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在我这里用过晡食,席间我们也就不再谈论政事。之后杨广又要去处理些事情,临走前问我晚间作何消遣。
我想了一想,答他:“我想去骑马,可不可以?”
杨广叫过张宝鉴来,吩咐他前去准备。
我笑说:“我才不要身后跟一大队人马,那还有什么意思?”
杨广拍了拍我的面颊,道:“一大队没有,一小队一定得有,你骑马还不熟,别逞能。”
现时我们住在榆林的行宫中,比不得在连谷,要出了城才能畅快地骑马。若按我的意思,我便骑马出城就好,张宝鉴却道:“娘娘,别让奴婢为难了。”也只得作罢。
甲兵帐营都在城外,城中所宿皆是百官。我坐在车里,从车窗漏格里有一眼没一眼地往外瞧着,榆林郡城必是因皇帝到来大肆修整过,路边的民宅外墙一色雪白,看着簇簇新。又因现在百官都在城中,道上有许多牛车来往,颇显热闹。
忽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晃过视线,一刹那我也未分辨清楚,待再想看清些,又怎么也找不见那身影了。
“停车!停车!”我不由自主地吩咐。
车停下来。
我挑起车帘探身向外,为了看清,索性连面帷都提了起来。没有,没有看见那个人。
或许是错觉。
侍从们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我慢慢地放下面帷,正要吩咐继续,忽听有人在喊:“六娘!六娘——”
街那头,有个人蹦着高向我挥手,一面满面兴奋地跑过来,手里还抱了什么东西,一路跑一路掉,连忙俯身拣,看着极是狼狈。
“什么人?如此放肆!”张宝鉴立在一旁,作势要上前呵斥。
我拦住他,“那是将作监的李春。”这么一说,张宝鉴自然明白他和我必有些交情,便不作声了。
李春还是老样子,怀里抱着一堆不知做什么用的零件,蹬蹬跑到我的面前来,笑道:“真是想不着,居然在这里碰见你。六娘,你怎么会来?”
我笑笑,“自是随我家郎君来的。”
从前他们当然也打听过我的身份,但想必没有结果,此刻也不会再追问。
我忽然想起一事,忙又问:“李三郎,二郎也来了这里吗?”
“怎会?二哥此刻不知在哪座山间快活呢。”
我缓缓吁了口气,心想刚才大概真是看错了。也可能,我看见的正是李春,却误将他当作了李季。
“六娘,你住在哪里?改日我去找你喝茶。”李春兴冲冲道。
他因为从前和我相处久了,彼此熟不拘礼,所以不假思索就这样说。他却不知道,从前我在宫外的府里,身边宫女宦者都是挑拣过的,见怪不怪,才叫我可以肆无忌惮。此刻我身边的一大半不是那时府里的人,只怕面上不显,心里也在惊诧了。
这也无从解释,只好避而不答,又问他:“你此刻做什么去?”
李春说:“至尊要在城东设帐,宇文公让我帮忙。”
“哦。”我点一下头。
李春忽又说:“六娘,你有没有时间?你一向颇有奇思妙想,你若有闲,有些细节我还想听听你的意见。”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幸好隔了面帷,不觉十分尴尬。我轻轻咳一声道:“可是不巧,我正有事,不如改日。”
“那……好吧。”李春面上颇显失望。
我却不能够再停留,匆忙辞别,退回车内。
车向前行,忍不住由漏格回望,见李春兀自站在路边发愣。
我出城去,略略骑了一回马,只觉无聊。一则榆林城外毕竟不比得连谷一望无际的草原,二则,身后一队侍卫亦步亦趋地跟着,更有个张宝鉴唯恐我还不够无趣,不停地嘱咐着“娘娘小心”。因此,不过玩了小半个时辰,就回去了。
刚进房里,晴婉就告诉我:“皇后晕过去了。”
“啊?”我吃了一惊,“怎么回事?”
“还不清楚。听说,就是好好地坐着,忽然就倒下了。”
这一说,我连衣裳也没顾得上换,就匆忙赶过去了。
行宫比不得大兴宫、紫微宫,我和皇后的住处,只隔了两重庭院。我过去时,从廊下至院子里皆立满了人,鸦雀无声地静候。一见我去了,人群自动向两旁分出路来。我直接进了屋里。
萧皇后的贴身女官正提着手帕抹眼泪,见了我兀自要行礼,我不耐烦地说:“你先不要哭,皇后怎么样?”
“太医还在里面诊治。”
“人醒了吗?”
“没……”
我径直进了内寝。
大白天重帷低垂,房间里点了数盏纱灯,映得四下里一片哑哑的紫。烛光无风自晃,颤颤不定。
一个太医监跪在床边把脉,另外的两个站在一旁。看他们惊惶不安的神情,我心里便是一沉。
萧皇后仰在枕上,没有醒,眼睛紧闭,口唇微微地咧开,有白色泡沫挂在嘴角。肤色呈现出诡异的苍白,面颊却又带着两团暗红,像胭脂硬画上去的一般。
我走过去,两个太医过来行礼。这种时候,谁也有心思理会这些?我随便摆摆手,叫他们退开。
离得近了,太医监额头上的汗亦清晰可见,在灯火下泛着微微抖动的光,也不知是人在抖,还是烛火在抖。
寂静似乎格外漫长,仿佛一直要延伸到世界末日,永不到头。
我没有催太医监,是不想打扰他,也因为正有一种不祥排山倒海而至。
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杨广已经进了屋子。
“怎么样?”
他的声音并不算得很响,却让屋里的人同时受了惊,只见墙上几个人的影子都微微一颤。
太医监放下手,回身叩首道:“依愚臣所见,皇后是……是……”
“啰嗦什么?!”杨广怒喝。
我走过去,轻轻握住他的手,要他平静下来。
杨广深吸了一口气,放缓语气,“说。”
“皇后是,中风了。”
“胡扯!”杨广脱口而出。
我也觉得匪夷所思,总觉得中风是老年人的事情,以萧皇后的年纪,怎么也不该得这样的病才是。但是我总比杨广要平静些,想着世间的事,也没有绝对,便问:“皇后年纪还这样轻——你可要拿准了?”
太医监虽战战兢兢,但仍答了个“是”字。
我见杨广的脸色十分难看,绷得笔挺的面孔,眼睛里闪着不知是惊是怒是惶然的神情,知道他心里已经相信了。其实中风的诊断并不难,他自己也是晓医理的人,怎会不知道?太医监更加不会出错。
我紧紧手,轻声提醒他:“阿摩,治病要紧。”
杨广惊醒过来,沉声问起几个太医如何医治如何开方之类的事情。这些我并不懂,我走到床边去,旁边小几上放着水盆,我绞了把手巾,替萧皇后将口角的黏液擦掉。但是很快的,又有黏液淌下来。
“姐姐、姐姐!”我叫了她两声。我不知她究竟是有知觉的,还是已陷入深度昏迷。其实我倒更希望是后者。
重帷阻隔了外面的阳光,叫人不辨季节。明明是六月的天气,我却莫名感觉一丝寒意。杨广犹在听太医监奏陈,我紧紧前襟,走出内寝。
女官们都在外间候着,我让别的人都出去,只留下了平日和萧皇后最贴心的陶尚仪。
我不想给她任何回避的机会,直截了当地问:“出了什么事皇后才会这样?”
“没有事。今天用过晡食,皇后领着我们在院子里走了一圈,还看了看花,回到屋里说坐着聊会闲话,谁知说了没两句话,皇后忽然就往榻上栽倒了!”
和晴婉说的一模一样,没有漏洞。
我冷笑,“怎么我听说的,全不一样呢?!”
陶尚仪并不是因为玲珑八面才被萧皇后宠爱的,她小时候是萧皇后母舅张家的邻居,那时张家家贫,陶家对他们也多有襄助。陶尚仪又素来和萧皇后交好,只是姻缘不顺,少年守寡。萧皇后被聘为晋王妃之后,索性将陶尚仪接进宫来作伴。
她是心思实诚的人,不觉察我在诈她,话语间便露出迟疑来:“没有……真的没有,娘娘……是听谁说的?”
“你不用问我是听谁说的,现在是我在问你——出了什么事,叫皇后这样子?你也知道这事的分量,非同小可。难道你要等事情闹开了闹大了,再不能收拾了,才肯说实话?”
陶尚仪神情越来越动摇不定,我晓得自己离真相只一步之遥了。然而我的心里只怕也如她一样动摇不定,惶惶的,惴惴的,悬着挂着不知道什么将会发生。
“你素来对皇后一心一意,皇后也待你作身边第一等的人,就算为皇后——你想想,若事情闹起来了,你要皇后怎样?你可是要索性葬送了皇后才觉……”
“娘娘!”
陶尚仪“扑通”跪倒。
“皇后是听了一句话,唬煞了才……皇后素日人前人后都赞娘娘,求娘娘作主!”
我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掌心里隐隐地渗出冷汗来。那句话,自然是非同小可的,像萧皇后这样一个人,不是没见过世面没经过风浪,一句话就能让她这样,会是什么?
“你说。”
陶尚仪膝行到我面前,声音压到了最低:“是有人要趁着这一回出塞行刺至尊,趁乱夺位。”
我惊得一战,我以为我自己跳了起来,其实没有,我只是呆坐着,耳边嗡嗡作响,瞬时脑海里什么念头都有,自己也不知在想什么。
“是谁?……谁要行刺?”
陶尚仪抬头看了我一眼,万般为难地欲言又止。忽然捂住了嘴,只默默地淌泪,终究不肯说话。
我已经完全明白了。
很难形容这一瞬间我的心情,也许刹那最清晰的感受,是深深地同情尚在病榻上的萧皇后。果真如此,也就难怪她不肯醒来。无论作为妻子,作为母亲,还是作为皇后,都何堪面对这样的情形?
定了定神,我俯身拉起陶尚仪,让她坐在我的身边。我用极轻的声音仔细询问她事情的经过。然而,实在也没有什么新鲜的,所有的内容就只是那一句话。而通报了这句话的人,是萧皇后安放在杨暕身边的一个亲信。
从陶尚仪的话里,我知道自上一次杨暕抢民间美女入府的事发作之后,萧皇后对这个儿子的监管也严格了许多。然而,从表面上看起来,杨暕倒也老实了不少,似有改过的模样。萧皇后本来还为之欣喜。原来,另有谋算。
我沉声道:“皇后可说了什么?”
“哪里说过什么?皇后让我也出去,自己坐着。我没敢走远,忽然听见屋里‘咕咚’一声,我连忙进去,皇后已经倒在那儿了——娘娘,如今皇后这样,该怎么办呢?”
我沉默。
远远的,晴天惊雷滚滚而来,沉闷地从头顶响过。我站起来,走到窗口去看,院子里兀自满地的阳光。宫女宦者们依然垂手立了听招呼,一动不动,像满园参差的泥塑,全失掉了生气,变成一场诡异的展览。
我站在那里,身上觉得冷。别人看我一定是沉思的模样,其实我脑子里是空的。当然,我不是第一次见识这类事。在这个至高无上的家庭里,微笑下隐隐藏着刀光剑影。所以我的反应过度,大惊小怪。我承认。可是,若我心平气和地对待这样的事,则说明我已麻木。诚然麻木减少痛苦,然而亦减少生趣。从前我只想做一个旁观者,只想割裂杨广与政治,将他单纯作为男人的一面留给我自己。那个时候,我巴不得自己麻木一点,好看不见另外的那些东西。然而,现在我明白,这终究还是我的一厢情愿。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曲曲折折,才肯正视这一切。我晓得,我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圈子,我既然决心踏进去,就只得一一面对,心里再厌恶再悲凉也好。但我不可以麻木——麻木了即意味着我失掉了自己。我本来就不为着野心,亦不想与魔鬼交换灵魂,那样的代价未免太大。
“贵妃……娘娘!”陶尚仪不安地叫我,仿佛想从我这里捞到救命稻草。
可是她哪里知道,我自己还不知到哪里去找根稻草来。
“你先去吧,让我好好想想。”我沉着地向她点一点头。
这样的神情极具掩饰,陶尚仪依言退下。
我依旧站在窗前。
眼下不是没完没了发小资情怀的时候,我必须理清头绪,决定下一步的举动。我必须学会思考。我将之视作对我自己的一次考验,尽管这考验的份量未免太重了点。
告诉杨广。这是我最初最直觉的念头。
然而,现在我必须考虑,这样做对杨广和眼下的局面是不是有利?
杨广狠狠地训斥过杨暕,然而,毕竟那是他唯一的儿子,也是大隋目前唯一的继承人。就算杨广对他并不满意,但也别无选择。如果杨暕受到了严厉的处置,等于说,大隋也就失去了唯一的继承人。至少眼下是,杨昭留下的三个儿子,最大的一个才不过六岁。而且,我知道,杨广对这个儿子,也如这个时代其他的所谓“严父”一样,虽然表面上端着,心里还是十分在意的。因此,如果这件事贸然揭发出来,杨广在盛怒之下会做出什么来?实在难以想象。而事后他回想起来是否会后悔?一样未可知。
何况,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只不过是从陶尚仪口中听来的一句话。
想到这里,我心底的一根弦仿佛被个模糊的念头触动,轻轻震颤了一下。然而,当我试图捕捉那个念头,它却又从缝隙中溜走了。
我继续原有的思路。这件事到底是否真实?或许,这才是眼下最急需要确认的事情。如果是真的,那么必须早做防范。即使是假的,也足以引起警觉,像这样的流言非同小可,背后一定有别的文章。
但问题是,我通过什么途径去确证这样一件事呢?
现在我深恨自己没有及早地储备属于自己的人脉了。我如今的人脉在宫中是有足够的能力,而延伸到宫外,还远远不够。想着想着,不由得失笑,原来到用时方恨少的,还不止书而已。更讽刺的是,这些原本我懒得理会的东西,以后只怕要常常打交道了。
我叹口气,缓缓地移开脚步。
不需要具备任何预言能力,我也能预见到即将到来的惊天骇浪。我承担得起吗?就算是一两件小事,机缘巧合,也能够改变历史。何况这样的大事。
历史……改变……
几个字眼狠狠地戳中了胸口。
我蓦地停下脚步。
终于捉住了刚才溜走的念头。怎么会迟钝到现在才意识到?在历史上,是并未发生萧皇后中风这件事的。呃,好吧,我的历史知识里没有这样的细节,但我清楚地记得,萧皇后在隋亡之后的几年前往突厥,而后被李靖接回长安的事。她是健康的,至少,不是一个中风了的妇人!以萧皇后现在的情形来看,就算是在现代,她能康复如初的希望也极小,何况这个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
瞬间我的心跳一定超过了两百,血涌上头脑,烫得像塞进了一团燃烧的烈焰。
这事对我的冲击,比我所能预想的还要大得多得多。我就像笃信所谓“天降吉兆”的古人,终于看见了一个能让我相信“历史可以改变”的事实。
就算影响不像我想象的大,就算暂时只有这么一件事,对我一直以来的心情,却是质的扭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