,信王早已觉察

这书生绝非常人,正想说话,猛见小太监曹化淳跪到寝宫门外禀道:“皇陵镇守使祖大寿夜叩宫门,声称有急事禀报王爷千岁。”

信王闻言,心中已然雪亮。看起来,这两个大汉是魏忠贤麾下的恶贼无疑。想必是奉派行刺,届时不偕,又派祖大寿漏夜深更借口急事,前来察看。忙叫王承恩去传谕道:“告诉祖将军,小王疲倦已极,有事明日再禀。”

不一会儿,王承恩面带惊慌之色回来道:“祖大寿一再声称,他身为凤阳总兵,又兼皇陵镇守使。王爷祭陵,他应负护卫之职。今晚凤阳发现飞贼,他坚持一定要察看寝宫。”

信王沉吟一下说:“我明白了!祖大寿等是怕行刺之人被我们擒获,审出口供,对阉贼不利,所以深夜闯宫。如无异常情况,他自然退回,如发现刺客落在我们手中,他必破釜沉舟,乘机害我。我想,就是

你们几个,他也不会留下一人。”

老驸马冉兴等一方面佩服五皇子年纪虽小,料事如神,所言确实有理。一方面知煞星照命,危机立至。冉兴低声叹道,“王爷不听老臣之言,致有今日之危。事已至此,已别无良策。只好由老臣出面抵挡,吴孟明保王驾速从后门闯出。”

信王苦笑道:“御姑丈,孟明一人之力,自保尚且未必,岂能保孤?我倒要看一看祖大寿这厮敢对我

如何?”说罢,头一个走出寝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玄尘道途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五胡之血时代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终末忍界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我有一个霸总朋友艾泽拉斯奥术轨迹佣兵1929我开启了末世黑暗女巫立身伟正[穿书]是霍躲不过饮唐玖先生清悠路桃源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