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带领一万军马开赴锦州城,一路上自己的心情如同火烧,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锦州城营救舅父大人。
大队人马很快过塔山、连山,前方就是杏山,有探子禀报,说清军在杏山有埋伏,已经被我军查明。
吴三桂心里早就有所准备,知道松山与杏山的明军已经撤退至宁远,两处驻守有清军不足为怪。
那么提到杏山简单的解释一下,笔者曾亲自实地考察,了解了一下当时作战的遗址。
杏山,西距葫芦岛5公里,东距锦州0公里,距离松山10公里,位于10国道南侧。
山不足百米高,在这一小片平原地带,显得突兀。明代在山上筑一烽火台,称杏山驿台,扼守在辽西走廊的咽喉处,与松山等拱卫着重镇锦州。
墩台高约6米,直径在4米左右,中间夯土,外砌石头。现在只剩底部一圈石头,上部夯土,长着枯草。
明末,后金崛起,墩台烽火不息。
杏山上的古烽火台,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上有一城堡式古建筑,我还为此亲自考察,到了实地我当场断定为,此建筑就是古代战争期间或平时瞭望敌情时修筑的。
我问了当地人,当地老乡说那果真是“烽火台”,于是我决定攀上此山峰,到烽火台上去看看。山顶距平地约00多公尺,不算高吧!我经常攀登高山,故攀登此山自不在话下,如履平地,仅花了约0分钟就上得山顶。只见烽火台上有不少燕子在顶部筑巢,见有人上去,旋即飞走,唧唧地惊叫着。
我尽力不惊动它们,围着高约10米、直径约5米的圆柱形烽火台走了一圈,山顶上极陡,仅一小块空地,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滚下山去。为了留个纪念吧,我把木头棍子插在于烽火台中部,然后自拍了一张照。
极目远眺,只见四周皆是平原,远处有不少山丘,皆超不出该山峰。西南为山海关,东北为锦州,真若升起“狼烟”,则山海关守军便可远远望见,再阻敌于关门之外,也还来得及。下得山来,只见山下有一石碑,碑上有字为:杏山墩台,此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于此又拍一照,然后才回转市区。
不过遗憾的是,锦州杏山那个烽火台已经残破不堪,一看就知道政府对这种东西的保护程度了,杏山已经被采矿扒了一半了,留下了都是伤痕,无奈……
咱们书归正文;吴三桂攻打杏山有着自己的主意,他知道这仗该怎么去打。为了更有效的去除眼前这个‘障碍’,吴三桂命人把七门红夷大炮推过来,这七门红夷大炮是他特意在洪承畴那里争取过来的,目的就是对付杏山与松山和南山的清军,有了这玩意什么问题都不叫事儿!
此番明军共带来三十六门大炮,军都是进口货,不但可以布设在城头防守用,还可以架上轱辘攻城占山用。
吴三桂在杏山呆了好几年,对这里的地势地貌了如指掌,他来到高处对望杏山南面的深处,发现有不少旌旗在晃动,确实是清军的伏兵,不过吗,吴三桂产生了质疑。既然清军舍伏兵于此,应该采取隐蔽的办法,而为何暴露自己,莫非是疑兵不成?
吴三桂打小读过三国和兵书,知道什么时候用疑兵,他断言今日杏山清军乃疑兵也。
管他伏兵也好,疑兵也罢,先炸死他奶奶个孙子滴。命人把大炮摆设在距离杏山一里地处,成三十五度角射击。
一声令下,七门红夷大炮依次开火,进口这批次的红夷大炮炮身较短,炮口初速低于加农炮,仰角较高,弹道呈明显抛物线,有效射程较加农炮短,约为一里地左右。
七门大炮喷出七粒弹丸,轰隆隆的、震耳欲聋,脚下的大地一下被震得发抖,发射所产生的气体散布大片,周围被白烟笼罩。
瞬间设伏在杏山深处的旌旗被炸的粉粉碎,可奇怪的是并没发现什么清军的尸体。
吴三桂听报为之一惊,此中有诈,我们中计矣。
说个不好,只听得自己后面牛角号齐鸣,锣鼓震天,出现了清军的骑兵,铺天盖地而来,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马。
吴三桂一见不好,命令炮手压低火炮角度平射敌军,这就是红夷大炮的弱点,不善于野战,只打了一波流的炮弹,清军随即分散。
这时太阳挂在天空正直晌午,火药味t与烟雾尚未消散,埋伏在后面山沟里的清军军出动了。
中央骑兵一万万,两翼骑兵各是五千,鳌拜身披重甲率领大军,便如狂风一般刮向明军阵地。
吴三桂命人发号司令,一阵嘹亮劲急的,明军营垒的骑军随之出动,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阵势仿佛与清军大体相同。
这是两支实力堪堪抗衡却是风格迥异的大军,且不说清军善于骑射,清军士兵的弯月战刀,两翼骑兵更是不同。
终于两方面大军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
三眼铳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这是两支战国最为强大的铁军,都曾拥有常胜不败的煌煌战绩,都是有着慷慨赴死的猛士胆识。铁汉碰击,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山原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吴三桂手底下这一万骑兵可并非一般,乃是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满清的八旗军正面交锋。
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作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尤为吴三桂所统领的最厉害,每人都配备长短两样家伙(三眼铳外带月牙弯刀)。
根据《明季北略》明确记载祖大寿组织家丁,形成一支善战的部队。
《明季北略》明确给出了关宁铁骑的定义:“铁骑者,山北近河北、山西、辽阳人,俱控弦习战之士。”可见家丁中的来路是比较复杂的,多是弓骑的战士。
同时《明季北略》里说吴三桂也有一支”关宁铁骑“。考虑祖大寿与吴三桂的关系,这是同一支队伍。
《明史》中介绍辽东将领尤世威中,也有这么一段:“七年命偕宁远总兵官吴襄驰援宣府。坐拥兵不进,褫职论戍。未行,会流贼躏河南,诏世威充为事官,与副将张外嘉统关门铁骑五千往剿。”
所谓铁骑,不外乎两种解释:1披挂铁甲的战马的骑兵,借指精锐的骑兵。因祖大寿和吴三桂的兵属于关宁军,才称其为“关宁铁骑”。
不过在关宁铁骑里也存在的不少蒙古人,据史料记载名军作战,均出动了蒙古兵。
反观袁崇焕坐镇辽东时也对蒙古诸部进行过招抚。
有史籍记载崇祯二年己巳之乱时,袁崇焕率“蒙古壮丁万余骑”回援(指的是保卫北京城)。
咱们书归原文;鳌拜怎么来的?其实并不意外。自打清军占领南山堡,鳌拜就直接拿下松山喝杏山,因为次两处的明军不战而自愧。
不久混在中原的密探汇报,说是明庭委派三边总督洪承畴前来解救祖大寿,此消息一出便引来皇太极的紧张与兴奋。紧张之处,明军十三大军可是不少,自己能不能打的过还是两说。兴奋的是,听说明军总指挥是洪承畴,他可乐了,知道洪承畴的名望,威震江南华北一带,这要是给自己卖命,日后进中原可有‘眼睛’了。
马上命济尔哈朗与多铎他们严密监视明军的动向,待朕病好之后亲自督战。
多尔衮驻防南山堡,而鳌拜帅军埋伏在大小小北峰一带,此处多深沟,可以设伏万余人马不成问题。鳌拜也有诡计,排出一支小队,在杏山堡的南面布满旌旗作为诱饵,引诱明军上当。而后在杏山西面的小北峰埋伏,待明军至时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不过鳌拜想错对象了,不知道此番前来的是号称关宁铁骑的吴三桂大军。结果,不但为能消灭明军,反而落得个丢盔卸甲败逃至松山。
吴三桂大喜,命人马上占领杏山,派人回去报捷,叫大家伙高兴高兴。
洪承畴在宁远早就得知吴三桂大胜清军,真是头仗胜仗仗胜,来啊,给吴三桂记大功一件,并颁发一百两纹银,手底下的骑兵每人一壶好酒以资奖励。
杏山堡上的明军大喜过望,得到实惠了,痛饮今宵。
一夜无话,次日平明吴三桂整顿人马继续北上要拿下松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