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第一战
十二月初七,黄道吉日,在以往,只是个普通的日子而已,还没有十二月初八,能够让人在意,因为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节。
然而今年的十二月初七,却成为整个南域重要的时日,也是拭目以待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正是大军约定,攻伐渤海帝朝的重要日子。
这一天,南部战线上,五百万大军横陈边境之上,浩浩汤汤,远远看去,看不到尽头,无数攒动的人头犹如覆盖在天上的乌云,整齐的队形带着一股浓郁的煞气。
而对面,是一座黄沙修筑的孤城,狂风呼呼而过,荡起阵阵黄沙,漫天飞舞。城上的渤海帝朝军队,一个个表情肃然,眼神冷厉,丝毫没有在意自己面前横陈的五百万浩浩汤汤的大军。
卯时一道,天边的一抹斜阳跃过海平面,洒下一抹如血般的余晖,鲜艳无比,如同绽放出一道血箭。
约点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洛清音高站在飞舟的甲板上,神色肃然,就在斜阳照射在她身上的那一刻,她手中一晃,一道令旗出现在她手中,随即向着孤城一指,喝道:“进攻”
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曹锟和韩冲,在令旗落下的那一刻,顿时抽出自己的佩剑,直指孤城所在的方向。
“杀”
“杀”
霎时之间,百万大军如同蝗虫过境一般,蜂拥而出,向着那黄沙铸成的孤城冲杀过去。
下一刻,喊杀声、箭矢飞舞在空中的闷响,兵刃的交织声、冲锋的步伐之声,以及一声声惨呼的吼叫声,应和出一场残酷的攻城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洛清音没有见过这样战争场景,看着那血肉横飞、血流成河、残肢散落的场景,耳中传来一声声凄厉的惨叫,不禁脸色惨白,倒退了一步。
关毅见状,微微抬手,止住她不适的倒退反应,低声道:“太子殿下,你可是统帅,不可露出这般模样。”
若是统帅惧战,那么士兵又会如何呢?这仗可就没法打了。
洛清音闻言,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道:“我没事,只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有些不适应而已。”
关毅也理解,他第一次经历这般修罗地狱般的战场时候,也很不适应,还偷偷躲起来沉思过人生呢,现在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下面的攻城战,显得并没有那么困难,这处守军好像只有十几万的样子,百万大军如同碾压一般,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抵挡得住的,孤城之上的大阵,仅仅持续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便被打破掉,余下之人见状,竟然果断的选择,且战且退。
然而关毅却是注意到,那些且战且退的守军,一个个面无惧色,而且队形整齐,进退有序,像似早就训练过许多次了一样。
“啧啧,看来对面的统帅,并不是个省油的灯啊!单单从治军方面来看,此人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百万大军,顷刻间杀入城中,渤海帝朝的守军,节节败退,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只有两三万的样子退出了战斗,其余之人成为了此地埋葬的亡魂。
第一座城池,轻易的就拿下来,十倍之兵,果然不是盖的,站在那座孤城的上空,所形成的阴影,都能够遮蔽整个城池了。这些边境城池,修筑得并不大,注重是牢固。
曹锟和韩冲,占领此城之后,步子丝毫没有停歇,向着接下来逃走的三万守军追击而去,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攻城拔寨,而是打出对面统帅的部署。
洛清音看着前一刻还静谧得如同处子的孤城,转眼之间满目苍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禁别过头去,眼睛微微湿润起来。
“关毅,你说为什么要有战争,要有厮杀,难道武者一生苦苦修炼,为的就只是沾上满手的血腥吗?以前我并无参加战争,只在别人的言语中听到过,没多少感觉,现在亲眼目睹,忽然间开始怀疑这一生,人为的到底是什么。”
关毅深些了口气,叹息道:“这个问题,有许多的答案,但是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也许可以说是名利的驱使,也许可以说是**的鼓动。但是我却觉得,人的战争,是因为有着一颗七窍玲珑的心,如同九曲莲藕一样,谁也看不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也许释放出来的,是普渡天下的善者圣人,也许会是杀戮天下,屠戮众生的恶魔,谁说得清呢?我只能告诉你,做好当下,顺着自己的心意所走。”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也许这是最好的解释吧!
洛清音沉默下来,久久没说一句话,正如关毅所说的,无所谓对错,都是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走上这么一条路,那么眼前的就是选择所付出的代价。
“也许你说的对,不过我并不习惯这样的场景,也许一辈子也无法视而不见。”
若是砍杀一两个仇人,洛清音会毫不犹豫,但是让她看着这般尸横遍野,心中怎么也无法安定下来,自己手中令旗一挥,便是这般模样。她感觉,自己虽然没有亲自杀戮,但是那些留在地上的鲜血,却是自己一挥手之间的结果,心中充满着愧疚。
慈不掌兵,洛清音,并不是个合格的统帅。
关毅轻呼了口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关毅无法干涉,也无法给她做出选择。
“此城战事已经结束,将吾,派人收敛此城吧!记住,严令军士,不可扰民。”
将吾抱拳道:“末将明白,不过新月帝朝的军队,末将无权约束,这”
洛清音手中一晃,一枚弯月金牌出现在手中,递给将吾,道:“此物足以约束他们。”
“是”将吾收取金牌,闪身离去。
洛清音问道:“关毅,你们每一次占领城池之后,都善待你们的居民吗?我听说以前许多被攻下的城池,都是一片人间炼狱。”
关毅长出了口气,说:“战争只是政治手段的延续而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