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端起掌中的金背砍山刀直取吴三桂,吴三桂也不示弱挺大铁枪在空中轮动,两人打斗在一起。
多尔衮打着打着心里暗自起急,吴三桂果然厉害,难怪他单人独骑突破虹螺山守军成功逃脱。看来按照常规套路是不行了,必须来点阴的。
想到此处,多尔衮假意不是吴三桂对手,败逃回本队,嘴里说道:“好厉害的南蛮,鳌拜快来援我……”
战马便往本队逃跑,跑可是跑,就是速度不那快,而且多尔衮耳朵支棱多长,仔细聆听后面的动静。
吴三桂大吼道:“北贼哪里逃……”
在后面挺大枪紧追不舍。
眼瞅着马头对准马尾,吴三桂大喜,准备要刺杀多尔衮。
可就在这一刹那,只见多尔衮冷不丁一回身对准吴三桂的前胸就是一飞刀。飞刀大约一尺来长,后面有红绿绸子飘带。多尔衮飞刀打的棒极了,号称‘满洲外科第一刀’。
多尔衮偷眼看了后面一下,见到吴三桂来了,眼看就要碰到马屁股上,机会到了,看我这一刀非毒死你不可。
右手二拇指夹住红绿绸子,一回身一刀飞向吴三桂,今天你就给我在这吧!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吴三桂比精的还精,比滑头还滑头,叫你一刀剁上?休想吧!
多尔衮一败逃吴三桂就猜出一二来,假意在后面追赶,心里早已提防。突然看到多尔衮一转身,知道他要有动作。再看吴三桂在马上来了个镫里藏身。
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据出土的文献记载,在宋代,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而同时期的西欧,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0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0——0公斤的范围内。
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4)年的规定,步兵甲由18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8-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上诉所说的是步兵铠甲,那么身为大将骑着战马打仗冲锋陷阵必须重甲包裹,一般在0——50公斤,能够轮刀舞枪实属不易,还要在马上耍身段,更是难上加难。
古代对铠甲有自己是规定,比如宋超,当中规定“”步兵铠甲以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8-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7KG。”
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只能说吴三桂平日里下的功夫要比别人多的多的多,不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
这一招镫里藏身躲过多尔衮的飞刀,不仅这样,吴三桂借力使力,在马肚子的另一侧出来,身子贴在马的侧面,把手中大铁枪笔划了笔划,使出蛮力将大枪掷向多尔衮。
多尔衮被吴三桂的动作给惊呆了,没料到他会这一招,正然发愣,对面一支不明物体飞向自己。可把多尔衮吓得不轻,在想躲已然不及。还得说是多尔衮,真不含糊,见势不妙,顺势两支脚脱离了马镫,自己跌落在马下,算是躲过一劫。
吴三桂一见一枪没戳着多尔衮,可是气的不轻,拽出佩剑直取地上的多尔衮。
多尔衮身上也穿着铠甲,在地上根本动弹不得,心里暗自道苦,完了,这算玩完。
可就在此时,在清军阵营后面射出两支弓箭,射向吴三桂,吴三桂一愣神的功夫,清营内一马飞出抵住吴三桂。
吴三桂一看正是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吴三桂手里握着的是一把佩剑,无法抵住鳌拜的武器,只得放弃多尔衮败回本阵。鳌拜把武器在手里一挥命令全军撤退。
清军后队变前队撤离松山,明军在后面兜着屁股掩杀一阵。
清军松山堡,那风中猎猎招展的‘清’字大旗,已然残破褴褛,似乎顷刻间就会坠落。松山脚下更是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却无人向前清理,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
凄厉的嘶喊,疯狂的杀戮,炽热的烽火,使得两军兵士欲加地愤怒,战争越来激烈。
躲藏在森林以及山中的明军弟兄都怀着同一个心情,那就是速把祖大寿救出,也似乎成了清军败逃的重要原因。
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倾洒在松山这片土地上,多尔衮、鳌拜合围计划再一次破产。多尔衮不得不佩服吴三桂,好厉害的小子,我还未见过明营居然有这么一位能人。
清军推至南山,而在小凌河驻防的阿济格听说多尔衮他们吃了败仗,紧急前来增援,兵合一处,南山守军实力大增,全力以赴防御明军的进攻。
吴三桂号令红衣大炮对南山发炮,结果炮手说道:“回禀将军,火药用完了,您看……”
吴三桂无奈,下令暂时回松山休整,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可是吴三桂等了两三天却无有洪承畴的消息。吴三桂有些焦急看急,怎么没回信啊?真是急煞人也。按理说,宁远距离松山的路程一天快马加鞭一天足矣,怎么都过去一个星期还没动静,就是步兵从宁远怕,爬也用不了一个礼拜啊!
书说简短,吴三桂实在是等不急了,决定自己亲自去找大帅洪承畴谈谈,快快发兵救援锦州城。
可当他们在回去时,路过了毕笔架山,再往北一点就是小虹螺山惊呆了。
怎么回事?吴三桂看到眼前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明军的连营,怎么搞的,我军大营怎么会扎在这里,不行,我得回去问个究竟。
等吴三桂来到宁远老营里,洪承畴正里议论军事,其他总兵也在其中,看样子大家心情还都挺舒畅的。
吴三桂向洪承畴深施一礼,面带不悦的问道:“大帅,末将取得杏山、松山两处大捷,您就应当派兵前来增援,为何迟迟不发大队人马,适合道理。如果大军要是及时赶到,哼,此时我已经会拿下南山就出祖大寿将军。”
洪承畴一见是吴三桂,心里有些敬佩,知道这小子不好惹是个刺头。还得说人家老谋深算,只见他一不慌、二不忙,微微一笑:“三桂啊,不要着急,咱们爷儿们有话好好说,你先坐下消消气啊!”
命人拉了把椅子让给吴三桂坐下,吴三桂也没客气便坐下,又有人端过茶杯送到吴三桂的手上,吴三桂喝了一口之后,要听听洪承畴想说些什么。
洪承畴把自己的想法与吴三桂以及满营众将说个清楚。
那么洪承畴是怎么想的呢?
洪承畴离开宁远一个多月了,才走出七八十里地,那么是他贪生怕死,还是畏刀避剑,或是后方粮食接济不上?
其实这些都不是,咱们前往书中交代,洪承畴自己早就有了打算。
他认为,关内的明军不适合与满洲骑兵展开野战,只能坚城利炮,步步为营,固守待其变。以大明的国力消耗掉建州,这才是上策。
而明军一直没找到对付满洲骑兵的办法,没办法,这个时候是骑兵称王,自己只能是根他们消耗,用时间好走满清。
最后他又对其他将领说道:“本帅平生一向谨慎,段不弄险,像我这样性格肯定是稳扎稳打,望各位将军领情。
可是底下有人幕僚提醒大帅:“大帅,别忘了这句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一但满朝文武缠着将军,坏就坏在崇祯皇帝他手下的一干文武,求战心切,不断催战,可怎么才叫?”
吴三桂在一旁听到话实在气的不轻,虽嘴上不说,但心里想的事实在气人,暗骂洪承畴不够意思,你这个老狐狸,玩人居然玩到我们来了。他奶奶那的,四两棉花你也纺一纺,我吴三桂是被吓大的那!那好,隔着你的,放着我的,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您说,这不是戳活吗,挺好的一件事情,内部出现矛盾,这也为后来发生的事情付出惨痛代价。
那么既然吴三桂来了,不能叫人家空手回去呀!
洪承畴命下人为吴三桂接风洗尘,压压惊。
吴三桂哪有心情吃饭啊!恨不得一下回去,救出自己的亲娘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