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结束了。
荀爽也好、郑玄也好,在经学上绝对是当世大佬。但是在经世致用上,董明甩他们三条街。甚至于董明都没有跟两人辩论,几个问题就把两人问的哑口无言了。
他们回答不了,如何让地里长出更多的庄稼,也解决不了百姓们的钱袋子问题。更不知道该如何让将士们的甲胄更加坚硬,武器更加锋锐。
当然,他们肯定也是给出了解决的思路。但是架不住董明往下追问啊,三问两不问的就把问题聚焦到了具体的操作上。
就拿农业来说吧。
董明先是问如何提高农业产量,让百姓都能吃饱饭。荀爽和郑玄两个人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鼓励百姓耕种,开垦荒地。
董明表示两人说得对,又追问了一句那该怎么鼓励百姓呢?开垦荒地有该怎么开垦?开垦多少,什么时节开垦,开垦完的荒地该怎么分配,如何能够分配的更加合理?
问的两个大佬额头冒汗。
最后,董明在农业、商业、军事上都提出了类似的夺命连环拷问。荀爽和郑玄完败。同时也让众人明白了一个点,两位的确是当时大贤,经学大佬。但是在经世致用上,不过是个臭弟弟。
包括看台上的很多朝官,尤其是有地方行政经验的朝官,都觉得这几个问题其实没那么难回答。虽然自己也不可能全都回答出来,但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还是可以的。
有的人长于农事,用的人长于军事,有的人精通机巧,他们总能在某一方面回答出董明的问题。而荀爽和郑玄就比较尴尬了,两个人从出生到现在,唯一亲力亲为的就是读书了。其他的都是形而上的思辨,并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
最终,荀爽和郑玄两个人只能败下阵来,董明也没有让人难看,而是跟他们聊起了经学。这一聊就是一个时辰。
结束的时候,郑玄和荀爽两个人嗓子都哑了。
第二天,董明的家里,他正在写写画画。荀沂走上前给他添茶,看了一眼他画的东西,笑着道:“这画的是什么?是老虎吗?
董明闻言面色不变平静地说道:“对,猛虎上山!”
“画的真好。”荀沂夸赞了一句。
“怎么了?”董明将笔放下,侧身挡住了画纸,担心她发现自己其实在画猫:“是不是要吃饭了?”
“不是。”荀沂摇摇头:“今儿个有不少人送来了拜帖,想要拜访您。”
“都有些什么人?”董明来了兴趣,送拜帖来的,肯定都不是熟人,这就让他好奇了:“可说了是为什么事情吗?”
“大多数是夫君你的同僚,还有一部分则是一些来赶考的士子。哦对了,他们还送来了自己写的文章之类的,想要让您看看。”荀沂笑着解释道。
“文章?”董明乐了:“有多少,都拿来我看看。”
“那你等一会儿。”荀沂点点头,转身便出去了。
董明则将刚才画的上山猛虎(猫)图收了起来,直接塞进了书桌下面的垃圾桶里。太失败了琴棋书画四大样,他董明都不怎么擅长,一点儿都不像是个高雅的文化人。
过了一会热,荀沂带着两个家丁过来了。家丁还各自抱着一沓东西。这些就是士子们投来的文章了。有的人写在纸上的,也有人不知道咋想的,写在竹简上的。
如今随着科学司技术的进步,造纸术已经不是什么太隐秘的技术了。别的不说,中原地区和河北地区,但凡大一点的城池,都会有造纸坊。有的是官营,有的是民办。纸张的价格已经一降再降了。
如今纸张的价格有多低呢?大概一个铜板就能买到一张。这一张纸的大小,是科学司定的规格,其实是董明定的,也不大,就是后世2开纸张的大小。
各地单张纸的大小都差不多。买回去之后,再用刀裁开用就行了。
按道理来说这个价格,已经可以让纸张普及了。同时普及的还有各种书籍,当然这里的各种书籍主要是新学的书籍,以及一些大众的书籍,比方说五经之类的。
像兵书、史书、政书之类的都没有大规模印刷,很多世家的家学自然也没有人印出来让普通百姓来观看。
不过书籍变多了,书本的价格下跌,并不意味着读书人就会快速增加。只能说,有能力读书的人,会有机会读更多的书。
那些没能力读书的穷苦百姓,书籍再便宜也是读不起的。不是说买了书就能读书的。得请先生,得减少劳动时间。家里没有点本钱,根本就养不起一个读书人。
不过这都是题外话。
荀沂指挥着两个家丁将文章都放在了董明的书桌上,笑着对他道:“一共有几十篇文章,这些考生敢来府上投文章,想来是有些本事的。”
“希望如此吧。”董明拿起最上面的一篇文章,低头看了起来。
这文章的作者,是弘农人,叫黄韬,名字倒是起得不错。他写的文章也对得起他的名字,是关于鲜卑的。
董明通篇看完之后,摇了摇头,将他的文章拿到了一边。
“怎么了?这人写的不好?”荀沂将文章拿起来,看了一眼。
“文章写得还是不错的,看得出来是个有文采的年轻人。不过这内容就差了一些,都是一些主观臆测罢了。若是看文采,这一科他倒是可以考中,但是看内容的话,他肯定要落榜了。”董明对荀沂解释了一句。
“夫君真是严格。”
“不是那么回事儿。”董明摆了摆手,但是也没有再继续解释,而是往下看。第二篇也不行,通篇都是吹捧之言,还不如黄韬写的呢。
第三篇、第四篇......
一直到第二十四篇的时候,董明才看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整篇文章言之有物不说,难的是跟董明的很多主张都不谋而合。这篇文章正题上都在说变法,并且对变法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措施。有的地方当然显得很幼稚,但也有写的不错的地方。
比方说在南市这里,这人就在文章中提出一个构想,将南市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经营同一产业的商品。同时再在洛阳四周的郡县当中,建立生产场所,为南市个区域提供货源。
这个思路,基本上和尚书台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了。
他也是文章的写比较多的,整整一大张纸,写得满满当当的,跟毕业论文似的。董明看了看最前面,作者是吴郡吴县人,顾雍。
“顾雍?”董明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少言语,严厉正大的年轻人的形象。
他对顾雍还是有些印象的,甚至还多次在蔡邕的府上见过他。
顾雍是蔡邕的学生,从小就跟着蔡邕学习。后来蔡邕回到洛阳,顾雍并没有跟来。这两年倒是经常来探望自家的老师。董明记得,顾雍应该在两年前就出仕了,在南方做县令才对。
不知道中间出了什么岔子,他又跑来参加科举。
董明对他的印象,主要来自于蔡邕的夸赞。甚至可以说,顾雍是蔡邕最欣赏的弟子。只要看名字就知道了,顾雍的名字是蔡邕给取的。“邕”与“雍”同音。由此可见,蔡邕有多么的喜欢他。
再一个,顾雍字元叹,这也是因为蔡邕觉得他是个让人惊叹的孩子给取得字。
一开始董明对顾雍只是有些兴趣,但是却也没有太在意。眼下看到他写的这边文章之后,倒是觉得此人是个好苗子。
至少,这人有过地方行政的经验,也有想法,跟新学和变法的契合度也很高。到时候再用【眼力】看一下,只要不是太差,就能留用了。
打定主意之后,他将顾雍的试卷放在了另外一边,继续看下一个人。发现了顾雍这个人之后,董明就更感兴趣了,希望能在剩下的文章里,再淘出一个宝来。
不过,这事儿哪有这么容易的?剩下的人里面,虽说也有还不错的,但是远远达不到顾雍这个等级。
这让他有些失望了。在他看来,文章上写的东西,真正让作者去施行的话,效果得打个对折。这文章上都写得不清不楚的,真要用在实处,那只能是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