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芮白了黎弘博一眼,暗叹,她身边的老人怎么一个个的属性都是厚颜无耻,她师父是这样,黎老爷子也是这样。
她眼睛转了转,弯弯的眼眸,格外可爱的对黎弘博笑了笑,“黎爷爷,您真想知道我这耳坠是哪里来的?”
黎弘博眼睛亮了亮,“想知道,我其实就是好奇,你要是不愿意说也没关系。”
“告诉您这耳坠的来历,没问题,但是得等一会儿。”南芮扭头看向,正好看完耳坠的陆俊彦,“怎么样,我这对耳坠如何?”
“彦彦,你先说说你的看法。”黎弘博深深的看了南芮一眼,暗叹这丫头实在是鬼机灵的很,还和他卖关子。
“绿松石,也被称为突厥玉,其中以蓝色的最为贵重。这个耳坠所镶嵌的绿松石呈现明艳的天蓝色,色调纯正、匀称,光泽很强,微透明至半透明,有玻璃感。质地细密、坚实,没有铁线或者其他缺陷是特级优质绿松石。耳坠的坠身是纯银工艺,掐丝衔接的手法是明末清初的。耳坠包浆浑厚均匀,我认为这对耳坠是清中期官制饰品。还是有些收藏价值,毕竟这样精美的手工艺品能完美保存下来实属不易,而如今要想全靠手工做出这样复杂工艺不是简单活计。”
说完后陆俊彦静静地坐一旁,好似南芮和黎弘博认同与否对他都不重要。
南芮眸光微闪,陆俊彦所说的和她将耳坠给她师父看时师父说的差不多。
老道在古玩鉴定方面的水平同样非常厉害,拿老道的话说,他都活了一百多岁的人了,没几样拿得出手的本事都不好意思见人。
黎弘博赞许的拍拍陆俊彦的肩膀,“算你小子没有丢我的脸,说的不错。”
因对方是南芮,不仅是他外孙同学,还是他自己挺喜欢的小丫头,因此黎弘博并不想使用任何手段去压价。
这耳坠是怎么样他就怎么说,还拿着耳坠详细的跟两个小辈讲解了下明清时期的饰品特征与工艺等等。
南芮听得仔细,黎老爷子和于叔都对她很好,有问必答,每次来珍宝轩她都能长不少见识。
“南丫头,这对耳坠你确定要卖?这耳坠挺好看的,卖了以后你长大了知道臭美了,可别后悔。”最后黎弘博对南芮说道。
“黎爷爷您放心吧,我就算后悔也不会找您哭鼻子的。”
“那就行。只要吧,这对耳坠我给你八百块,你要是觉得可以咱就成交。”
“行。”南芮爽快的应下,她大概了解过这样耳坠的市场价,八百块其实给的算比较高的价格了。
黎弘博当场去里面隔间拿出八百块钱交给南芮,然后把耳坠收了起来。
这样品相的耳坠,若是遇到有钱的富太太之类的顾客,还是能买个好价钱,小赚一笔的。
因此给南芮八百块,虽然高了,但他也不至于亏钱,少赚点就少赚点,就照顾小辈了。
“谢谢大方心善的黎爷爷。”南芮对黎弘博笑道:“作为馈赠,我可以告诉您这对耳坠的来历。”
黎弘博哼笑一声:“算丫头你知恩图报,说吧,别吊老头子我的胃口了。”
刚才在他们谈交易时漠不关心发呆的陆俊彦,这时也转过头来看向她。
“您还记得大概一个多月前,有个女人来您店里卖铜镜吗。”南芮看着黎弘博。
黎弘博先是迷茫,努力回忆了会儿,终于想起来,“是有个来卖铜镜的,是个赝品,我没收,对,那天丫头你也在场。”
他顿了顿,看着南芮,“你这耳坠是她卖给你的?什么时候?多少钱买的?那个女人看着就不是个好的,你别是被她坑了。”
黎弘博语气中充满对南芮的担忧,这让南芮心里暖暖的,没想到这个认识不久的老爷子却能真诚以待地对她。
南芮决定以后对黎弘博好一点,至少在他唠叨病犯了的时候,陪着点。
“是吗,我觉得那个阿姨人挺好的呀。”
“好什么好,我做生意这么多年,还能看不清好赖?!你个傻丫头啊,你到底多少钱从她手里买的?”黎弘博急了,这丫头平时看着挺机灵的呀,怎么一转眼就成蠢蛋了。
南芮眨眨眼,“这耳坠我没花钱,是阿姨送给我的。那阿姨人要是不好,那怎么会送耳坠给我,所以黎爷爷你看错那个阿姨了,人家明明挺好的。”
黎弘博傻眼了,满脸的不敢置信:“啥?她白送给你的?!你认识她?”
“不认识啊。”南芮摇摇头,“我就是买了她的铜镜,然后看见她戴的耳坠很漂亮,就央求她送给我。估计她看我很可爱,然后就同意了。哎呀,没想到这对耳坠挺值钱的,能卖八百块呀。”
陆俊彦插了句话:“那铜镜你买成多少钱?”
“八十三块呀。”
黎弘博瞪大了眼睛,愣愣的看着面前的长相精致透着灵气的小女孩,不知是该说她那铜镜是买贵还是买得值。
陆俊彦眸光闪动,十分肯定地说:“你当时就看出她耳坠是老物件,故意高价买下铜镜让她赠送耳坠的吧。”
南芮弯弯嘴角,笑笑:“你猜呢。”说完起身与他们告辞,背上书包离开珍宝轩,骑上自行车踏上回家的路。
陆俊彦站在门口望着她渐渐消失在街角尽头的身影,一向染着冷意的神情在这一刻散开,唇角微勾。
她挺有意思的。
他跟她同桌了一段时间,却始终看不透她,她总是在他以为他看清时,又展露出令他吃惊的一面。
“彦彦啊,你这个同桌不一般啊。”黎弘博感叹着,扭头看看自家外孙,“哎呀,突然觉得这丫头的做派和你挺配的嘛,嗯,有资格做我家孙媳妇!”
陆俊彦面无表情的越过黎弘博,“彦彦是谁?”
背上书包,准备离开珍宝轩回家去。
黎弘博追在他后面,“你怎么就不喜欢彦彦这个名字,多好听啊,朗朗上口又能显出咱爷孙间的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