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0532章 鸿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冉闵沉声道:“与晋军的决战地点,朕欲放在这里——鸿沟。”

顺着冉闵的手指点着的地方,便能清晰地看到距离大梁城不是太远的鸿沟。

“陛下想要放弃阳武、固山和尉氏这些地方,诱敌深入吗?”

“不错。朕左思右想,继续在阳武、固山一线与晋军对峙,已经落了下乘!被动防守,不是我魏军的风格。以退为进,将晋军引到鸿沟进行大战才是王道!”

崔皓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说道:“鸿沟这个地方不甚宽广,没有一马平川的旷野,遍布丘陵、河泽,地方狭窄,几十万的军队,无论如何在那里都是施展不开的。”

“不错。”王猛亦是赞同地道:“鸿沟,古称狼汤渠,北临万里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大平原,南接中岳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兵家必争的古战场。”

“据说在楚汉相争时,刘项商定鸿沟和约,划鸿沟为界(楚河汉界),东面是项羽的楚、西面属刘邦的汉。若是能把决战的地点放置在这里,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不过晋军的统帅,无论是谢安还是桓温都是当世之名将,他们不是傻子,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的。”

战国时的魏惠王为了战争需要,曾两次兴工,开挖了鸿沟。

它西自荥阳以下引黄河水为源,向东流经中牟、开封,折而南下,入颍河通淮河,把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连接起来,构成鸿沟水系。

鸿沟有圃田泽调节,水量充沛,与其相连的河道,水位相对稳定,对发展航运很有利。

它向南通淮河、邗沟与长江贯通;向东通济水、泗水,沿济水而下,可通淄济运河;向北通黄河,溯黄河西向,与洛河、渭水相连,使河南成为全国水路交通的核心地区。

鸿沟的开凿,为后来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条件。

秦始皇统一华夏后,充分利用了鸿沟水系和济水等河流,把在南方征集的大批粮食运往北方,并在鸿沟与黄河分流处兴建规模庞大的敖仓,作为转运站。

而这次冉闵想要将与晋军决战的地点放在鸿沟,就是看中了这个地方比较狭窄,不利于几十万的大军作战的缘故。

但谢安和桓温都不是傻瓜,反而他们都很聪明,有着远见卓识,他们不可能看不出来,冉闵这般欲擒故纵,放弃了阳武、固山的防线,让他们把大梁城包围了,还诱使他们率兵追击到鸿沟去是一个天大的阴谋的。

看着冉闵等人都愁眉苦脸的模样,秦牧笑吟吟地道:“陛下,臣有一计。”

“请讲!”冉闵顿时眼前一亮。

“谢安与桓温都是晋国的名将,战功赫赫。但桓温灭了成汉之后,拥兵自重,对于晋国朝廷时有不敬之举,所以备受建康方面的忌惮!故而统领六七十万军队的权柄,建康方面绝不会甘心放到桓温的手里的。”

“谢安呢?谢安练兵、治军、打仗都很有一套,就连卫峥都对他赞不绝口,自愧弗如。若是由谢安领兵,咱们的计划未必能够成功啊!”

秦牧摇摇头说道:“自然也不能让谢安领兵都。谢安这个人,能力是有,但是资历和威望都远远不够,骤然掌握八万人的北府军,已经是东晋朝廷对他莫大的信任了,又立马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的话,相信,不只是晋国朝中的大臣不甘,就连各路晋军将领都会不服气的。”

“噢?那除了谢安和桓温,晋国的将军里面,还有谁有这个本事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

“陛下忘了吗?可还记得长平殷深源乎?”

“殷浩?”冉闵傻眼了。

这时,在一侧的荀稷瞪着眼睛说道:“秦大人,不会吧?这殷浩乃是我魏军的败军之将,晋国怎么可能放心再让他领兵与我军作战?这般规模宏大的战争,晋人岂能不慎之又慎?”

崔皓亦是说道:“是啊。殷浩这个人我也听说过!其早年以见识度量、清明高远而富有美名,酷爱《老子》。殷浩隐居十年,不曾出仕做官,后来才接受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征召,拜建武将军、扬州刺史。”

“但殷浩的本事着实一般,除了一张嘴,还有满腹经纶之外,恕我眼拙,实在看不出来他还有什么别的本事。”

秦牧闻言,又云淡风轻地笑着道:“这便是东晋政坛的怪异之处。国人皆清谈,有真才实学而出身低下,或者性格木讷,寡言少语的人往往不受重用,但清谈之士,就成了国士无双!似殷浩其人也是应运而生的。”

两晋之时,特别讲究门第观念、血统出身。

如果出生于世家大族,不用自己怎么努力就可以得到显赫的官职,而如果生在平民家庭,则是不管你如何奋斗也几乎不可能进入上流社会,甚至连当个小官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就冉闵所知道的,有一个是例外,便是已故的东晋名将陶侃。

陶侃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全靠母亲把他抚养长大,母亲为了他能有一个好的发展,特别鼓励他去广泛结交成功人士,甚至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为他筹集与朋友交往的资金。

陶侃明白母亲的一片苦心,不仅自己努力上进,对母亲也更是非常的敬重。

所以当他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到县里当了一个小官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母亲弄了一坛子咸鱼捎回家,想让她老人家饱饱口福,却不想母亲不仅把鱼退了回来,还写信责备他不该损公肥私。

陶侃脱颖而出,以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伐张昌、平陈敏、讨杜弢、征苏峻,安定广州、镇守长江中游,不仅对东晋初年政治局面的稳固起了重要作用,也为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由寒门子弟跃而成为别人不能忽视的一股势力。

这些成就,与他严于律己、不断进取是有很大关系的。

当然了,陶侃也不能说完全是寒门的。

其父陶丹,孙吴时曾当过边将,官至扬武将军。

扬武,是杂号,地位不高。

陶侃先世无显赫仕宦可以溯记,年轻时又当过寻阳的“鱼梁吏”,说明其家属于“寒门”这类社会地位很低的阶层。

西晋灭吴后,中原人称江南人为“亡国之馀”,江东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斥。

姑且算陶侃出身寒门吧。

这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对此,没人敢去质疑。

冉闵一针见血地问道:“如何才能让东晋朝廷用殷浩为晋军统帅?”

“这个不难。陛下岂不闻赵括之故事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玄尘道途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终末忍界奸夫是皇帝
相邻小说
狙击蝴蝶无上邪尊赶山传奇宫斗不如当太后坠落春夜三国霸途小丑的游戏未来之小丑档案一镰斩:觉醒祭炼狱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