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百章 炎帝神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炎帝神农

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

便有好风来枕簟,更无闲梦到潇湘。

荫来砌藓经疏雨,引下溪禽带夕阳。

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

张小山和同学们在下榻的一处山庄客店月下漫步,茂林修竹,秋虫啾啾,唐代诗人李中的七律《竹》那优美的诗句在张小山脑海萦回,他不禁吟诵了出来。

“风翩然吹过夜空,

我用尽所有的漫柔,

踏着星星连成的阶梯,

袅袅走进随州的季秋。

多么温良的季节,

天高气爽,

云淡风轻,

丰收,不悲不喜,

落叶,不慌不忙,

飞鸟,不紧不慢。

多想,

在秋虫啾啾声里,

和月而眠。”

张小山的吟诵触发了燕子的诗兴,一首清新脱俗的小诗即兴而成。

“夏军,你听。他们一个做起了潇湘梦,一个要在秋虫声里和月而眠。真是琴瑟和鸣啊。你呢?打算怎么办?”美女教授孙艳笑问夏军。

“我啊,还是回到剅河吧:

剅河水,清又长,

星星点点在天上,

蛙鼓鸣,蛐歌唱,

月亮伴着读书郎。

剅河水,清又长,

恩江河里鸬鹚忙,

你争先,我恐后,

百舸争流曲悠扬。

剅河水,清又长,

杨柳青青道两旁,

蜓立荷,燕飞翔,

太阳随我去远航。

剅河水,清又长,

师尊教诲记心上,

辞父母,奔远方,

青春飞扬追梦想。

剅河水,清又长,

岁月倥偬心彷徨,

鬓花白,发染霜,

魂牵梦绕思故乡。”

一首回肠荡气的《剅河水》随口咏出,夏军不禁有些许伤感。剅河是湖北沔阳的一个小镇,是他们几人的家乡,夏军,还有张小山等人,少小离家,而今鬓发渐白,岂不令人感怀。

这时,默默同行的王兰轻轻抚摸着昌丽萍飘逸的一头乌发,不无羡慕地说:“谁说头发都花白了,你们看丽萍的这头长发,又黑又亮又柔和!”

“她是例外,红颜不老啊!有一句诗是怎么说的?仿佛兮若轻云之闭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就是对丽萍、孙艳,还有燕子的最好形容。”张小山用《洛神赋》里的诗句把三个美女同学都夸奖了。

昌丽萍回过头来,莞尔一笑:“小山,你不要只夸我们,也夸夸嫂子,她会吃醋的。”

“你嫂子才不会,最大度、最贤淑的人就是她!”张小山笑着说。

燕子挽着王兰的胳膊说:“谁说小山兄弟不夸嫂子了,这不是给了嫂子最大的褒奖吗?”一句话把大家都说笑了。

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已快到晚上十点,为了保持第二天有足够的体力游玩,大家互道晚安后回房休息。

位于随州城北18公里的炎帝神农景区,夏军在为同学以及来自邻市郢州的客人激情讲解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之功。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建,现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说到炎帝,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驯禽兽、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货物交换。并遵天道,制历时,开辟了人类认识规律和运用人独有的智慧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先河,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我们现在步入的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是九的倍数,九在中国阳数里最大,地位最为尊贵,以此寓意炎帝神农九五之尊的始祖地位。广场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广场外围由297米的环形路环绕,体现了中国古代先哲们 ‘天圆地方’的宇宙认知理念。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广场上的这八根柱子是为纪念炎帝神农功绩而立的八大功绩柱。据春秋《国语鲁语上》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为什么叫“柱”呢?上古时期,耕种的种子经常被鸟儿吃掉,于是,炎帝神农教大家用点种棒在地上凿个小窝,把种子放进去,再用土盖上,这样种子就不会被鸟儿吃掉了。先民为了纪念炎帝,就把点种棒做成了部落图腾柱,有专家指出,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就源于此图腾柱。

这八根图腾功绩柱由花岗岩雕刻而成,高度均为99米,直径127米,石柱的顶部雕刻着盘龙和玉琮,柱体上通过雕刻画面来展现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发明种植;始作耒耜,教民耕耘;作陶为器,冶制斤斧;治麻为布,纺织制衣;搭木为架,建屋而居;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日中为市,首倡交易的八大功绩。通过这些雕刻,我们可以充分看到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

说到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民生’二字。细细考量,炎帝神农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功绩当数植五谷、尝百草了。

植五谷,开农耕先河,这是炎帝神农的第一大功绩。《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为了解决民以食为天的大事,炎帝神农开始寻找新的更加稳定的食物。又据《拾遗记》记载,炎帝神农将所有的心思都盯在草木上,‘什么籽谷能吃’成了他关注的唯一东西。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那红鸟一不小心将九穗谷掉在地上,炎帝神农见了,顺手拾起细细研究起来。这是什么谷物?这谷粒虽小,可粒多籽饱满,除去外面粗糙的黄壳,籽粒粉白晶莹。他把籽粒放在嘴里,感觉又面又甜,很是鲜美。

炎帝神农认为,鸟是天上的使者,鸟送来的那就是天赐的,天赐的当然是拯救人类的好东西。他将剩下的几十粒放在手中揉搓了一下,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了一片。谷粒收获后,他高兴地告诉部落人民,这谷物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饥饿,将是他们今后的主要食物。于是,他教人放火烧山,用石斧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植谷物。

炎帝神农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果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天谷’、‘地谷’、‘悬谷’、‘风谷’、‘水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炎帝神农的第二大功绩是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炎帝神农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人们除了要向自然界索取食物,以保证生存繁衍外,还要应对疾病和伤痛,因为它们对人类的威胁最大。由于无医无药,人们常常因疾病和受伤而过早离开人世。炎帝神农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动物在生病或受伤后,会啃吃一些草木进行自救。于是,他便开始亲尝百草,辨别它们的甘、苦、辛、辣,研究它们的温、寒、平、热,了解它们的功效和药性,用以解除黎民的疾苦。

为尝百草,神农曾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足迹也踏遍华中、华南、中原诸地。有一天,他带着部落众人向鄂西北的深山老林进发,进得山来,满山遍野的中草药使炎帝神农心花怒放。天麻、灵芝,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许多名贵的中草药,让炎帝神农流连忘返。突然,一座陡峭的高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炎帝神农心想,越是名贵的药材,越是生长在险要的地方。于是,他和部落成员一起,砍树木、割藤条,靠着悬崖峭壁搭起一个架子,然后顺着架子攀上了高山。后来,人们把炎帝神农搭架登山的地方叫做神农架,把炎帝神农清洗草药的山溪称为神农溪。”

戴着眼镜的夏军此时就是一个儒雅的学者,不知是谁在叫同伴:“快来听,景区的领导亲自在当导游。”

张小山环顾四周,才发现原本十多人的队伍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原来是游客们被夏军精彩的讲解吸引住了,并把他当作了景区的领导。

几十人围绕着夏军,跟着他一路走去。

一座由四头健硕的水牛组成的石雕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只听夏军讲道:“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四牛耕作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先民们在狩猎的过程中,通过对动物习性进行观察,区别出哪些是凶猛的,哪些是比较驯服的,便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驯服的动物慢慢饲养起来。而牛就是炎帝神农发现、驯养并用于农业生产的动物之一。在随州淅河西花园和三里岗冷皮垭遗址中考古专家就发现了最早的水牛骨骼。这正是始祖炎帝神农首创驯养家畜用作农耕的有力佐证。

自古相传,炎帝神农氏为‘牛首人身’,这可能是因为牛是炎帝神农所在的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后世就神话传说其是‘人身牛首’了。当然,这也是对炎帝神农驯养耕牛,首创农耕的形象纪念。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炒股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飙升。”

刘伟一听四牛雕像还有这个功效,兴奋地嚷嚷道:“师傅们,不,大哥大姐们,我们来拍几张合影,也沾沾炎帝神牛的光!”他直接把这些水牛当作神牛了。

“刘伟,你还是这么容易激动,看来谢丽还没有把你的性格*过来啊。”吴玫担心刘伟影响郢州人的形象,拉着刘伟小声说道。

吴玫说归说,还是十分配合地把郢州小团队的人员召集到牛像旁边,大家站好位后,她便请夏军帮忙拍照。夏军的摄影技术也是一流,他帮小团队拍摄的合影照后来挂到了杨满仓大户室的墙上。

从四牛雕像往前是九拱桥。横架在烈山湖上的九拱桥用花岗岩、白砂岩、蘑菇石、上等青石构建而成。桥身有九个拱门,全长117米,也是九的倍数。史书记载,炎帝之母安登梦见七龙子有感生炎帝,所以,桥身和桥面上雕刻着龙凤相依、凤舞龙翔的纹饰。九拱桥横跨烈山湖两岸,像一根纽带一样,沟通南北,沟通了炎黄子孙寻根拜祖之路,也连结了大家拜谒始祖虔诚之情。

在九拱桥上,夏军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上古时期,烈山九岭由九个怪物占据,为了人间安危,龙王的九个儿子下凡收服九怪,那晚雷雨交加,一道天雷劈来,把这个地方炸出一个大坑,大雨也淅沥哗啦下了整整一天,雨停之后,先民们走出洞穴,发现这里已经成了一汪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味道甘甜。因为山叫烈山,这个湖便自然被人们称作‘烈山湖’了。也因了民间流传的‘九龙降九怪’的故事,当地人又把这个地方叫做‘九龙山’。”

孙艳望着九拱桥下波光粼粼的烈山湖,思绪飞到了远古,教授的思辨能力相当之强,马上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她说:“造就烈山湖的是神奇的自然之力,而不是子虚乌有的九龙。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先民们靠自身的微薄之力和简陋的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时,一方面逐步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受着自然界的沉重压迫,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得不到正确的理解。于是,恐惧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把自然现象神化,原始宗教便从而产生。这个时期的宗教特征是万物有灵,也就是多神崇拜,故又名多神教。像我国对龙的崇拜,印度对牛的崇拜,都源于这个时期。”

对美女教授的延伸讲解,大家齐声叫好,刘伟还情不自禁鼓起掌来,他的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如何拜教授为师了。

跨过九拱桥,一座似一团烈火的奇特建筑又把众人吸引住了。不待他人询问,夏军开口讲道:“大家看前面这个建筑,是不是像一个‘火’字?这便是圣火台。燧人氏‘钻木取火’后,炎帝神农‘修火之利’,把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炎帝率领先民在刀耕火种的时候,发现一些烧死的野兽吃起来味道比生吃要可口多了,便发明了用火烹制食物,后又发明烧制陶器等等。正因为炎帝神农善于取火、存火、用火,《帝国世纪》说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也因为火与太阳都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特别是人民赖以为生的五谷更离不开太阳,民间便以太阳象征炎帝的功德,所以,炎帝也被奉为‘赤帝’、‘太阳神’。大家知道吗?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取自圣火台。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游览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现在我们也穿过去吧!”

大家鱼贯而入,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这要让外国人看到了,他们肯定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做什么?讨个吉利,求个心里安慰呗。穿过去了就能红红火火?和铜牛合了影股票就能牛气冲天?有多少人会相信?又有几人会当真?可我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这要从咱们国人好讨彩头的习惯说起。

不知从哪朝那代开始,中国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一个“吉祥如意”,杯子碟子掉在地上摔碎了,要及时说一句“碎碎平安”;小孩子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家长也要轻轻地在孩子嘴上拍两下,以示“童言无忌”。这些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也算不上什么迷信。至多是人们心底里对平安吉祥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讨彩头”也是如此。好彩头,意为好兆头、好现象或者好的开始,人们在一件事上如果讨到了好彩头,就意味着沾到了好运气,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个传统习俗,在我国南方表现的更甚。比如在我国广东省,连粥也要起个有寓意的名字。起源于明朝的状元及第粥是广东省传统小吃之一,据传与岭南才子伦文叙有关,现在多为讨个吉利,有不少父母买“及第粥”拿回家中给子女吃。状元及第粥以大米为主料,放入猪杂等食材熬制而成。你别说,吃起来还真是味鲜爽滑,香浓可口,只是不知道吃了后会不会真的中状元。

扯远了,言归正传。经过横跨在龙脉河上的神农桥,大家进入炎帝神农文化广场,广场由前后烈山门和四角角楼及四面文化长廊组成,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广场中央屹立着高耸的由白色花岗岩材料制成的神农雕像,他左手执五谷,右手拿灵芝,傲然挺立,气宇轩昂,像一棵搏风击雨的不老松。

众人在雕像前拍照完毕,夏军又开始了讲解:“炎帝神农雕像以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设计而成,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九五之尊地位。这尊站立像用资三千多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捐赠。可以说,这尊像凝聚了成千上万炎黄子孙的始祖情。说到这里,我忍不住要说说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张春桃当然相信始祖显灵之说,她提议道:“既然炎帝这么灵验,我们到他的庙中去拜一拜吧。”她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地方肯定有神农庙。

还真是这样,在九龙山第七座山的东麓有神农的出生洞,洞前建有古式四合院的小型庙堂。夏军带领众人来到这里,首先看到的是庙门两旁“古洞载日月,神农传九州”的对联,进到神农洞的院内,大家第一眼见到的就是院中央一个硕大的香鼎,夏军指着缭绕的紫烟说:“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农历四月二十六炎帝诞生日,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敬香凭吊,一者感谢其植五谷,尝百草的功德,二者祈求祖宗保佑。香鼎左边的这个洞府就是炎帝出生的地方——神农洞,洞门半开,可以想见古洞的幽深。但由于历史的久远,岁月的沧桑,这个洞现在只有几米深。说到神农洞,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天上,蟒则留在了地下,地下有九十九条蟒,经过七七四十九万年的修炼,想升天为龙,但龙总归是龙,蟒仍是蟒,蟒升不了天,这升不了天的九十九条蟒,因此就在人间兴风作浪,危害人间,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降搬来九十九座大山,把那九十九条蟒镇压在山下,一字排开,就成了现在的随州至枣阳之间九十九重山岗。就这样,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把他的九个儿子派出镇守这九十九条蟒,九个龙子遵从父命,来到镇压九十九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在山中,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或九烈山,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九龙山之一的洞天山,也就是七龙子所住的山脉。

又过了七七四十九百年,九龙山下住着一个氏族部落,这个氏族的首领叫少典,少典的妻子是娇氏的女儿,叫安登,安登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一天,她赶着羊群,提着篮子上山了,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安登来到山上,顿时觉得心旷神怡,看着红的花,绿的草,不一会,篮子就被装满了,此时,太阳还没有当顶,安登就想:找个地方歇一会儿吧。她顺着弯弯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发现了一个洞穴,洞很宽敞,洞口边盛开着艳丽的映山红,好奇心驱使她进入山洞,洞里清爽怡人,安登放下篮子,依着洞壁休息,不一会就睡着了,这洞正是七龙子住的地方。因为九个龙子镇蟒有功,王母娘娘把他们请到瑶池参加蟠桃宴会,七龙子多喝了点酒,回来后把洞门打开透气,自己却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洞口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弯弯的柳叶眉,挺直的鼻梁,红红的小嘴……看着看着,七龙子顿生爱意,抱起安登就和她亲热起来……,事后,七龙子深感后悔,回龙宫向父亲请罪,再也没有回来。而自此以后,安登就感到肚子里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跳动,七龙子和她亲热的场景也屡屡出现在梦中,每天她都去洞口坐一坐,一天,她走向洞里,发现里面很宽很亮,有石床、石凳、石桌石碗,完全适合她居住,于是她便住了下来。第二年,又是一个山花烂漫的日子,安登在洞中生下了一个七斤重的肉球,正当她纳闷时,只听‘砰’的一声,肉球炸开了,从中跳出一个胖小子,安登给他取名叫‘石年’,这个石年就是后来种植五谷、品尝百草的神农了,这个洞便被后人称之为‘神农洞’。”

张春桃、王兰、王英等女眷参观完神农洞后,都非常虔诚地专门到香鼎为神农敬香。神农这样一位中华民族的始祖,虽然他是人不是神,但他对华夏儿女所做的贡献,足以让其永享亿兆子民的香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终末忍界盖世双谐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五胡之血时代绝对一番信息全知者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相邻小说
重生之财运逼人大时代之财运亨通财运通天穿成万人迷文中的高岭之花股霸热血枪神之狙击手狙击修真者VR狙击领域在综漫世界当官方究竟是为了什么枪手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