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报由郑中化执笔,先从大军进山剿匪写起,乱民太狡猾了,接连两月都不见踪迹,最后黑尔赤温定下一计,准备把乱民引出来。
黑尔赤温毅然以探马赤军为诱饵,孤军深入,终于把乱民引了出来,最后在长虫谷与乱民展开决战。探马赤军和义兵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五千乱民,蒙阴、沂水等县为之一清。
郑中化不愧是笔吏出身,一封战报洋洋数千言,把黑尔赤温得义胆无双,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整个一个益都路的大救星。五百探马赤军个个赤胆忠心,晓勇无比,为歼灭乱民立下汗马功劳,当然也顺便提了几笔义兵的功劳。
看到这份如花如锦的战报,黑尔赤温是又喜又愧,不过很快他就镇静下来了,叫人把这份战报快马送到益都他叔叔那里去了。不过黑尔赤温还是写了一封书信把真实情况细了一遍,而且对杨枚这个大恩人的感激和褒扬之情溢于字语之间。
转过头,黑尔赤温把比他们先跑回来的张奎等汉军军官将领十几人一股脑全抓起来了,尽数斩于城门外,然后给上面报了一个贻误战机,临阵脱逃。
过了一个月,朝廷的嘉奖公文下来了,黑尔赤温的首功是跑不掉了,给了一个优叙军功,郑中化升潍州同知。而杨枚和他的义兵们得了一笔钱粮嘉奖。
在公文中,还要求对沂蒙山区乱民清剿务尽。杨枚和郑中化接着写了一份请言上书给提不达,请黑尔赤温镇潍州居中指挥,以顾全局。提不达和黑尔赤温大喜,委杨枚为阵前指挥,再组义兵共计三千,统辖各州县汉军五千,全力围剿沂蒙山区乱民。
得到授权的杨枚现在基本上是沂蒙山区的义军着领,他把五千汉军分散驻守在各县,每县只分到几百人,一下子就把这支还有些威胁的军队变得孤苦伶仃了。
杨枚把三千义兵分成左中右三营,每营一千人,下辖三个连队,一个直属备队。每个连队三百人,下辖五个备队,一个直属哨队。每个备队六十人,下辖五个哨队,每个哨队十二人。
委程舍人为中营统领,刘丁山为左营统领,陈不识为右营统领。再募善武忠勇可用之士五百人为前锋队,委胡锦标为队首,委秦怀善为参事,先负责后勤事宜。
杨枚把沂水、沐水发源地的鲁山地区做为大本营,打着招牌开始训练军士,招揽人才。
没几日,泰安州的潘长水、夏国诚,胶州的何万千、江泗水,高密的安余贵,莱阳的古千重、林桂,济南的公孙度、曾达,滕州的刘阳,沂州的司马望、鲁锦山,德州的罗太平等志士纷纷来投,他们或是程舍人等人的好友故交,或是秦怀善的同窗好友,或是郑中化的知己旧友,或是杨枚在游历中认识的好汉。
对于这些人,杨枚还是放心的,这些人不是破落户就是穷苦人家出身,都有人对他们知根知底,而且个个在当地官府眼中算的上是重监控对象,现在全去沂蒙山“剿匪”去了,各地官府不由感谢杨枚做了一件大善事。
队伍拉起来了,最重要的是队伍的操练和人才的培训。这帮人骁勇倒是骁勇,个个也挺聪明的,但是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就还差的远了。
上级军官是军队的灵魂,下级军官是军队的骨架,士兵是军队的血肉。杨枚首先让他的手下明白了这个道理,然后开始分别给他们上课,而士兵们则开始由已经被杨枚训练出来的一百名亲兵操练站立,列队,越野跑等基本项目。
秦怀善则在清家底。要知道,“乱民”一路上打土豪分财产,除了一半的粮食分给穷苦百姓外,其余的一半粮食和大部的钱财都被“乱民”收集起来了。最后被“打败他们”的义军做为战利品笑纳了。算起来,这些从七八个县的地主老财手中收刮来的钱粮可不少,让秦怀善很是清了一番,生生把一个举人逼成了帐房先生。
郑中化最轻松了,他打着朝廷官员的招牌,开始清“根据地”的居民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沂蒙山区几十万人里居然卧虎藏龙。
郑中化发现在这山区里居然有好几个匠户聚集居住的村子,也有好几个军户居住的村子。在近几十年以来,元朝统治者对匠户和军户的压迫越来越厉害。
匠户们被蒙古、色目贵族压迫着没日没夜的干活,只拿到一不足以养家糊口的工钱。而军户则变成了蒙古、色目贵族的奴役,下地干活,上山打猎,整个一个奴隶。而工农业发达、军事位置重要的腹里山东地区更是严重。
在这个情况下,有心思的匠户和军户们就开始逃跑。但是这种逃跑后果是很严重的,于是这些匠户、军户就把目光望到了这山高林密的沂蒙山区。
面对这些宝贵的人才,郑中化马上根据杨枚的命令,开始着手对这些人进行拉拢安抚。先朝廷要对这些逃籍的匠户和军户严惩,要知道,元朝对这种逃籍是非常的严厉,重者处死,轻者流放为奴。
当这些匠户、军户在郑中化的严语厉词下面无人色的时候,郑中化马上换了一个脸色,允许他们加入义兵将功赎罪。又打又拉的手段很快就把这些匠户、军户搓扁揉圆了,乖乖按照郑中化的要求每户抽丁加入义兵,组建工匠营。
接着郑中化和已经解脱出拉的秦怀善开始组建各地的农会。现在沂蒙山区的形势不是一片好,而是一片大好!这除了杨乐天领导的义军获取了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等基层百姓的拥护外,元朝朝廷上下的互相倾轧也帮上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