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王科长推开办公室的门,里边正开紧急会议。他连忙寻个地方坐下。
局长正在讲话:“……搜捕工作无疑困难重重。我们有必要实事求是地、不自欺欺人地估量形势。由于生活的普遍优越和思想工作的削弱,以及各种利己思潮的影响,现在的群众早不及上世纪六十年代学雷锋时那样了。遇到偷,过去是人人挺身而出,现在却是人人都不敢上前,听任偷行凶或跑掉。我有个邻居,有回见到一个新疆孩在割人家的包,他不但不敢吭声,还吓得绕道而行……
“另外,整座城市各个角落都可藏人,又不能像国民党时期、比如电视剧里那样置*不顾挨门挨户搜。所以,我们对困难要充分估计。”
局长讲话时,也把严峻气氛传递给大家。大家个个正襟危坐,面孔严肃地盯着局长的嘴唇,抽烟的把烟灭掉,欲喝水的忍住不喝。
在王科长未到前,局长介绍的情况早飞入各个脑海,如石头砸入滚烫的汤锅,激起冲天思考浪花,这浪花海阔天空地溅向四面八方。
每个人都凭自己的经验围着这天大难题转圈,寻思怎样下手。
有人插话:“是啊!这个逃犯本事也太大了,只一刻工夫,就在监狱里消失了。围墙、电网完好无损,里边搜遍也没见一痕迹。跟上天入地了似的。”
一句话引起满室嗡嗡声。
在局长讲话的同时,王科长的大脑思维一刻没停,以敏捷神速的思考,从一个念头转换到另一个念头。今天这件特大杀人犯潜逃案,又是对他非凡智力的巨大考验。首先无处下爪,其次时间紧迫,机会转瞬即逝。一犹豫,一思考的迟缓,一判断的失误,都会使良机尽失。他体会到了棋手在下快棋时、到了读秒阶段时所承受的精神压力。
人们看王科长脸上密布阴云,眉头拧成疙瘩,如受酷刑。
王科长脑海里射出一串发散性思维猜想:逃犯在火车上靠窗坐着,眼睛警惕地观察四周,车窗大开着,他随时准备跳下去……逃犯在出租车上,用刀逼着司机……逃犯在荒野里……逃犯在某个地下室里……逃犯化装成女人……大隐隐于朝,逃犯竟藏在公安局楼里……渐渐地,思考又聚拢到一:怎样抓捕?马上该做哪些事?
“……没有时间讨论了。”局长,“迟一分钟就可能有无辜善良的人被害,现在立刻行动。”
局长看看周围,把每员干将都掂掂分量,最后把目光落在王科长脸上,他满意地头。
“老王,一客不烦二主,还由你这老熟人对付老熟人吧!搜捕工作就由你牵头,怎样?”
“行。”
“你还有要讲的吗?”
王科长站起来,手支着桌子:“我有一个建议,应该在通缉令上特意提醒群众逃犯是残忍的、凶狂的,让大家发现逃犯后不要贸然上前捕捉,而是立刻设法报警,避免无谓的伤亡。”
三
从当晚起,全市各条通向外边的街道口都布满了警察岗哨。每一辆开出的汽车都要受到检查。火车站进站口,火车车厢里,长途汽车站出口处,到处也走动着穿便衣的警察。
几天以内,由于电视台的播出和警察的出动,逃犯事件已经在全市造成恐怖影响,人人谈逃犯色变。家长一到晚上便不让孩子出门,晚班汽车过去挤得人山人海,现在人却寥寥无几、一个个也是紧张兮兮。逃犯家庭所在区域更是变成了“雷区”,人们避而远之不,还有人忙住到别处去避难。出租汽车收车早多了。有些旅馆甚至不敢晚上到火车站接旅客了……议论警察无能的话也随处可以听到。
逃犯仍无踪影。
王科长眉头越拧越紧。
《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在新浪独家连载中,其他网站皆为转载,欢迎大家到新浪读书网支持钢笔。――快乐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