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十八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袁崇焕大军在蓟州做好了与后金军决战的准备,但皇太极变得聪明多了。他面对着明军的坚城与红夷大炮,还有袁崇焕的精锐之师,竟然不再攻城。而是率军于当夜悄无声息地离开蓟州向西挺进。待天明袁崇焕发觉,后金军已行出八十里开外,且已攻占玉田县。袁崇焕闻讯,立刻传令三军,轻装疾进,追击后金人马。未及出发,人报圣旨到。

袁崇焕心中忐忑,马上安排香案接旨。一见钦差是许誉卿,心中顿时释然。但圣旨的内容却令他大惑不解,原来崇祯命令他的人马,不得越过蓟州一步。叩头谢恩后,他将许誉卿延至后堂,急切地发问许大人,万岁要我率兵星夜驰援,眼见得后金军杀奔京城,万岁却为何要我滞兵蓟州,这不是坐视敌军长驱直入吗?”

“袁大人,你可把下官害得不浅哪!”许誉卿反倒大吐苦水。

袁崇焕更加摸不着头脑:“许大人此话何意?”

“你呀,还蒙在鼓里呢!而今京城流言四起,道你同后金勾结,纵容皇太极经喜峰口人关,使得京师震动。万岁岂能不疑,担心你的人马与后金联手,故而令你驻马蓟州。”

袁崇焕一下子惊呆了,他万万想不到自己耿耿忠心,竟然还招至如此冤枉。一时间他怅然若失,不知该如何是好。

计用反间身受极刑室内静寂无声,可以听见人的呼吸。许誉卿心中犹如压上了一扇磨盘,因为他一直在力挺袁崇焕,这位督师真要获罪,他难免会受到牵连。袁崇焕更是心事重重,当初许诺五年复辽,看眼下这个阵势,皇太极并非省油灯,单就奇袭喜峰口这一条,就足以令他手足无措。关键是他已失去平台召对时皇上的绝对信任,常言道:君若疑臣则臣必死。他真的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许大人,后金大军直取京城,我若在蓟州按兵不动,无意于坐以待毙。若驱军追击,又有抗旨之罪。这该如何是好,请大人务要为我指点迷津。”袁崇焕而今是左右为难。

许誉卿深思之后:“为今之计依下官看,还是要追击后金军。如果督师大人能相机把后金军击溃,解了京城之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袁大人的清白,万岁自然也就转怒为喜。”

袁崇焕也别无他法也只能如此了,我袁崇焕对皇上的忠心天日可鉴。”

监军太监王承恩找到后堂,对他二人阴阳怪气地说二位躲到这里说什么体己话呢,有道是背人没好话。”

许誉卿明白王承恩地位的重要王公公,哪有背人的话,也就是向督师传达圣意。”

“皇上怎么说?”

“也就是让他暂时停兵蓟州。”

“袁大人,那就遵旨照办吧,”王承恩不信任地又打量他二人一眼也用不着背人核计。”

“是这样,王公公,后金大军业已逼近京城,我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不能眼看着皇太极匪徒逞凶。”袁崇焕下定决心,“我得尽全力为皇上解围。”

“你,你也不能抗旨不遵呀!”

“我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王承恩也不明白崇祯的用意:“皇上让你按兵不动,必有他的道理,你若擅动,坏了皇上的部署你能吃罪得起?”

“无论如何,本督也不能眼看着后金铁蹄在京畿横行。”袁崇焕横下一条心,下令大军全线追击。

后金军进展神速,于十三、十四日,又连下香河、三河二城,十

五日便攻陷通州。袁军在后紧追,于十五日赶至河西务,离通州还有半日的路程。袁崇焕下令在此驻扎,休整,进食。

几个时辰过去,袁崇焕仍未下令大军开拔,总兵祖大寿过来询问:“大人,为何在此按兵不动?”

袁崇焕自有他的盘算:“祖将军,实不相瞒,我军如若野战,红夷大炮便失去了威力,即难以战胜敌人。真要打了败仗,万岁能饶过我吗?更何况我们还是抗旨出兵。”

祖大寿提醒袁大人,既已追击,便已经违旨,而今就顾不得保存实力了。便战至全军覆没,也要力阻敌军惊扰圣驾。”

“且再观察一时。”袁崇焕仍在犹豫。

王承恩带着气走来:“督师大人,前方告急,你既已违旨追击,又为何在此逗留不前?莫非是与后金有何约定不成!”

“王公公,你不要血口喷人。”袁崇焕把憋了许久的气发泄出来攻守进退,本督自有用兵之道,难道你一个太监还懂兵法不成!”

“咱家虽说不懂兵法,但却是皇上派来的监军,就是监督你如何用兵的。”王承恩也有点撕破脸皮的味道,“告诉你袁大人,在我眼皮子底下,要想和后金搞什么猫腻儿,那是休想!”

“你敢凭空诬陷本督,真是不识好歹!”袁崇焕哪能受他的窝囊气,“我定要在万岁驾前参奏你。”

“好吧,我等着你!”

袁成匆匆来报大人,后金军业已放弃通州,全部十万精骑直向京城进发,京师危矣。”

祖大寿急了:“督师,快去救援才是。”

袁崇焕下令,全军轻装疾进,他率军抄近路先期抵达左安门。而后金军几乎是前后脚随之亦至。这样一来,京城内舆论大哗,纷纷传言是袁崇焕将敌军引来。闹得崇祯也将信将疑,立即宣召王承恩进见。

崇祯劈头便问:“王承恩,朕命你前去监军,你应该清楚,后金军是否袁崇焕引来?”

“万岁爷,奴才不敢说袁崇焕勾引敌军,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种种迹象令人生疑,比如,皇上让他屯兵河西务,他抗旨硬要进兵,声称是冒死救驾。可到了通州他又止兵不前,非等到后金军到左安门他才急切赶来。”王承恩其实是在进谗言,“皇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崇祯听后,久久无言,他的心中已对袁崇焕的怀疑又多了几分。思忖再三,他命王承恩:“传旨,着袁崇焕立刻进宫。”

袁崇焕在左安门外,正在部署城防,闻召立刻到内廷见驾。望见皇上气色平和,悬着的心放下来万岁,臣死罪。”

“袁大人何出此言?”

“万岁有旨,令臣在河西务待命。是臣担心京城有失,而未及请旨便尾随后金军追击,是以有罪。”

“袁大人身为督师,出以为国为公之心,又何罪之有,”崇祯态度格外地好,“朕不怪你。”

“谢万岁!”袁崇焕又问,“臣在左安门外布防,圣上宣召,有何训教?”

“袁爱卿,你上表称后金近期无有动作,可敌酋皇太极却率兵袭扰京师,对此作何解释?”

“一则是臣判断失误,为后金假象所蒙蔽。二则皇太极奸狡,暗度陈仓从喜峰口偷袭人关,臣甘愿领罪受罚。”袁崇焕三叩其首。

“治罪之说且当别论,而今敌军就在城下,不知袁大人有何退敌良策?”崇祯和颜悦色。

“万岁,后金匪远道奔袭,粮草给养接济都有困难,支撑不了多久。我军只要坚守城池,不与其硬拼死战,待其锐气丧尽,到时自会退兵。”袁崇焕还是宁远的坚城据守之策。

崇祯听到袁崇焕不是积极进攻消灭敌人,而是消极防御,心下有些不满。但并不表现出来,他故作欣慰地说袁爱卿在宁锦大捷,打败后金匪徒功勋卓著,今又及时回援京城,朕心甚慰。决定赏赐黄金五百两,白银五千两,紫蟒一袭,玉带一围,愿卿不负朕望,及早退敌。”

一旁的王承恩可就傻眼了,原以为崇祯会将袁崇焕处死,至少也是下狱。万万没想到竟是重赏,他可真是给弄糊涂了。

袁崇焕自是喜出望外,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他感激涕零地连连叩头:“万岁皇恩浩荡,臣敢不粉身碎骨以报。请圣上宽怀,臣誓保京城平安。”

“战事紧急,你还是回到前线去吧。”崇祯表示召见业已完毕。袁崇焕没有立即离开:“万岁,臣还有本启奏。”

“讲来。”

“我部下数万大军,已连续多日未得休息。加以天气寒冷,确已人困马乏,请万岁恩准进人北京城稍事休息,以恢复体力,同敌人决战。”

“这个……”崇祯心内急速地犯着核计,人心隔肚皮,忠奸两不知,袁崇焕的种种反常现象不能不防。万一袁崇焕真与后金合谋,几万大军人城与敌里应外合,这京城不就等于拱手与敌吗?想到此他婉言拒绝袁爱卿,大敌当前,你的人马要在前线阻挡敌人,朕方有安全感,还是在城外为宜。”

袁崇焕心中便有些不满:“万岁,满桂所部数万多人马巳然进城我部将士多有议论还望万岁体谅下情。”

崇祯脸色阴沉下来:“城内容不得许多人马,朕已说过,你要率领所部阻击后金匪众。”

袁崇焕见状不敢再奏,只好诺诺退出。他前脚刚走,崇祯即对王承恩吩咐你还要去往袁崇焕军中,完成你监军的使命。密切注意袁崇焕的一切动向,所有情况随时奏闻,如有差错和延误,朕决不轻饶。”

“奴才遵旨。”王承恩这才明白了,崇祯赏赐袁崇焕不过是权宜之计。皇上不让袁部兵马入城,说明对袁崇焕已是深怀戒心。

阴云一直笼罩在北京城的上空,给初冬的京城增添了几许寒意。广渠门高耸的城楼,在清冷的晨曦中,闪烁着薄霜的寒光。饥饿难耐的麻雀,早早地飞来飞去地觅食。那唧唧喳喳的叫声,吵得袁崇焕的三万人马难以安枕。本来就心情烦躁的袁崇焕,气得向老榆树上雀群射出一箭“扑噜噜”,百十只麻雀惊飞腾空,扑簌簌发黄的树叶雪花般飘落。

军营中传来士兵的怨言这么冷的天,要再挺十天半月,就得把人给冻死。”

“当官的有炭火盆,我们当兵的就活该受罪了。”

“人家满桂总兵的队伍住在城里,人家可是不挨冻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咱们袁大人这一阵子是吃不开了。”

“我看袁大人就是为自己立功,而不顾士兵的死活。”

“听说皇上是信不过他。”

“我才不信呢,皇上赏他的黄金白银,拉了满满一车,要不受宠信,能这样重赏吗?”

袁崇焕越听心越烦躁,他近似发疯般将帐门关死,把双耳堵上。

“乒乒乒”,有人急促地敲击帐门。

袁崇焕赌气不予理睬。

敲门声越发急迫。

袁崇焕飞速地拉开门:“难道忙死不成!”

迎门而立的祖大寿大为尴尬。

面对自己的心腹,袁崇焕感觉到唐突,脸上强挤出笑容:“祖将军,莫非有何重要军情?”

“大人,后金军猛攻德胜门,满桂已然不支,我军是否前往增援?”祖大寿是在提醒。

袁崇焕一时拿不定主意,因为一则满桂是兵马总督,皇上只给他以副职,再者满桂人马得以进城,他却被晾在城外,心中多有不平。

祖大寿再次试探着说大人,若不去救援,万一城破,万岁一定要治我军坐视之罪。”

袁崇焕想了想,赌气不行,还得以大局为重祖将军,着你领一万人马火速会同本督前往增援。”

袁崇焕和祖大寿带援军赶到德胜门时,满桂一军已处于崩溃边缘,袁部人马刚一参战,后金军立刻撤出了战斗。王承恩亲耳听到后金将士议论:“大汗有令,我军与袁崇焕一军有约,彼此不得伤害对方。”“快快退出战斗,不与袁崇焕大人的人马交手。”

王承恩感到内中大有文章,他见后金军有一小校落在后面,便凑过去靠近问道:“你可知袁崇焕如何同你们的大汗相约?”

小校自顾撤走,哪有耐心相告:“在下不过一小头目,怎知军中大事,哎,你是什么人哪。”

正说话间,一匹快马驰来,后金大将把王承恩抓起来生擒,横在马背上便走。待袁崇焕收兵回到广渠门时,方才发现王承恩不见了。他巴不得这个恼人的眼线死在乱军中战场上。可是死要见尸啊,遂派出人马到战场上寻找,结果是一无所获。对皇上派来的监军有失,他不敢隐瞒,当即向朝廷作了报告。

战场上的夜晚,没有了杀伐的喧嚣,显得分外宁静。王承恩被拘禁在一座残破的帐蓬中,没有饭菜,凉水也没得一碗,垂头丧气又冷又饿的他只能席地而坐。门外,有一名执戟的后金兵在看守。灯笼与月色,映照着兵器锋刃,发出清冷的寒光。他双臂抱拢,不住地瑟瑟发抖。帐外传来脚步声伴有两个人的对话,清晰地传人他的耳中。

一人说:“将军,大汗当真要班师吗?”

另一人答:“这还有错,袁崇焕要求退军,大汗不能不依啊!”

“这却为何?”

“你有所不知,大汗同袁崇焕有密约……”声音越来越小,怎么也听不见了。“啊!失火了,快去救火!”(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王者奴隶:乱世妾奴山海奴隶主家园守望者五胡乱华之琴瑟和鸣回到三国战五胡重生之我为崇祯我和崇祯有个约定崇祯本纪崇祯故事我的御兽都是神话级
同作者其他书
大漠恩仇 明太祖 北魏孝文帝 武则天 大金帝国 于谦 明成祖 汉武帝 契丹萧太后 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