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叔父比华雄等人强上多矣,那些人尽是武夫,不通半点谋略。”
张济在旁边提醒道:“在外面窃不可如此说。”
“侄儿明白。”
张济有些自得的说:“叔父也就有这点本事才可在军中站稳脚跟,不然早就像郭汜等人一般,只能做个千夫长。”张济看向张绣:”明日到贾诩处,定要好好表现自己,是做先锋,还是做主将,就看你的明日的表现了。”
“贾诩处是否可以······”张绣有些小心问道,不想被张济在头上重重的敲了一下,骂道:“叔父为了什么要你到西凉来,啊?若是你明日这样做,说不得会立马被赶出西凉,叫你叔父在他人面前怎么抬头!”
“叔父我知错了。”张绣怯怯的说。张济叹道:“贾诩此人喜怒不形于色,除了对董卓恭敬些,对其他人都是千年不变的神情。你若是贿赂他,他或许不会赶你,但是董卓极为信任此人,军事上的事情几乎都是由他和董卓商议,若是在商议谁上战场,你如此行为,他岂会向董卓推荐你?”
“侄儿明白了。”
张济要笑不笑的看向张绣:“你可知为何叔父一力促成你进西凉?”
“不知也。”
张济笑了起来:“叔父说一件事你便明白了,董卓有大军超过150000,去掉守军,还余80000,这是今年的士兵数目,黄巾之战得战俘190000余,抽其一半兵丁,明年的士兵至少还会增加80000余。”
“董卓想造反吗?尽然藏有如此多的士兵!”张绣大惊,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叔父怎么会让我到他的手下来呢?疑惑的看着张济悠然的神情。
张济笑道:“这便是董卓厉害的地方了,那些训练好的士兵都种田了,有战事之时,他们便是现成的大军。此事大将皆知。皇上?皇上安能知晓这些种田的百姓是兵焉?”
“可是······”
“可是什么,黄巾之乱后,朝廷再无管治地方之力,只要是有识之人皆知,天下即将大乱,而董卓早已准备妥当,只待天下之大乱也。”
张绣恍然大悟,连忙点头。
“数年之后,董卓便有铁骑150000余,徐荣自然是统帅,高顺,成廉,庞德也是其中之一的大将,叔父武艺不精,恐怖能胜任,但是你一定要得到这个大将之职。以慰叔父之心。”张济郑重的向张绣说道。
“请叔父放心,侄儿定能成为主将。”张绣自己在老师童渊之处早已学过兵法,他有这个自信。
明日张绣与乐进自去贾诩处不提。(贾诩做董卓的主簿可是很舒服的,给他点事情做。)
董卓回到了府中,来到李儒处,来“看望”李儒,正见他和李肃正在整理凉州的事务,李儒见董卓到来,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说道:“不知主公来,儒失礼也。”李肃也在一旁敬礼。
“呵呵,是本将太懒惰了,将凉州所有的事务都交于李儒处理。”董卓不好意思的说道。
“主公将事物交与儒,是对儒的信任。”董卓无语,就像有人打了你,还说是那人给你面子一般。
“本将决定在西凉办一所专门学习治理地方的学院,多招收一些寒士进入学习,到时可帮本将治理地方,而贤婿亦不需要如此辛苦了。”董卓向李儒说道。
“儒亦是想此举久矣,儒这就派人去办。”李儒做事还是这样急匆匆的。
“慢着,本将此来还有事情麻烦贤婿。”说着董卓把从那卷金色纸上踏下的不认识字拿了出来(字的顺序有颠倒),交给了李儒。
李儒一看大惊:“主公,此乃是上古文字也。”李儒在细细一看道。“儒只识一二成也,不如去找贾诩,贾诩博通古今,定然比儒了解的多。”
董卓暗暗点头。不想旁边的李肃说道:“主公,末将对上古文字略有研究,不如交于末将处理,不出一月,定当给主公回复。”
董卓一看是李肃知道,忙说:“若是此事办妥,本将定不会亏待于你。”
李肃兴奋的说:“定不让主公失望。”
董卓先请教了他金色书卷的第一页的数十个字,李肃果然知晓并一一指出其含义。董卓大喜过望,立马赏赐了李肃百两黄金。
李肃不知道主公要这些上古文字干什么,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好运来了。其实李肃也知道自己的学问不好,所以就想走偏门,去认识些别人不知道的上古文字。(对现在人而言就是考古专家)不想今日发挥了大用。
董卓自然是兴匆匆的回到了密室,这里只有董卓一个人能够进入,按照李肃所说字的含义,大约看出了这些字的内容:轩辕心经,为轩辕黄帝所创,使轩辕黄帝在蛮荒之中力克众敌,成为人类领袖。然不忍此心经无传人,乃写太平天书三卷,助人摆脱世间疾苦。
而轩辕心经藏于第三卷之末。要得心经,需烧毁第三卷太平天书才可。望所得心经之人心地向善,助人类摆脱痛苦。轩辕黄帝拜首。
董卓一看大悟,原来要烧了太平天书才能得到,可是太平天书作用巨大,张角得此而拉起了黄巾军,其用处超乎人的想象,若是有人得到了也不忍心烧啊。这个轩辕黄帝实在是厉害,传是往下传了,可是没人能解开这个迷,最后还是便宜了自己。
第三十三节说教
更新时间2009-9-222:45:27字数:1885
既然得到了轩辕心经,自然是要好好的练习。不想第一页是序章,既然这样,董卓只能在等一个月,静候李肃的消息了。
来日,贾诩向董卓禀告了乐进和张绣的谋略状况。董卓大惊,不想会是这样的结果。董卓马上叫来了张济和乐进。(为何不叫张绣后文有)
先叫乐进到董卓府中,看见乐进龙行虎步的进来,显然昨天的伤势已经痊愈了。
“主公,乐进到。请主公吩咐。”乐进单腿下跪,低头说道。
“不知文谦将军,对贾诩的问话感觉如何?”
“贾诩果然是智谋无双,末将不是他的对手。”
“不知文谦对自己的回答有多少把握,可通过贾诩这关?”
“末将只有3层把握。”乐进显然并不看好自己。
“呵呵,文谦将军自谦了,文和说,凭将军现有之才已可自领一军,但是文和怕你无多少战场经历,命先到徐荣处为部将3年,3年后便让你自领一军。”
“谢主公。”乐进大喜。
“是你自己的能力赢得了他人的认可,不用谢本将。告知于你,徐荣整军甚是严厉。”
“谢主公提醒。”
“拿着将令出去吧。”董卓回过头对典韦说,“叫张济进来。”
乐进躬身出去了,但是此时的乐进内心是极不平静。不过是三年的时间,三年之后就终于要成为自领一军的主将了,到时就可以领兵出征了,真是该谢谢主公,让自己得到了新生。相信“拼命三郎”一词一定可以名扬天下。想到此又向董卓的府邸再次拜了拜。
乐进感受着西凉冰冷的寒气,此时却显得如此的和煦。该去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在兖州的老母亲,接她过来享福。
“主公,末将张济,请问主公有何吩咐?”张济早就奇怪,他是和乐进一起来的,本来应该是他侄子张绣来才对。难道其中有问题,可是张绣说他答得很好啊。
“不知张济将军相不相信贾诩的评论?”
听到此,张济的心就凉了,肯定有问题。“贾诩一向秉持有方,末将自然是相信的。”
“本将是怕他年轻气盛,接受不了,一走了之,本将才特意和张济将军相谈。”
“多谢主公体谅。”
“文和与本将说,张绣此人熟读兵书不假,但是只知道生搬硬套,不知变通,便如赵括一般,纸上谈兵客尔。”
“末将,末将······”张济被董卓一通话说的完全蒙了。
“不如将张绣交与徐荣,跟从徐荣将军学习兵法,更要学习实践兵法。纸上谈兵与一代名将的区别只在于会不会灵活运用兵法尔。便以三年为准,三年之后再向文和请教。”
“末将替张绣谢谢主公。”张济现在一颗心是定了下来。不过他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气,年轻气盛,接受不了,一走了之!!!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敢这样,真要是,我不······
张济回到府中,略显平静地对张绣说道:“主公说,张绣此人如赵括一般,只是一个纸上谈兵之徒尔。”
张绣大怒:“我张绣只是个纸上谈兵之徒,如此将军不做也罢。”他没看见他的叔父脸色变的铁青。
张绣还大喝道:“天下之大,不信没有我张绣容身之地,难道偏偏要安在凉州这片贫瘠土地上。”
只听见张济一声嘶吼:“来人!拿本将的枪来,本将要亲自宰了这个逆子。”张济说着还把周围的家具往张绣身上砸去。
“叔父,你这是怎么了?难到我说错了,我武艺不俗,熟读兵书,赵括之徒怎可与我相比?”张绣大声辩解道。
张济以杀人的眼神死死瞪着张绣,喃喃的道:“武艺不俗?熟读兵书?哈哈······”张济大笑了起来,渐渐的笑声变小,隐隐有了嘶哑之声,直到奄奄的哭声:“不想我张家有此不孝儿,列祖列宗,孩儿无能,没有教导好此逆子。列祖列祖赎罪。”
门外的侍卫见里面有些动静,却有不敢进来,只是隐隐听见了哭声。
张绣见此大急:“叔父,你这是怎么了。”
张济大吼:“逆子,还不跪下?”张绣从没见到他的叔父这个子样,只得乖乖的跪下。
张济深呼了一口气,将董卓所说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张绣。张绣大惊,不想自己的举动与董卓说的极为相似。也开始回想自己回答贾诩的问题是否有问题。
张济语重心长的说:“叔父不想你在战场上像赵括般遗臭万年。明日到徐荣处学习领军、训练、整队、兵法等等。若是再自以为是,叔父亲自斩了你,以免败坏了张家的名声。”
“侄儿明白了。”张绣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每月向我报告学习所得,若是让我听见你在军营闯祸,看本将不亲自打断你的腿。”张济厉声喝道。
“侄儿定然努力学习。不教叔父失望。”张绣郑重的道。张济听到此气才算小了下去。
可是他的府中传出男人的哭声早已传出府外。第二天他刚出门,没事做的华雄,樊稠早就等候着他了,不想见他眼中还是有些血丝,华雄马上问其缘故。
张济支支吾吾说是,灰尘吹到了眼睛里了,樊稠马上问曰,昨天听见府中有男人的哭声,不知是何故?张济马上狡辩说这定是有人污蔑。可是华雄等人可不信,最后搞得众将皆知,成为众将调戏张济的话题。张绣听闻对张济极为愧疚,以后的日子里学习更为认真,倒是小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