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步,有的时候并不是一种怯懦的行为,而是一种权衡各方利益之后的最优选。
让步,必然是代表着损失,但有时候局部的损失换来大局的稳定,最终的结果还是得大于失的。
事实上姜维并不是没有反击的手段,整个汉中的兵马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只要姜维一声令下,完全有实力将阎宇给碾压掉。
就算姜维无法在明面上动手,但真想要除掉一个对手,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事,姜维的死士那不是白养的,真要交给这些死士去办的话,阎宇至少有一百种死法,而且是花样各不相同,甚至可以做到让他消失的无影无踪,或者说嫁祸给魏国方面,一样可以做得天衣无缝。
处理掉一个阎宇只不过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但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却不是姜维可以预料的。
以现在姜维的实力,朝中那些反对派哪一个姜维收拾不了,那怕就是他篡了刘禅的位,都丝毫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在绝对力量的面前,其他的力量只有被碾压的份。
但如果姜维真那么做的话,产生的后果,却是谁都无法估量的,也许姜维会成为司马懿那样的权臣,篡夺了朝廷大权,但也许会和诸葛恪孙綝一样,身死灰灭,三族被夷。
不过对于姜维来说,他既不会走司马懿的路,也不会走诸葛恪孙綝的路,毕竟姜维的人生之中,有着恩师诸葛亮做为楷模,所以那些篡权夺位,惑乱朝纲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在他身上的可能。
姜维在蜀国,一直维持着一个相当正面的形象,多少年来他为兴复汉室失志不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又怎么可能会在晚年名节不保,落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对于像姜维这样爱惜自己羽毛更甚于生命的人,是干不出那些乱臣逆党所干的事情来的,他一辈子行事,兢兢业业,谨小慎微,那怕就是大权在握,同样也是低调行事。
想想当年司马懿一朝夺取了兵权,杀了多少的人,在洛阳城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至今思之,都令人毛骨悚然,冷汗涔涔。
但姜维执掌兵权这么多年,却是在朝中树敌无数,不但以黄皓为首的阉党是姜维最大的敌人,就连益州本土派、荆襄派都是姜维的政敌,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就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都站到了姜维的对立面上,在朝中,姜维简直就是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
但就算是如此,姜维也从未对朝廷有过抱怨,那怕是弹劾他的奏章一道接着一道,姜维都可以一笑付之。
姜维才懒得和朝中的那些闲散之人做口舌之争,甚至几年姜维才会回到都城一次,就是懒得和这些人见面,他一生戎马倥偬,将他最好的青春都留在了茫茫的秦岭山麓之间,他明白,只有实干才是回击这些人的最好方式。
只可惜他纵有奇才,却是时运不济,蜀国的暗弱让姜维一身的抱负和理想难以实现,他为了兴复汉室的北伐大计,在许多人的眼里,变成了穷兵黩武,劳而无功。
众口铄金,积谤毁骨,人言可畏,但越是如此,姜维心志越坚,他是蜀国的中流砥柱,任凭世间风雨如何的恣狂,都不能动摇姜维的意志。
更何况蜀国现在面临着生死存亡之局,如果姜维不担当的话,那蜀国的江山社稷又将何去何从?
一切为了大局,在这个时候,姜维也只能是选择了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吧!
……………………………………………………………………
阎宇是在心怀忐忑的情况下跪受朝廷的圣旨的。
尽管他夺了游击军的兵权,壮大了自己的汉中的实力,但阎宇还是心慌不已的,万一姜维盛怒之下展开反击的话,以他现在手中的这么一点兵力,那完全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所以阎宇现在急需要得到朝廷的支持,只有朝廷的有力支持,才能让姜维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阎宇将全部的宝,都押到了黄皓的身上,现在他在朝中能依靠的人,也只有黄皓了。
当然,阎宇对黄皓也是极为放心的,毕竟黄皓是后主刘禅身边的大红人,只要他在刘禅的耳边美言几句,阎宇就足以渡得过这次的难关了。
果然,听了圣旨的前几句,阎宇便将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放回到了肚子里,朝廷认可了他的这一次调动,也就是说这次阎宇的夺权行动,是完全成功了,得到了朝廷方面的认可,也就不用再惧怕姜维的反击了。
不过接下来圣旨上的话,却又让阎宇如坠冰窖,本来阎宇还想要趁着这次的机会,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地将汉中所有的兵权都给拿下来,让他汉中都督的头衔实至名归。
阎宇内心看起来是十分纠结矛盾的,一方面他惧怕姜维的反击,另一方面又对夺权上了瘾,恨不得将汉中所有的权力都尽快地抓到手中来。
反正是已经得罪姜维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姜维还没有展开反击的手段之前,一举将汉中的所有兵马大权给夺下来,这样姜维远在永安,对汉中的局势就彻底地丧失了控制权,自己也就可以无所欲为,想干什么干什么。
但现在刘禅的诏书虽然认可了他此前的行动,但对他以后的类似举动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也让阎宇是大失所望。
因为在没有朝廷的诏书之前,阎宇还是挂着汉中都督的头衔的,也就是说,在汉中,数他的官职最大,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阎宇以权压人的话,或许还是有机会将汉城乐城阳平关三地的兵权给夺下来的。
但朝廷的此番圣旨,却一下子封死了阎宇的所有路子,毕竟他再想拿汉中都督的权势来压人的话,已经是压不住了,蒋斌等人完全可以拿诏书来说事,连朝廷都不许可的事,阎宇又有几个胆子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