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下去吧,朕好好想想。”嬴政语气很疲惫的说道。
从昏暗的宫殿走到阳光下,李斯看见赵高正在对罗网发号施令,看着这个忙碌的太监心中很矛盾,这个赵高与扶苏到底会恶化的到什么地步,嬴政是站在扶苏这边,还是站在赵高这边,关于这一点始皇帝一直没有表明态度。
诡谲的咸阳,深不可测的骊山,真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可以走到头。
但是李斯明确一点,那就是赵高与扶苏一定有一个人会倒下,相对来赵高的结果一定会比扶苏更惨,而大秦储君与罗网掌管者之间的成败,不过是始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赵高这个人物也很矛盾,帝国的罗网在他的掌控之下一直很稳定,也有很出色的行动能力,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赵高对罗网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大的,反而有了些制衡的味道在其中。
只有李斯知道,如果始皇帝宾天这个宦官一定会被送进陪葬陵!这是嬴政亲**待李斯的,如果赵高失去了嬴政的压制,那么这个太监对于权势的**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怕是这个赵高会成为第二个吕不韦。
把扶苏除外,无论哪个皇子来做秦二世都无关所谓,比较这个天下还是秦的天下,可若是臣篡君位那是不可饶恕的,所以对于赵高嬴政一直有着后手!而李斯与赵高也有真很深的警惕。
————————————————————分割线
南郡
张良向刘邦交待了这次任务的具体流程与安排,也做好了所有的打算。
“如果楚军从沛县出兵……”说道这里刘邦低声说道:“我们会不会鞭长莫及。”
张良很有兴趣的看着刘邦说道:“刘兄心中一定有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对吧。”
刘邦点头说道:“楚军大军挥进,必然冲着南郡而来,而沿途的郡县一定会被军队摧残,我不想看到这个过程。”
“刘兄仁义,其实这个很好解决。”张良指着地图说道:“凡是江东军路过之处一律放行!”
“那他们攻城了?要怎么办。”
“投降?”
“对!”张良点头说道:“服从楚军,投降!”
“子房的意思是让项羽大军通行无阻直到南郡?”刘邦语气很震惊。
“让战争的损失灾祸到最低,这是最好的办法。”
“然后呢?”刘邦接着问道。
“在南郡城下,歼灭楚军!一战定输赢!”
张良在刘邦的脸上看到有些犹豫不决……
“如果刘兄坚决不想要战争出现在眼前,就要做到不战而胜。”张良的眼神带着深意,“想要不战而胜,刘兄你做的到吗?”
“事在人为!”刘邦站起声语气带着坚决,:“太子扶苏也不想战争出现在秦国内部,就像扶苏当年说的一句话,这片大地的子民已经经不起的战火的摧残了,这个民族的血早在百年前的战国就流的够多了。”
看着这种舍我其谁的气势,现在张良明白了扶苏为什么要选择刘邦,为什么选择南郡,从前几天与项羽的遭遇来看,刘邦身上的确有着某种特质可以克制住项羽,虽然不敢确定是哪一点,但是张良知道这个项羽一定不会死刘邦的对手。
还有一点,刘邦身上还有一种特征!这种特征与扶苏的很相像,慈悲!果决!舍我其谁!誓不罢休!这些东西在扶苏身上有同样有着,张良突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如果拿刘邦与扶苏做比较,哪一个更优秀。
吕雉走进屋中将茶放在桌上,打断了两人的对话,感觉到刘邦不悦的目光又匆匆离开。
“网已经撒出去了!”张良说道:“现在就只能等着消息。”
“会有人先知先觉的,来阻挠?”刘邦知道这些日子的张良的担忧,他也同样明白,如果这一次不解决楚国的内患,一旦西北边疆开战楚军如果在背后捅大秦一刀,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这一次行动失败。
扶苏会倒霉,刘邦会倒霉,甚至连影子也会牵连!
刘邦感觉自己的担子很重,也很棘手!如果扶苏与刘邦,与影子与张良不能在西北大战之前解决这个隐患呢么嬴政很有可能会使用雷霆手段,在西北大战之前出楚地就要先来一场腥风血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扶苏只好硬着头皮上!刘邦也一样只能选择面对,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为了让这个民族放下内战与分歧!
“子房觉得是什么人会先知先觉的察觉道我们这个计划!”刘邦还是一样的语气,心情没有太多的变化。
“不知道!”张良直白的说道:“可是不管是罗网,还是隐藏在暗处的心机坡策之辈,这个天下所有的眼睛都盯着骊山与咸阳。”
“扶苏公子不能动,大秦太子一动,天下有多少人也会闻风而动!”
“有头绪吗?”刘邦接着说道:“楚地江东那条线有多少人盯着。”
听到刘邦的话张良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太多了!虽然天下平定,但是前六国的旧族一直蛰伏着。
“可能是楚南公。”张亮说出去推测,这个推测最先也是扶苏想到的,
“楚南公?”
知道刘邦的疑惑张良接着说道:“如果只是一个楚南公也就罢了,怕就怕有心人也盯着江东的动态,伺机而动。”
“子房!”刘邦正色说道,“你有什么打算吗?既然想到了一定是有备而来的。”
张良将两杯茶放到自己的面前,将一杯茶水一口气喝下留下一个空杯子。
“这是什么意思。”刘邦看不明白。
“杯子中没茶了,要一个杯子何用,但是另外一只杯子中缺还有茶,可以用来解渴,饥渴的人是不会选择一个空杯子,所以我们要把江东的水倒空,然后再另一个地方把水倒满。”
张良继续着手中的动作,“扶苏公子说过一个声东击西的故事,如今的情况可不就是这样吗?”
“知道我们意图的人并不多。”刘邦好像明白了,笑的很从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