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皇太极的病情还有一段历史。
皇太极的生辰八字是生于辛辰年亥月,这一年出生属于黑龙,主凶不吉利。
而他本人生来面色赤红,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
他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在逐步完成统一女真各部的基础上,皇太极帮助他父亲努尔哈赤建立了新的后金。即将进入丁巳大运,伤官见官,50岁时,因心爱的哀妃之死,他身体立刻变得虚弱了。
那么皇太极患的是什么病呢?
我们说过,皇太极有一个老毛病,即鼻衄。由此而引起的必是头晕目眩,周身无力。我们从清稿上可以看出皇太极有病的明确记载。崇德五年,锦州围城刚刚开始时,皇太极就病倒了。《清史稿》载:崇德五年七月,《清史稿》载:“上幸鞍山温泉。”
《清太宗实录》上说:“圣躬违和。”这次病想必相当沉重,否则皇太极不会在灭明大计刚刚实施之际,去鞍山疗养。
我在另一出处里查到一些同样记载皇太极有病的记载;
《沈阳状启》庚辰年”记载:崇德五年二月三十日,皇太极宴请“二大君”。但因皇太极有“微恙”,不能出席落座。同年七月初三日,皇太极吩咐,火速将两驮药用青竹送到沈阳故宫,为皇太极治病。
同年七月二十日,因“皇帝有疾”,所以大赦死罪犯人,以示皇恩浩荡。到了当年的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病情加重,实在坚持不住了,只好扔下朝廷的军政大事,率领皇后、诸位嫔妃,于当天申时(下午时至5时),出了德盛门(大南门),直奔鞍山温泉治病去了。
《清太宗专帝实录》卷五十二记载,皇太极在鞍山温泉疗养了一个多月后,至崇德五年九月初二,皇太极觉得身体稍见好转,决定返回盛京(沈阳)。同年农历十月初,皇太极认为已经祛除了风邪,身体强健胜过从前。然而,《沈阳状启》庚辰年记载,崇德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皇太极呼吸不平稳,不能长时间坐着,更不能参加宴会。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皇太极的诞辰日,过生日都未能设宴,足见皇太极的病情何等严重。《沈阳状启》庚长年记载,崇德五年十二月初六日,朝鲜世子大君凤林回国,只有范文程款待、送行。范文程解释说:凡是为贵宾送行时,皇太极都要接见、设宴款待。不巧的是,皇太极偶感风寒,未能接见、宴请凤林大君,绝对不是有意怠慢。史料记载,此后的崇德六年(1641年)上半年,皇太极一直处在药疗之中。
《清史稿·太宗本纪一》记载:“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若渥丹寒而不慓。”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判断皇太极身体一定很胖,瘦人肯定不会寒而不憟的。皇太极到了中年,身体越发胖起来,他一生喜爱两匹战马一个叫大白,一个叫小白,由于过胖,他骑大白一天仅能行五十里,骑小白才免强行一百里。
现在看,胖人易患的大多是心血管病,估计皇太极是因高血压造成中风,以至身体多病不无原因。
皇太极的病情一直没好,这早就有所体现,比如在对锦州合围期间皇太极一直卧病在床。
清史稿记载:“圣躬违和,肆大赦。凡重辟及械系人犯,俱令集大清门前,悉予宽释。”这次病估计来得更猛,以至不得不用大赦的方法,求得上苍的保佑。
据记载;汉官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上书:“皇上天纵神武,德被遐方,以仁心爱万民,以仁政治宇内,凡养民恤民,无不周挚,虽当大业创兴,实万世之圣主,当代之明君也。臣闻有道者,天赐纯嘏;福履者,景运灵长。今皇上道德醇备,福寿兼隆,虽偶尔不豫,辄获康吉,天之眷皇躬也昭昭矣,举国臣民不胜欢忭。伏愿皇上保护圣躬,上答天心,下慰人望。近见政事给予繁,动劳睿虑,各旗、六部诸大臣虚设何裨?凡心劳则气动,更愿皇上清心定志,一切细务,付部臣分理,至军国大事方可奏闻。况大业垂成,外国来归,正圣心慰悦之时,亦可稍辍忧劳。且时当食足兵强,皇上宜暂出游猎,以适上心。臣等谬任言官,惟以圣躬为重,伏望息虑养神,幸甚!”
皇太极阅后立即批示道:“所奏良是。朕之亲理代办处机,非好劳也,因部臣不能分理,是用躬自裁断。今后诸务可令和硕郑亲王,和硕睿亲王,和硕肃亲王一,多罗武英郡王合议完结。”
这就是说,从今以后除军国大事方可奏闻外,其它一些政务,由三个亲王和一个郡王处理就是了。这等于恢复了天命年间四大贝勒轮流执政的旧制,但这次的恢复,是皇太极天威赫赫下的恢复,他用不着再担心有谁敢和他至高无尚的权威提出挑战。
皇太极这个决定,实际是交出了日常行政事务大权,这次患病看来是更严重。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皇太极在对待国事上,皆“躬自裁断”,“好劳”,以致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同年十二月,皇太极接受祖可法张存仁的劝说,赴叶赫狩猎,行至开库尔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不得已返程。
皇太极虽然身体一直不好,可就为了收腹辽东最后一块土地那是煞费苦心,他用了两年时间部署战局,目的只有一个——围城打援。
看来机会已经成熟,接下来就是自己该出手的时候了,不过怎么出手,一时半会儿还挺棘手。
对于出现几个新问题,皇太极开了几次御前会议,听取满朝文武的意见,大家的意见收兵了事,息事宁人为主。
可还是有一小部分人主张出兵辽西,踏平他们的关宁锦防线。主要是我们付出很多,不能见硬退缩,要迎头赶上,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皇太极心里合计;不管明朝有何等作战计划,这次肯定是老太太的顶针——针格的。我方前线人马尚不足五万,焉是明军十三万的对手,还不够给人垫马蹄子的,显然明朝跟咱们玩的挺大,赌注下的不小哇!
皇太极决定亲自出马,人少了不管事,必须把家底全部带上,不管是满洲八旗还是汉军八旗一律全上。
当时关内的清朝军队除了八旗军以及蒙古的十万铁骑之外就是汉八旗,数量大概在六万左右。除了各地守军,前期派往义州的四万,划了划了能凑上五六万军队吧。
皇太极对这场龙虎斗还是充满信心,为此皇太极还特意在自己的正殿做了一首词;
两国交锋龙虎斗,
各为国家统貔貅。
对待三军要宽厚,
赏罚公平莫自由。
此一番带兵去与明朝过手,
一定要谨慎小心不留仇口。
在皇太极出发前,先派心腹辉伸儒去前敌送信,给济尔哈朗他们一个定心丸。告诉他们一定要忍耐几日,无论前敌遇到多么多么的困难,也要像泰山顶上一青松学习。
皇太极准备这几日就要出发,可御医不答应,陛下身体欠安不得远行,更不能亲自去打仗,那样的话换回来的是折寿。
可是皇太极为了巩固和发展满清在辽东的政权,根本不顾自己有严重的各种疾病,把全部心智都用在了统一中原的重要事业上。
他对御医言道:“朕的身子骨虽然不硬朗,有今天没明天。但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要一代代的传下去,绝不能毁在我手。”
皇太极号令三军多多准备粮草,要与明朝打大仗。顺便把咱们珍藏的三十六门红夷大炮也拉着一块出征。
有人就问了,满清哪里弄的红夷大炮呢?
满清大炮的祖源,都是从击溃明朝军队的战场上缴获,以及明朝叛臣——孔有德之流奉献的火炮成品。
当时皇太极对待这玩意还是很看中的,知道自己的皇阿玛就是死在这上头的,所以高度重视,命人组织仿制,要为满清填补这一历史空白。
经过几年的艰苦技术公关,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学有险阻苦战定过关。终于在沈阳造出一些火炮。
然而,自制的火炮成品固然为数不少,但是,总是外来的有限,所以,而且质量不甚理想,缝隙、焊接都不太过关。
一直在仿造,可是都不理想,鼓捣来鼓捣去,手头上就三十六门红夷大炮,那就不含糊了,也能拉出去比划比划。
这些大炮约为一吨来重,比较明朝火炮要次一些。
不过有了这些红夷大炮,皇太极高兴的还唱了几句:“你有我有全都有,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呀依儿呀嘿唉嘿嘿依儿呀,嘿呀依儿呀嘿唉嘿嘿依儿呀……”
皇太极真是下了血本,拉着三十六门大炮,带领六万军队,日夜兼程赶赴锦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