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朝贵护法毕竟还是个乡巴佬,面对这么大一座城市,竟然不知道应该应该从哪里下手去啃。面对突如其来的太平军,清军慌忙设防,加上城里清军缺乏主将,广大清军将士乱成一团,大家都相互凝视着,在凝视中达成了如不死守,大家都得完蛋的共识。作为客场,萧朝贵护法表现得相对积极,立即命令部队开炮轰击清军,因为太过兴奋,太平军炮兵竟胡乱开炮。炮弹准确落入城中空地,并没有伤及一人,只是爆炸的声波震碎了大家的饭碗(寇据郭外民居,不知所以攻,但发炮击城,炮丸及城中,街有卖浆者方食而碎其碗,城中大震)。在第一轮炮击之后,萧朝贵便看见了东南角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城楼,心想这必定是城门。就率部直奔此地,将该地(天心阁)包围起来死磕。楼上士兵看见下面有一位穿着比较时尚的同志,朝他就是一炮,准确命中目标,萧朝贵身负重伤。不懂得低调的萧朝贵护法,为自己的高调行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年10月初,上帝教的创始人之一,太平天国优秀将领萧朝贵护法永远的离开了地球,前往天国拜会冯云山护法去了。他的离去,是上帝教的损失,是太平天国的损失。
萧朝贵护法上天以后,曾水源同志主持前线工作,代理总指挥。曾指挥一面派人送信至郴州;另一面安排部队猛攻长沙城,准备为萧朝贵护法报仇。便派遣偏将在西门搞骚扰,吸引清军的主力。曾水源自己则抄起家伙,直奔南门猛攻。善化县长王葆生见状不妙,便建议军区司令员(提督)鲍起超把城隍爷抬到城墙上,毕竟太平军是一群乡巴佬,不敢对神仙先手。曾总指挥看到这幅画面,笑了,清军居然把邪神城隍爷搬出来了,便料定清军蹦不了几天了,就进一步加强了攻势。为了让邪神彻底完蛋,曾总指挥干脆命令炮兵将其一炮干掉。此时清军援军川军赶到,在太平军背后搞起了小动作,曾水源腹背受敌,惨败而归。
硬拼不行,那就来技术活——下毒!曾总指挥弄来大量的烂肠草在城下大量焚烧,想把躲在城垛后面的清军制成恩施熏肉。在其焚烧后,突然风向逆转,毒烟反扑曾水源大营,曾水源摄于毒烟威力赶紧撤退。
地上不行,那就来地下的。曾水源马上组织土营挖地道攻城,并且在清军眼皮地下直接举行开工仪式。清军将领罗绕典,秘密计算太平军地道的延伸方向,埋下炸药,将太平军的技术员全部炸死。
长沙告急,清军各路援军按时加班加点赶往长沙,长沙守军将江忠源用绳子吊进城里。在江忠源的部署下,清军分路抵抗太平军,并控制城东制高点,以扼住整个战场。江忠源亲自驻扎蔡公墓,占据制高点以控制东、北两翼;开隆阿驻扎北门,控制交通线保证粮饷供应,其余部队在城内死守。
曾水源则率部占领天心阁,该地地处长沙城东南角上,地势高。到过这里的朋友,方能深刻感受到它对长沙的重要,所以江忠源同志立刻感觉到了眼前的危机(贼据此,长沙危矣!)。拿下天心阁变成了当务之急,江忠源立刻组织部队强攻天心阁,但攻击业绩很不理想,两军处于相持阶段。杨秀清护法得到紧急军情后,便命令永兴、郴州两地的太平军迅速开赴长沙,发动复仇之战。
太平军的老熟人张国梁也率部及时赶到,并迅速开工“剿匪”,在永兴城外伏击太平军得手,使其遭受重创。随后又遣部将“男扮女装”,冒充太平军攻入永兴县城,切断太平军退路,并沿途骚扰,斩杀太平军近千人。在杨秀清护法赶到长沙城时,清军各路援军也相继赶到,清军带兵之人都是大腕,像骆秉章、郭嵩焘、江忠源等。此次会师,清军还有一位超级大腕加入,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偶像为诸葛亮,经常自比卧龙先生,湖南湘阴人,去世以后谥文襄。左宗棠从小跟随祖父左人锦饱读诗书,酷爱兵法,才华横溢,为人正直,是典型的品学兼优型复合型人才(宗棠事功着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在应试教育盛行的那个年代,左宗棠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为了争取时间,他花钱买了张文凭(监生),以便参加乡试,但结果落选。不久道光皇帝特意颁布红头文件,并在文件中指出国家是非常重视教育的,要求考官们开工加班重新批阅试卷,以免遗漏人才。考官们从五千份不及格的试卷中挑选出了六份,期中就有左宗棠的试卷,就这样左宗棠才有幸替补为举人。但此后他参加会试,三次不中,从此不再参加“公务员笔试”。
作为励志青年,左宗棠心怀天下。他在目睹晚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时局后,仍然志存高远,并在其居室为联自励: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正是拥有这样的上进心,所以不少知名人士都非常欣赏他。19岁时,左宗棠入学长沙城南书院,师从经世派杰出代表贺熙龄、贺长龄,并博览贺氏兄弟的藏书。
道光十七年(187年),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住在醴陵县,醴陵知县请左宗棠为其馆舍撰写楹联,左宗棠一挥而就: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陶澍家中曾得道光皇帝题匾“印心石屋”,左宗棠一语中的,恰到好处。陶澍立刻召见了左宗棠。一番交谈之后,陶澍对其才干大加赞赏。并认为左宗棠有非凡之才,前途不可限量,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并替儿子向左宗棠求婚,结为儿女亲家。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由云贵总督任上告老还乡,路过长沙。特地派人请左宗棠赴湘江船上见面。左宗棠也早幕林则徐之名,急于相见,不料慌忙之间落入水中,左宗棠爬上林则徐的船上后,要行拜谒之礼。林则徐忙阻拦道:“落汤鸡了,还做什么礼节,快去更衣。”两人相谈达旦。林则徐特别欣赏其才华,并视左宗棠为自己事业的继承人(他日竟吾志者,其惟君乎?),并特地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以便将来他“西定新疆。临别之时,林则徐于船中手书一联赠与左宗棠,左宗棠对于此联特别仰慕,晚年犹悬此联于斋壁。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左宗棠虽然得到朝中高级官员的赏识,但直到40岁时之前时,他依然是公务员编外人士,在正常情况下,他这辈子最多就是个正县级。但问题是他所处的时代和拥有的能力,使他处于不正常的情况之下。特别是太平军的到来,促使了左宗棠的提前出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