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被姬溪的无赖打法打的火冒三丈,无数次的想要邀姬溪决战,可还是忍住了怒火,不是因为怕姬溪,而是因为他向等到刘备的兵马从汉中出来,与他合兵一处,然后在给姬溪致命一击。
在孙坚看来,姬溪眼前的得势只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曹魏方面的反应更是坚定了孙坚及手下诸将的想法,在他们想来,姬溪之所以如此的急功近利,是想在刘备赶来之前多获得一些战利品以不至于输的那么难看罢了,而且,别看姬溪的声势浩大,可实质上并没有对荆州造成太大的损害,更没有伤及孙坚的根基。
所以,东吴对姬溪的打法虽然愤怒,可在愤怒之余,却还有些看小丑杂耍的快感。
然而,东吴千呼万唤的刘备却迟迟不来,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汉中遭到袭击,刘备行军过半,却不得不暂且回军的消息。原是郝昭已经自子午谷进兵汉中,开始执行起姬溪的命令。
东吴先是一惊,后探报得知,郝昭只有三万兵马,便理所应当的以为这是姬溪的拖延时间之举,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想来区区三万兵马,刘备要不了几日便解决。
却没想到,郝昭非常的顽强,且非常的识时务。他偷过子午谷后,出其不意的打下了天险定军山,扼住了子午谷的退路,并居高临下的俯瞰着整个汉中郡。而后,兵分数路劫掠粮草,全部屯上了定军山,当刘备大军赶到时,他却彻底的坐起了缩头乌龟,凭着手中的三万兵马严守定军山。搞的刘备的十万兵马连攻十余日都没有攻上去。
更没想到的是,就在刘备攻打了定军山十余日后,终于觉得胜券在握之时,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战报瞬间将刘备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后想到庞统和法正都在成都,方才略微放心,可还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除了留下了些兵马继续与郝昭对峙外,自己却即刻率领了大半兵马回军支援。
原是刘备得信,姬昀从天水发兵五万,过了祁山,正向西蜀腹地压去。姬昀的大名,刘备早有耳闻,是以姬昀虽只有五万兵马,可刘备对其重视的程度与郝昭不可同日而语,堪称杯弓蛇影,所以才丢下郝昭,打算亲自去对付姬昀,要不然实在放心不下。
却不料,自汉中回军,路过巴中之时,误中了西戎数万兵马的埋伏。原是姬昀并没有完全按照姬溪的命令行事,而是自作主张的和西戎商议好兵分两路,一路在明,一路在暗。
姬昀的兵分两路,让刘备吃了个大亏,损兵折将之余,更是胆战心惊,对那未曾见过一面的姬昀,更加的忌惮。然而这还没完,刘备这边被西戎堵住,祁山防线那边庞统屡次受挫,抵抗的非常艰难。
没办法,庞统胜在智谋,于军阵方面虽然也有帅才,但相对于姬昀,却实在是有些差距,偏偏姬昀的谋略丝毫不下于他庞统,所以,庞统被姬昀打的一退再退,眼见着将要被姬昀冲破岐山防线。要不是法正在最后关头率领大军赶到支援,后果不堪设想。
彼时,刘备的七万大军被西戎拖住不敢轻举妄动,定军山方面留下的三万兵马更是毫无建树,唯一的希望便是祁山方面能够尽快的解决掉姬昀而后增援两方。可事与愿违的是,庞统和法正联手,手上又有十余万大军,可对姬昀的数万兵马却无可奈何。姬昀进攻的时候势如破竹,当他采取守势的时候却稳若磐石。令庞统和法正没有丝毫的机会。
于是,西蜀陷入胶着,而对姬溪和孙坚来说,西蜀已成定局,刘备注定是赶不过来了。直到这时,曹孙刘三方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姬溪并不是闹着玩的,他在最初的时候便下定了以一敌三的决心。若是初始时三方知道了姬溪的决心,绝对会觉得姬溪得了失心疯,但这时候得知,却只能由衷的敬佩姬溪的胆大包天,瞧,胜者王败者寇,不外如是。
金秋时节,局势再变。孙坚眼见再也指望不上刘备了,再看姬溪无赖的打法便不觉得其是小丑杂耍了,而是对自己赤裸裸的羞辱,于是,孙坚写了一封战书,大骂姬溪无耻之后,邀姬溪进行决战。
姬溪云淡风轻的回了几个字:“固所愿而,不敢辞也。”
决战,正是姬溪所需要的,他选择这小股混战的打法,却从未寄希望于这般打法能够为自己达成战略目的,真正能起到左右战局关键的,还得是大规模的决战,只有决战胜了,方能大军挥进,摧枯拉朽。
而后,姬溪开始收拢军队,整顿兵马,决战之期日渐临近,姬溪的兴致也逐渐高涨,此时的姬溪,抱着必胜的信心,他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却不料,曹魏方面在这个当口却动了起来,先是曹操的书信到,要来助姬溪一臂之力,姬溪的回绝还没写呢,便得到探报说曹操已经亲自领兵出了许昌,照其行军速度,最多七日便可抵达,姬溪估摸着,除去送信的时间,此时的曹操只怕距离这里不足二百里了。
对这个结果,姬溪早有预料,然而当事到临头,姬溪还是升起了一股邪火,可不管发再大的火也没用了,曹操又资本先斩后奏,也有火中取栗的实力,其明摆着是要来分一杯羹,姬溪还真不能不让他分。
于是乎,决战的事情瞬间泡汤了。孙坚又不傻,曹操马上就要到了,这时候与姬溪决战,不论胜败都会让曹操坐收渔人之利,还打个屁。不仅不能打,还要抓紧时间一面增兵,一面坚固防御工事,因为等曹操来了后,攻守方面便会明朗化,东吴只能采取守势,且可以预料的到,守的必然极为艰难。
而姬溪也在此时开始按兵不动,静静的等着曹操的到来,且姬溪已经打定主意,等曹操到了后,先让曹操去打头阵,不如此难消姬溪心头之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