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四章:未解的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揭开中国反间谍未解之谜

你乘间谍是在国与国之间进行特务活动。间谍活动总是跟政治斗争不可分割。间谍和反间谍斗争,是一出“静悄悄的闹剧”。如今,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差不多都在演出这类“静悄悄的闹剧”,因为间谍活动地下活动,留下很多迷需要解开……

满神秘色彩的英国情报组织在亚洲的重要活动中心。

台湾女特勾洋人

看过《007》的人都会对电影中的邦德女郎记忆深刻,这些性感撩人的女特工们凭着自己火辣的外形就将世界上最为绝密的文件收入囊中,但实际上这仅仅是电影或者小说中的情节而已。真实情况是,英国军情五处对于那些“超性感”的女间谍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因为她们常常忘了自己的正业,一个个都是调情高手,但工作上却是庸才。

最近,美国国务院前副助理国务卿凯泽涉嫌为台湾情报部门工作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其中的女主角———台湾“国安局”驻美国文职情报员程念慈也慢慢浮出水面。

程念慈1970年9月17日出生在台北,事发时刚刚度过了自己的4岁生日。她高中就读于北一女中,是校乐仪队的成员。据同学回忆,高中时的程念慈长相清秀,很有才艺,与同学关系很好,当时就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是许多男孩子追求的对象。那个时候她就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曾与一名宪兵交往密切,父亲知道后专门跑到学校把她教训了一顿。高中时期她就对政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毕业后考入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主修国际关系,1997年取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不久程念慈就结了婚,婚后她感觉经济吃紧,正赶上“国安局”招人,于是就报了名。她知道“国安局”雇员有机会“周游列国”,可以用上自己的专业,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待遇高。台湾的公务员起薪为4万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而“国安局”的新特务能拿到5万,加上特种津贴可以到6万元,在“吃皇粮”的人中算是挣得最多的,如果派驻海外,每月更能拿到10万新台币以上。

程念慈就这样考入“女性国安干部班第期培训班”。毕业不久她就引起了上司的注意。主要原因是她的文笔出色,英语功底好,在“国安局”中是少数几个能够用英语与外国人自由交谈的人之一。因此没过多久,上司就到英国进修。

从英国回来后,程念慈曾经提出辞职,但是在“凯泽间谍案”另一位重要

人物黄光勋(001年起任“国安局”驻美中将特派员)的挽留下,她打消了退意。不久她就被派驻华盛顿,成为“国安局”第一位外派的女性文职人员。“国安局”招募的女性文职雇员中,一般都受不了台湾情报部门的工作方式,许多人在一两年内就辞职不干,像程念慈这样备受上司赏识又能屡屡外派的实属凤毛麟角。

同批派到美国的“国安局”特工共有5个人,但程念慈最受黄光勋器重。黄虽然熟谙国际事务,但英文却不咋的,因此走到哪儿都愿意带着程念慈。也许正是这一点葬送了程念慈的特工生涯。每次与凯泽接头,黄都愿意派程念慈去,最后终于被联邦调查局发现。

“凯泽案”曝光后,台湾媒体立刻给程念慈勾勒出一个Se情间谍的形象,并称她为“间谍宝贝”。其实仅从相貌上讲,程念慈并没有特殊魅力。她身高1.65米,单眼皮、鹅蛋脸,身材修长,按东方标准算不上美女,但在西方人眼中却是“漂亮美眉”。据同事们介绍,程念慈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她的交际本领上。程念慈讲一口英国腔的流利英语,酒量很大,再加上她那不时卖弄的“风情”,这些都使她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打探情报得心应手。她与美国国务院某些官员的关系非常密切,被“国安局”同事称为“直通国务院的通行证”,这一点使她尤其受到“国安局”高层的重视。

程念慈在进入“国安局”前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丈夫并不是同行。丈夫不喜欢程念慈的特务职业,自然也不喜欢她在别的男人面前卖弄“风情”,因而希望她能跳槽,但程没有同意,于是两人分了手。据台湾媒体报道,程念慈离婚之后,曾与包括外国人在内的多名男子交往,至于哪是“公”,哪是真情流露的“私”则没有多少人知晓。在这些男人中与程念慈关系比较铁的是程念慈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进修时结识的英国籍男子郭健。郭对程一往情深,当程念慈结束学业回台时,郭健也跟着来到台湾,并在英文《中国邮报》找了份编辑工作。000年程念慈被派驻美国后,郭健又辞职来到华盛顿。《中国邮报》没有驻华盛顿的特派员,因此双方最后达成协议,让郭健转任特约通讯员。

郭健身材中等、头发稀疏,行事低调,除了工作之外很少与同事交往,似乎很适合给女间谍当老公。到了华盛顿以后,两人也是各忙各的工作,偶尔在采访场合相遇,两人也不过是打个招呼,并没有特别亲昵的举动。但据报道,两人前段时间刚刚结婚。

邓丽君被收编为台湾间谍的真相

“邓丽君是台湾间谍。”

这一惊人的消息是在邓丽君突然死亡事件发生后不到一个月,1995年6月中旬,由台湾大众杂志《独家报道》6月刊首先报道的。

《独家报道》是台湾国民党派系新闻媒介中的由“**”派系掌握的综合性杂志,1995年6月刊以醒目的标题,详细报道了《独家报道》杂志社记者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退役少将、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情报局设计委员(顾问)、主任审查官谷正文先生的采访记录。

在接受采访中,谷正文直言不讳地指出:邓丽君是“台湾国民党国家安全局”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隶属于“台湾国家安全局”第三处,由当时的三处吴处长负责单线联系(吴先生于1994年死于癌症)。而配合协同工作的则是我所在的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情报统计局。”

《独家报道》的这一采访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许多新闻报纸和杂志社的记者纷纷争先恐后地对谷正文先生进行了新闻采访。谷正文对所有前来采访的记者均一成不变地表明:“邓丽君的确是台湾国家安全局的间谍。”

1995年6月4日,《香港信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1995年7月8日,日本《现代周刊》也全文刊登了日本记者吉野先生发自台湾的新闻采访,重新证实了“邓丽君是间谍”的爆炸性新闻。

1996年1月1日,原日本电波新闻社报道部部长、报道事业董事、日本著名记者宇畸真先生以及自由作家渡边也寸先生,两人共同合作对邓丽君的生平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追踪采访调查。他们分别对台湾、香港、日本及泰国等地的与邓丽君有过关联的人物及团体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资料调查,最后共同撰写出版了《邓丽君的真实》一书的编后记中,宇畸真先生不得不遗憾地写下了以下记述:

“关于邓丽君是间谍一事,我们的结论是肯定的。然而,我们的本意原本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注意力也不仅仅只是集中在这一点上的。但是,非常遗憾,结论恰恰相反。对于邓丽君本人来说,在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60年代后半期),她所能选择的道路也只有这一条。我们所要说明的也正是这一点,即当时的社会现实迫使邓丽君走上了‘间谍’这条道路。

在天赋才能的基础上,邓丽君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使她自己的人生绽开了鲜艳的花朵。然而又太短暂了。天赋的才能本来应该能够使邓丽君的一生只沿着歌手的轨道延续下去,但是冷酷的国际政治硬将邓丽君推上了政治舞台。邓丽君一生中曾几次身临险境,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社会现实吧……”

证实邓丽君“间谍”身份的主要消息来源是一位年近7旬的国民党军队退役少将谷正文先生。他是国民党政府的一位老牌高级特工,在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系统(军统局)中从事情报间谍工作长达4年之久。现在虽然因年迈体弱退役在家,但仍但任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情报局顾问。1995年他撰写了个人回忆录,记述了自己从事情报间谍工作的一生。对于国民党政府军事情报统计系统(军统局)的特务组织来说,谷正文不仅是资历深厚的特务头子,而且是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历史见证人。同样,关于邓丽君是否是国民党台湾政府的“间谍”,以及邓丽君被收编为国民党台湾政府的“间谍”的经过,谷正文正是当事人之一。因此,谷正文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的发言是否可靠是涉及到“邓丽君是间谍”一说的真伪之关键。

谷正文早在195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情报统计局尚未成立之前,就加入了国民党军统局特务组织的前身——蓝衣社,从事特务情报工作。1949年,谷正文随国民党军统局总部一同逃至台湾。在国民党特务组织大规模改编重组以后,谷正文继续任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特勤处主任,主管台湾的进出入境审查管理业务。据有关资料显示:谷正文曾是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专机爆炸事件的主谋。当时,台湾特务组织的主要暗杀对象是周恩来总理,后因周恩来总理临时更换了专机,幸而免遭暗害。但是,按原定计划乘坐专机的中国代表团其他人员,却在飞行途中因定时炸弹爆炸而全部殉难。

谷正文当年在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情报局中的职务是少将主任审查官。退休之后,谷正文仍继续被台湾国民党国防部长聘为国民党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的设计委员,一直充当顾问的角色。

由这样的一位人物所提供的“邓丽君是间谍”的情况,其分量是可想而知的。

根据谷正文的叙述,当时的情况如下:

1968年夏天,邓丽君收到了来自新加坡的演出邀请书,她被邀请参加196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剧院举行的“慈善音乐会”的演出。为此,年仅15岁的邓丽君向台湾国民党政府的有关部门提出了出境申请。由于当时邓丽君尚未成年,所以一同提出出境申请的还有邓丽君的母亲赵素桂。

当时,中国大陆正处于“文革”的**之中,而台湾则仍处于蒋介石颁布的军事管制戒严令期间。整个台湾社会在国民党宪兵的严格军事管制之下,各种民间社会活动和人身自由均被“明松暗紧”地监视着。不言而喻,当时台湾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就更严格了。在那一时期,进出台湾的任何人都毫无例外地受到台湾国家安全局的严格审查。

“这一制度连外交部长都不得例外——这是直接来自蒋介石的指令。”谷正文不无感慨地回忆说。

在出入境申请的审查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即申请人是否能够利用他(她)现有的条件为台湾国民党政府进行情报工作。

在邓丽君递交了出境申请之后,台湾国家安全局不但对邓丽君本人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而且对邓丽君的家庭及家族也进行了全面审查。当时负责对邓丽君家庭进行审查的主管部门是“台湾国家安全局”第三处。

“台湾国家安全局”第三处是专门负责对外关系以及向海外选拔派遣特别情报人员的管理部门。审查中,由于邓丽君的父亲邓枢为是原国民党军队的下级军官,而其母亲赵素桂的家庭中尚有部分成员仍生活在中国大陆,为此,当时的“国家安全局”第三处的吴处长亲自拿着邓丽君个人档案和厚厚的审查资料,直接来到了“台湾国防部军事情报局”,要求国民党军方协助审查工作。当时“国防部军事情报局”负责此方面工作的责任部门就是特勤处,谷正文就是当年的特勤处少将主任审查官。根据谷正文的回忆,自从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改编重组国民党特务系统以来,“特务政治”的行动方针一直主导着台湾国民党军队、政府和民间社会。许多台湾的民间人士、知识分子以及文艺界人士均在不同的情况和条件下,被收编进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需要出境,为了得到出境许可,才不得已地接受了台湾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交换条件,被收编成“台湾国家安全局”的情报工作人员的。邓丽君正是属于这一类。

在谷正文的叙述中,他还提及了另外一个当时在台湾较为著名的人物,即台湾歌星白嘉莉小姐。这位白嘉莉小姐也和邓丽君一样,为了出境演出的需要,不得不充当台湾国民党政府的情报人员,利用其艺术活动的有利条件,奔走于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为台湾国民党政府传递情报和充当“使者”。直到白嘉莉小姐结婚后,才解除了她特务情报人员的身份。

关于这些被收编为情报人员的民间人士的作用和任务,谷正文进一步解释说:“像邓丽君这样被吸收进来的特务工作情报人员,原则上与其它专业间谍有着根本的区别,他(她)们不承担那些需要特别间谍技能的谍报工作,而只是利用他(她)们现存的条件,在适当的情况下为台湾国民党政府效劳而已。”

综上所述,邓丽君于1969年为了出境演出,不得已被收编为“台湾国家安全局”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事已得到了有力的证实。然而,邓丽君当时只有15岁,鉴于当时台湾的历史环境,可以确定,邓丽君成为“台湾国家安全局”情报工作人员一事完全是不得已之举。此外,邓丽君不是那种“真正的间谍人员”,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信息传递媒介而已。

“邓丽君是‘台湾国家安全局’的情报人员”这一消息引起了台湾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首先是邓丽君的家属们对此事采取了断然否定的态度。长兄邓长富针对《独家报道》杂志的文章,代表邓家向新闻界发表了以下声明:

《独家报道》杂志的采访报道文章是在没有对我们家属进行任何采访的基础上编写的,是对邓丽君本人的侮辱,作为同是记者的我本人,为它感到羞耻。

然而,针对邓丽君家属们的发言和其它一些不同意见,谷正文分别在不同场合接受了许多不同新闻报纸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谷正文不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并且对一些反对意见进行了尖锐的反驳。

“我所说的都是事实,我现在已经年迈体弱了,在余下来的时间里,我并无什么其它所求,我只是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说一些事实而已。”

“如果邓丽君的家属们或者其他什么人,认为我是在胡说八道的话,那么就请到法院去告我好了,到目前为止,‘国家安全局’还保留着邓丽君的全部档案。到时候请法院去查阅一下,就完全可以知道是谁在胡说八道了。”

说也奇怪,在谷正文面对一片不信任的议论和评论,提出以上可以对簿公堂的讲话被公开在报纸杂志上以后,一切反对和不信任的意见和文章一下子全部销声匿迹了。

从那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年,关于邓丽君是否是“台湾国家安全局”的情报人员的问题,邓丽君的家属们以及“台湾政府”一直避而不谈。

对于民间社会来说,初闻“邓丽君是间谍”令人十分惊讶。但在惊讶之余,民间反应普遍倾向于同情邓丽君。人们普遍表示:当年的台湾国民党当局以批准出境演出为交换条件,将一名尚未成年的少女胁迫收编进国民党特务组织系统之中,这种做法是任何时候都为人之常情所不能容忍的。

在其他国家,多数新闻媒介均对当年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做法表示不可理解,并且认为如此不择手段地实行如此恶劣的“特务政治”,实为罕见。

邓丽君一生的悲剧就是台湾国民党当局一手“发展经济”,一手实行“特务政治”的历史缩影,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日本间谍是如何搜集中国的情报

最近,辽海出版社隆重推出《窥伺中国》一书,该书收集照片近千幅。据有关专家鉴定,这些首次在沈阳发现并出版的照片是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前为侵战争而蓄意精心准备的间谍资料。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并进而制定详尽的侵华政策,日本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前,曾派出间谍人员对中国境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扫描。其拍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闻。这些照片已被湮没70年之久,重见天日后,成为中华民族那段屈辱历史的又一见证。

辽宁省档案馆、图书馆及民俗界、史学界、文物界的权威专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充分肯定了这批照片所蕴涵的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价值。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对这批照片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其结论是发人深省的。

经乌丙安教授考证,这些图片拍摄于194年至19年间,均出自岛崎役治之手。此人是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情报人员,公开身份是“亚细亚写真大观社”的专业摄影记者。他所拍摄的照片均发表在“亚细亚大观”上。

乌教授认为,看似简单的“亚细亚写真大观”,却有着惊人的政治、军事背景。该刊物被当时的天皇钦定为“供奉天皇陛下和皇后陛下睿览”的特别刊物,也就是说,这些照片得到了天皇陛下的特别宠爱。该刊物拥有一些固定的“名誉赞助员”,这些赞助员竟全为帝国军政首脑,如首席赞助员就是当时的日本首相川中义一总理大臣。此人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的炮制者,是两次出兵中国东北的急先锋,就是他,在向天皇上奏侵华文书时,扬言“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由这样的人物作为一家摄影杂志的幕后支持者,其杂志必定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军事目的。

从照片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触到其间所折射出来的不同寻常的意义。为使现代读者便于把握全书的内容,了解照片的整体风貌,《窥伺中国》一书将这批照片的内容分为中国城镇、中国乡村、中国百姓、中国民俗、中国百业等八个方面。以占了相当篇幅的中国城镇照片为例,岛崎役治感兴趣的主要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客货站、海港码头、市内交通和公路设施、中心广场、商业街、重要厂矿及城镇特征等。对城镇特征,几乎千篇一律地是近景拍摄城墙、城门、远景拍远眺或鸟瞰式的城镇全景。对一些重要的军事要地,更不厌其烦地反复拍摄,如被认为是“挟武汉而治中国”的武汉三镇,岛崎役治不仅拍摄了全景、远景、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商业中心等,而且还对三镇及郊外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物进行了拍摄。相对而言,这些照片并没有多少审美价值,然而作为侵略者攻占一城一池的需求,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岛崎役治在拍摄大量的城镇乡村景观照片的同时,还对居住在此地的中国百姓“情”有独钟。在他的镜头里,既有中国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也有满汉蒙古族平民百姓;既有深居寺庙的喇嘛僧众,也有四处漂泊的穷汉乞丐;既有守卫城乡边防的中国军警,也有反满抗日的义勇军官兵,可以说,基本上包含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阶层人物。从这些人物照片的内容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日本摄影者把镜头瞄准的是人物身上展现出来的封闭、落后、穷困、愚昧、麻木、无知的一面,借此印证他们反动的“种族文化论”所说的“优等种族”对“劣等种族”统治的合理性。只要看一看那些乞丐和缠足妇女的照片,我们就会强烈地感触到日本摄影者的阴暗、变态心理,如在原热河承德拍摄的一幅卖绣花枕头的少女照片,原照片的解说词写道,“小女孩如果用缠足跳起快感舞蹈,那么行人一定会高兴地买她的枕头”。日本摄影者一句非人道的调侃彻底暴露了侵华者践踏、蔑视中国人的本性。

日本摄影者在拍摄商业、交通等方面的照片时,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照片本身的内容,而是把照片所代表地区的物质、贸易等内容统计得一清二楚。面对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身为岛国之民的岛崎役治,在大开眼界之余,时时流露出贪婪之心,而劫掠中国资源正是侵华目的要害所在,这些还没有褪色的照片便是铁证,任何“王道乐土”的谎言都难以掩饰其包藏的祸心。

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看一看当年日本情报人员“费尽心机”所拍摄的这些发黄的照片,重新温习一下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被侵略的历史,每一位中国人都会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落后就要挨打,这已经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因此,此书的出版,不仅具有文化史、国际关系史、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价值,而且能使人们从深层次上透析历史、回顾历史,并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正如乌丙安教授所言,“这部图书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仅对年轻人,就是对经过抗日战争洗礼的老年人,其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

一个苏联女谍报员在中国的经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情报机构和内务部不仅向欧洲国家以及其他法西斯轴心国派出了大量的谍报人员,同时,也往被日本军队占领的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派出了许多情报工作者。在这些人当中,自然不乏像左尔格这样出色的职业情报专家,而且,还有更多的志愿工作人员。

这些人最初都以各种战地服务人员的身份来到中国,后来因为战争的需要,苏联情报机关从他们之中选拔出了一些具有某些方面特长的工作人员,以形形色色的合法身份作为掩护,深入日军占领地区,为苏联设在中国的情报中心和苏联国内的情报机构搜集各类有价值的信息。他们中大多是些普通的苏联公民,但是特殊的工作任务和严酷的战争环境,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平凡的经历。

志愿航空队的“百灵鸟”

季娜·彼得罗娃是位很普通的莫斯科姑娘,1916年,她出生在一个寻常的职员家庭里。中学毕业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莫斯科外语学院。在大学,季娜不仅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十分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课余时间经常活跃在校学生会和共青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热情开朗的性格和聪颖的天资,使她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喜爱的人物。

当她以出色的成绩由外语学院毕业的时候,中国已经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开始在中国大陆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法西斯侵略的战火燃烧在这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里,作为有着上千公里共同边界的邻国,苏联对发生在中国的事变自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紧接着,欧洲大陆也战云密布。如何面对战争的威胁,采取积极谋略,确保本国安全,成为苏联国家领导层焦虑的重大问题。

1939年,中国战局呈胶着状态。日本军队为了打通太平洋战场的陆路交通运输线,开始拼全力向南方推进。同样,中国军民则以其特有的顽强精神竭力地抵抗着。为了阻止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战场上的攻势,遏制日军向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扩张,美国、英国、苏联、法国等国家在未向日本宣战的前提下,以招募社会志愿人员的形式,通过民间行为,参与到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军队的战斗行列之中。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航空技术还十分落后,无论是空军作战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是可以用于作战的战斗飞行装备,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也落后于日本。于是,欧美各国投入中国战场参加与日本军队最直接交锋的,是来自英国、苏联、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志愿航空队。这些志愿飞行员大都具有多年的飞行经验,并带来了相对先进的作战飞机和运输机等非作战飞机。他们与中国为数不多的飞行员并肩作战,在与日本空军争夺制空权的殊死搏斗中,大大提高了对日空中作战的能力,使原来日本空军一家独霸中国空中战场的局面有所改观。

各国志愿航空队在中国战场上与日本空军作战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地面指挥中心与升空作战的外国飞行员的通信联络。当时中国空军中懂得英语、法语或者俄语的人员实在是凤毛麟角,因而,各国在后来招募志愿航空队入华作战时,除了重点选拔有经验的飞行员之外,具备各种外国语言条件的应征人员也在优先考虑的人选之列。在这样的需求之下,季娜报名参加了苏联志愿人员。她不仅通晓英语、法语,而且同英国人对话时往往使对方弄不清她的真实国籍。在填写了所有的报名表格之后,季娜又被安排到无线电技术培训班学习了两个多月。随后,她便被派到了中国的腹地——四川成都郊外的双流野战机场。

在机场,各国的指挥员和飞行员热情地欢迎她的到来。战争使这个机场几乎成了男人的世界,年轻的季娜给这里原只是充斥着口令声和警报声的枯燥环境带来了难得的生气。她在这里负责通过机场指挥部同起飞作战的各国飞行员进行空中无线电联系。她那柔美的女中音发出的作战指令,对于那些驰骋空中沙场的各国飞行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心理调适。难怪在这里的苏联空军志愿飞行队的最高指挥官雷恰戈夫上校在肯定季娜的工作时说:“你的到来等于给我们又增加了一个飞行中队,我们太需要像你这样的翻译啦。”

季娜就被安排在机场附近的宾馆里住,而且还被批准同飞行员们一起用餐——在战乱时期能够享有这样的伙食标准已实属不易。休息时,各国飞行员之间的交流也都要经她翻译才能勾通。季娜成为了各国飞行员们在异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欧洲战事的恶化,季娜的生活终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上海租界的“艾伦·蓓薇小姐”

在成都机场的苏联志愿飞行队不仅仅参与对日空军的作战任务,而且飞行队的指挥官还担负着搜集在中国日本军队情报的职责。由于四川盆地的闭塞,对情报搜集工作十分不利,苏联上级军事指挥机关决定从成都基地选派精干的人员,到中国的一些被日军占领的大中城市中,以合法的身份活动,设立电台,扩大情报搜集的范围。为此,雷恰戈夫上校首先认定,季娜是在基地所有苏联志愿人员中的最合适人选。于是,他找到季娜进行了一次正式的谈话。也许由于对上级一向服从的性格,或是因为年轻人所具有的冒险精神,出乎雷恰戈夫的意料,季娜十分爽块地答应了委派给她的任务。

很快从苏联国内派来了一个专门的小组,对外只称作是对在成都基地的苏联飞行员进行身体普查的医疗小组,然而实际上这个小组的任务是对季娜进行短期的高强度间谍训练。他们要季娜牢牢记住自己的“身世”:出生在新加坡的一个中等英裔家庭,名字叫“艾伦·蓓薇”,1916年出生,在新加坡上了英语小学和中等医学专科学校,现在打算到上海寻找更好深造的机会。父亲是一个专门制造包装茶叶、咖啡用木箱的小工厂厂主。同时,季娜还受到了更加严格的无线电收发报训练,专门小组还向她面授了反跟踪、反窃听、反审讯的课程。

两个月后,季娜从一艘由香港开来的轮船上走下舷梯,登上了已经被日本军队占领的上海港。在码头上,中国陆军参谋部设在上海的情报站人员与季娜拉上了联系,并把她送到了事先已经预定好了的落脚点——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她提着自己简单的行李,走进了这座当时全中国最豪华的旅馆,将她此行最重要的物品——一只不大的小皮箱放进了衣橱。在这个小皮箱里,装着足够使她在中国生存半年的活动经费。

在饭店的前台,季娜一次付给了账房三个月的房钱。尽管季娜认为大可不必在这个房租昂贵的饭店里住这么长的时间,因为她自信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租到便宜的公寓,但是她必须这样去做,因为这都是出发前由特派小组计划规定好的步骤之一—必须出手大方阔绰,这样才像一个来自海外的英裔中产阶级家庭的小

姐。

果然,季娜在初到上海的一个月里就顺利地在英文版的当地报纸《上海时报》上找到了几处合适的寓所,在有意拖到了第三个月时,才不慌不忙地搬进了她认为最合适的一家。这是一家地处五国共管的公共租界,季娜凭着自己手中的英国护照才有权住到这个区域之中。这套房子的男主人在海外经营着自己的橡胶生意,养尊处优的女主人听说“蓓薇”小姐是来自英裔家庭的女学生,便很高兴地答应把一套可以独立使用的房间腾出来租给季娜使用。当然,为了顺理成章地假戏真作,她在一家教会办的医学院报名注册。

3个月过去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按部就班地落实了。根据离开成都时事先制定好了的活动计划,季娜准时向她的联系人发出了约会暗语通知。这一天,季娜在霞飞路的街心花园里顺利地见到了她的联系人。这是一个身材高大、潇洒英俊的年轻人,他的化名叫“林克”,在文雅的谈吐之间,隐隐地透出一股军人的英气。与这位同样装作英国人的同胞联系上之后,季娜很快地就摆脱了身处异国他乡的孤寂感觉。她从这个跟自己经历差不多的年轻人那里,获得了雷恰戈夫的消息,收到了国内上级的指示,而且,她还知道了母亲和弟弟的近况。

在他们的第三次会面之后,“林克”带来了国内机关的指示:情报站可以启用了。在此后不久,“林克”专门给季娜送来了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和密码册,并教给了她基本的使用和隐蔽方法。很快,她便投入了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之中。白天,季娜只用不多的时间到这个上海有闲阶层子女们集中的学校里读书,而用更多的时间借着购物的名义到处走走,主要的目的是熟悉环境。晚上,偶尔陪房东太太打打牌,渐渐地她还学会了中国麻将的玩法。深夜里,每当到了无线电约会的时间,她就架起电台与上级联系。无线电波为她和自己的祖国建立起一座无形的桥梁,季娜在发出联络员送来的所有情报的同时,还收到了许多国内和欧洲战场的消息。

“艾伦·蓓薇间谍案”

1941年6月22日,季娜首先从房东太太那里知道了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的消息。接着,在上海的各大中外文报纸上都刊登出了这条新闻的详细内容。顿时,上海租界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租界巡捕突然上门造访的事情时有发生。虽然只说是为了防止威胁租界安全的流窜犯罪嫌疑人员隐藏在某个房间中,但是他们除了检查护照之外,也开始有目的地搜查一些他们认为可疑的地点,这在苏联与德国爆发战争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不仅如此,日本驻在上海的宪兵部队也开始突然闯进租界区,对外国人和中国人居住的地方进行搜查和逮捕。尽管这样,季娜一直没有中断她的秘密工作。

1942年12月8日,日本海军的庞大编队成功地偷袭了美国海军驻扎在夏威夷珍珠港基地的太平洋舰队,日本政府正式地同美、英、法等同盟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这场使全世界为之震惊的战事所掀起的强大冲击波,首先波及到了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东方国际大都市——上海。

从此,一向被视为国中之国的上海五国公共租界,不再是外国冒险家和中国有钱人的乐园。日本驻上海宪兵司令部正式下令派部队进驻租界,并在租界里张贴通告,限制租界内居民的各种“越轨行动”。在通告里的一系列禁令中,包括明令禁止租界内的任何人,以各种名义使用无线电台与外界联系,如果有违犯者,一经查出,即以战时间谍罪送交驻上海的日本宪兵队特设军事法庭审理。一时间,上海租界内人心惶惶,许多外国人不顾在上海的生意,纷纷变卖财产,打点回国。

突然变化了的形势对于季娜的危险显然是十分现实的。到这时,就连潜入上海前精心编造的英裔“蓓薇小姐”的身份和英国护照,也难以帮助她摆脱或减轻所面临的危险。因为,持有英、美等国护照的外国人,已经成为日本宪兵重点防范的对象。为了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的程度,季娜的上级指示她尽量减少无线电联络的次数和时间,并且为她设计了几套在突发情况下实施的应急方案。同时,还指示“林克”以同季娜谈情说爱为掩护,帮助她在这套住宅里为电台找到最佳的隐藏地点。完成了这些只能算是力所能及的应变措施之后,虽然不能认为万事大吉,但是季娜多少松了口气。她开始一丝不苟地按照上级和“林克”为她制定的严格程序,又发出了几次已经被大大压缩了的简短电文。

然而,她哪里知道,驻上海日本宪兵队的无线电侦听电台早就注意到了季娜电台的存在。日本宪兵队的电子战专家不但已经将季娜电台编了序号,而且对她发报的指法特点、出现的时间、使用的波长等等因素也都已熟悉掌握,并作了详细的记录。恰恰在此时,驻上海的日本宪兵队不久前又得到了来自德国的最先进的无线电波方位测定的技术和设备的援助,逐个侦破设立在上海租界所有敌方电台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一张无形的网,已经在季娜的身后不知不觉地越收越紧。

1943年10月的一个深夜里,季娜又像往常一样,从衣柜的壁板后面取出电台,轻轻打开卧室的小窗,架设好天线,调谐好发报机。在与上级顺利地接通了联系之后,她迅速地将白天“林克”交给她的两份不长的情报发出。就在她发出第二份密电接近尾声的时候,突然从外面传来了急促而沉重的敲门声。听到这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强烈的敲门声,季娜大惊失色,她马上意识到,一直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急忙把密码撕碎,再扔到抽水马桶中冲掉,然后又收回天线,拆除电台,把所有通信设备隐藏到衣柜后的壁板中。

门依然被敲得咚咚作响,季娜在匆忙中换上了睡衣,再把床铺成刚刚睡过的样子,这才来到门前。她竭力使自己保持镇静,隔着门问道:“是谁?”“日本宪兵队,赶快开门!”“这里只住着我一个女人,你们必须把房东太太叫来我才能开门。”不一会儿,门外传来了女房东的声音:“蓓薇小姐,你快开门吧,我也没有办法。”

这时,季娜不得不把房门打开。全副武装的日本宪兵闯了进来,一名日本军曹用手枪逼往季娜,其余的人马上在房间的上上下下有经验地搜了起来。没有用多长时间,隐藏在衣柜后面壁板里的电台和天线都被搜查了出来。“密码藏在哪儿?”“我什么都不知道,刚才我还在睡觉。”“你这会儿不说不要紧,我们请你去宪兵队慢慢说。”日本军曹命令季娜换好衣服,带上被搜出的电台及其他东西,上车回宪兵队。当这一伙日本宪兵押着季娜走出房门的时候,房东太太惊慌却又带着几分同情地默默望着她。到了日本宪兵队,审讯马上就开始了。季娜被强制坐在一张粗糙的木椅上,面对着强烈的灯光,虽然没有马上对她施用酷刑,但她心中十分明白,一生中遇到的最严酷的考验已经开始了。一名粗通英语的日本军官用生硬的语调审问她:“谁派你到上海从事间谍活动的?在上海你又和谁取得联系?”“我不是间谍,也没有从事任何间谍活动。”季娜按照事先编好的理由沉着回答。“那么对于隐藏电台你将作何解释?”“我不过是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这种事在我们的国家里是很常见的事。至于隐藏电台,那是因为你们禁止无线电爱好者们发报,我不得不这样做。”“小姐,你应该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你从事反日间谍活动的所有证据。”这个会讲英语的日本军官威胁说,“如果你不同我们很好地合作,我们有的是办法把你的嘴撬开。”

季娜心中明白,他这是指将对她施用刑法。关于日本人对于战俘和间谍的残忍手段,她在来中国之前就早有所耳闻。尽管在成都时,来自国内的特派小组的教官曾经教过她在被捕之后应该怎样对付敌人的审讯,但是她仍然幻想,面前这位看来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对待一位欧洲妇女总不能够像对待普通的亚洲人那样残酷无情吧。季娜把日本人估计得过于仁慈了。

讲英语的日本军官很快将季娜交给了一伙很专业的审讯人员,这些人把她带进了一间专门的密室,开始对她使用各种刑法。其中,有的她曾经听说过,有的却是闻所未闻。季娜决心用沉默来对待日本宪兵的严刑拷打。她一次次地被折磨得昏死过去,又一次次地被用凉水浇醒。季娜抱定一个信念:“日本人除了无线电台外其他什么证据也没有掌握,而且看来还不知道我是苏联人。他们想从我这里了解“林克”甚至雷恰戈夫的情况,如果让他们得逞,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苏联间谍了。”就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季娜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刑拷打。

每天晚上,日本宪兵在审讯之后就把她投进一间大牢房里。在这里,关押的几乎全都是中国犯人。季娜害怕暴露了自己的真实国籍,便有意地端着欧洲人的架子,和她们保持着较远距离。尽管这样,这些中国人仍然尽可能地帮助她。她们给她腾出最好的位置,拿出一些多少可以御寒的被褥和衣物给她用,每当她被提审回来的时候,这些中国人把留下来的食物送到她的嘴边,努力地说服她尽量地吃上哪怕一点点。

就这样,季娜强撑着硬挺了下来,闯过了日本宪兵严刑拷打这一关。但是,日本人不愿意轻意放过这个盯了一年多的线索。一天,季娜被传唤到了审讯室,那个懂英语的日本军官没有马上让手下的人动用刑法。他从保险柜中取出了一瓶香槟酒和两支高脚杯,然后把酒斟满。他把一杯酒放到了季娜面前的桌上,自己拿着一杯,慢慢地踱到窗前,端着酒杯,凝视着杯中泛起的泡沫,背对着季娜,久久地沉默着。

突然,这个日本军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战争!”他轻轻地开了口,“一切都是因为这场无聊的战争。”又是短短的沉默。“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我想你一定还在上学吧?”他看季娜没有回答,就接着说了下去。“战争前,我大学刚刚毕业。英文专业,分配在外交部。如果不是这场战争,我本可以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这些现在的敌对国家中去当外交官、记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来到这混乱的支那,做这种让文明人不齿的事情。”季娜依然沉默着。“不过,我很不理解,”这个日本军官接着又说,“我到中国是出于无奈,你作为一个欧洲人,这样地为中国人工作也太不值得了。我们日本和你们欧洲国家一样,都是文明社会,在对待支那人的立场上是应该一致的,而绝不能被他们利用。所以,只要你同我们合作,告诉我们在上海的联系人,交出密码,我保证你不会受到任何的牵连,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上海或回国去上学。”“你说得不错,”季娜终于打破了沉默,“我也十分希望这样。可是我的确是个普通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根本就没有你所说的联系人和密码。我能够做的只有这些了。”说完这些话,季娜再也没有开口。“这样的话,我就爱莫能助了。”会讲英语的日本军官再一次把季娜交给了审讯室。接着,又是一次又一次的昏厥,和一次又一次地被凉水浇醒。

1942年12月20日,在上海的日本军事法庭审理了“英国公民艾伦·蓓薇”的间谍案。季娜被判处了6年的有期徒刑。在法庭上,季娜拒绝回答一切问题。当宣读判决书的时候,她被法警勉强扶起虚弱的身体,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季娜并没有在上海的监狱中一直住满6年。两年半以后,日本战败投降,季娜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所有难友一起,从日本人的监狱中被中国军队解救了出来。在季娜获释的第三天后,她就同苏联驻上海领事馆取得了联系。同年,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在后来建立的日本东京远东国际法庭上,曾经审讯和拷打过季娜的日本宪兵都受到了应有的审判。

神秘的谍战

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新中国东北地区的一起美国间谍案,随着外交部档案馆1949年至1955年间一批机密档案的公开而得见天日。为此,作为《边防警察报》记者的我历时数日坚守外交部档案馆,终于寻找到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得以在感受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激烈与从容的同时,也将其精彩之处,与读者同享。

195年11月9日,新中国刚过完岁生日。唐奈与费克图等四人乘坐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架没有任何标志的C-47型间谍机飞往中国吉林,其任务是用空取器接回一名此前被空投到该处的特务,以便了解当地情况,进而继续对中国空投大批特务。

空取器是一个带有绞盘的装置,绞盘由电力操纵。一根绳子一端扎在盘上,然后通过一个安在伸出飞机门外的铁臂上的金属滑轮,绳子另一端有一钩子,挂在由飞机外伸的杆子上。飞机在飞行当中设法使这根杆子碰到地面特务的绳架。当碰上绳架时,杆子自动脱离,绳上的钩子就把地面特务的绳架钩住,随后绞盘开始旋转,最终将地面特务吊上来.

在当天的分工中,唐奈负责操纵杆子,费克图则充当“绞盘手”。就在他们所乘坐的间谍机在事先约定的空中盘旋时,被提前埋伏的人民解放军击落并爆炸,两名美国驾驶员当场死亡,唐、费二人在跳伞后被活捉。

约翰·托马斯·唐奈1951年6月参加美国间谍机关中央情报局,同年1月被美国中情局派至该局驻日本间谍机关工作,在日本茅崎附近的秘密营房,担负训练特务和对中国进行空投特务的任务。训练内容包括:教特务地下作战如何建立交通线、如何在交通线上刺探情报、如何救护被击落的美国空军人员、如何徒手自卫等。

美国间谍案惊动世界缘于两年后的1954年11月日,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对包括唐、费二人在内的1名美国间谍作出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称,唐奈、费克图两人训练、组织特务搜集我国国防设备、工业地区目标和气象情报,救护入侵的美国空军被击落人员和搜罗蒋介石卖国集团残余分子进行武装暴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规定,分别判决唐奈无期徒刑、费克图有期徒刑0年。

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5天的11月8日,美国经由英国外交部对中国提出抗议,但中国退回抗议书。在外交部编列的外交大事中,对此有简要的表述,然而,其后却几乎没有关于此事的公开资料。直到1955年1月1日,新华社奉命宣布:周恩来同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会谈时表示,允许美犯家属来华探监。其间,中美两国外交战场难道兵将归歇、平和宁静吗?外交部新近公开的档案给予否定的回答:那是一场智慧与胆量的外交角力。

落款为1954年1月1日、由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章汉夫亲笔书写、呈报周总理的信中称:最近我宣判美间谍案后,美国政府大肆叫嚣,除通过英国外交部提出照会外,还将其照会副本分发给(联合国)各会员,外电并报道美有提请联大讨论可能,此举似在制造新的紧张局势,作为讨论朝鲜问题及台湾问题时诬我之资本,逃脱美国罪名。(外交部)国际司考虑:针对此情况,我亦应有强硬之表示,建议将我国对美间谍起诉书及判决书全部电发联大,并以(外交部办公厅)王炳南主任名义将一短简附去,要其分发除蒋贼代表之各会员国。

次日,即1954年1月日,周总理通过工作人员回复章汉夫:总理嘱告,我判决美国间谍是我内政问题,有我自己的法律尊严,与联合国何干?!如我告到联合国,是我自己套上圈子。至于敌人大骂,我们才不怕!过去骂我们为侵略者时,我都不怕。关于特务案,我决不退让,这与我控诉美侵略台湾事情况不同。至于在日内瓦倒可给美国以答复,说明我国对待外侨守法者随时可以回国,我给以法律保护。对犯罪者、颠覆我国家的外侨,要按我法律办,一定要判刑,但其中有表现好的,可以宽恕(总理说,只在这里松一下,其他绝不松口),如允许通讯,对坦白者,可以从宽处理等。

以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名义发给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的公函档案中没有明确的日期,只注有“1954年1月”,依逻辑推理,当是外交部接到总理指示研究之后的后续动作。

这份公函称:“美国政府还派遣军用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进行战略侦察,并空投特务间谍分子进行破坏活动”。最近,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宣判的美国间谍案唐奈等人和美国间谍阿诺德等人的案件,又一次证据确凿地证明美国政府的上述罪行。现奉命电传关于上述包括起诉书、判决书,请分发各会员国代表团。

不久,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来到中国就此事进行斡旋,周恩来在哈马舍尔德面前表现的,正是1月日嘱告章汉夫的。

当代中国研究所博士张勉励在看完此会议纪要后笑称,周总理的表现确实让这位第一次、也是第一位来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很为难。

在采访中,外交部档案馆鉴定开放处处长张素林昨天透露,第二批档案将于006年4月前向外界开放。

004年1月16日,外交部正式开放1949年至1955年间形成的除朝鲜战争之外的上万份外交档案,包括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以及领事、礼宾等外交业务内容,其中有相当部分为“机密”或“绝密”档案。它们被扫描后输入电脑,供群众借阅。

张处长介绍说,正式开放两个多月以来,前去查阅档案者10余人,主要是专家、学者、高等院校及科研所的学生等,去得最频繁者已经高达10余次。一些外国专家、学者更是闻讯赶来,对中国外交部此举大表赞叹,大家也对由外交部组织开发的阅览系统予以较高评价,称检索快捷,使用方便,阅览速度较快。

张处长还透露,4月8日起,第二批档案解密审查工作将全面展开,包括培训人员、确定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工作方法、鉴定解密、审批等。她表示,由于有解密第一批档案的经验,相信第二批档案解密开放工作将大大提速,有望在两年内完成,力争006年4月前让公众能借阅1956-1960年期间的外交档案。

001年4月1日是美军在二战登陆冲绳56周年纪念日,当天一架美国海军先进EP-电子侦察机由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赴南海执行侦察任务,机上一位军官还向人提及“今天是胜利日”。

美军谍机向西南飞行约一千公里,激活所有电子侦察装置,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侦察,再飞行大约六百公里,行藏败露,中美在高空爆发惊心动魄“谍战”,双方飞机发生擦撞,解放军两架歼八战机把美军谍机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时间为上午9时分。解放军有一战机坠毁,飞行员失踪。

EP-谍机经常性地在南海“高空作业”,到底搜集些甚么情报?

美国情报消息透露,该谍机近期主要任务,追踪中国大陆沿海导弹信息,并搜集解放军在沿海军事动态情报。美国认为大陆沿海军事部署,威胁台湾安全。布殊政府需要这方面最新情报,作为对台政策和军售参考之用。

EP-跟RC-15电子侦察机的功能差不多,后者去年四月在南海搜集情报时,险与解放军战机碰撞。美军强调EP-专门搜集雷达电波、无线电信号和军事通讯密码,实际上是精于搜集导弹基地情报。美称解放军在福建有三百枚导弹瞄准台湾,EP-最近已多次飞到南海侦察。

有说解放军暗中监视美谍机已久,经过精密计算,运用引蛇出洞之术,刻意令其进入一个反间谍网。若然情形如此,使人想起解放军196年击落美国U-谍机的战术。五十年代中期,美得悉中国研制核武,于是秘密训练台湾飞行员驾驶U-,拉开高空谍战帷幕。

U-于196年1月开始对大陆实施侦察,解放军当时已装备远距多管雷达,可以追踪U-。该谍机在大陆上空航向变化多端,有时作弧形飞行,忽然又掉头飞向别处。解放军需要长时间观察,摸清其活动规律,抛出诱饵,令其进入死亡陷阱,终于在6年9月9日早上,一架由台湾桃园飞出的U-,进入福建再直扑南昌,被解放军用萨姆-导弹击落,飞行员陈怀伤重死亡。

南海上空一向是中美高空间谍战场,在U-横行大陆年代,美国向台湾提供谍机和训练,由台飞行员搜集情报,进行高空拍摄。解放军自从196年9月9日用地对空导弹击落一架U-后,从6年11月至67年9月,先后再击落四架。

1968年后,美台停止U-合作计划,美军和中情局依靠卫星和其它谍机对大陆侦察,解放军战机常在南海上空驱赶企图犯境之美国谍机。

美台高空侦察合作,早已换了角色,中美建交后,改由美军出马,把搜集所得大陆情报与台湾军方分享。

美国是间谍之霸,除了利用卫星、谍船和电子监听站搜集全球军事、商业和科技情报,间谍飞机是主要侦察工具。降落海南岛的EP-侦察机,仅是美军数百谍机的其中一架。

多次侵犯中国领空的EP-,属于美国海军侦察机。海军有两中队EP-,每中队9架。其它主要谍机包括:

U-:谍机之王,分A、C、D、R四型,可在二万米高度拍摄地面目标,供清楚判读横向范围达150公里,能连续拍摄8小时,胶卷长达560米。六十年代,蒋介石有次审阅U-照片,无意中发现家乡大宅,蒋母王采玉的墓地亦清楚可见。目前约有0架U-服役。

OV-10“北美野马”,约有一百架服役,分ABCDEF六型,用于国内和沿海侦察。

OV-“莫霍克”谍机,多用作前线侦察,至少100架服役。

SR-71“黑鸟”,空中隐身谍机,可作电子侦察和在4,000米高空拍摄,时速达到音速的三倍,即,190公里。约有0架服役。

TR-1,高空侦察机,多用于侦察东欧,约0架。

AQM-4,无人驾驶侦察机,0多架服役。

主要电子侦察机除了EP-,还有RB-和BC-15等,另有先进隐形谍机在试验中。电子侦察机队约100架。美军对空中侦察视为平常事,因为只是Look-See。

白宫内幕消息透露,布什总统希望谍机事件循外交途径解决,最好双方都有台阶下。有分析家认为,双赢绝不可能,这一局美国应以输当赢,最好面对现实,向中国道歉。

所谓外交途径,在白宫往往是指一种积极做法,派特使赴北京赔礼。据说有顾问认为,如果走这一步,最适当人选有三人,老布什、克林顿和基辛格,他们够分量兼一向与北京关系良好,可为中、美政府找到台阶下。

内幕消息说,布什虽然表示不会就谍机事件向中国道歉,但已在考虑秘密外交。此外,他也参考一份旧档案--解决朴布罗事件。布殊从该档案得知,美国在间谍行动败露及人员被扣留,除了向对方道歉,别无选择。

该事件跟现在EP-谍机事件颇为相似。68年1月日,北韩海军舰艇在元山附近俘获美军间谍船“朴布罗”号,交火中美军一死三伤。船长布切尔下令毁灭文件和侦察设备,北韩军登船仍搜获十袋文件、一批侦察和监听装置。船长和8名船员被俘。

北韩要求美国就谍船入侵道歉,把事件交联合国处理。美国国务卿鲁斯克声言决不道歉,要求北韩立即放人。当时詹森总统知道,北韩态度强硬,因有北京撑腰,他恐“朴布罗”机密落入中苏手上,向北韩作出军事恫吓,三队航空母舰编队开赴朝鲜半岛,舰载战机逾二百架,又向南韩增派二百架战机。詹森又签署法令,增调一万五千名后备兵赴韩,驻日美军亦处戒备状态。

据美国情报消息,当年金日成不断寻求北京意见,终于北韩使出一招刹手,发表船长认罪悔改书。中苏等国支持北韩,准备随时支持北韩,抗击美国军事挑衅。不久,美国主动提议谈判解决“朴布罗”号事件,经过差不多一年谈判,美方就谍船犯境向北韩道歉。1月日,所有被俘船员获释,遇害美军尸体亦交还,谍船则被北韩扣留。

1969年,船长布切尔因在北韩认罪遭起诉,他称是在严刑拷打下认罪。海军部长杏菲尔运用权力,阻止军法审判布切尔,以保军人尊严和机密。

中美之间的谍机事件,使美军在亚太地区对华电子侦察网曝光,高空间谍大本营就在冲绳岛嘉手纳空军基地。中方对EP-谍机4名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更多谍网真相。

内幕人士说,美军亚太电子侦察网相当庞大,针对中国、俄罗斯亚洲部分,例如堪察加半岛和北韩为主,也经常侦听区内其它国家,日本也不放过。

该谍网在澳洲、关岛、菲律宾和南韩等地设有分站,驻有技术人员、情报分析员和密码破译员。各分站密切配合冲绳基地的情报作业,搜集区内各国军事活动和武器试验情报。

美、台是电子情报伙伴,据称,美国国家安全局与台湾军情局,以商业合作为名,展开电子侦察合作,在阳明山有秘密基地。

冲绳基地估计有各类型电子侦察机逾50架,另有数十架电子对抗飞机。谍机甚为活跃,单是对北韩的侦察,平均每月五、六十架次。

俄国军方《红星报》透露,俄军每分钟都准备驱逐美国谍机,并有电子对抗设施进行反击。俄军经常发出大量假讯息,让美谍机截收。

EP-也为配合美国间谍卫星而行动,把截获的声音信号为卫星图象配音,从而获得实感效果。

美国一家战略研究公司认为,在南海上空活动的谍机,主要为搜集解放军最新09型核攻击潜艇情报。该型潜艇可发射巡航导弹及快速鱼雷,对美国航空母舰有威胁。

09潜艇有18枚鱼雷,其中1枚在贮存舱,6枚装在发射管,可在15秒内全部射向目标,两分钟后发射第二批。去年秋季解放军东海演练,美国间谍卫星和谍机,作好拍摄“09”准备,搜集其数据。

但“09”或“094”新型潜艇均未亮相。据美国军方向台国防部提供情报指出,解放军连新型雷达也未打开,美军预先投在海面的大量声标,也被解放军舰艇捞走,美卫星和谍机空侦察一场。这是谍战尔虞我诈一幕。

中美之间曾有过险象环生的谍战,1971年5月15日,南海舰队两艘猎潜艇开赴广州维修途中,探测到一艘美军核潜艇在附近搜集情报。

解放军猎潜艇跟踪美潜艇,尾随不舍,美潜艇发出求援信号,太平洋舰队两架携载反潜导弹战机赶来,解放军战机亦升空戒备,美战机几次请求司令部批准攻击,太平洋总部司令麦凯恩上将坚决制止开火,除非受到攻击。美潜艇被解放军猎潜艇跟踪三个多小时,终于成功摆脱。

在七十年代,美对大陆空中侦察行动频密,据美国国务院档案,1970年月10日,美国一架无人驾驶间谍机在海南岛被解放军击落。

中国在七十年代有多项重大军事活动,美方争取第一时间搜集情报,研究解放军实力及军事发展方向。

1970年4月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星“东方红一号”,美国密切监听和搜集中国太空技术情报。

1970年1月6日,中国自行研制第一艘导弹核潜艇艇体下水,71年开始服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在水下发动核攻击的国家。该艘核潜艇部署前后,美国侦察卫星、谍机和监听站,倾力搜集有关情报,并谋求获得“70基地”--研制核潜艇基地的秘密。

1974年5月中旬,解放军四艘导弹护卫舰,包括成都号、昆明号、衡阳号和贵阳号,通过台湾海峡开赴西沙,准备对声称拥有该群岛主权的越南作战。当时海峡由美国第七舰队和国民党军队控制,台当局以民族利益考虑,让解放军战舰通过海峡,美国谍船和谍机忙于侦察。79年月,解放军对越南展开自卫还击战,美国间谍卫星和谍机不仅侦察战场,还监视苏联军队,提防突然异动。

同年,美国对华侦察,集中于搜集中国洲际导弹情报,以求解开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军事跃进秘密。解放军于80年5月18日向太平洋试射洲际导弹,据称美军出动五架谍机搜集数据。

美国海军电子侦察机,很多时候有伴同行,海、空都有支持。在南海上空撞毁解放军战机,再降落海南岛的EP-,未知是否也有伙伴,或者已及早摆脱。

美军在亚太地区活动的谍机,以冲绳为基地,总部在美国西北面华盛顿州的惠德比岛。内幕消息说,事发时,该总部同时监控南海一带三个执行任务的“物体”。

惠德比岛在华盛顿州西北部的皮尤吉特海峡,是美国最大沿海岛屿之一,人口约四万人,很多居民不知道岛上设有电子谍战总部。

惠德比是美国海军守望太平洋的情报岛,居住不少从事电子截听作业的军事人员。

该总部可以直接接收由谍机发回的情报资料,但通常不会这样做,以免被人截取。

EP-谍机的先进仪器,经过提升,截听无线电讯息能力特强。该机4名机组人员中,17人负责执行搜集情报任务,包括截听技术员、分析员和密码破译员。机上的武装有鱼叉导弹、MK-50鱼雷和MK-60水雷,但必须在受到攻击才获准使用。

一架经过能力提升的谍机,通常是执行特殊任务,近年,美军对华空中电子战升级。这是一种危险谍战,过去发生过不少灾难,最严重而又最神秘的事件,是198年9月1日大韩007班机被苏军击落,导致机上全部69人罹难惨剧。

该架波音747客机,当日是由美国飞去汉城,途中偏离了航线飞入苏联领空,莫斯科指美国利用该机搜集情报,所以将之击落。

美国发起各国对苏制裁,直至戈尔巴乔夫上台,正式就事件道歉,美苏才重新开展新关系。

后来据英国《国防线》杂志引述西方情报消息披露,当日美军有RC-15电子侦察机和STS-8宇宙飞船在该区上空活动,藉民航机掩饰,目的为诱使苏军激活所有电子侦察装置,美谍机和飞船乘机搜集数据,以便将来一旦开战,就能摧毁苏军电子防御系统,却未料到演变为大悲剧。

美国应否就谍机事件向中国道歉,已成华盛顿政坛热门话题,布什政府面对重大外交考验。

中国一开始就表明立场,美方必须就事件道歉。白宫由布什、切尼到鲍威尔,坚持说美方决不向中方道歉。谍机进入别国领空搜集情报,已属侵犯,美谍机更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毁一架解放军战机,飞行员失踪,罪加一等。

布什在事件发生之初,态度强硬,低估了中国,现在可能为找下台阶头痛。白宫在决不道歉的同时,玩弄字眼,使用遗憾、惋惜等字句。有政界人士向布殊进言,事件可大可小,应谨记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足球战争”训。

向人说声道歉有何难处?对老练政治家来言,“道歉”只不过是外交舞台一句可缓和紧张形势的道白。布什可能认为,在这种情形下向华道歉,无异投降,并承认谍机侵华罪责。布殊的外交刚开档,不想一开始就焦头烂额。其实今次事件也像年前美谍船侵犯北韩,美国注定失败。

国际间拒绝道歉的例子不少,例如日本侵华,一直不肯道歉,美国40年前入侵古巴猪湾,也拒道歉,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亦未道歉。

“道歉”难以出口,也许面子和国家地位攸关,政治领袖亦恐向人赔礼损害自己形象。1969年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就曾为此开战。

那年6月,洪、萨两国在争夺世界杯足球赛参赛资格的比赛中发生冲突,萨尔瓦多指洪国不是,要求公开道歉,遭到拒绝。6月6日两国断交。7月14日,萨军闪电进侵洪国,交战五日,萨军占据四百多平方公里土地。美洲国家组织出面调停,双方于7月19日停火,萨军8月撤出洪国,两国仍不断有边境冲突。

6年后的1975年,中美洲首脑在危地马拉举行峰会,采取措施使洪、萨和解。两国经过5年谈判,1980年10月0日恢复邦交,接下来是谈判边界领土纠纷,一谈又六年,最后移交海牙国际� ��庭仲裁。双方难民遣返问题1988年获解决,***年完成遣返,至此,“足球大战”才正式结束,足足打了0年。

美国间谍飞机向来肆无忌惮搜集外国情报,一年在全球飞行逾千架次,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像今次EP-行动失败降落海南岛,如此败绩甚为少见。

美谍机是高技术飞机,多在高空沿外国边境地区作业,例如U-的升限1,00多米,SR-71升限6,000米,TR-1是7,40米,EP-可在万多米高空搜集情报、侦听地面和海底讯息。谍机执行任务时,每秒都准备紧急应变,摆脱险境。

解放军以往击落美国几架U-和一架无人驾驶谍机,俱以军事手段达到目的,今次谍机事件也一样。如果运用间谍技术对付美国谍机和电子侦察,可能更加有效。

1960年5月1日,苏联击落第一架U-谍机,威震四方,但不是米格机或导弹的功劳,是间谍建奇功,刺到美国最痛之处。

美国由1956年开始用U-侦察苏联,在二万米高空对地面进行拍摄,当时米格19战机只能飞到18,500米,地对空导弹亦未达此高度,只好任由U-横行。

后来KGB查出U-由美军设于巴基斯坦白沙瓦一个秘密机场起飞,KGB间谍绞尽脑汁,收买一名在基地工作的巴籍维修员,指导他如何在U-飞机高度表上更换一颗有磁力螺丝钉,令其飞行时指针偏移,指向二万米,实际只有万余米,正好飞入米格机和地对空导弹火网。

当日U-进入苏联斯维尔德洛米斯克上空遭击落,飞行员鲍尔斯被生擒,美国最初说U-是气象飞机,后来苏方提出谍机装备为证,美国才承认是侦察机。

艾森豪总统于5月11日在记者会上强调,侦察行动将会继续进行,以确保美国和自由世界的安全。

5月16日,美、苏、英、法首脑按照原定计划在巴黎举行四强首脑会议,会前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就U-事件公开道歉,遭到拒绝,赫鲁晓夫拂袖而去,会议难产。

接着苏联以间谍罪审判鲍尔斯,判10年监禁,到6年月,美放俄谍艾贝尔,交换鲍尔斯。

中国在美国谍机事件中态度强硬,让世人看清楚美国霸权主义面目。美国终于让步,就事件表达真诚遗憾,承认谍机曾侵犯中国领空。中方基于人道原因,准许4名美机员返国。

中美在谍战的积怨未消除,美军在科索沃战争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美指中国窃取其核机密的李文和案闹剧,去年4月,美军侦察机RC-15在南海上空搜集情报,几乎与解放军战机相撞。此外还有中国扣留美谍事件。

中美谍战形势诡谲,积怨宜解不宜结,以免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美对华侦察,是一种永不休止的隐密战争,尚有一些未曝光事件。

1995年解放军在黄海大演练,汉级核动力攻击潜艇亮相,美国潜艇和母舰的战机、侦察机,跟踪汉级潜艇搜集情报,紧咬不舍,历时两天,直至解放军苏恺-7战机升空,与美国海军F-14对峙,汉级潜艇才乘机摆脱美军跟踪。

中国东部沿海区面向东海和台湾海峡及南海一带,都是美军谍机、谍船搜集情报的主战场,有时表面为搜集台湾情报,实则意不在台湾军情报,而是针对大陆。

美国谍机和潜艇,常对台湾南端屏东九鹏基地搜集情报,该处是中山科学院研制各类导弹的试验场。美谍机既可搜集台湾导弹数据,也能同时搜集福建省厦门、泉州甚至广东沿海驻军和导弹基地情报。据美军情报消息称,只要美谍机略为偏离航线,就大有所获。如果趁九鹏基地测试导弹、大陆沿海的雷达系统、预警设施和电子侦察系统,可能有部分激活,美谍机就可在高空作业,两岸军情都不放过。

美国通常预先通知台湾,会派飞机前来观察台方武器测试,有时未作知会就闯入台海上空搜秘,多数由SR-71黑鸟谍机出马。

在南海,美谍机往往表面上搜集越南情报,一个偏离航线,就变成搜集海南岛军事秘密。“黑鸟”飞行速度为音速的三倍,在6,000米高空飞行,解放军战机难以跟踪、锁定或将之拦截。美谍机就是恃高技术横行。

黑客大战

005年5月16日,作《边防警察报》记者的我和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熟知黑客战内幕并号称“孤独剑客”的网络安全专家王献冰先生,他向记者详细披露了中美黑客大战的内幕。王献冰现在是广州金华诚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该公司曾为广东省公安厅和广州市公安局提供网络安全服务。

王先生认为,近年来,国内外黑客事件不断发生,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来由于某些国家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思想有恃无恐,使得许多国家的安全和人权饱受威胁,网络的无国界性给某些人挑起网络大战提供了机会。中美黑客大战随着今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的发生而愈演愈烈,并在5月1日左右达到高峰。

根据王先生的长期跟踪和关注,在中美黑客大战的初期,国外黑客PoisonBo、Prophet、Acidklon、Hackeiser和PrimeSuspectz等5个美国黑客团体对我国展开了网络攻击。后来,Sube、SVUN、Hi—Tech等黑客团体也陆续加入。Hi—Tech原以美国军方为入侵对象,属于技术高超的黑客组织,此次也改旗易帜,将攻击目标对准了中国网站。

自4月4日以来,美国PoisonBo、Prophet、罪恶世界、MIH等臭名昭著的黑客组织相继对中国网站发动袭击,造成40多家网站服务一度中断,有00多家网站的页面被篡改,其中包括许多政府、企业及学校、科研机构的网站。他们声称这是一次“对中国的网络战争”,并叫嚣:“所有的美国黑客联合起来吧!把中国服务器全都搞砸!”这当中,PoisonBo黑客的行为最为嚣张。他们曾在最近的两周之内对域名以“.cn”结尾的部分网站进行了8次攻击。据王先生透露,目前,PoisonBo仍在积极策划攻击行动,还不断唆使更多黑客加入战团。

由于中美在技术等方面的差距,使得我国在这次网络大战中损失惨重。这当中,江西宜春政府网、西安信息港、贵州方志与地情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网、福建外贸信息网、湖北武昌区政府信息网以及桂林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网站均遭到攻击。中国一些大型门户网站也相继被“黑”。

王先生说,面对美国黑客的挑衅,中国黑客高手曾奋起还击。在5月1~7日放假期间,中国黑客曾对美国网站发动大规模攻击行动,并在“五·四”青年节这天达到高峰。

王先生分析说,这次国外黑客入侵国内网站与过去的攻击事件相比有以下5大特点:1、政治性。在被篡改的页面上留下侮辱我国的文字和图片,“是美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思想在网络上的真实体现”;、挑衅性。此次网络战“明显是由美国黑客组织PoisonBo最先对我国网站大肆攻击引起的,属于典型的不宣而战,符合美国人做事我行我素、缺乏道德伦理的作风”;、目的性。主要攻击我国的政府(gov.cn)、教育(edu.cn)、科研(ac.cn)等网站,以破坏和扰乱我国正常的网络秩序;4、毁灭性。凡是我国的网站,无论什么性质,一旦落入美国黑客手中,就惨遭不幸。大多被攻破的国内网站数据被全部删除,仅保留了被更换的页面,这与通常的仅以更换页面为目的的黑客行为不同,属于极端恶劣的破坏行为;5、组织性。美国黑客组织严密、专业水准高而且效率明显,属于“典型的流氓黑客军团”。

王献冰评论说,总体上看,这次国外黑客入侵国内网站的攻击手法水平一般,受攻击的大多是WindosNT系统,其次是Linu、BSDI、Solaris等系统。主要是利用一些现有的工具对操作系统的弱口令或安全漏洞加以攻击,即以获得一般用户甚至管理员用户权限,进而实施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在4月份因特网上发生的数千起黑客事件中,针对中国大陆的就有数百起之多,占整个黑客事件中的1.8%。在所有被攻击的网站中,商业网站占54%、政府网站占1%、教育和科研网站占19%、其他类型网站占15%。

据国内某知名IDC企业的技术人员介绍,他们在4月份内检测到的针对其所运营网络的扫描和探测行为达到每天8万起,实际发生的攻击数量每天在100起以上,大大超出了平时的水平。网站系统一旦遭受到攻击,数据往往被窃或删除,仅保留有被替换过的主页,导致网站形象受损并引发泄密、数据错误等问题,有的甚至整个系统被破坏,损失难以估量。在国内,除商业网站能很快恢复系统和改回被换页面外,政府、教育和科研网站大多反应“迟钝,有的甚至在被黑两周后还没有恢复”。

据透露,目前这种黑客攻击事件还在继续,它已为中国信息安全敲响警钟。

王先生认为,目前国内网站经常被“黑”主要存在6大问题。

第一、安全意识不强。去年10月8日,微软公司电脑系统被黑客入侵、生产软件的源代码被盗、新开发的软件产品计划可能被盗的消息震惊全世界。软件、网络高手如云的微软也会被“黑”,就是因为其部分主管和员工安全意识不强,违反规定造成的。这也正是当前因特网安全状况堪忧的真实写照。针对我国网络现状而言,大多数机构都把资金投在了应用系统,却忽视了安全保障。国外网络安全投资占建设总投资的约0%,国内只有5%左右。

第二、缺乏整体安全方案。一般认为,在服务器前加防火墙就能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很狭隘的安全思路”。这次被攻击的网站中就有不少是利用防火墙中的漏洞而轻松穿透防火墙实施攻击的。

第三、网络系统本身不安全。主要是没有安全地安装计算机网络配置、用户和目录权限设置及建立适当的安全策略等。

第四、缺乏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第五、不理解网络安全的相对性。如果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漏洞的不断被发现,以及口令很久没有更改等情况的发生,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威胁。这时候,若不及时进行打“安全补丁”或更换口令就很可能被一直在企图入侵却未能成功的黑客轻易攻破。

第六、缺少必需的安全专才。据介绍:“我国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仅000人左右。”除了军队、公安部门等对高级网络安全人才需要外,政府、企业也需要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终末忍界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玄尘道途
相邻小说
我们离婚吧时间控制器绿茵教父高调宠婚风雨南洋未了情你的世界里樱花飘落史上最强射手黑道学生4病魔缠身黑道学生III天门龙凤黑道学生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