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43、第 43 章(已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大明正在急速崛起, 这也给周围的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当初元廷在的时候,这些周边的小国自然而然投靠了元廷,甚至有一些小国,跟元廷的关系还非常密切。后来元廷覆灭,一些元廷的军队就逃入了这些国家之中。元军在面对大明的时候显得各种废物, 但是在面对这些小国的时候,却是占据了优势的, 因此,这些小国其实已经是被这些元军给控制了。

另外一些就是觉得大明如今的精力被北元那边牵制住了,应该没多少精力来理会他们,所以名义上称臣, 实际上私底下小动作不少。

这次朱标这个皇太子大婚,也算得上是继开国之后第一等的大事了!如今朝廷也不缺钱,所以,干脆就准备大办一场,早早就放出话去, 因此,周边的各个小国不管立场如何, 都得派出使节过来。

朱元璋原本是一个非常简朴的人,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以前是真没钱,所以就算是对自己也比较抠门。

现在呢,不管是国库, 还是内帑,都非常充盈,朱元璋虽说不至于太大手大脚,但是很多时候,行事也非常大方了。要不然的话,这一次也不至于将太子大婚的事情大办特办,早早就通知了四方诸国。要知道,招待这些使节也是非常花钱的事情,而且按照惯例,各国使节哪怕送来的都是些破烂,你也得回一份丰厚的赏赐才行。

对于这种事情,舒云其实并没有多计较,她看过了各个国家的名录之后,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这些国家打开市场,与大明通商。

通商这种事情,明面上看,对于这些小国来说是好事,他们是真的很穷,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几乎啥都没有。跟大明通商之后,就可以用自身的资源,向大明换取各种所需要的商品,但是,凡是后世学过一点经济学的都知道,这其实是一种经济上的绑架,随着这样的通商持续进行,带来的势必是他们在经济上对大明的依赖,到时候,只需要大明说一句,你们不听话,以后不跟你们做生意了,也不许其他小弟跟你们做生意,那么,这个国家经济就要陷入崩溃了!

朱棡听着舒云的教导,不由有些恶寒,他警惕地看着舒云,问道:“娘,我们以后自个出去开辟藩国,回头不会也这样对我们吧!”朱棡如今生意已经开始做大了,他甚至将自个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钱拿出来买了一条海船,加入了一个经常去倭国那边船队,那边果然盛产黄金,光是靠着倭国和大明之间金银兑换比例的差异,他不过就出海了一次,就大赚了一笔,这还不算他带过去出售的其他商品。不过,倭国如今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正处在战乱之中,幕府和下面的诸藩如今打成一团,朱棡正琢磨着是不是找自个老爹低价购买一批作废的武器什么的,然后高价卖给那些倭人呢!他做了这么久的生意,舒云稍微一说,他就看出了其中的毒辣之处,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舒云笑眯眯地说道:“当然不会,相关的技术资料都会给你们一份的!”

朱樉和朱棡都松了一口气,可惜的是,他们这口气松得实在是太早了,舒云接着就不紧不慢地说道:“反正你们不能光带着技术资料过去,相应的工匠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你们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有了!”

兄弟两个顿时就哀嚎起来,这些都不便宜啊!别的不说,如今市面上,一个熟手的工匠,那些作坊开出来的价格甚至比许多官员的俸禄还要高了,如果指望这些工匠跟着移民,想必要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少!

舒云很快提醒道:“你们也别着急嘛,你们将来去的地方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说不定也有些好东西呢,回来技术换技术,工匠换工匠,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嘛!”舒云可不会自大地认为就中原大地技术高超,其他的文明,也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的,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岂不是更好?

舒云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到底到了程度,但是,哪怕就是那种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状态的部族,也是有值得学习的闪光点的,再不济,技术水平不足,还可以用一些当地的特产来换嘛!

至于说什么工匠还有机器什么要靠别的来换,那也是后期的事情了,起码先期的建设上头,这些都是要援助的,别的不说,你没有足够多的人过去,你就算将地方打下来了,你统治得了吗?

所以,这些年的时候,大明这边几乎是玩命地鼓励生育,反正是摊丁入亩,压根不会多收什么人头税,多生几个孩子,哪怕是女孩子,出嫁之前也是家里的劳动力,小的时候帮着打理家务,大一点就能跟着上面的长辈去作坊做工了!

另外就是,不管是生儿生女,朝廷都是有补贴的,像是一些人口比较少的地方,补贴直接就是分田。而对于一些人口相对比较多,土地资源不太足的地方,补贴就是以减税的形式发放,主要就是减田税,横竖现在商税越来越多,田税的重要性就大大下降了!另外就是,如果承诺将来肯按照朝廷的安排移民,还有额外的补贴,这个补贴是成年的时候一次性发放的,按照移民的距离发放,移民的地方越远,补贴就越高。

至于那些作坊的女工,的确生育减少了她们的收入,可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年头,压根没有靠谱的避孕措施,怀上了,如果不想伤身体的话,就得生下来。而溺婴弃婴是大罪,一旦发现,一家子都得被拉去做苦役,所以,该生还是得生。好在这个年代,家里长辈帮着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孩子差不多能断奶了,就留在家里跟着长辈或者是年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亲妈照旧去做工。实在不行,一些作坊的附近还搞了育婴堂,类似于托儿所的那种,找了一些婆子帮着看护洗刷,亲妈休息的时候赶过来喂个奶就行!

虽说比起后世来,很多地方还不成熟,显得不够温情,不够人性化,但是,原本在这个时代,除了大户人家,寻常人家带孩子就都是这样过来的,哪有那么多心思考虑什么婴幼儿心理健康呢!

当然,教育是不能省的,义务教育现在拿出来不现实,扫盲却是应该的。在作坊里头,识字的女工都比不识字的拿钱多,因为有的工作,还真的就只有识字的能做,所以,不仅官府将扫盲当成了一项政绩来考核,其实这些作坊主也是乐意在培训的时候出钱教导一些常用字的。

在这方面,汉语真的很占优势,一天学三四个字,一年下来也一千多了,两年差不多就将常用字都认完了,正常的阅读也不会有什么障碍了!以至于现在识字率比较高的南方已经催生出了一个新的职业--话本写手。

前朝的时候,就有人专门写杂剧排演,早就蔚然成风,不过呢,那些面向的对象还是读书人。排出剧目出来之后,面向的才是寻常百姓。而现在呢,已经开始有不少人开始写通俗小说了!现在因为识字率也高了,活字印刷自然也就普及开来了,加上造纸技术的发展,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很低,这也导致了市面上书籍的价格一落千丈,就算是寻常小市民,一个月买个十本八本的话本回去也不成问题。如此一来,自然有一些比较有想法的文人进入了这个行当。

没办法,现在识字率高了,一些原本有天赋,却没什么机会读书的人因为经济情况允许的缘故,也开始读书了,偏偏呢,各地每年科举的名额还是那么多。而且举人也就算了,考中了秀才,每隔三年就得再考一次,就像是年审一样,考核不过,对不起,你的秀才功名没啦!哪怕考核难度不算大,也是会有人被刷下来的。

考秀才相对容易,考举人的比例,比后世高考本科录取率还要低,至于举人考进士,那就相当于国考热门岗位的录取率了,甚至更低一点。

所以,读书虽说回报率挺高,问题是风险也很大,一些考了一年又一年,眼看着希望不大的,总不能一直读书拖累家里吧!虽说现在读书花销比以前小了,可是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那就是纯支出,没有回报的,所以,一些自觉自个科举无望,又不想去做什么账房,也干不了什么苦力的,一些人就开始转行做写手了!横竖如今这个行业才起步,就算全是才子佳人的套路,也是有人愿意看的!

舒云也不怕到时候没人跟出去移民,现在人口数量不怎么多还好,等到人口数量上去了,本地能够得到的工作机会少了,看到别人过得滋润,自个分不到什么家产,娶不到媳妇,自然会有人想要出去冒险闯荡。

别说什么汉人没有冒险精神,他们不是缺乏冒险精神,实实在在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勤劳的劳动,用土地养活自己,他们自然没必要去海洋上冒险。他们要真是没有冒险精神,华夏民族到今天还只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呢,如今大明占据的传统的汉人控制的疆土,当年不都是祖先们披荆斩棘,一寸一寸开发下来的吗?

所以,只要有这个需要,汉人根本不缺乏冒险精神。真要是吃不上饭了,大家都敢抄起竹竿子造反了,还怕什么移民呢?

当然,移民这种事情,关键还得看利益够不够大,在不移民说不定连卖苦力都没人要,移民就能获得朝廷补贴,到了地方就分田分地,立马变成小地主的情况下,只怕没几个人会拒绝得了这样的诱惑。

所以,在明白了未来能够得到的助力之后,一帮皇子一个个都跃跃欲试起来。老朱家的孩子,老实的不多,奇葩的不少,许多都是一帮唯恐天下不乱的货色。朱元璋的儿子更是大多数都是满肚子的坏水,可以说,没一个是简单的,也就是到了后来,从朱棣开始,他自个是藩王造反,就开始将一帮子藩王当猪养,才将一帮藩王大多数变成了废物点心。

而朱元璋的这些儿子,就没一个乐意留在中原的,一个个都野心勃勃想要出去闯一闯呢!至于后宫那些有儿子的后妃,一开始的时候,都觉得中原繁华,留在中原很不错,但是很快,她们就改了主意。留在中原做藩王,无诏不得入京,她们这些后妃后半辈子也就是被困在后宫,下半辈子差不多都很难有机会见到自个儿子了!而自个儿子要是出去开辟藩国,情况就不一样了,那边稳定下来之后,就可以直接将自个生母接过去做王太后。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留在宫里有什么好的,朱元璋又不是什么会沉迷美色的人,就算是沉迷美色,后宫美女多了去了,最恶心的就是高丽,当初送美女给蒙古人,现在就开始进贡美女给大明了。

朱元璋虽说不至于全部收到自个后宫里头,还有许多要赏赐给朝臣,但是后宫还是有好几个高丽美人的。总的来说,朱元璋的后宫质量是真的很不错,她们这些连儿子都生了的,已经算是年老色衰了。虽说位份待遇比那些新人高,但是圣宠却已经远不如从前了。

现在尚且如此,等到年纪再大一点,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深宫寂寞,偏偏宫规森严,想要跟其他妃子斗一斗都是不行,宫规不是摆在那里好看的,所以,还不如跟着儿子出去呢!有好几个儿子的,如今就是发愁将来到底跟着谁!

至于生公主的,也没什么可发愁的,年纪最大的临安公主婚事已经定下来了,驸马是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李善长在朱元璋限制相权之后就看明白了,之后也就乖觉多了,老老实实辞了官,他手里头也有不少产业,有个韩国公的名头,哪怕没有实际上的差事,在京城也没几个人敢不给他面子。

李祺呢,也算得上是有为青年,虽说年纪比临安公主稍微大了几岁,但是这也算不上什么。李善长能够及时收手,急流勇退,朱元璋也不会对这个给自己立下过不少功劳的老伙计赶尽杀绝,既然他消停了,那么,朱元璋自然会对李家进行施恩。比如说,李祺呢,就被朱元璋提拔了上来,很是露了几次脸,算是勋贵二代里头领头的人物了。

然后呢,朱元璋圣旨下来,临安公主下降,借着临安公主的面子,李家这个韩国公的爵位还能三代不降等承袭,可谓是天恩浩荡了!

在宫里,临安公主这个大姐姐实际上地位也是有些尴尬的,她是大公主,但是,下面就有一个皇后所出的嫡出公主,两人年纪相差也不算很大,生母孙氏虽说封了妃,但是却只有两个公主,在宫里头腰杆就不那么硬了!

作为嫡公主,朱樨早早就被封了宁国公主,这位从小是跟着上头几个兄长一块儿上课的,早早就显露了与其他公主不同的画风,她非常好学,却不喜欢学什么琴棋书画,而是跟着自己的兄长学文韬武略,甚至是治国之术,在下面的小姐妹那里也非常威风,有好些公主都对她崇拜得很。

朱樨自从知道自个的兄弟将来可以带兵出去建立自个的藩国之后就不干了,成天磨着朱元璋和舒云,表示男人能做的事情,她也能做,她也要做女王!

朱元璋和舒云干脆就许诺,她如果能够训练出一支差不多的军队出来,就满足她的要求。朱樨也是个行动派,她回头就招收了一批七八岁的女童,一般是孤儿,或者是皇庄上的佃户之女,然后就开始训练起来。

因为火器的普及,对于士兵的素质要求就跟以前不一样了,另外就是,在青春期之前,其实同龄的男孩子是打不过女孩子的,所以,朱樨训练出来的这一支女童军,居然还挺有模有样的!

朱樨直接许诺,如果她可以建立自个的国家,会让女子享有跟男子一样的权力,她们也可以读书参军做官,自个当家作主,不用到了年纪,就不得不选个男人嫁了,哪怕自己能挣钱,在别人眼里,女人还是天生低人一等。

朱樨直接放言,她要真正建立起一个男女平等的大同世界,如果她成功了,大明这边自然也会得到改变!

朱樨的这一番宣言还是很有鼓动性的,哪怕面对的是一帮小女孩。但是这个时代的女孩子跟几百年后的不一样,几百年后的孩子还都是被父母宠着护着的,他们二三十岁了,都能毫不犹豫地宣称,谁还不是个宝宝呢!而在这个时候,普通人家家里的女孩子,四五岁就要开始分担家务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相对来说,她们懂事也很早,看到的事情也很多,对于家中女性长辈的处境也比较了解。哪怕如今女孩子也能做工挣钱了,在很多人眼里,女孩子还是赔钱货,因为养到十五六岁就要出嫁,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而儿子呢,却可以娶媳妇进来,给家里增加劳动力,所以,对儿子和女儿的态度自然是不一样的。

因此,哪怕朱樨的宣言有的地方很幼稚,很理想化,但是,这些女孩子还是比较心动的,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容易,朱樨的待遇又很好,所以,虽说训练很累,比去作坊做工还要累,但是她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朱樨如今就在缠着舒云,表示要让自个手底下的这些女兵见一见市面,试一下她们的战力如何,如果可以的话,按照朱元璋当初对朱樨的承诺,她这个宁国公主就能开府建牙了!

对于朱樨的想法,舒云还是比较鼓励的,解放女性,男女平等本来就是她希望看到的,只是问题是,现在还真没什么机会,能让朱樨和她手底下的女兵显露身手的。

虽说中原这些年一直在高速发展,看起来非常太平的样子,但是在边境那边,其实一直没有消停过。

元廷当年控制的地方实在是太大,留下的影响也实在是太深,大明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如今还是在想办法削除元廷留下来的影响力,对于一些冥顽不灵的,就得动用武力。

问题是,那种地方,骤然就让只是经历过训练,并没有真正见过血的女兵们过去,也实在是太刺激了一些,说不准还没等到这些女兵练出来,就要损失惨重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还是需要让她们找几个小目标练练手才行!

舒云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一个合适的目标,只得说道:“这些娘还真不知道,要不,你去问问你爹?”

朱樨点了点头,信心十足地说道:“好,我这就去找爹!”她当然信心十足,她的信心也算得上是打出来的,她这两年,带着手底下这些女兵也算得上是横行京城,不知道多少纨绔子弟被她带着人收拾了一番,而许多纨绔子弟身边也是带着自家的家丁亲卫的。朱樨可没考虑到她目标太明显,带着一群女兵呼啸来去的除了她这个宁国公主还有谁!以宁国公主的受宠程度,谁敢跟她对着干!便是几个皇子,遇到这种事情,也只有让着她的。

朱樨一溜烟跑过去找朱元璋去了,朱元璋对这个女儿也是极为宠爱,宠爱到有人怀疑这要是个儿子,朱标的位置都要不保险了!

对于朱樨的志向,朱元璋也是知道的,他也没打击她。当年平阳公主也是女中豪杰,在李唐起兵初期立下了不知多少功劳,自个的女儿也不差啊!若是自个女儿真的能够靠着自己成为一国之主,这可比那位走后宫路线的女皇强多了!

至于朝堂上那些异议,朱元璋那是半点也不带理会的!朱元璋对于文官很不感冒,之前他差点没把宋濂给砍了,这些文官一个个满口都是道德文章,实际上呢,一个个暗地里头干的都是些什么勾当。就算是宋濂这样清名极盛的,背后也有一些豪商大地主的支持,说白了,朝中大多数文官,背后都是有一个甚至是多个利益集团的,他们需要用他们的道理,为那个利益集团张目。

当然,其实那些勋贵也差不多,不过,相对来说,勋贵行事就单纯多了!起码不会标榜得冠冕堂皇。

何况,对朱元璋来说,将来朱樨就算是搞事,也不是在大明的本土,有什么可担心的!虽说女儿性子野了点,但是总比没脾气来得好!有出息的,总比没出息来得好!至于说什么女王的事情没前例什么的,别的不说了,当年新罗女王难道是假的吗?

像是朱元璋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宁愿生子如狼,也不愿意生下来的孩子都是废物的那种。女儿有志气,有出息,他只有高兴的份!其他人要是反对,你连个女子都不如,你又算什么东西呢!

总之,在朱元璋的这么多公主中,朱樨占据了朱元璋绝大多数的注意力,她出身好,自个有实力,性格又张扬,跟朱樨比起来,临安公主就像是那种比较典型的皇家公主了!

孙穆妃就两个女儿,底气不足,在教导女儿的时候,自然是谨慎了一些,就是按照传统教育仕女的方法教导的,临安公主在朱樨还小的时候,倒是挺有存在感,等到朱樨大了一点,每每有出人意料之举之后,临安公主差点就没变成小透明,这也让她很难对这个妹妹产生多少姐妹之情,一开始的时候,她还想借着长姐的身份教导朱樨几句,但是很快,她就遭到了打击,朱樨早早就有了宁国公主的封号,而临安公主一直到赐婚了,才受了册封。

虽说赐婚了,不过上头兄长还没有成婚,等她出嫁,且还早得很,所以,临安公主依旧留在宫里。

原本临安公主还因为自个的丈夫是下一任韩国公的缘故颇为得意,毕竟,在这个异姓大臣除了追封,否则最高也就是个国公的情况下,公主下降,驸马身份最高也不过就是如此了!宁国公主固然是嫡出的公主,将来的驸马也不过如此。

结果,还没等她得意多久呢,居然就听到了一个消息,朱元璋居然允许宁国公主开府建牙,已经开始命人营建公主府了!

对于小儿女的这点心思,无论是朱元璋还是舒云都不是很在意。舒云只是疑惑:“不用试一下那丫头手下人的成色吗?”

朱元璋笑道:“试肯定要试的,不过不是现在,等这阵子过了再说!不过,我也算是去看过了,这丫头,还真有点练兵的本事!”说着,朱元璋神情一下子变得得意起来。

朱元璋怎么可能不得意,他那些老伙计,后人里头成器的真的很少,能够守成的都没几个,多半都是些纨绔子弟,好在他们还算是有分寸,就算在外头胡闹,也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那种,原则性的问题从来就没有。而他朱元璋呢,不仅儿子个顶个的出息,连同女儿,也是极为拿得出手的。这次别说是朱樨手底下的女兵的确一看精气神就很出彩了,就算是稍微差一点,朱元璋也是要鼓励一下的。

倒不是因为朱元璋对女儿太过溺爱,实在是他在朝堂上遇到了比较恶心的事情。

有人在朝堂上上奏,说某地一女子丧夫,立誓守节,要申请一座贞节牌坊!

朱元璋只气得要杀人!贞节牌坊这玩意是真的很恶心人,而且,绝大多数申请贞节牌坊的根本不是寡妇本人,而是男方的族人。这玩意看起来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座贞节牌坊,朝廷批复一下,下面自个采石或者是烧砖,几天也就修建起来了,最多当地官府意思意思出点钱,并没有什么明面上的好处。历朝历代,几乎就没有什么鼓励守节的,大多数支持寡妇再嫁,这也是为了增加人口,谁让人头税在这个年代,也是财政收入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呢?因此,贞节牌坊甚至不能减免什么赋税,就是看起来好看而已,无非就是显得当地道德作风比较高杆,寻常百姓都知道守贞知礼。

但是,贞节牌坊却有一些隐形的好处在里头,比如说,所谓的家风,很多家族以家中无犯罪之男,无再嫁之女为荣,将女子再嫁,与男人犯罪并列,可见对这个所谓的贞节有多看重了!这样的家族,有了这样的名头,就能被称为什么家风淳厚,被所谓的士族所接纳,然后得到一些原本他们不容易得到的资源。

但是,贞节牌坊的背后,却是那些寡妇的血泪。那些家族强迫寡妇守节,不许再嫁,但是却不会真的给这些寡妇什么实质意义上的帮助,比如说帮助抚养孩子,给她们的生活一些补贴。他们只会将人关起来,强迫她们过为夫守节的生活。极端一点的,甚至会直接以自尽殉节的名义,直接将人杀死,官府却不会追究。

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儒家士族出身,他就是一个寻常百姓,又是生活在乱世里头,从小见识过的人伦惨事多了去了!对于死了男丁的家庭,宗族吃绝户是正常操作,为了抢夺兄弟死后留下来的家财田地,诬陷新寡的妇人偷汉子,将人直接浸猪笼的,也并不少见!当然对于寻常百姓人家,更普遍的操作是将孩子留给宗族,然后自个改嫁,最多能带着自个的女儿改嫁。要搞什么贞节牌坊的,往往也算是当地比较大的宗族了,利益动人心啊!

朱元璋很能够理解这些妇人的心思,妇道人家生活不容易,寡妇的日子更不容易。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如果不改嫁的话,稍微有点不一样的动作,就要被人疑神疑鬼嚼舌根,连同自家的儿女都要受到影响。就像是现在,哪怕女人都能出门做工了,家里没个男人,孤儿寡母的,就算是有钱,也是容易被人欺负的。

再有就是,朱元璋为了刺激生育,促进人口增长,什么花样都使出来了,要是那些寡妇都守节,不再嫁人了,那么,又有多少鳏夫,多少光棍娶不上媳妇,少生多少孩子啊!所以,哪怕朱元璋从来没有明说,实际上,朝中人都应该明白,朱元璋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这其实是一个试探,但凡朱元璋批复了这个折子,那么,民间要求女子守节,不许女子抛头露面的风潮又会兴起,如今的大好局面就要毁于一旦。

所以,这个头不能开!只是,下面送上来的折子上一口咬定,是那个妇人自个性子坚贞,非要给丈夫守节。朱元璋要是不把贞节牌坊批复下去,说不定为了逼迫他,下面人就敢让那个妇人被殉节!

朱元璋根本不是会被人要挟的人,所以,他必须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来。

因此,朱樨这个嫡长公主,就成了最好的样本。

看吧,皇家都将公主教导得与皇子没什么两样,不讲什么温柔贤淑,可以开府建牙,统领卫队,那么,民间自然会看到风向,不会苛责家里的女儿。

很多事情,从下往上很难,从上往下就要容易的多。就像是如今京城,风气开放,大街上还有茶楼酒楼甚至是戏楼这样的地方,都能见到那些未婚的青年男女,并不用什么幕笠,就算用,也是为了遮阳,而不是为了别的。如此一来,普通人家也不会让自家女儿裹脚,不介意女儿出门抛头露面。

一直以来比较顽固的其实是那些读书人家,还有就是一些商人,他们反而对女子比较严苛,一些商人居然还堂而皇之地搞一些聚会,说是来品什么三寸金莲,看谁家侍妾裹的小脚好看!不光是这些人家的侍妾,便是他们家中的女儿,许多也是裹足的。

舒云对此极为厌恶,对外直接表示,皇家宗室都崇尚天足,皇家也不会要什么裹足的儿媳!当然,在这之前,舒云直接找来了几个裹足的女子,她们穿着鞋子的时候,的确走起路来如同弱柳扶风,摇曳生姿。可是当她们放开裹脚布,让宫里的那些皇子公主们都看到了她们那畸形的脚,没了裹脚布的遮掩,老实说,那双脚看起来简直要让人做噩梦。

反正,真正看过一次之后,一提起所谓的三寸金莲,便是一向胆子最大的朱樉,都觉得犯恶心,好几天都要吃不下饭。从小跟假小子一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朱樨也做了好几天噩梦,醒过来直庆幸自个没变成这样的小脚。

同样看到这一幕的还有朱元璋,他是听说了消息之后过来凑热闹的,以他的性子,也对小脚产生了心理阴影。以前的时候,他身边也没什么裹脚的人,其实一些人家所谓的裹脚,其实就是从小让女孩子穿小鞋,让她们的脚不能放开来长,这样的话,不用打断脚骨,就能维持一个相对比较秀美的脚型,而且也不会有多少痛苦。但是,相应的,这个脚还是要比那种硬折断的三寸金莲要大一些。朱元璋宫里头好几个妃子就是这样裹的脚,因此,原本他对此并没有什么想法,当看到了这所谓的三寸金莲之后,朱元璋也有些受不了了。

因此,舒云一说皇家不要这种裹足的媳妇,他甚至直接表示,但凡是要在宗室上宗谱的,也就是说,宗室里头但凡是有品级的内眷,都不许裹足。

虽说皇家这边这样表态了,但是民间还有人在那里带节奏,甚至有人在那里说什么皇后自个没裹脚,是一双大脚,所以嫉妒人家的小脚,因此,不许别人也裹足!似乎这么说,就让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一般。

锦衣卫将这些流言报给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简直是瞠目结舌,后来就是非常恼火,自个的皇后,到了这些人那里,居然成了被嚼舌的对象了,实在是可恶至极。

只是,朱元璋还真不好为了这种事情就去问罪,但是,他很快就跟勋贵那边达成了一致,这些人最是乖觉不过,朱元璋这么表示皇家不要这种裹脚的媳妇,他们立马也屁颠屁颠地跟上,回头就在自家宣布,他们家中选儿媳妇,也不要裹脚的那种。理由也很简单,他们是战场上得来的富贵,以后子孙大概率也是要在战场上博个出身的,家里的女人自然也要有担当,弄个小脚,跑都跑不快,要来干什么!

皇家跟勋贵这个群体共同发声,倒是让民间原本有些萌发的裹足风气压下去了,但是,该裹足的人家,依旧我行我素,毕竟,能让女子裹足的,一般是不需要女子出去谋什么生计的,这些女子从小娇生惯养,学的多半就是什么红袖添香,说难听一点就是以色娱人的东西,她们原本就是菟丝花,只能依附男子生活,从来就没有机会,或者说是没有想过要自己立起来,所以,皇家也管不到他们头上去。

舒云也懒得多管这些事情了,许多事情,强迫是没有用的,当裹足的女性再也无法真正接触到高层,那么慢慢的,她们自然就会放弃了。

别的不说,舒云作为皇后,她都不需要表现出对有着天足的命妇的偏向,只需要让这些命妇朝拜的时候自个走进来,不能乘坐车马,就足够那些裹足的命妇受的了!她们自个吃了这样的苦,如果还想要让自家的女儿将来有机会初入宫闱的话,就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也跟着裹脚。

而现在,朱元璋将朱樨摆出来作为公主的标杆,那么这也是一个风向。勋贵们首先就反应过来,原本,勋贵人家,教养自家的女儿其实就比较粗疏,或者说,出身他们这样人家的女孩子,一般都是比较彪悍的,像是徐达的长女,后来嫁给了朱棣的那位,之前就曾经将一个嘴贱的家伙爆锤了一顿,锤得他之后看到她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恨不得立马开溜,还得赔笑叫“姑奶奶”。

现在,居然有跟朱樨年纪差不多的勋贵之女跑到朱樨这里毛遂自荐,要给她做女官了!没错,朱樨有了开府建牙的权力之后,她的公主府里头也可以有什么长史,司马之类的官职,这让这些勋贵家庭出身的女孩子也有些心痒痒。她们就算是得了皇家的青眼,顶多也就是册封个县主乡君之类的爵位,让她们出嫁之后好看一点而已,哪有这等正经的,与男子一般无二的官职更硬气。

朱樨如今算是得意起来了,她那边公主府还没有建好呢,就似模似样地开始组建自个所谓的幕府了,在她认识的出身勋贵人家的小姐妹里头,挑选合适的人,然后安排上相应的官职,问题是,她这个小型的幕府,本来编制也不多,很快就塞满了,之后,一些小丫头甚至直接表示,她们也可以加入朱樨的卫队,给她做亲卫!

然后,在朱标大婚典礼前,这个纯粹由女性组成的卫队就出了个大风头。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是回家那天在车上码的,一段一段的复制下来,车上光线不好,没注意,重复了,修改一下!

之前一段时间是真的各种事情,就没一天消停过,回去参加长辈的寿辰,还因为室内外温差太大,得了肠胃性感冒,两天都没打得起精神!这周周末也有事要出门,下半年小孩要上托班,学校那边还要报名,要 体检什么的,都是麻烦!没来得及看书评,实在是抱歉!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克洛伊苏 2个;寒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克洛伊苏、妙手织天、白墨 5瓶;小圆球 3瓶;青雉、幽篁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终末忍界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玄尘道途
相邻小说
超奥特传记风之剑圣传穿越方式错误的时空剑圣我真是奥术师红楼之鸿鹄神奇宝贝无色女团缔造者养成女团[娱乐圈]重生之再次出道综漫之我的二哈系统
同作者其他书
斯塔克家的法爷 流落在HP 红楼之鸿鹄 贾蔷的平淡人生 云中谁寄锦书来 红楼之富贵闲人 红楼之仁心 末世之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