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说到了鳌拜专权。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鳌拜被解除职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鳌拜是如何被解除职务的呢?
早就被盯上了
当时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是索额图——四大辅臣的老大索尼的儿子。
索额图是索尼的三儿子,他在此之前已经担任了大学士。但是他受皇太后、太皇太后,受索尼也就是他父亲、皇上的委托,辞去一切公职,担任皇帝的贴身保镖。
所以,我们知道,其实从刚才这样的一件事情上来说,解除鳌拜的职务是早有预谋的。
在索额图担任皇上的贴身保镖以后,就从满洲贵族的八旗子弟当中招募了十几个“布库少年”。
(一)“布库”“布库戏”和“布库少年”
关于“布库”,我得给大家介绍一下。“布库”是满语,翻译成汉语就是摔跤常胜者的意思。还有一个词汇:“布库戏”。一般而言,“布库戏”是两个人为一组,一种背对背的摔跤方式,有点儿像我们过去体育课上的一种放松动作。我把你摔过去或者你背着把我摔过去,这个“戏”必须得是从头上把对方甩过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才是对的,赢了的就叫“布库少年”,输了就不是了。“布库戏”还有多人参与的,就是分成两组,你们抽一组人,咱们一个一个比赛,最后看谁赢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提起康熙皇帝擒鳌拜就得提到索额图训练“布库少年”。
(二)宫廷摔跤队总教练索额图
这个时候索额图的身份,在公开场合,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保镖、贴身侍卫,跟皇帝形影不离;在暗地场合,他是宫廷摔跤队的总教练。
宫廷摔跤队的总教练索额图,指挥这帮小孩子每天练习摔跤,当然小孩子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们谁也不认识,只认识索额图,只认识皇帝。
索额图召集的都是亲贵子弟,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也小,虚岁是16岁,实际14周岁。一个14岁少年,召一帮小孩儿天天跟那儿摔跤,鳌拜每天上朝一看,皇上又在那儿折腾,也不在意。
但是,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还有索额图,他们可是算计好了——他们非常清楚,这个鳌拜太厉害了,被称为“第一巴图鲁”,这个“巴图鲁”,就是汉语“勇士”的意思。
当年鳌拜在几大战役当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个关于他的记载是说,当时步战把人家一个步兵营硬给打垮了。而且在打朝鲜的时候,他也是非常厉害的。
明知道鳌拜膀大腰圆块大,该怎么办呢?事先在太皇太后的刻意授意之下就做好了准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策呢?
害人也有大学问
(一)康熙皇帝擒拿鳌拜的地点选择
地点选择在武英殿——不是传说中的慈宁宫。
既然地点不是慈宁宫,当然借口也不可能是康熙皇帝撒谎,说是孝庄太皇太后有病。
因为只有武英殿才可以有小孩子们跟康熙皇帝等人练武。
(二)康熙皇帝设计让鳌拜放下武器
当时设计的借口是康熙皇帝在武英殿召见鳌拜。也就是说,康熙皇帝要跟鳌拜商议一些事情。但是,在平时,鳌拜每天都是带刀上朝的。
所以,这一天,鳌拜带刀上朝的时候,索额图站在门口说:皇上大了,您是不是把刀放下,已经吓唬不住皇上了。
当时的鳌拜可是丝毫没有在意,他就说:算了,算了,我还是把刀交给你吧。
就这样,鳌拜的手中就没了武器。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鳌拜的确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角色,他即使不带武器,也是一个不能轻易被别人擒拿的角色。这可怎么办呢?
(三)鳌拜的座椅是个瘸腿椅子
当时为了避免在擒拿鳌拜的过程中出差错,孝庄太皇太后、康熙皇帝、索额图他们就给鳌拜准备了一把特制的椅子——椅子还是四条腿,但是其中一条腿是被锯折了之后,又轻轻地拼接上的。那么,这条腿怎么选择呢?
您看,如果您是康熙皇帝坐在一边,我是鳌拜坐在另外一边,肯定我身体的重心要偏向您康熙皇帝这边的,按照我们数学、物理学的原理来讲,有个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有一条腿是不吃劲儿的,于是就选择了这条不吃劲儿的腿给锯折了。
所以鳌拜这一坐下之后,他肯定是身体偏向着康熙皇帝说话的,这样他就暂时不会马上发现他坐的椅子的腿中有一条是被锯折了的——他的安全暂时是没有问题的。
(四)鳌拜的座椅后面有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他的坐椅后面有一个侍卫。不过,这次的这个内廷侍卫不同于往常,这次的这个内廷侍卫可是已经训练好了的、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五)给鳌拜端茶倒水的人也是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按照惯例,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应该有个太监给鳌拜端茶倒水。的确出来了一个人——不过这个人他不是太监,而是与鳌拜的座椅后面的那个人的身份一样——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
(六)鳌拜的茶碗是被沸腾的开水煮过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给鳌拜端茶倒水的“布库少年”,给鳌拜端上来的茶碗是已经在滚开的水里煮了一个小时的。而“布库少年”手中端的茶碗的茶托却是凉的。
十几比一的胜利
(一)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过程
这样,我们再来完整地叙述一遍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经过:
康熙皇帝借口要跟鳌拜商议一些事情,而在武英殿召见鳌拜;鳌拜带刀上朝的时候,索额图让鳌拜把刀交给索额图,鳌拜丝毫没有在意就把刀交给了索额图;进门之后,鳌拜坐在了一个有一条腿被锯折了的椅子上;鳌拜这一坐下之后,在他和康熙皇帝说话的过程中,鳌拜的座椅后面安排了一个已经训练好了的、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就在鳌拜和康熙皇帝说话的时候,又出来了一个假太监——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给鳌拜端茶倒水。
鳌拜一接这个茶碗,发现这个茶碗是被沸腾的开水煮过的,非常烫手,“啪”的一下子,鳌拜就把这个茶碗摔掉在地上了!
然后,鳌拜肯定得捡拾这个茶碗,就在鳌拜俯下身去捡拾摔在地上的茶碗的过程中,他的身子偏向了另外一边——腿被锯折了的这一边。结果, “啪”的一下子,鳌拜倒身朝地。
鳌拜这一倒,这边送杯子的和他背后站着的两位非常厉害的“布库少年”,就同时扑向已经失去重心的鳌拜,他们的口中还同时喊着:鳌中堂栽了!赶紧抢救!
结果,却是又上来十几个小孩儿!
这个时候的鳌拜,本来以为这十几个小孩是来扶他的!但没想到,这十几个小孩一上来,一下子就把他给摁那儿了。然后康熙皇帝宣布鳌拜三十大罪状。
(二)鳌拜的获罪和被平反
本来康熙皇帝想治鳌拜死罪,但是念在鳌拜立功不少的份儿上,宣布将鳌拜终身监禁。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事情说的是有一家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称,前些年,大连有一户姓金的人家,他们自称是鳌拜的后代。根据他们的家谱中的记载,鳌拜当年是终身监禁,只有一个人跑出来了,是鳌拜的一个孙子,他跑出来以后在那个地方落脚了,六代以后他们家就改姓金了。
在实际中,应该不是这样的。因为,鳌拜在被监禁之后没几个月就死了。鳌拜死了以后,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就已经让鳌拜的后代重新出山,该工作的工作,但是没有给鳌拜平反。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马上就给鳌拜的全家平反。让鳌拜的后代继承鳌拜的爵位,一等公。后来,雍正皇帝又觉得这样对鳌拜还是不公平,又加封鳌拜为超武公。“超武公”在所有加“超”的“公爵”当中,是最高的位置。在“超武公”的上面就是“王”,而按照雍正皇帝以后的规定,只有和皇帝有血亲的人才可以被加封为“王”。这样的话,鳌拜的“超武公”已经是顶峰了。
也就是说,对于鳌拜的处置,康熙皇帝及其子孙也觉得后悔了。后来,康熙皇帝及其子孙也采用了比较宽容,甚至是追加封赏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歉意之情——对于处置鳌拜的方法及给鳌拜后代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歉意——并给予了充分的补偿。
《鹿鼎记》里的高手
(一)铁丐吴六一的三个场景
在这里,我们要插这样一个人物,在有些电视剧智擒鳌拜这场戏当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那位人称铁丐的、官职为九门提督的吴六一。
(二)《鹿鼎记》《聊斋志异》和铁丐吴六一的原型
吴六一这个人我没听说过,我倒知道有个叫吴六奇的。
要说起吴六奇这个人,可能我们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凡是看过金庸的小说《鹿鼎记》的人都知道,《鹿鼎记》里面有一个吴六奇,好像还特别魁梧有力,当时是大将军,在里面有一段佳话:
有一个大儒士叫查伊璜,也叫查继佐。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有一段交往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还有一本比金庸的小说《鹿鼎记》还要早的书——《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里也有关于吴六奇的记载。实际上,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就是取材《聊斋志异》当中的一段故事。金庸为什么把《聊斋志异》的这一段故事移植到《鹿鼎记》当中呢?是因为金庸先生姓查,金庸本人的原名就叫查良镛。
莫不成这位查伊璜和查良镛,一个是祖宗,另一个是后代?
您还别说,无论是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也好,还是《聊斋志异》中关于吴六奇与查伊璜两个人交往的故事也罢,他们所写的故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查伊璜先生,说的就是金庸先生祖先的故事。
也就是说,历史记载中,还真有一个叫吴六奇的人,只不过这个人他不叫吴六一而已!
(三)从和尚庙里出来的吴六奇
在吴六奇年纪很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个人他生活在明清之际——正好是动荡时期。后来他一看,我也无以为生,怎么办呢?我就出家当和尚吧!
但是,这个时候的和尚庙也不好过——人家和尚庙不收他,还跟他说:我们这儿还没法过呢,你走吧。
吴六奇说:我也没处去,你这里是和尚庙,你总得收留我。
和尚对他说:你也甭剃度了,你就跟我在这儿当一个烧火的得了。
然后白天人家老和尚训练小和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他偷着看。
有一天,老和尚下山了。
等老和尚下山以后,这个吴六奇对老和尚的徒弟小和尚说:我看师父天天教你们,也不知道你们的武艺学得怎么样了,跟我练一段吧!
结果一下子,吴六奇把人家小和尚打死了。
吴六奇打死了人以后,没敢跑。他把自己绑上,等老和尚回来以后,吴六奇对老和尚说:师父,我把你徒弟给打死了。
老和尚一听,就对吴六奇说:人死不能复生!这样的乱世,你给我演练一段,你怎么就把人给打死了呢?
当时吴六奇就给老和尚演练了一段。
老和尚对吴六奇说:你简直成万人敌了,比我都强。你就维持寺庙的秩序吧。
后来,每天晚上都是吴六奇打更。
话说有一天晚上,和尚庙来了一只老虎。
老虎进来以后,吴六奇三下五除二就把老虎打死了。吴六奇把老虎打死之后,和尚庙又来了一只老虎——那个时候华南虎也多,不像现在满世界都找不着——刚才打死的是母老虎,这时又来了一只公老虎,结果吴六奇三下五除二又把公老虎打死了。
这个吴六奇简直就是武学奇才,天生勇武,打老虎这一段堪称武松再世。
这时候,他的师父——和尚庙里的老和尚就说了:你下山去吧,不是我这儿不收留你,而是这个世道正是动荡之际,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你下山建功立业去吧。
吴六奇下了山以后去投奔谁呢?
(四)从乞丐到总兵的吴六奇
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乱世,大家都在乱跑。结果,吴六奇下山建功立业的梦想没有成功,反而变成了一个要饭的乞丐。
就这样,乞丐吴六奇每天要饭,最后吴六奇从广东要饭要到了浙江海宁。
说到海宁这个地方咱们又得谈谈查伊璜他们家了,查伊璜他们家当时是浙江海宁的望族。
乞丐吴六奇正好要饭要到查伊璜他们家门口。
查伊璜一看,这儿有一个乞丐,不但给了吴六奇几两银子,还收留了吴六奇。
据说后来查伊璜家遭到清朝文字狱的迫害、即将满门抄斩的时候,吴六奇想到了当年人家对自己有恩,应当涌泉相报,马上告知查伊璜家,让他们准备一下,这才让查伊璜家留下了后代。所以才有现在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和金庸的武侠小说!
这真是一段美谈。
问题在于,在一些电视连续剧中,提到他是九门提督这样一个高官,这是不是真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吴六奇这个人的官很小,他当的最大的官就是总兵,而且就在他的家乡当总兵。
吴六奇这个人这点好,当官了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和尚师父,于是吴六奇满世界找他的老和尚师父。结果当然是没找到。怎么办呢?吴六奇有办法,他在他的家乡建了一座寺庙——太平寺。在这十多年里,他修筑了多处炮台并督造了大批战船,还重建了饶平县城,同时重修孔庙和乡贤祠。
《鹿鼎记》中说吴六奇是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那可不是真的。
吴六奇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在明清之际有一次战役——是清军与郑成功打仗,结果吴六奇率领的清军拿下了广东揭阳。拿下广东揭阳以后,吴六奇把郑成功手下的一个大军官给俘获了,这个大将叫黄梧。黄梧这个人后来经过吴六奇的教育,归降了大清朝。后来在清军要收复台湾的时候,黄梧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康熙皇帝推荐一个人。推荐的这个人是谁呢?施琅。关于施琅这个人,我在后面的内容中会给大家介绍。
(五)吴六奇是否经历过智擒鳌拜
但是吴六奇可从来没有当上过九门提督,而且这个人死于1665年。康熙皇帝智擒鳌拜是在1669年,也就是说,早在康熙皇帝智擒鳌拜这个事情发生的四年前,吴六奇就死了,就不在了。所以电视剧中九门提督吴六奇保卫皇帝这件事情,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而且吴六奇不可能当上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更谈不上打入敌人内部了。
说到康熙皇帝,就要提到这么一件事儿——平定三藩之乱。
我要先给大家解释解释,这三藩之乱中的“三藩”是怎么回事儿,他们为什么要叛乱。
清初“*”
其实,在清朝初年,实际上不是只有“三藩”,而是有“四藩”。这“四藩”中,除了我们马上要重点讲解的吴三桂之外,还有“三藩”。
(一)孔有德
孔有德,出生时间不详,明末清初的一员武将。今辽宁省辽阳市人。矿徒出身,曾是辽东海盗,后投效毛文龙,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
毛文龙后被袁崇焕所杀,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来投登莱巡抚孙元化。1631年秋,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市),将明朝大将祖大寿围于城内。
这个时候的孙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骑兵赶赴前线增援,援军抵达今河北吴桥的时候,孔有德却以部队给养不足为借口,发动兵变。
兵变后的孔有德自号都元帅,和他一起发动兵变的还有李九成和耿仲明,他们一路攻城夺地,迅速围困了登州城。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初二的后半夜,孔有德率军将登州城占领;正月初四,叛军占领水城。
孔有德的叛军占领登州城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此时的明军一再贻误战机,直到这年秋天,明军人马才陆续赶到。孔有德见势不妙,仓皇退守登州。山东巡抚朱大典、巡按谢三宾等鉴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确定划地分守、构筑工事、长期围困、分番攻守、封锁海道、悬赏破贼的作战方案。1632年冬,明军大举攻城,双方形成僵持局面。
1633年春,眼看登州城难保,孔有德率万余人连夜乘船逃窜,投降后金。1636年,被皇太极封为恭顺王,先后率领八旗兵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1644年清军入关后,孔有德随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1646年孔有德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永历政权。1648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1652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尸体被李定国焚骨扬灰。清廷破格为孔有德建衣冠冢。唯一幸存的女儿孔四贞,则被孝庄皇太后收为养女,立为皇妃。
孔四贞死后,被埋葬在北京西郊,她的坟墓也就是我们今天北京的公主坟。
(二)耿仲明
耿仲明,祖籍山东,1604年出生于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盖县)。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陷登州,自称总兵官。1633年春孔有德渡海降后金。1636年被清朝政府封为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1644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旋以匿逃人,惧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子耿继茂袭封,驻广州,又移福建。继茂卒后,继茂子耿精忠袭封,后随吴三桂叛清。
(三)尚可喜
尚可喜,祖籍山西,1604年出生于今辽宁海城。少年随父从军,为明朝戍守边关。父亲战死后,继承父业。19岁领兵作战,驻防在海上。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生性耿直的尚可喜遭人陷害。1633年率部弃明投金,因战功显赫,部队被封为“天助兵”。不久,尚可喜晋升为总兵官,继而被封为智顺王。随清军入关作战,行军3万里,足迹遍及十余个省,征战七十余次,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加封为平南王,很快又被加封为平南亲王,镇守广东达二十余年。
尚可喜一生中最鄙视的人便是吴三桂。在尚可喜晚年,驻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清王朝江山岌岌可危,驻守广东的尚可喜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坚决痛击叛军。在援军未到之际,他几次准备在兵败时“举火*”或“上吊自杀”,誓死抗击吴三桂叛军。
1676年,尚可喜已病入膏肓。临终前,他叫家人搀着遥拜北方:“不能杀贼,死有余辜。”尚可喜病死于广州。康熙闻讯,特遣国子监前往致祭,并御赐祭典、祭文,赐谥号为敬。这是历朝政府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问题在于,刚才我们讲到的这“四藩”中,除了孔有德在1652年兵败自杀、为清廷捐躯之外,其他“三藩”为什么又要降而复叛大清王朝呢?他们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叛乱的“三藩”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吴三桂谈起!
吴三桂让人搞不明白
(一)吴三桂和吕布
说起吴三桂,倒使我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便是东汉末年的吕布。这个盖世英雄吕布,本姓吕却先后认丁原和董卓为父,随后又先后杀掉了丁原和董卓,后世人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而我们现在要讲到的这个吴三桂,在人品上,似乎还更加不如吕布!人家吕布,一生只是三次投靠别人、被人蔑称为“三姓家奴”而已,可是吴三桂呢?
他先是吃着大明王朝的,喝着大明王朝的,结果呢?居然在大明王朝最最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大明王朝,而投靠了大顺政权;然后呢,他拿着大顺政权的,用着大顺政权的,结果呢?居然在大顺政权最最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大顺政权,而投靠了大清王朝;再后来呢?他居然又背叛了大清王朝,结果替人家打下了江山,自己却弄得个身败名裂。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吴三桂是明清之际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有的人说,这段历史上,如果没有他的存在,还不知道要怎么改写呢!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吴三桂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唉,惨哪!是什么原因让他的结局如此之悲惨呢?和那个与他有着密切关系的、人所共知的江南名妓——陈圆圆是否有关系呢?
(二)吴三桂和陈圆圆
人们都说,吴三桂之所以投降清朝,是为了陈圆圆。
说起吴三桂和陈圆圆,我们就必须要提起吴梅村和他的《圆圆曲》。因为正是他和他的《圆圆曲》,才让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迹”“天下扬名”。下面的这首长诗,就是吴梅村的《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当年吴梅村的这首《圆圆曲》似乎已经永远地为吴三桂盖棺定论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早已经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臭名远扬、身败名裂的“汉奸”了。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够与他“并驾齐驱”的人物,那就只能是汪精卫了。历史真的就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么简单吗?还是让我们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吧!
也是个有背景的人
(一)吴三桂的家乡
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绥中县县城。中后所,全称叫中后千户所。明朝在辽东实行卫所区划,大者称卫,小者称所。中后所是一座“斗大”的小城,但所处位置却很重要。它西距山海关、东距辽西重镇宁远(今辽宁兴城)的距离均在百里左右。
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这个历史上没有争议。但是,关于他的籍贯,历史学家们却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说他应该是安徽徽州人,有的人则说他应该是江苏高邮人。
我综合各种考证,认为吴三桂的祖先应该是安徽徽州人;后来才迁居到江苏高邮——至于是什么时候迁到这里的,还不得而知——形成高邮吴氏,大约在吴三桂的祖父的这一代或者更加靠前一些,他们家由于经商的原因,迁徙到了辽东。
(二)吴三桂的家庭:由商而武
吴三桂祖父的名字,我们还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个以贩马为业的商人,长期奔走于北方各地。后来,家境逐渐富裕起来,成为当地有名的士绅。
吴三桂父亲的名字叫作吴襄。
注意,在明清之际的历史上有两个吴襄。其中的一个,出生于1661年,50多岁时,考中了进士,雍正年间先后参加纂修《明史》《治河方略》《八旗通志》等,主持编纂《诗经集注》,独自撰写了《贤良祠诸臣列传》。吴襄于1735年病逝。吴襄一生文才出众,最著名的是他的《百梅诗》和赞美九华山风情的系列诗词。
我们这里说的是另外一个吴襄——吴三桂的父亲。
吴襄,在吴家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是他使吴家由一个被当时社会所看不起的商人家庭,一跃而成为人见人敬的国家高级军事官员家庭——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高干家庭。
吴襄,这个出生于商人家庭的孩子,小的时候不爱读书,长得是膀大腰圆。努尔哈赤崛起后,在东北地区实行严酷的民族歧视政策,这引起了吴襄的反感。为了反抗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吴襄毅然卖掉自己的家产,招募团练,做起了保境安民的善事。而他的做法,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也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奖。明朝政府委之以辽东团练总兵的职务,归属于镇武将军李成梁节制。
对于吴家来说,李成梁扮演了他们家从普通商人到高级将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角度上说,李成梁是吴家的恩人。
(三)吴家的恩人李成梁
李成梁,生于1526年,死于1615年。他的高曾祖李英原来是朝鲜人,后来因军功定居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也就是说,他出生于武将世家。1574年,李成梁击败建州女真酋长王杲,升为镇守辽东总兵,总辖辽东军队。
1583年,李成梁再度发兵攻击王杲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是王杲的孙女婿,死于这次战斗。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塔克世当时已经归附李成梁,因充当这次行动的向导而战死。塔克世死后,李成梁命努尔哈赤承袭塔克世的一切。这就是后来努尔哈赤所谓的“七大恨”之首。
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多年,转战各地,多次打败外敌进犯,使辽东安息多年,巩固了明朝的东北边防。1591年,李成梁被弹劾解任回朝。辽东此后则是“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松弛”。1601年,75岁的李成梁被重新起用镇守辽东达八年之久,威名不减当年。所以《明史》里说他“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李成梁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怎么会看上一个小小的团练总兵呢?
(四)吴襄崛起的诀窍
吴襄善于相马和驯马,所以他很受也同样爱马的李成梁的赏识。
说起吴襄善于相马和驯马,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
故事说的是在1619年,努尔哈赤以所谓的“七大恨”为借口,对明朝发难。双方大战于萨尔浒,结果明军败绩。所有归来的参战将领都获罪了,只有千总吴襄受到奖励——因为他凭着自己的才干勇夺胡马300匹。
1622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明天启二年,吴襄中了武进士。
在长期抵抗后金的斗争中,吴襄先后历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军事要职;同时,吴襄与当时在东北的一些明朝武将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吴襄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锦州总兵、挂“讨虏先锋印”的辽东名将祖大寿,而祖大寿也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吴襄作为填房。此后,吴氏家族和祖氏家族联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祖大寿这个人,既是吴三桂的姑父,也是吴三桂的舅父。可问题在于,祖大寿何许人也,值得吴家如此重视?
(五)吴三桂的姑父和舅父祖大寿
祖大寿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值得我们品味的人。
祖氏世居辽东,是宁远卫守将,到祖大寿时,已历五世,皆以军功发家。祖大寿和他的弟弟祖大弼、祖大乐,子侄祖泽润、祖泽远、祖泽溥、祖泽洪等都是袁崇焕手下的大将。他们在帮着袁崇焕守卫宁远的历次战役中都立过大功,打败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帝王。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即位后,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至今,这座牌坊仍矗立在兴城内中心大街。
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抓了,祖大寿居然以全家性命去保袁,还返回辽东欲以战功救袁,实在是个极有信义的人。
袁崇焕被杀后,祖大寿奉命驻守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皇太极亲自领兵围城,最后城中粮尽,先是吃马再吃平民,最后连老弱残兵都吃了,实在没办法,只好率军投降。
根据《明史?丘禾嘉传》记载,祖大寿投降之后,向皇太极说自己可以去锦州当内应,帮清兵拿下锦州。皇太极信了,结果他一回锦州就坚守抵抗,算是把皇太极给骗惨了。皇太极很没面子!不过,他投降的事,很快被辽东巡抚丘禾嘉得知,密奏朝廷。崇祯却按下此事不提,装作不知道,竟然容忍下来。
天有不测风云。皇太极在十年后又包围了锦州城,围城一年击败了明援军,城内又没了粮食开始吃人,祖大寿只好再次投降皇太极。这一回他再也不能玩儿计谋了,老老实实地在皇太极手下当起了汉奸。
不是学文的料
(一)吴三桂的出生和相貌
1612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明万历四十年,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的一个低级军官之家。吴 三桂的生母是谁,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我们现在只知道他的继母是明代名将祖大寿的妹妹。
吴三桂,字长白,在家里排行老二,哥哥叫吴三凤,弟弟叫吴三辅,此外还有两个妹妹。
吴三桂的相貌是什么样的呢?简单地说,按照吴梅村的《圆圆曲》中的记载,可以说是个美男子——“白皙通侯最少年”嘛。也就是说,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融进了他的气质,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的双重特点。
具体说,按照刘健《庭闻录?卷六》的记载:
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鸡鸣即兴,夜分始就枕,终日无惰容。鼻梁伤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纹如丝,非缔视不见。忤意,即自扪其鼻。与人语,如疾言,则意无他;或中变,则闭唇微咳,声出鼻中。以此两者测,百不失一。
这鼻子的伤痕从何而来呢?后面有交代。
清朝另一位不知名作者的著作《吴逆始末记?附〈觚剩〉一则》记载:
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绝人。沈鸷多谋,颇以风流自赏。
(二)少年时代的吴三桂:弃文从武
一心望子成龙的吴襄在培养儿子上不惜工本,曾多次劝说酷爱武术的儿子吴三桂弃武从文,还为他提供机会,投在明朝美术界的宗师董其昌门下读书。可少年吴三桂却执意不听,他认为,将来国家有难,还是要武人冲锋在前。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吴三桂认为自己绝对没有入错行。早年没从军前吴襄带着儿子以贩马为业,自山东到辽东走的都是京津地区,有心计的吴三桂一直在观察着明朝渐渐衰老的政治中枢,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个理智的青年当然会理智地选择自己的行当。
在练武场上,吴三桂表现出了很好的自律能力和吃苦精神,长时间单调而艰苦的训练中,他异常投入,从不偷懒。另一个突出的品质就是争强好胜,从不服输。
祖大寿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外甥身上的不凡素质,对他极为宠爱,广延名师,悉心栽培。才十几岁,他的一身骑射本领就已十分出众,校场上常常夺魁,在关外军中已小有名气。
1627年,崇祯皇帝登基,面对战云密布的关外,他决定开武科取士。录取工作由礼部尚书董其昌来主抓。董其昌拜见了已经做了京官的吴襄,打探武科人才,吴襄毫不谦虚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吴三桂。果然,吴三桂没有辜负父亲的吹嘘和舅父的教诲,最终以自己的实力夺得了武科举人。此时,上距其父吴襄夺得武进士才5年的时间。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从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事情也怪,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弃商从军,结果得到了李成梁的赏识,还与祖大寿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此时,吴三桂又弃文从武,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会遇到什么样的机缘呢?
冲动不是魔鬼
吴三桂的青年时代,正是明朝与后金政权争夺辽东的时代,而他所生活的地区——辽东正是双方激烈争夺的战场。这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根据《明清史料》中的记载,吴三桂从青年时期开始随父征战各处,并以此小有声誉而迅速升迁。
关于吴三桂的青年时代在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庭闻录》和《吴三桂纪略》上面都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1629年冬,皇太极亲率大军,绕道内蒙,直趋北京。崇祯皇帝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大将袁崇焕逮捕入狱。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逮捕下狱的时候,袁崇焕的身边就只带了祖大寿和吴三桂两名关外大将,还有一名是帮他背剑的贴身卫士,袁督师对吴三桂的器重,也由此可见一斑。
袁崇焕被捕之后,袁崇焕手下大将祖大寿偕同吴三桂率辽兵奔返宁远,崇祯皇帝派使者到山海关才追上祖大寿,宣称只抓袁崇焕一人,与众将无关。如此,祖大寿和吴三桂才返回自己的阵地孤城宁远,打算截击后金兵,这时已到了1630年的春天。
据说这一天,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带领数百人外出侦察敌情,忽然与上万名后金的八旗军队相遇。八旗军队一看对方就这么点儿人,于是欺负吴襄他们人单势孤,企图迫使他们投降,于是这些八旗兵采取了围而不攻的计策。而这个时候的祖大寿看见后金的八旗军人多势众,不敢派兵出城救援。这个时候的吴襄等人,眼看只有死路一条了!吴三桂眼看父亲被困,万分焦急,于是大胆向祖大寿请战。祖大寿不允,吴三桂便带着二十来个家丁,偷偷地溜出城去,准备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的父亲救出来。
出城之后,吴三桂提刀上马,亲自居中,左右各置家将一名,其余十八骑兵分作两翼,勇敢地冲入包围圈。八旗军队在突然之间见到二十余骑明军冲来,一时束手无策。吴三桂拈弓一箭,射中一名八旗军队的将领,那人立即从马上跌落下来。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心里面想,我要把他的首级割下来立功。于是从马上弯下腰去,不料那个将官忽然跳起,用短刀一下子就刺中了吴三桂的鼻梁。此时的吴三桂,哪里顾得上面部的鲜血呀!说时迟,那时快,手起刀落,将那个将官的首级砍了下来。接着,他与父亲吴襄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迅速率众突围。
这些八旗兵,当时错误地分析了形势。他们想,为什么明朝出来作战的部队只有这么少呢?对了,肯定是诱敌深入之计,我们可千万别上当。于是,吴三桂轻而易举地就率领着可怜巴巴的二十来个人,一举突出了重围,将其父救回到了城中。
根据《庭闻录?卷六》记载,吴三桂就是在这次战斗中,鼻子受到创伤而留下了轻微的疤痕。幸亏他受伤时很年轻,靠着旺盛的生命力,恢复得很快,疤痕还不那么显眼。也许他感到这是一个缺陷,每当与人谈话不投合时,就用手“自扪其鼻”,这已成了习惯,到了晚年,也未改变。据长期同他一起共事的人说,观察他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百不失一”。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这个时候,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亲自出城迎接,并替吴三桂申请擢升。吴三桂孤胆救父之事,一时传为佳话。吴三桂也因为这份功劳被提升为游击将军。这时,他还不到20岁,这在当时可谓出类拔萃。
与此同时,吴三桂的义父高起潜得到三桂救父出围的消息,大喜,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啊!”关于高起潜这个人,我们后面还会说到,这里暂且从略。
这几乎是小说演义中才会有的一战,既奠定了吴三桂军旅生涯的起点,也造就了他“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传奇名声,以至战后他的“忠孝之名,夷夏震慑,即四王子亦曰:‘好汉子!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吴三桂纪略》中所说的四王子,就是大清皇帝皇太极。
一时之间,几乎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上,都传扬着“聪俊绝人”“纯忠极孝”“夷夏震慑”“孝闻九边,勇冠三军”的吴三桂孤胆救父的英雄事迹。
有胜也有败
吴三桂成了重要将领,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对于一般人来说,在这个时候,都会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我们也知道,在战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吴三桂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在战场上,吴三桂同样是既有胜利的欢乐,也有失败的痛苦。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痛苦与欢乐往往是接踵而至。
让他第一次尝到这种双重滋味是在大凌河之战前后。
(一)大凌河之战:吴襄、吴三桂父子阵前逃跑,祖大寿率军投降
大凌河,今辽宁凌海市,是内地通往东北的交通要冲。1631年9月,皇太极发动了攻取大凌河之战,他以数万军队迅速包围了大凌河城,祖大寿率城内三万军民固守。皇太极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掘壕筑墙,四面以重兵把城围住,断其饷道;又于城西另驻一军,专截锦州方面的援兵,企图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城内粮尽援绝,逼使祖大寿献城投降。
明朝识破后金的作战意图,不能坐视不救。辽东巡抚丘禾嘉督率总兵官吴襄等合兵四万余赴援。行至离松山(今辽宁凌海市松山镇)30里左右的地方,与后金兵遭遇,双方展开大战,互有杀伤,明援兵撤回。
同年10月,皇太极亲率八旗骑兵,分作两翼,直冲明兵大营。吴三桂随父吴襄等未经接战,先自逃奔。后金兵趁势从后面追赶,疾追三四十里才收兵,吴三桂随父吴襄及其部属早已逃脱。结果前面已经讲过了,大凌河城城中粮尽,祖大寿率军投降。吴襄被削职为民,吴三桂免于处分。
(二)关宁援山东之役:吴襄、吴三桂父子平叛立功
吴襄被削职,并没有给家庭带来根本影响。因为朝廷还允许他在军队中继续供职。就在吴襄被削职的时候,山东爆发了以孔有德为首的兵变。
孔有德原任山东登州参将,后金兵围大凌河城时,受登莱巡抚的派遣,率八百骑兵出关赴援。行至河北吴桥的时候,孔有德率军哗变。他们宣布起义叛明,率军回师山东,迅速占领了登州(今山东蓬莱),自称“都元帅”,属下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等为总兵官。
孔有德起兵的山东地区近临京师,朝廷急令直隶诸镇兵马会剿,但是官军连遭败迹,朝廷一时手足无措。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之下,1632年,崇祯皇帝命令高起潜督率副将祖大弼、总兵官金国奇等携数万兵马前往山东镇压。崇祯皇帝给了吴襄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特许以“戴罪立功”的总兵官身份随军出征。吴三桂以游击将军跟随父亲与舅父祖大弼参加平叛。
辽兵不愧为一支劲旅。辽兵与孔有德部战于沙河(今山东莱州),然后迅速将登州城包围起来。1633年元旦及第二天,孔有德两次组织突围失败,李九成也中弹阵亡。祖大弼与吴襄指挥明军严密围困,欲把他们困死于城中。
根据《庭闻录》记载,从明方的战报中看,吴襄作战勇敢,往来冲杀,表现出色。关宁监军太监高起潜为他提请,朝廷当即恢复其原总兵官职务。
十天后,孔有德被迫从海上突围,投奔后金。关宁援山东之役就此结束。
吴襄在这次战役中勇敢作战,所以,他不但恢复了原职,还被授为都督同知,荫一子锦衣百户世袭。吴三桂在上百员战将中,是资望最浅、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他的这次军事实践,为他以后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吴三桂的迅速升迁
此后的吴三桂越战越勇,官职也是越来越大。
1635年,23岁的吴三桂擢升至前锋右营副将。1639年,27岁的吴三桂又由太监高起潜推荐而任团练总兵,驻守宁远。
总兵官独当一面,吴三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由游击将军升为参将,再升副将,又升总兵官,由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至高级军职,成为明朝政府镇守辽东的一员重要将领。与他同时代的将领相比,可谓独步青云。
吴三桂升职记
吴三桂为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升迁呢?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志向远大
历史上记载,吴三桂从少年时期起,就有远大的志向。他绝不会把自己的一生白白放过,他要居大名,享大位,得到天下最美的女人。他还要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他在读《后汉书?卷十?皇后纪?光烈阴皇后纪》的时候,不觉掷书长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余亦遂此愿足矣!”
这里的“执金吾”,原本在中国的秦汉时期是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名称。本来在秦朝的时候叫作中尉官,到了西汉武帝的时候改称执金吾。汉朝的时候,执金吾与九卿平级,统领首都南北两军中的北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部队司令员。
为什么把中尉改叫执金吾呢?唐代著名历史学家杜佑的《通典?职官?封爵》里面,引用隋唐时期著名的训诂学家颜师古的话说,“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
阴丽华,刘秀的结发妻子,后被刘秀立为皇后。相传阴丽华为管仲之后,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可是那个时候的刘秀还没有任何资本,阴丽华也不肯嫁给他。于是刘秀就跑去长安游学,结果看到执金吾的样子很神气,就感叹地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刘秀果然娶了阴丽华为妻,还立了他与阴丽华之子为皇位继承人,即东汉的第二位皇帝汉明帝。
其实,“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也是当时很多人的追求。但是能否让这光荣与梦想成为现实,可不是说说就能够成功的事情,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二)本领高强
这里的自身本领高强,实际上包括以下很多方面的含义:
第一,轻财好士。吴三桂继承了其父的优良传统,年纪轻轻的他在关外上层人物的圈子里一直有着“轻财好士”的美誉。
第二,待人和蔼。吴三桂这个人虽然年纪不大,又是名门之后,可在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儿纨绔之气,他与任何人交往都是和颜悦色、彬彬有礼,从无疾言遽色。尤其是在与那些地位较低的人相处的时候,他也是同样的和蔼可亲,一脸坦诚,让人大有受宠若惊之感。
第三,沉稳镇定。不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赢得了所有军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够迅速成为人群的中心。
第四,观察力强。吴三桂这个人,观察力极强。他特别善于观察当时社会上的人和事,特别善于感知别人的情绪反应。因此,他具备了由此而带来的极强的社会协调性。
第五,文武双全。俗话说得好,“将门出虎子”,这话不假。吴三桂从小生在军旅之家,不但从小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而且还从小阅读了大量军事方面的书籍,这就为他日后的不断升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吴三桂这个人城府极深,精明机敏,和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成熟许多。在很多场合,他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能够成为很多人的朋友。
(三)家族支持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下面的情况: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两个人都干出了一番同等业绩的话;那么,一般来说,升迁的都应该是那个名门之后。
也正是因为如此,得到了父亲吴襄和舅父祖大寿全力扶持的吴三桂,也就能够迅速地得到驻守辽东的明朝高级官员的赏识。
根据《清太宗实录》记载,他的父亲、舅父和表哥们经常在自己的上级面前,或揄扬吴三桂才华“聪俊绝人”,将来必定“大成”;或称颂吴三桂品质“纯忠极孝”;或赞扬吴三桂战功“夷夏震慑”。正是在他们的赞扬下,吴三桂才逐渐得到了驻守辽东的明朝高级官员的赏识。
(四)善于攀附
借着自身的本领高强和家族的全力支持这股东风,吴三桂又竭尽全力地结识并结交高级军政人士。
吴三桂热衷于广泛交游。人有所长,他总是千方百计要与之结识;别人遇到困难,他经常主动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对于那些身居高位于他的前途大有关碍的人物,他更是善于攀附,不显山不露水中就已赢得了他们的好感。
天启年间,高起潜代皇帝总监辽东兵马,初出茅庐的吴三桂就认这位位高权重的太监做了义父;大学士方一藻巡抚辽东以后,吴三桂很快和其子方光琛成了结拜兄弟;洪承畴经略辽东之后,他又和洪承畴的亲信幕僚谢四新结为至交。所以历任边关大吏无不对他宠眷有加,他不发迹,还有谁能发迹?
因此,吴三桂在这批人的扶植下,一路飙升。几年间,从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升任团练总兵,成为明朝一位重要将领。
当上了军队高干
吴三桂升任总兵之后,首先抓了练兵。他依据洪承畴的部署,用了两年的时间,练成辽兵三万,成为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劲旅。
此外,吴三桂与其父吴襄一起,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还练成了一支吴家亲兵。这批亲兵有三千多人,由吴氏家丁家将组成,只听命于吴氏父子。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优厚的待遇,所以也特别能战斗,是吴氏父子的子弟兵,常常于关键的战斗中敢效死力。
但是,东北战局逐渐朝着有利*王朝的方向发展。面对着越来越恶劣的形势,吴三桂将会作何打算呢?
上一节,我们谈到1639年,年仅27岁的吴三桂升任总兵。但是,与此同时,东北战局逐渐朝着有利*王朝的方向发展。
宁锦之战是一个大明王朝与大清王朝双方在1640年到1642年,以争夺宁远、锦州为目的,由多次大小不等的战斗组成的大规模战役。在这次大规模战役的前期,吴三桂曾多次与清朝的八旗兵发生遭遇战,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三年拉锯战
(一)夹马山遭遇战
1639年,吴三桂被提升为总兵。1640年7月6日,明兵与清兵在今辽宁凌海市杏山附近的夹马山发生了一场遭遇战。
我们综合了《清太宗实录》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明档》第16号卷分析,可以看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在杏山西边的五里台居住的蒙古多罗特部民,共有三十家,六十余人。他们秘密约降清朝,请求清兵前来接应,保护他们免遭杏山、松山、锦州等处明兵的堵击。正巧皇太极亲往锦州一带巡视,当即指令济尔哈朗、阿达礼、多铎等一批骁将率护军1500人前去迎接这批蒙古人。
清兵于7月5日夜偷过锦州城,7月6日黎明,他们接到了投降的蒙古人。结果在他们急速回返的过程中被明兵发现。
驻防杏山的辽东分练总兵刘肇基闻警,即从所部5000人中抽调3000人马,从原驻守此城的明兵中调出300人,投入战斗。在离杏山北十余里的松山附近驻防的吴三桂得到警报,也立即出动3000人马,“长驱直过杏山”。锦州总兵祖大寿同游击将军戴明率马步兵700人赶来会战。明兵集结7000余人马,进逼清军。
关于此役清朝方面的兵力,清官方明确记载是1500人。但是根据吴三桂给明朝政府的报告,则是15000余人,是清官方所报清兵1500人的10倍。
我们再说济尔哈朗,他为引诱明朝的骑兵出战,把所部撤退到离城9里的夹马山,又迅速采取击其一点、不打其余的方针,全力包围吴三桂的部队。吴三桂拼命冲杀,“与贼血战”,在刘肇基的及时援救之下,突出重围。双方均不敢恋战,各自班师回营。此役明兵与清兵的损失大致相当。
8月2日,皇太极从沈阳发来一万兵马增援;4日、5日又“发披甲兵”,可见清兵为迎护蒙古多罗特部民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二)奇袭清兵镶蓝旗营地
与此同时,皇太极正在积极谋划攻取锦州。此前皇太极已经派遣济尔哈朗与多铎率部进驻锦州北90里的义州(今辽宁义县),作为清兵进取锦州的战略基地。同时不断向锦州地区出击,袭扰明军宁远、锦州驻兵。锦州地区的形势日益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辽东新任巡抚丘民仰会同吴三桂、祖大寿、刘肇基等共同谋划战守之策。蓟辽总督洪承畴提出:采取多种作战方式,守战兼顾。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明兵开始对清兵主动出击,展开各种形式的进攻。1640年8月24日夜,吴三桂指挥五百马步兵自松山奇袭锦州附近的清兵镶蓝旗营地。清兵仓皇出营接战,双方在黑暗中展开混战。吴三桂的意图,是对清兵进行骚扰。当大批清兵出动时,便急速引兵撤退。清将不知明兵究竟有多少,害怕误中埋伏,不敢追赶。旋即被迫移营。
(三)五道岭伏击战
8月26日,蓟辽总督洪承畴会同吴三桂等共同组织了一次对清兵的新的进攻。明军出动马步兵四万余人进至离杏山城(今辽宁凌海市杏山)约十里地方埋伏起来。
8月27日晨,吴三桂率领副将以下将官五十余员,士兵四五千人,“齐出杏山城,整列队伍”,令骑兵居前,便于冲击;步兵火器居后,以备堵击。这时,担任侦察的先头部队报告,清兵两万余骑兵从汤河子向西南奔来。吴三桂闻讯,立即亲自率领骑兵飞驰至五道岭,与先埋伏在那里的明兵会合,准备迎击。
这支由多尔衮、豪格等统领的清兵发现明兵之后,便向五道岭疾驰,直抵张官屯,蜂拥般向明兵冲来。
吴三桂一声令下,以逸待劳的明兵呐喊着冲上去,“跃马冲砍”,兵士皆“胆勇倍奋,士气益鼓”,又有炮火轰击,清兵死伤甚多。吴三桂军为争得功劳,纷纷下马割取死伤清兵的首级。吴三桂发现山头还有大量清骑兵“密布”,料定是接应前军的,他唯恐部属忙于割取首级误事,下令:不许下马,只以“恶砍”为功。最后,清兵向北遁逃。此役明将士阵亡11人,受伤的有65人,被射死的马56匹。关于清兵伤亡多少,没有记载。经此打击,清兵失利,退守义州。
(四)安全运粮到锦州
1641年前后的大明王朝,在关外仅剩八城:锦州、宁远、松山、杏山、塔山、中前、中后、前屯。而锦州已被皇太极包围了。
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明档》87号卷记载,1641年年初,明将官担心锦州被围,一旦缺粮,就无法坚守下去。运粮比增兵更为紧急。可是,负责运粮的各官“惊心奴儆”,不敢往锦、松、杏前锋三城运送,致使宁远西各城储粮猛增至一万石,前锋锦州、松山、杏山三城各仓只存米二千石。
蓟辽总督洪承畴与辽东巡抚丘民仰、吴三桂等再三商酌,决定冒险向锦、松、杏三城运米,“以实根本”。正好赶上春节,他们便“以新年过节,出其不意”将粮运去。此项任务交由吴三桂完成。正月初二、初三两天(1641年2月11日、12日),吴三桂以牛骡驴车三千四百辆,装米一万五千石。初六(1641年2月15日),吴三桂亲自“督运米车”出发。此计果然躲过清兵的监视,于次日中午顺利到达锦州。当即卸车,至当天晚上二更时分全部卸完。初八(1641年2月17日),空车又安全地返回宁远。此次运米,往返“并未遇警,绝无疏失”。
(五)松山大战仓皇逃跑的吴三桂
为解锦州之围,明朝政府以洪承畴为主帅,率师十三万,自宁远北上驰援锦州。清军主帅皇太极得知此事后,迅速调动兵力,围城打援,将援锦明军包围于松山。为了解除被动局面,洪承畴决定孤注一掷,率军突围。但是军事会议刚散,作为洪承畴所一向器重的将领,吴三桂便违反决定和大同总兵王朴率部提前遁逃。慌忙之间,竟连印信也被清军所缴获。受吴三桂、王朴的影响,其他四个总兵也各自夺路逃跑,致使清军乘势追杀,明军损失惨重。
松山一战,明军全军覆没,五万多人马被歼,松山、杏山、塔山、锦州四城失陷,统帅洪承畴于松山城破后被俘,名将祖大寿降清,明朝经营数十年的宁锦防线土崩瓦解。从此,明朝再没有能力抵抗清兵,只剩下一口残存的气息维持生存。
问题在于,在松山战役中,一向作战勇猛的吴三桂为什么居然置其恩师洪承畴于不顾,尾随王朴仓皇逃跑呢?
其实,吴三桂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个道理,也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俗语。因此,面对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作为前线指挥员的吴三桂认为,只要不是最后的决战,及时放弃未必不是最好的抉择。
也正是因为如此,吴三桂逃至宁远后,积极收留残兵败将。前后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他便重新集聚了三万多人马,继续坚守在宁远孤城。这个时候,在东北地区,明朝的崇祯皇帝,除了吴三桂,已无兵将可用。
(六)拒绝降清的吴三桂
这个时候,清朝的皇帝对吴三桂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劝其投降。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哥哥吴三凤,姨父裴国珍,表兄胡弘先,挚友张存仁、邓长春等人降清后都写信劝吴三桂降清。
1642年4月,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直接给吴三桂写了亲笔信。10月,清太宗又写信,劝吴三桂早降。吴三桂面对这种形势,却拒不降清。
1643年,皇太极去世后仅一个月,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便率大军迅速占领了宁远以西至山海关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城。这三城的失陷使宁远成为真正的孤城!此时,宁远守城军民人心惶惶。但是吴三桂仍然拒不投降。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大英雄吴三桂,为什么会在1644年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角逐的关键时刻,却又选择投降了呢?
(七)吴三桂拒绝降清的原因分析
根据我的分析,吴三桂拒不降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统的忠君思想。
在明代,名节非常重要,儒家的教育尤以忠君为先。在明代高级将吏中除非被俘或走投无路者,否则极少有自动降清者。吴三桂自幼受儒学教育,不乏忠君思想。尤其是作为汉人,投降少数民族的清朝,在当时士大夫官吏中,一般是很难接受的。非万不得已,是不愿失去名节的。这是他当时拒不降清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浓厚的报恩思想。
吴三桂父子相继任职总兵,而且经常临阵脱逃,吴三桂的许多亲属降清,皇帝不但一直没有怪罪吴三桂,而且还对他信任有加,他的官也是越做越大。这是他当时拒不降清的第二个理由。
三封“邀请函”
1644年,是中国传统的农历甲申年。甲申年,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大明、大清、大顺三方,竞相向吴三桂发出“邀请函”。
大明,建立于1368年,其建立者是朱元璋,到现在已经存在275年了——可以说,这个政权到了行将灭亡的前夕了。
(一)大明王朝的危险
大明王朝的危险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政权的内部。
由于大明王朝的统治集团不思进取,鱼肉人民,最终引起了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是李自成、张献忠的两支军队。尤其是李自成的部队,他们在1643年年底占领了西安,并且在1644年正月初一改西安为西京,正式在西京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大顺政权在这一年的正月初八,正式由李自成亲自率领百万大军,分两批东渡黄河,向明朝的首都北京进发——他们准备一举拿下北京,夺取全国政权。
第二,政权的外部。
在东北地区,1616年,满洲人的前身女真人建立了大金政权——历史上称为“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诸申(女真)”为“满洲”,改“大金”为“大清”。这个政权坐山观虎斗,看着大明与大顺两政权之间鹬蚌相争,就等着渔翁得利了。
(二)吴三桂接到大明王朝的“邀请函”
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负责替大明王朝守卫孤城宁远的吴三桂几乎同时接到了大明、大清、大顺三方的“邀请函”。
我们先看大明方面:
这个时候,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于正月初将已闲居在家的吴襄召进京,命他提督御营。这显然是因为吴三桂手握重兵,为了拉拢吴三桂,不得不重用吴三桂之父。接着,崇祯皇帝又想把吴三桂这支生力军调进关来,对付农民军。因此,他亲自召见吴襄。吴襄慷慨陈词,说农民军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崇祯皇帝欲调吴三桂,又害怕落得个丢弃宁远的罪名,一直下不了决心。众大臣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对此事负责。
1644年4月7日,农民军已进至宣府城,离北京只有二三百公里了。
这时,崇祯皇帝才作出了弃宁远,诏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四将入京勤王的决定。四将均封伯,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
这时,山东总兵刘泽清托词坠马伤脚,拒不奉诏;吴三桂与蓟辽总督王永吉路远,一时间还到不了北京;只有蓟镇总兵唐通带了八千人马先到北京。
崇祯皇帝封唐通为定西伯,命他把守居庸关。不想,唐通却投降了农民军,居庸关不攻自破,农民军直趋北京。
这个时候,33岁的吴三桂受封为伯,他的高兴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受命平西,当然是让他与农民军作战,只要能脱离宁远这座危城,他也是迫不及待的。
吴三桂有精兵四万,加上辽民数十万。他于4月12日受命,16日便率军民抛弃宁远,向山海关进发。值得庆幸的是,清兵直到4月22日才得到吴三桂撤离的消息,而这时,吴三桂已带领兵众到达了山海关。
吴部到达山海关的时候,李自成军已攻至北京郊外,各种消息传到了吴三桂的耳中。他有些犹豫,但君命难违,吴三桂还是领兵向北京进发,4月26日到达丰润。在这里,他打败了投降李自成军的原明降将白广恩、唐通,并收降了八千余人。但是北京已于4月25日被农民军攻破,明王朝灭亡了,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寿皇亭下。
(三)吴三桂接到大顺政权的“邀请函”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顺方面: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自成也知道,吴三桂及其所属的军队是当时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的去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哪一方能操纵中国政权。
因此,李自成进北京后,马上听取了手下的建议,在进驻北京的第三天,就从狱中放出吴三桂的好朋友、原明朝的职方郎中张若麒,让张若麒担任山海关防御使,前往山海关从事劝降吴三桂的工作。
李自成为了迅速促成吴三桂投降,采取了多项措施:
第一,派人两次前往山海关,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段,并封吴三桂为侯;
第二,命吴襄在北京写信给吴三桂,劝其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第三,派专使巡抚李甲和兵备道陈乙面见吴三桂,许以封侯之位。
( 四)1644年4月的中国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
大明方面:北京已于4月25日被农民军攻破,明朝灭亡。明朝的皇帝崇祯吊死于煤山寿皇亭下。
大顺方面: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原来明朝的许多将官已归顺了大顺政权。另外,李自成为了招降吴三桂,给了他很多好处。还有一点也需要说明,吴三桂的父亲和其他家人都在李自成的掌控之下。
大清方面:前面,我们曾经多次提起过,早在1641—1642年的时候,大清王朝曾经多次派人招降吴三桂,而且在1642年的时候,皇太极居然还亲自写信劝降吴三桂——可见,皇太极对吴三桂的重视程度。但是,到了1644年的时候,这个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却没有了响动。真是不知道,多尔衮这个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吴三桂会如何打算呢?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抉择呢?
投降做“农民”
(一)吴三桂决意归顺大顺政权
对吴三桂来说,在这个进退维谷的困难时刻,他应该怎么办呢?彭孙贻的《流寇志》里面作了如下的记载:
有客平西(平西,指平西王吴三桂)幕者云,世传吴襄作书招平西,平西告绝于父,起兵勤王,非也。都城既陷,三桂屯山海,自成遣使招三桂。三桂秘之,大集将士。告之曰:“都城失守,先帝宾天,三桂受国恩,宜以死报国,然非藉将士力,不能以破敌,今将若之何?”将士皆默然。三问不敢应。三桂曰:“闯王势大,唐通、姜瓖皆降,我孤军不能自立。今闯王使至,其斩之乎,抑迎之乎?”诸将同声应曰:“今日死生唯将军命。”三桂乃报使于自成,卷甲入朝。
由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吴三桂在开始的时候是打算以死报国的,但是他的属下经过他的三次问讯,结果全军将士“三问不敢应”!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不能领导他的军队——他失去了对自己军队的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提出,投降是大势所趋。咱们是否也走投降这条路呢?结果,全军将士同声回答说,“今日死生唯将军命”。吴三桂于是决定归顺大顺政权。
从上述材料,我们还可以看出,吴三桂对于是否归顺大顺政权,是曾经存在过犹豫心理的。但是,他从全军将士的由“三问不敢应”到“今日死生唯将军命”的情绪变化中,最终确定了归顺大顺政权的决定,并且立即付诸行动。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为什么宁可归顺大顺政权也不归顺大清王朝呢?
(二)吴三桂归顺大顺政权原因分析
其实,在他的心里应该一直有以下两种想法:
第一,“华夷之辩”。
我们说,吴三桂长期以来,一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直把汉族人以外的一切少数民族看成“夷蛮戎狄”,认为“夷蛮戎狄”是没有资格统一中国的。
因此,他一直认为,可以归顺大顺政权,但绝不可以投降满洲人的所谓的“大清王朝”。因为,李自成好歹也是汉人——这是吴三桂的想法——其实,我们知道,李自成实际上是党项羌人的后裔——也不是汉人。
第二,形势所迫。
此前的许多年,吴三桂一直站在大明王朝与大清王朝对峙的最前线。现在,大明王朝完蛋了。在他的前面,有他的死对头大清王朝;在他的后面,有他所不了解但是迅速占领了中国大部分领土、现在正在极力招降他的大顺政权。
更何况,大顺政权还决定,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段,现在这些东西正在送往山海关前线的路上。不仅如此,大顺政权还封吴三桂为侯呢!
由上所述,他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突然作出投降自己宿敌的决定呢!
因此,对于现在的吴三桂来说,他只能选择宁可归顺大顺政权也不归顺大清王朝。
吴三桂既然决定了投降,剩下的就是他的具体行动了。
一个女人引发的叛局
(一)决意背叛大顺政权
1644年4月29日,吴三桂正式决定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并且亲自率部进京朝见新的主人。1644年5月3日,吴三桂的军队抵达永平(今河北卢龙县)西沙河驿站。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却又突然背叛了李自成。不久之后,正式投降了大清朝。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二)背叛大顺政权始末
关于吴三桂背叛大顺政权的始末,一般而言,我们都相信《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里面的记载是真实的:
在西沙河驿站,吴三桂相继见到了逃出京的家人以及父亲派出的亲信傅海山,他们向吴三桂叙说了父亲吴襄以及其爱妾的情况。开始听到父亲吴襄被捕时,吴三桂并不在意,以为这是李自成为迫其投降所采取的措施,他一投降,父亲必被释放。当听到父亲被拷打将死,交了五千两银子还不顶用时,吴三桂的头发便不禁竖了起来。及至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抢走时,吴三桂十分愤怒,他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他马上下令,停止前进,掉头返回山海关,并一反常态,纵兵掠夺,直接率兵杀回山海关。
这就是人尽皆知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了。
吴三桂是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我们后面自然要考证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回答另一个问题:陈圆圆到底是什么人?她到底有多大的才能吸引了吴三桂?
当红女演员陈圆圆
(一)良家妇女陈圆圆
说起来,陈圆圆原来并不是歌伎。
陈圆圆,江苏武进县金牛里(今奔牛镇)人。她原本不姓陈,而姓邢,父亲叫邢三,住在苏州奔牛镇四亩曲。邢三是个贫苦的农民,以耕种为生。圆圆幼年丧母,邢三就把她送给姨母抚养,姨母的丈夫姓陈,因此圆圆就改姓为陈。
圆圆的养父是个小生意人。初时家境尚可,尤好听人唱歌,还不惜倾全部资财请善于唱歌的人到家里居住,有时竟请来数十位,日夜讴歌不止。因此陈圆圆从小便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后来,由于陈氏家道中落,18岁那年,本出身于良家的陈圆圆不得不卖身为伎,进了烟花场。
(二)走红歌伎陈圆圆
在明末江南,做不了出色的女演员也就成不了名妓,所以勾栏中人对串戏之类是很看重的。
陈圆圆从小读书识字、唱歌学戏,也能写得一手好词。为了学唱弋腔俗调,她还经常向民间老艺人请教。因此,清初康熙年间的文学家陆次云在他的《圆圆传》中,称其为“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
她18岁,在苏州登台演出,扮饰过《长生殿》的杨贵妃、《霸王别姬》的虞姬和《西厢记》的崔莺莺,一下子便成了走红的歌伎,声名大噪。
当时,陈圆圆也很想像其他的走红歌伎一样,借广泛交际的机会,结识一些社会名流,出籍从良。可是,通过谁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三)成为冒辟疆的心上人
明末社会,封建士大夫纷纷征歌逐伎,迷恋声色,追求浪漫的生活。冒辟疆也不例外。
冒辟疆,乃江南名士,与陈定生、侯方域、方以智,号称“江南四公子”,他们在政治上反对阄党,针砭时弊。但在生活上却和一些伎女日相唱和,流连风月。
1641年春,冒辟疆与陈圆圆初逢。少年倜傥的冒辟疆第一次见到陈圆圆就为其所迷。而陈圆圆也把自己完全托付给了冒辟疆。
1642年,冒辟疆本来定下时间去苏州接陈圆圆成亲,谁知家中出事耽搁了十天,待到苏州时,陈圆圆恰被国丈田宏遇在十天前以势逼去。
(四)落到了田宏遇的手里
田宏遇,陕西人,曾任扬州千总,女儿被崇祯选封为贵妃后,田宏遇官封左都督,在皇亲国戚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1642年,他的女儿、崇祯皇帝的宠妃田妃死了,他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损害,于是田宏遇前往江南选送美女千人前往北京,陈圆圆就是其中之一。
而凑巧的是,崇祯皇帝此时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时,无心女色,将田宏遇送来的这些女子一一退回,陈圆圆也是其中之一。陈圆圆回到田府之后,成为田宏遇歌伎。
(五)终于结识了吴三桂
1643年秋,农民大起义如火如荼,攻下了洛阳,京师为之震动。京中豪门权贵和富家巨室万分惶恐,害怕起义军一旦攻下北京,将无以自安。
而此时的田宏遇已经不是很受崇祯皇帝的宠信了。他必须为自己寻找下一步的退路,而正巧吴三桂此时正在京师。田宏遇觉得只有抓住了实力在握的吴三桂,才能保证全家人的安全。于是田宏遇就把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
问题在于,陈圆圆作为一个当红歌伎,她与吴三桂到底能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呢?难道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真的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里面的记载到底是真是假,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考证了!
女人该不该背这个黑锅
(一)“冲冠一怒为红颜”考证
第一,有关“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料出处。
我们知道,《庭闻录》和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徐鼒的《小腆纪年附考》这类著作出自清朝中晚期甚至更晚。它们出现的时间已经与吴三桂的降而复叛大顺政权、投降大清王朝相隔八九十年了。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比《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更早一些的著作,而且在这些著作里面也同样记载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的史实呢?
第二,更早一些的史料记载似乎否定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
更早一些记载吴三桂事情的书籍有很多,但是,这些书籍里面都没有关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实记载。
其中涉及吴三桂和陈圆圆关系的书籍主要是《明季北略》一书。《明季北略》这本书成于清康熙十年(1670年),此时吴三桂尚未叛清。在这本书中记载着下面的话:
自成入京,刘宗敏系吴襄,索沅(沅,指陈圆圆)不得,拷掠酷甚。三桂闻之,益募兵七千。三月二十七日,将自成守边兵二万尽行砍杀,止余三十二人,贼将负重伤逃归,三桂遂居山海关。
这本书中,说的是刘宗敏没得到陈圆圆,对吴襄严刑拷打,是吴三桂与李自成反目的原因。
也就是说,按照《明季北略》一书的说法,“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假的。真实的情况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
这里,我们就涉及一个问题,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就仅仅是因为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这么简单吗?
支持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这一论点的论据还有很多。
例如,《流寇志》记载:
(吴三桂)至永平,遇父襄苍头与一姬连骑东奔,惊问之,而襄姬与苍头通,乘乱窃而逃,诡对三桂曰:“老将军被收,一门皆为虏,独与姬得脱,东归报将军,将军速为计。”三桂乃翻然走山海,拥兵自守,使人乞师,共击贼也。
又如,中华书局1959年版的赵士锦《甲申纪事?附录》的记载:
三桂差人进北京打探老总兵、圣上消息。有闯贼在北京捉拿勋戚文武大臣,拷打要银,将吴总兵父吴襄拷打要银,止凑银五千两,已交入。吴襄打发旗鼓傅海山,将京中一应大事,一一诉禀,吴老总兵已受闯贼刑法将死。吴总兵闻之,不胜发竖,言君父之仇,必以死报。
(二)吴三桂背叛大顺政权的原因分析
戏剧性的是,几乎就在吴三桂得知其父被拷问的同时;李自成也注意到了吴三桂对巩固自己政权的重要性,指示刘宗敏释放吴襄并命吴襄写信,劝告吴三桂投降。同时,又派出了降将唐通,降官王则尧、张若麒、左懋泰等人携带吴襄手书和大批银两直接来到吴三桂的军中,进一步劝其投降。从时间上来说,这批招降人员到达吴三桂军中的时间,仅比吴襄致吴三桂的私函晚到一两日(在5月5日左右),而两封信的内容却截然相反,这不能不使吴三桂认为李自成的招降不过是骗局,是想引诱自己进驻北京后再行消灭。
吴三桂长期守卫边关,和大顺政权没有什么接触。他既然决定要投降大顺政权,就肯定会派人进北京了解情况。了解的结果居然是大批官员被拷掠追赃,连自己的父亲也被拷打到快要死了的地步;这证明投靠大顺政权根本不可能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前往北京城无疑是自投罗网。吴三桂和许多部下在关外都是有很多财产的大地主,现在他们的主帅吴三桂连自己的父亲性命和家产都保不住,就更谈不上保护他们在关外的土地财产了。所以吴三桂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因此,我们说,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大顺政权的革命措施触犯了吴三桂等地主阶级的利益。
(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料价值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难道“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件事情就真的完全不可信吗?
应该说,上述两种不同的材料里面的记载,哪一种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性呢?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还不能作出准确的考证。
因为,在吴三桂背叛大明王朝之前,吴三桂还是大明王朝的重臣,而且还与当时的皇帝家族是儿女亲家。您想啊,吴三桂这样的人物,在当时来说,谁敢公然宣称说,他当年的行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呢?
如果说,吴三桂当年的行为是因为父亲被严刑拷打的话,那么吴三桂就是一个值得歌颂的人物——毕竟吴三桂对于父母还是比较孝顺的嘛!如果说,吴三桂当年的行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话,那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不管怎么说,吴三桂还是背叛了大顺政权。但我们要知道,背叛大顺政权与归顺大清王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吴三桂又是如何归顺大清王朝的呢?
谍中谍
(一)与父亲决裂的吴三桂
1644年5月3日,吴三桂在永平西沙河驿站决定,迅速杀回山海关。 5月9日,他的军队就从大顺军队的手中夺回了山海关。大顺政权的军队被杀得仅剩八骑逃还北京。
而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兵力已达五万人之多,号称十五万。他在演武场阅兵誓师,将李自成的使节李甲斩首,陈乙割两耳后放回。同时,他还亲自给父亲吴襄写了回信,表明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在给他父亲的信中,说道:“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明季北略》)
吴三桂的这封信,明里是针对父亲,实则是针对大顺政权而写的。他直斥父亲隐忍偷生投降,对他训以非义,断然表示拒绝;并宣布自写信之日即与父亲断绝关系,即使李自成将父亲置于油锅里或菜板上,他也毫不动心,义无反顾。这封信不仅与父诀别,而且也是同农民军的彻底决裂。当然,这封信也有变相保护自己父亲的意思。
与此同时,吴三桂还下令收拢关外各地汉民迅速转移到山海关内各州县驻扎,准备抵抗大顺军队。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呢?
(二)后悔已晚的李自成
1644年5月11日,李自成知道了他的使节被处死的消息;14日,又看到了吴三桂给父亲吴襄的信。他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非常震怒,责备刘宗敏误事误国。李自成甚至亲自将吴襄释放出狱,并设宴招待,以示笼络。
但一切都太晚了。李自成也知道,只有自己领兵讨伐吴三桂这一条路了。
5月18日,李自成率马步兵十万,带领刘宗敏、李过等一班大将,亲领精兵七千,出正阳门,向山海关进发。他将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带在军中,盼望吴三桂还眷恋故主之情;他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押在军中,希望吴三桂还顾虑父子之念。
山海关距北京仅350公里,农民军却按常规走了九天!李自成一边亲率大军来征讨,一边却仍对吴三桂抱有幻想,希望吴三桂不战而降,他在行军路上几次写信向吴三桂劝降。吴三桂为了迷惑李自成,派了手下六个将领前往大顺军诈降。李自成虽对六将心存戒备,但仍对吴三桂有侥幸心理。
5月26日,李自成率领大军抵达山海关。吴三桂知道自己打不过李自成,他会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三)借兵不成的吴三桂
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心里很清楚,自己既然已经与大顺政权决裂,就必须考虑后路问题。他也非常清楚,就凭自己手上的五万人马,绝对不是大顺政权的对手。
但是,这个时候的他也知道,绝不能作出降清的抉择。您想啊,投降与之交战了十数年的清廷,与他作为明朝忠臣的初衷相违;投降异族也与他的思想观念格格不入啊!谁愿背上千古骂名呢?
因此,他决定,向大清王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借兵。吴三桂命书吏起草了一封给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请兵信,信中说道:
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清世祖实录》)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是一封“借兵”的信,不是投降的信。为什么呢?
第一,写信的名义:吴三桂以“亡国孤臣”的名义,恳请清朝出兵,帮助他报君父之仇,以图明朝“中兴”,恢复其统治。无意降清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第二,双方的称谓:吴三桂称清为“北朝”,与“我朝”“中国”相对应。泾渭分明,即使明朝已亡国,他仍属明朝,与清无涉,这又明确自己的立场不容混淆。
第三,清军进兵路线:一从“中协”即喜峰口、龙井口等处;一从“西协”即墙子岭、密云等处入口。这两条路线是清兵经年屡次入口征明的旧路,吴三桂却牢牢地控制着“东协”,即山海关与界岭口等重要关隘。从山海关至京师便捷,独当正面进兵。从西协、中协走,已属侧翼,要绕路,误时日。显然,吴三桂自为主,而把清兵置于“客兵”的地位。从吴三桂的这个安排,也看不出他与清为一家之意。另外,从这个安排来看,他还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实际上他想通过自己的安排达到大清与大顺两个政权火并,以此恢复大明江山的意图。
第四,酬劳:吴三桂郑重声明,“我朝”报答清兵“兴亡继绝”的扶助之功,不只给财物,还将“裂地”即割让领土酬谢。吴三桂俨然以明朝的代言人,许以优厚的条件,此与降清毫无共同之处。而一旦出现大清与大顺两个政权火并的局面,还哪里有什么酬劳啊。因此,这个所谓的“酬劳”实际上是假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能说,吴三桂已经降清。
但睿亲王多尔衮何许人也,他哪能那么容易就上当而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呢?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已经亲自带领多铎、阿济格等一批猛将,倾其举国之力,于5月14日从沈阳誓师出发,参加逐鹿中原的战斗。5月19日,进军途中的多尔衮接到了吴三桂的信。多尔衮未敢轻易相信吴三桂,他决定:第一,派人到山海关探看虚实;第二,改变行军路线,以一日一夜行一百公里的速度直趋山海关;第三,调取攻城用的红衣大炮,发往山海关;第四,给吴三桂复信。信中说,“期必灭贼,出民水火。……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清世祖实录》)
多尔衮此信撇开吴三桂所提的具体条件而不论,而是向吴三桂昭示了大清出兵之本意,打出了“期必灭贼,出民水火”的旗号,从而与吴三桂提出的为君父“报仇”,与“流贼”不共戴天的呼吁取得了完全一致。但这封信的主旨,还在最后几句话,也就是劝吴三桂“来归”(投降),以裂土封王的最高奖赏诱其动心。
看来,吴三桂的“借兵”想法没能实现。他下一步将会作何打算呢?
(四)吴三桂最终归顺大清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心里面肯定特别不是滋味:前面是前来剿灭自己的大顺政权的二十万军队,后面是与之战斗十多年的十数万八旗精兵。
他已经与李自成决裂,而多尔衮又没有答应“借兵”的要求,反而提出了“来归”——也就是投降的条件。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又给多尔衮写了第二封信。信中说道:
三桂承王谕,即发精锐于山海以西要处,诱贼速来……以图相机剿灭,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又仁义之师,首重民安,所发檄文最为严切,更祈令大军秋毫无犯,则民心服而财土亦得,何事不成哉!(《清世祖实录》)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有了“来归”的想法,证据有二:一是“三桂承王谕”;二是“何事不成哉”。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还在闪烁其词,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他要“来归”。
就在这个时候,5月26日,李自成率领大军抵达山海关。山海关大战开始了。
双方大战一天,吴三桂损失惨重,但还是未见八旗精兵的影子。吴三桂亲自突围,面见多尔衮。
见到多尔衮之后,吴三桂提出了酬谢清朝的条件,“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谀闻续笔》)
也就是说,一是寻找到崇祯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二是双方以黄河为界,以北归清,以南归大明,两国通好,互不侵犯;三是请清兵入北京,不得侵犯明历朝皇帝陵寝,也不得伤害百姓。
多尔衮提出大顺政权的军队与吴三桂的军队装束甲仗相似,无法辨认,恐致误伤,令三桂与其将士剃发以相区别。吴三桂即行剃发。
5月28日,山海关大战以大顺政权和吴三桂两败俱伤、清朝坐收渔翁之利而宣告结束。
从此以后,吴三桂就归顺了大清王朝,为消灭南明和镇压农民军东征西讨。
(五)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吴三桂
攻打农民军的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
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吴三桂为先锋,调马步军一万给吴三桂,让他于5月28日领兵出发,追击李自成。李自成恨吴三桂不遵守协议,便在永平城西10公里的范家庄,将吴三桂之父吴襄斩首,用竹竿挑着首级示众。随后于6月1日在北京将吴三桂的继母祖氏、弟弟、妹妹及其族人34口一并处死。
1645年6月,吴三桂攻下了榆林和延安。与此同时,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李家铺河滩被当地源口寨乡勇头目程九百等杀死。到1662年6月11日,吴三桂又在今云南昆明篦子坡内杀掉了南明的永历皇帝。
十几年间,吴三桂率部从西北打到西南边陲,为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特殊的功勋。
为了答谢吴三桂消灭南明永历政权的功劳,顺治皇帝在1659年4月14日命吴三桂在昆明开藩设府,镇守云南。康熙皇帝于1662年6月26日决定,将吴三桂晋封为亲王。
这是很大的殊荣。清朝建国200年,将汉人封为亲王的,只有吴三桂以及后来的降将尚可喜,再无第三个汉人得到这一礼遇。1662年12月,吴三桂又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娶了和硕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从此,吴三桂博得了清政府的信任,并使自己攀上了一生中权势的顶峰。
就是这样一个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吴三桂,最后又为什么会走上与大清王朝为敌的道路呢?
就在吴三桂开藩设府,坐镇云南,权力和声势都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与清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却开始激化起来。而这些矛盾的激化,恰恰最后促成了吴三桂的降而复叛。
怎么又反了
(一)根本原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
就大清王朝而言,他们之所以任用汉人吴三桂,是为了消灭大顺政权余部,是为了消灭南明王朝余部,是为了建立大清王朝对全国巩固的统治。
为了这个目的,大清王朝的几十万八旗兵和吴三桂等人的几十万绿营兵,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才将各地农民军余部和南明王朝余部武装逐一消灭。
但是,我们知道,战争实在是太能耗费钱财了!战争的花销,实际上是个无底洞。
当时,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以康熙即位前一年举例说明。1660年,清朝政府全年正赋收入银875万两,而云南一省支出就达900万两——竭尽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省之需求。到康熙皇帝即位以后,情况稍有好转,但也是“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因此,这个时候,政府财政上的压力的确很大。
这里的“三藩”实际上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驻防云南,兼管贵州(对付南明永历政权);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驻防广东(对付张献忠余部);靖南王耿仲明(其子耿继茂,其孙耿精忠)先驻防四川(对付张献忠余部),后改驻防福建(对付郑成功)。
如果财政支出不加以削减,很有可能造成全国的农民再度造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清王朝很有可能被迫退回关外。
1662年,随着郑成功的队伍收复了台湾,在大陆,大规模的对满清王朝的抵抗,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了——也就是说,大清王朝的外部环境已经安定下来了。1669年,随着鳌拜集团的下台,大清王朝的内部环境也已经安定下来了。
至此,我们可以说,大清王朝进入了基本稳定的时期。国家下一步的任务就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因此,此时的大清王朝急需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在政治上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树立中央的权威;
第二,在军事上裁减军队,以减轻财政上的压力。
这样,政府必定会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第一,由中央向地方——包括吴三桂实际统治的云贵地区——派出行政官员管理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第二,裁减在地方——包括吴三桂实际统治的云贵地区——的满洲八旗兵和汉人绿营兵。
大清王朝的这些措施,无疑是与当时整个社会都需要休养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撤藩”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我认为是错误的。
(二)直接原因:康熙皇帝错误的“撤藩”决定
“撤藩”,对大清王朝来说,这是十分正确的措施;对吴三桂来说,却完全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际上,通过前面介绍吴三桂的两个问题我们必须看出:
第一,他的最大特点——他是个投机者,换句话说,他是个赌徒。正因为他是个投机者、是个赌徒,他才可以先背叛大明,再背叛大顺,当然还可以背叛大清。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投机者或赌徒来说,促使他们出手的情况一定是下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或者是形势一片大好,此时出手对自己非常有利;或者是背水一战,如果不倾其全力的话,自己必将灭亡。
也就是说,从吴三桂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不会轻易动手的。如果出现他动手的情况,或者他有必胜的把握,或者将给对手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二,他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他已经无所谓了,不需要顾及什么脸面问题了。我们说,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毕竟他辛辛苦苦为大清王朝耗费了近三十年的心血。他认为,这个时候如此撤藩,对他来讲,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撤藩是可以的,关键在撤藩之后如何安抚这些为打天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要先出台这些政策。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政策的话,人家必然就会觉得你有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之嫌。
因此,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他可不想急流勇退。他需要享受长期征战、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他的属下更加需要享受这些胜利果实。
我们说,康熙皇帝的错误做法把吴三桂逼上了绝路。而被逼上了绝路的吴三桂绝对不会束手就擒。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开始了。
我们说,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前面,我们从吴三桂这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实,不仅如此,如果从中国历代强盛王朝撤藩的历史来看,康熙皇帝此举,也是十分冒险的。如果康熙皇帝多读一些历史书,他就会发现,大清以前的历代强盛王朝,其实都存在着撤藩的问题。这些王朝面对强藩,主要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武力撤藩:一般来讲,会引起对手的反抗。反抗的结果,无外乎成功和失败两种:成功者,如明朝的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失败者,如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但是武力撤藩,都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二,和平撤藩:典型者,如北宋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是最好的抉择。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康熙皇帝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首先制订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就可以避免。但历史不可假设。“三藩之乱”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清王朝的另外一位汉人亲王尚可喜的撤藩申请加剧了双方矛盾的激化。
(三)导火线:平南王尚可喜急流勇退
1673年4月28日,平南王尚可喜接受了手下谋士的建议,决定急流勇退,回辽东养老。康熙皇帝早就对三藩盘踞的江南和西南地区心怀不满,一直准备寻找机会撤藩。这个时候,尚可喜自请撤藩,康熙皇帝真是求之不得,马上表示同意。尚可喜准备自己带领 部分兵丁和家口回辽东老家,而让长子尚之信继承平南王的爵位,继续镇守广东。
尚可喜的撤藩申请给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出了个难题。
同年8月14日,吴三桂怀着试探的态度,给康熙皇帝上了自请撤藩的奏疏;8月20日,耿精忠也怀着同样的态度,上了同样内容的奏疏。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四)可供康熙皇帝选择的五种方案
面对三藩同时要求撤藩,康熙皇帝和大臣们也明知他们中有自愿或被迫的复杂情况,应当慎重地估量当时的客观形势和撤藩可能产生的后果,多设想几种方案以供选择,防患于未然,是完全必要的。归纳起来,可有五种方案选择:
第一种:恪守皇太极以来多次许下的诺言,要三藩永远镇守南疆,“屏藩王室”,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王爵,与清朝相始终。当然,这在实际中是很难办到的。
第二种:将吴、耿、尚三王调到北京,以觐见为名,叙君臣之乐,借机把兵权收回。此法颇类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自编自导自演的“杯酒释兵权”。和平解决问题,逐除藩镇之祸,君臣相安无事。诚然,历史不能照搬,但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足以借鉴。我推崇第二种办法。
第三种:等待老一辈去世,留至第二代掌权时,再行撤藩。
第四种: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各个击破。
第五种: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
当时,多数大臣们主张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各个击破。应该说,这一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尚可喜主动提出撤藩,确是出于诚意,吴、耿要求撤藩实非己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冷静、慎重地制定一项稳妥的政策。那么,康熙皇帝就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先撤尚,暂缓撤吴、耿;二是撤吴、耿,不撤尚。这些都可以达到分散力量,各个击破的目的。
但是,康熙皇帝采取了最后一种方案,即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他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清史稿?吴三桂传》)。于是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还派专使至滇,雷厉风行地清理撤藩事宜。
吴三桂原先还想朝廷会拒绝他的撤藩请求,不料康熙皇帝同意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历史又一次让他选择: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安排,到关外做一个空头王爷;还是再次抗拒朝命,再次举起反叛的大旗?这一次的选择甚至比上一次降清还是降李自成更难决定。这又是他人生的十字路口。
(五)撤藩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分析
其实,康熙皇帝可能真没仔细研究撤藩的利弊,他没仔细研究这个撤藩不是一个开玩笑的事儿。康熙皇帝既没有认真研究吴三桂,也没有认真研究历史。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他读的书太少了。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他太年轻气盛了。对于下面的情况,他太一无所知了。
按道理说,历史上关于撤藩的经验教训有很多。这些经验教训,文的也有,武的也有。
比如说武力撤藩,必然把人家给逼反了。把人家给逼反了之后会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反了的人赢了,比如说,明成祖朱棣就把他的侄子弄的不知所终了,然后自己坐了江山。另一种结果是反了的人输了,但是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灾难,比如说西汉的七国之乱。
这些都是教训,历史上也有一些经验,比如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你康熙皇帝按照人家赵匡胤的思路,把吴三桂请到北京来,跟人家好好谈一谈,有什么可化解不开的?吴三桂早晚还是要死的,钱带不到棺材里面去。吴三桂的儿子又是驸马爷。何苦来造成这前后长达数年的三藩之乱,给国家、给民族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撤藩”虽只二字,却对吴三桂属下数万人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吴三桂割舍不下云南的宫殿、财产、美人、权势;吴三桂的部下也难以舍弃他们在云南得到的一切;吴三桂与他属下数万人都不愿离土重迁,他们害怕回到辽东生活受到影响,他们更离不开这早已熟悉了的四季如春的云贵高原。利益的驱动与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吴军上下呼出一个声音,用武力反对撤藩,用武力反抗清廷。
此时,吴三桂还有一个顾虑,即他的长子驸马吴应熊还在北京。他派心腹赴京去接吴应熊,吴应熊却不赞成父亲轻举妄动。吴三桂的心腹无奈,只得偷偷带了吴应熊的庶子吴世璠返回云南。吴三桂见孙子来到,更坚定了起兵的决心,他一定要为自己和属下奋力一搏。他不能失去已经得到的一切,谁要夺走这一切,他便会武力相向。他想到,皇帝年幼,全国没有什么人可以挡住他吴三桂的道路。
赌徒失算
(一)“三藩之乱”的开始:1673年12月28日
大清王朝同时撤去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
吴三桂气急败坏,暗中指令死党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继而又拖延时日,与心腹将领密谋发动叛乱。
在经过一阵短暂的准备后,1673年12月28日(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召集了四镇十营总兵,正式下令起兵。
为了给自己的反叛活动披上名正言顺的外衣,吴三桂在“矢忠新朝”接近三十年后,再度扯起了“复明”的旗号。吴三桂率三军拜谒永历帝陵,去满装、易汉服,重新蓄发,宣布与清朝完全决裂,他自任天下招讨兵马大元帅。
然后,他又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吴三桂檄》)。一场大规模的叛乱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12月29日,吴三桂以62岁的高龄亲自披挂上校场,三箭皆中目标,他骑在马上,雄心壮志,锐气一如往昔。
1674年1月7日,吴三桂自云南出兵北伐,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贵州全境。
可以说,吴三桂的叛乱,开局一切顺利。
(二)“三藩之乱”的*:1676年春夏之交
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却在湖南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1678年起,吴三桂建国号“大周”,自己改称周王。
这时有人劝他用大明年号,立明崇祯皇帝的后裔,如此可以号召一切反清复明的人都参加这场兵变。吴三桂没有听从,这在后来看来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他失去了大批反清复明人士的支持,这显而易见是不明智的。
1674年4月,吴三桂的军队又迅速占领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全境。吴三桂起兵三月,便拥有云、贵、川、湘、桂五省,声势震动全国。
与此同时,1674年4月20日,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宣布与清朝脱离关系。耿精忠与吴三桂约定,他主攻江西、浙江。因为耿精忠的起兵,开辟了第二战场,减轻了吴军的压力,形势对吴军有利。
1675年1月,吴三桂的部下陕西提督*起兵造反,1675年2月28日(旧历二月初五)攻下西北重镇兰州,西北震动。
不久,平南王尚之信在吴三桂的利诱下,违逆先父尚可喜的遗愿于1676年4月3日(旧历二月二十一日)在广东发动兵变,炮击清兵大营。
到这个时候,叛乱的三藩已经占领了云、贵、川、陕、甘、湘、粤、桂、闽、浙、赣共十一省的地盘。
至此,吴三桂发动的叛乱,终于扩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藩之乱”。而且,这个“三藩之乱”已经达到了*——最盛时期。
(三)吴三桂的战略性错误
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吴三桂却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饮马长江,本当痛饮黄龙,直捣京师,吴三桂却不过长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
吴三桂的谋士刘玄初在重要时候写了封信,劝其渡江北上,他却无动于衷,逗留观望,企图与清廷分长江而治。如果这时他挥军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变色,而他却顿足不前。缺少进取精神,是吴三桂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历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四)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和他的妻子建宁公主
说到吴三桂发动反清的叛乱,就必须要说到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孝庄皇太后下令,把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皇太极最小的女儿——也就是顺治皇帝最小的妹妹,嫁给了吴应熊。这件事情发生在1653年的时候——这个时候,距离吴三桂发动反清叛乱的1673年,前后相距整整二十年;更为重要的是,顺治皇帝的最小的妹妹、吴应熊的妻子的名号叫作建宁公主。
说起建宁公主,大凡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的朋友们都很熟悉。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当中,这个建宁公主是后来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之一。金庸对于当时的情况有这样一段描写:孝庄皇太后确实是下令把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了,建宁公主也确实跟随吴应熊到了云南。可是后来建宁公主却非常不喜欢吴应熊,就喜欢韦小宝。于是建宁公主在新婚的时候就把吴应熊给阉割了——吴应熊事实上成了太监。
历史上,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当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的时候,吴应熊是一个二三十岁的英俊小伙子,建宁公主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怎么可能出现《鹿鼎记》当中所说的那种事情呢?
何况,在历史上,建宁公主跟吴应熊的关系是很好的,两个人还生了孩子。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现在成了驸马爷。驸马爷不能跟着自己的父亲到云贵高原去生活——皇帝家的女婿都只能倒插门,都只能生活在首都北京——吴应熊也不例外。
以后的事情就非常遗憾了——后来就发生了吴三桂造反的事情。
但是,吴三桂造反之前,曾派人来到北京——他企图秘密地接自己的长子吴应熊回到云南,然后再发动叛乱。结果,没有想到,吴应熊不同意父亲企图造反的计划,也没有随同接他的人前往云南。最终,接他的人只接到了吴应熊的儿子——这个儿子不是吴应熊与建宁公主共同生养的孩子,而是吴应熊在与建宁公主结婚之前与另外的妻子生下的孩子。
不过,虽然吴应熊反对父亲的计划,且没有前往云南,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康熙皇帝要杀掉吴应熊的企图——吴三桂一造反,康熙皇帝就下令杀掉吴应熊。康熙皇帝不但杀掉吴应熊,还杀掉吴应熊与建宁公主俩人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孩子。
从此,吴应熊的妻子建宁公主就成了寡妇。建宁公主后来活到了1704年,终年60多岁。
就在吴三桂云南起兵造反的同时,与云南相隔几千里的京师城内居然有人遥相呼应。这个人就是号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
太子和三太子
(一)吴三桂叛乱与假冒的朱三太子的出现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吴三桂好不容易才走上了投靠清朝的道路。因此,从吴三桂的内心来讲,他应该是不想反的——但凡有一条出路,吴三桂都不会造反。
就是因为即将陷入那种绝望——自己苦心经营的那么大一片基业,可能马上就这样没了,而没有得到一个像样的说法,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康熙皇帝没有替别人着想,光从自己的角度想我应该怎么样了。
但是,历史是不可假设的——一切,都无可挽回地发生了!
在一切发生的时候,这里面有一个人物,掺和在里面也显得挺刺眼的。
这个人就是假冒的朱三太子。
然而,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朱三太子这个人?假冒皇帝的太子有多好啊?为什么要假冒三太子呢?
(二)崇祯皇帝的儿子们
假冒朱三太子,那肯定是因为皇太子早已经死了。
我们这里所说的太子和三太子,其实都是指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的儿子。崇祯皇帝有七个儿子,其中四个早死,只有三个死在他的后面:太子(长子)朱慈烺(l伲ng),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实际上是崇祯皇帝的五子,他只活到5岁就死掉了。
崇祯皇帝自杀后,太子朱慈烺藏匿于民间,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藏匿于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家。很快,周奎就将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交给了李自成。太子朱慈烺据说也被搜出。但是,李自成并没有杀掉这三个孩子,而是随身带在军中。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这三个孩子下落不明。
(三)假冒的太子案件
在朱三太子案件之前,先后有三个太子案件出现,前两个真假难辨,后一个则属绝对假冒。
首先是在1644年冬天,在北京出现了皇太子,这个皇太子辗转来投靠周奎,结果这个皇太子在见到了他的亲姐姐长平公主后,不久又被周奎轰出家门。结果,被清军逮捕后经过原来明朝宫内的太监和锦衣卫确认,的确是真的,之后由多尔衮下令处决。《明史》中没有关于此事的记载。这件事被记载在《甲申传信录》中。著名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认为这个太子是真的。
1645年春,在苏杭地区流落的另外一个自称太子的人被南明的弘光政权接到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也是让曾经服侍过太子的太监辨认,结果也确认是真的。不久,南京被多铎的清军占领,这个太子也在被捕获之后押往北京处死。
此外,1679年,当清军对三藩的战争取得节节胜利时,在湖南新化县的一个寺院中擒获了一名叫“朱慈灿”的人,他自称明朝“太子”,招兵买马,颇为活跃。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原来,皇太子已经死了。那自然三太子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南明王朝的正统了。
真假朱三太子
不过,这个朱三太子,有真的,也有假的。真的朱三太子只有一个;但假冒的朱三太子,那就多了!
(一)假冒的朱三太子为什么自称朱慈焕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真的朱三太子实际上应该是三子定王朱慈炯。实际上这个人在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之后就不知所终了。
后来的这些假冒的朱三太子都称自己的名字为朱慈焕,也就是崇祯皇帝的五子。
那就怪了,为什么这些假冒的朱三太子连名字都假冒错了呢?他们不会这么傻吧?总该有点儿特别的原因吧?
的确是有点儿特别的原因。前面我们说过,朱慈焕是崇祯皇帝的五子,5岁就死掉了。据《明史》记载,朱慈焕死前曾对崇祯皇帝说:“九莲菩萨说:‘皇上待外戚太薄,将让他的儿子都死掉。’”
朱慈焕口中的九莲菩萨,实际上是指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崇祯皇帝当时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便封朱慈焕为“玄机慈应真君”。所以,朱三太子案件中的众多假冒者,主要是看中了朱慈焕“玄机慈应真君”的身份,而与他是不是皇子没有什么关系。
(二)到底有多少个假冒的朱三太子
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前后有好几个,至少有四个。
问题在于,在众多的假冒朱三太子的人中,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面的杨起隆是第几个呢?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面的杨起隆是第二个假冒朱三太子的人。
在杨起隆的前面,1651年,有冒称崇祯皇帝三子名朱慈焕者;在杨起隆的后面,1707年,又有化名王士元者,自称朱三太子朱慈焕,后被凌迟处死;1721年,朱一贵之子自称朱三太子,聚众造反。
这三个假冒的朱三太子中,最有意思的是1707年的这个。这个长期以教书为业的王士元被捕后,称自己为朱三太子,是崇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名字叫朱慈焕。您瞧瞧,他把崇祯皇帝的三、四、五三个儿子都占全了。您说,这都什么和什么呀!
(三)声势浩大的杨起隆
问题在于,为什么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不选择这三个中的一个进行介绍,而是非得要用大量的镜头对准杨起隆假冒的朱三太子呢?
那是因为在所有的假冒的朱三太子当中,还是以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杨起隆声势最为浩大。
(四)杨起隆起义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为什么杨起隆声势最为浩大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时机抓得好——他充分利用了吴三桂的三藩之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当时吴三桂已在云南发动叛乱,杨起隆就是借此动乱之机部署行动的。他趁云南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之际,在北京组织百姓和八旗贵族的家奴举起义旗。他以明朝朱三太子为号召,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建元“广德”。他们相约用白布裹头、红布披身为标记,在北京的内外城放火为号,同时起义。白布裹头,意思是出殡——就是为明朝崇祯皇帝戴孝;红布披身,意思是朱明皇朝当然是红的。
第二,地点抓得好——他率领的人是在京城起事的。在京城起事,他的影响那就大多了。当时,杨起隆经常在鼓楼西斜街明朝的降将周全斌家中秘密聚会,计划在12月13日五更举火起义。12月11日,决定提前起义。
这里我们要注意:杨起隆发动起义的那天,不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而是在12月11日。提前起事的原因是事情已经泄露,被清朝政府发觉了。
(五)杨起隆的失败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这个杨起隆,不仅很勇敢,而且准备非常充分。这是真的吗?
表现勇敢的确是真的。面对强敌,这些起事者全无惧色,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一同起义的数百人被俘后惨遭杀害。
但是准备充分是假的。毕竟京城是天子的脚下,想在京城起事还是很困难的。因此,严格说来,他的准备并不充分。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数不多。杨起隆动员了受满洲贵族欺负的奴仆、一些汉人还有极少数满八旗的下层群众。只有几百个人起义,人太少了。也就是说,参加这次起事的就是几百个很可怜的奴仆和佃户。
第二,起事未遂。实际上,他的这次活动尚未实施,便被官府察觉,杨起隆仓促应战,事败后逃亡不知所终。
1679年,当清军对三藩的战争取得节节胜利时,大将军图海在陕西逮捕了一个“朱三太子”,据说他就是杨起隆。这个杨起隆被押解到北京,清廷经过审问,认定他是假冒的“朱三太子”,但是没有确定他是否是杨起隆,就把他给杀了。
看来,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并没有成为吴三桂的得力帮手。
(六)杨起隆的后代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还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跑了,他的女儿被索额图收留了,叫红玉。这个红玉后来还和太子发生了一段感情戏。
历史上是这样吗?
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历史上没有红玉这个人。杨起隆有没有后代历史上没有交代,所以对于红玉这个人历史上没有记载。红玉这个人和她的戏肯定都是编导自己编出来的,这是为了美化杨起隆全家,同时也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交代。
第二,索额图也不能干这种事。咱们前面说过,索额图除鳌拜,立下多大功劳,他能做这种事吗?那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如果这样的话,他也有点儿太大逆不道了。而这个皇太子又是他的哥哥的女儿的孩子。他至于要陷害自己的亲人吗?
腹黑的*
(一)*其人其事
历史上的*非常坏。当时*驻守甘肃平凉。他一直是吴三桂的部下,是吴三桂推荐他到甘肃平凉当官的。然后吴三桂这边一造反,立马给他写信,相约哪天起事。
*那边马上就答应了,说:好,我跟你一块儿造反。转头他把这封信六百里加急,连夜送到北京给康熙皇帝看——他又把吴三桂给卖了。
康熙皇帝接到信,说道:大英雄*在最关键的时刻救了我,马上升官。整个甘肃省的兵全都归你*一人节制。然后康熙皇帝命令*出兵攻打吴三桂。这个时候康熙皇帝总得派一个监军,所以就派了一个叫莫洛的人。
莫洛这个人,您可别小瞧了他——他是鳌拜余党。虽然他是鳌拜提拔起来的,但是这个人当官一直比较清廉,所以康熙皇帝铲除了鳌拜以后,觉得莫洛这个人还不错,在山西做官以清廉著称,所以就一直提拔他。康熙皇帝在最关键的时刻,就派了莫洛当监军负责和*一道共同对付吴三桂,我们要注意这个时候他在哪儿,在甘肃,吴三桂在云贵,这中间夹着一个四川,所以当时双方都派人去打四川,当走到四川的时候,*又反了。*趁莫洛不注意,杀掉了莫洛。然后*兵回甘肃,又先后占领了宁夏和陕西。
我们要注意,本来三藩之乱已经到了长江以南尽归三藩之手的时候,就在此时,*这一反不要紧,四川丢了,甘肃丢了,宁夏丢了,陕西丢了,新疆也丢了。三分天下,三分之二以上都落入了三藩之手。
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陷入了巨大的被动状态。
可是就在此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出场了。他是谁呢?他就是周培公。
(二)周培公其人其事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周培公是四省巡抚。而在实际生活中,周培公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大将军*这边一反,康熙皇帝连忙派大将军屠海到甘肃——得收拾收拾*这个小子。就在这个时候,平民百姓周培公给大将军屠海写了一封信,信的名字叫《平凉策》——“平凉”就是*的住地——《平凉策》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战略计划书。
大将军屠海一看,这个《平凉策》不错,你跟着我走吧。大将军屠海就收留了周培公。此后的周培公就成为一个幕僚——后来的人称呼他们为绍兴师爷——也就是个出主意的。
那么这个师爷周培公到了,大将军屠海包围平凉,双方第一次交战,*战败。
*战败的时候,周培公告诉大将军屠海:不要打了。
当时这个大将军屠海问:为什么?
周培公说:因为我在平凉城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我们相约,只要我进城,三个人就可以说服*投降,你派我一个人去就可以了。
当时大将军屠海一想,不就是一个人吗,你这个人也是我捡来的,也无所谓死不死的,我就送你到城里吧。
大将军屠海就把周培公送进平凉城里去了。结果周培公进城后,三言两语就劝说*二度投降清朝了。
*这一投降,西北形势又变了。整个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又归了大清朝,形势转眼之间对吴三桂非常不利。
终于折腾完了
(一)“三藩之乱”的转折点:1676年冬
与此同时,康熙皇帝迅速调动全国的军事力量,向吴三桂扑来。康熙皇帝首先削去吴三桂的亲王爵,然后处死了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儿子吴应熊父子。
1675年5月,康熙皇帝组织了十路大军进剿吴三桂军,甚至将蒙古兵也征调到前线,总兵力在二十万以上。双方的主力都摆在湖南,吴军在岳州,清军大本营在隔岸的荆州,一直对峙着。
康熙皇帝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西北的*首先被击败。在福建战场,1676年11月,耿精忠率众向清军投降。广东的尚之信再次降清。
(二)吴三桂的称帝和死亡
在政治与军事逐渐恶化的情况下,1678年3月23日,吴三桂急忙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即帝位,宣布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但是吴三桂的政治和军事上的不利处境并没有因为他的登基而获得丝毫改善,清军加紧了对湖南岳州和长沙的进攻,志在必得。
吴三桂本人的志气和身体一天天衰败,他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这位67岁的老人再也无法展现当年的神勇,已是风烛残年。天不假年,吴三桂于1678年10月2日忽然中风,噎嗝且下痢,第二天便病逝了。
(三)“三藩之乱”的结束
吴三桂死后,部下郭壮图、方光琛等拥立其孙吴世璠即位于贵阳,改元洪化。控制地盘越来越小,内部也更加分崩离析。趁此时机,清朝政府加强了政治策反和军事进攻。1679年,大清王朝的军队克复湖南、广西;1680年,又下四川、贵州并进兵云南;1681年12月7日,昆明城内粮尽援绝,吴世璠自杀,余部投降。清军夷吴三桂满门,并到处寻找吴三桂的尸骨,大肆纵兵抢掠。陈圆圆于城破之前便逃离了昆明,隐居贵州山区。由吴三桂掀起的持续8年之久的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至此全部平定。
(四)*的结局
现在,我们要回过头来看看这个人物——*,在整个“三藩之乱”的过程中,他的这两下子动作好像有点儿太厉害了——他太坏了。
所以康熙皇帝也没饶得了他。三藩之乱刚刚被平定的1681年,康熙皇帝马上命令*赶紧到北京。
结果这个*走到半道上,就死了。
怎么死的呢?据说是自杀。
问题在于,好端端地走半路上,这个*干吗要自杀呢?
其实,这个*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不是自杀就是被杀——他非常清楚,到了北京以后,没有他好果子吃。
另外,一般来说,在史书当中经常会出现有人在半路上或者在不明场合不明不白地就死了,注意,一般来说,不是那个人想死,肯定是被害了。这是历史上有些人经常玩儿的伎俩。
那个女人去哪儿了
最后,还需交代吴三桂最宠幸的爱妾陈圆圆的下落。当初,就是这个女人促使吴三桂“冲冠一怒”,弃大顺政权而投清,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清军入昆明后,在吴三桂的籍簿上确无陈圆圆的名字,亦不见其人。她下落何处?这已成为至今未解的一个历史之谜。
据《平滇始末》《平吴录》等书所载,城破时,陈圆圆同郭皇后,还有一个叫印太太的,一同自缢而死;又一说“陈沅(圆)不食死”;还有的说,她当了尼姑隐居起来而得善终;还有的说她投滇池而死。众说不一。
清代野史说,陈圆圆的墓在昆明商山寺,甚至说她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墓已不复存在,也难辨真假。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据报载,在贵州岑巩县水尾乡马家寨发现了陈圆圆墓,有碑一通,上面镌刻“吴门聂氏之墓”六字。“吴门”非指为吴(三桂)家人,而暗示圆圆籍贯苏州,此为“吴门”之意。至于“聂氏”,也是代用他人之姓,这大概是为了避讳政治嫌疑才隐姓埋名的,碑文明载当年陈圆圆由昆明来到贵州岑巩平西庵为尼(庵今仍存,在今岑巩县大有乡桐木寨)。
她何时到此?大抵是吴三桂反后,兵驻湖南,或许她为避祸,而悄悄远离昆明,来此僻地隐居,故能得以善终。
又据报,这个寨子有三百多户人家,除一家之外,都姓吴。他们自称是吴三桂的后代,祖上有训,要为陈圆圆墓保密,所以墓才保存到今天。(《中国旅游报》1986年11月11日,“陈圆圆及其墓地”)。陈圆圆墓旁是吴三桂的心腹大将马宝的衣冠冢。
说到马家寨,还有一个至今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说的是吴三桂手下的第一大将马宝,马宝这个人很忠于自己的主子,后来这个马宝一看,吴三桂的家人都死的死、亡的亡,马上在最危急的关头为吴三桂剩余的家人,包括陈圆圆还有吴三桂的其他儿子孙子保驾护航,一路冲杀,跑到了贵州的一个深山里。那个地方交通很闭塞,后来马宝就死在了那里。马家寨的马就是马宝的马,吴三桂的后人为了纪念马宝而将这个地名命名为马家寨。
平定了三藩之乱,这在康熙皇帝的人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笔,也是康熙皇帝的功劳之一。平定三藩之乱,这里蕴含了统一的主题。
三藩之乱最后之所以失败,也有人说了,其实也是吴三桂的做法不合民意——因为那个时候谁还想再打仗,谁还想再分裂?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吴三桂的失败就是必然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