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源自于希特勒和戈林思维走向以及德国利益。
转折点来自苏军自基辅方向大撤军后沿乌克兰东南第聂伯河构建大纵深防线部署开始;
从政治角度伯林准确的分析了莫斯科的思维;
莫斯科是苏联政治中心,斯大林绝对不会放弃莫斯科以及作为屏障作用的周边城市,寸土必争这是莫斯科不二的选择,夺取莫斯科首先会达到对苏联军队的士气瓦解而对莫斯科方向的战事更可以牵制大量的苏联军队为汉华军在中亚细亚的战斗创造条件。
从这个层面出发德国对莫斯科方向的攻势和汉华军部署恰好形成了一个互补,一正一奇!
突变就发生在对莫斯科方向的作战当中,苏军在铁木辛哥带领下利用不断装备的反坦克武器和城市堡垒体系步步阻击双方陷入到消耗作战当中而越来越多的苏军新式战机的重型坦克不断的出现在前沿,进攻受阻德国军工又处于一个待爆发状态。
戈林先是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利用步步为营推进牵制苏联军队,完成军队的换装。
德国军队和汉华军本就没共同进退的军事计划,战术的调整不算对汉华军的背信弃义而且阵地战更能牵制大量苏军部队也算是利好汉华军,而且苏联军队在局部区域反击力度越来越强,当初汉华军就曾经建议冬季不利攻切记冒进,指挥部也是按照汉华军建议部署调正。
提议无可厚非,汉华军也是在反击作战中艰难的完成装备的更新换代,希特勒实事求是的采纳了戈林建议。
但战术的调整产生了另外一种结果,德国越打越稳、推进越来越慢,损失也越来越小,而国内技术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大量新式装备研发而出进入性能测试阶段与之同时苏军却被汉华军不断的消耗。
就在这种局势影响下希特勒产生另外的想法,既然冬季不利作战所幸就以牵制苏军消耗作战为上策,集中兵力和大量出现的新式装备首先结束非洲战争,非洲有帝国需要的一切资源所遭受的阻力又远远小于苏联境内,先前汉华军海运被日本和莫斯科海军联合切断已经让帝国承受了物资紧缺的苦楚,如果汉华军和英美关系转恶英国封锁地中海帝国所有自汉华军进口物资也将再一次被限制,军工的爆发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各类型矿产,和汉华军一样建立自己的能源圈才能立足不败之地。控制非洲,非洲资源从摩洛哥方向可以源源不断进入西班牙、法国、德国完全不受英国海军影响。非洲战争结束恰好春暖花开再全力一击摧毁莫斯科。
这就是政客所思考的国家利益;
伯林的决策私下遭受到了苏联作战的德国西线集团军所有高级将官反对,也遭受到了北非作战的隆美尔反对,就像马列诺夫斯基能感受汉华军的强悍一样西线作战的德国集团军司令同样能感受到苏联的韧性,绝对不能给莫斯科任何的喘息之机,至少应该呼应汉华军在中亚细亚攻势对莫斯科形成一个战略包围。
也只能是私下反对,和斯大林一样希特勒的决策也无人能够更改更何况希特勒和戈林观点完全相同。
随后的走向就是德国军队对莫斯科方向攻击节奏越来越慢而大量原本投送补充向西线的德国军队和仆从国军队被抽调向北非作战。
放弃后世二战思维和理解以及所熟悉的格局模式,不能说希特勒决策错误,非但不错误甚至可以说有点睛之笔的功效。
德国确实在非洲面临一个远比苏联乐观的局势,澳大利亚被日本攻击,英国无法同时兼顾非洲和澳大利亚,法国和英国一样在非洲拥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德国利用法国资源可以快速稳定非洲战局,源源不断自非洲开采的资源通过陆地运输后自非洲西北方向摩洛哥可以快捷的输送到西班牙再流转入法国和德国。从摩洛哥抵达西班牙需经过直布罗陀海峡,但直布罗陀海峡狭处只有1千米,陆军战斗机配合岸防炮和潜艇部队能彻底的控制海峡,德国海军相对弱小的短板彻底被补充。
从任何角度分析都是一举多得而且可以彻底摆脱资源限制。
促使伯林决策的还有石油;
在莫斯科和日本联手切断汉华军对德国的海上运输线之后德国在军工爆发的基础上面临各种资源紧缺的不足,其中就包括石油,后世德国石油完全仰仗罗马亚尼的输出,当今则是汉华军和罗马尼亚,汉华军的输出线被切断德国对石油的需求又远远超出后世,德国急需摆脱石油危机,后世非洲主要产油国石油首次被探测开采是在50年代,但就像苏联因为战争需求提前开发了秋明油田和探测罗马什金油田一样如出一辙的道理,汉华军的出现以及因为各国对空军的重视导致了石油需求的继续上升,而伊朗、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开采又让英国、法国看到了非洲探测出石油的希望,早在德国发动欧洲战争之前英国和法国就以超出后世的力度在北非区域大面积探测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
德国控制法国的同时也接收了法国所有在非洲的探勘信息资料,其中就包括叙利亚以及尼日利亚等国家可能存在丰富石油资源的报告。
德国对汉华军深信不疑但却担心因为战争会导致汉华军资源的输出再一次自海面被限制,一个战而不败的国家除了科技、人口、国土纵深之外还必须要有独立不受任何因素干预的资源带,中国、美国、苏联都具备此种条件,夺取东南亚,控制朝鲜半岛的日本也即将踏入这个范围,一旦日本和苏联控制澳大利亚这种优势更加会提升,德国具备除了资源的一切因素。所以德国更不能落后。
各种因素结合最终希特勒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也基于这个决策伯林几乎对汉华军的技术要求有求必应并积极配合了汉华军土耳其方向的计划部署。伯林很清楚,自己兵力的削减会加重汉华军在中亚细亚和伊朗方向的压力,而德国西线军队和莫斯科处于阵地战对峙当中压力相对弱小,无法在军事层面更大规模的协助汉华军军事行动就在技术层面弥补。
伯林的决策产生在汉华军中亚细亚之战时期,随后隆美尔在非洲的势如破竹部分程度的平息了德国陆军部高级将官意见,但德国陆军部就是没有料想到汉华军在克里木半岛以及高加索方向的布局和进展。
等汉华军风卷残云的拉开伊朗战争和高加索区域硝烟时德国陆军部适才意识到错失了一次绝佳快速削弱苏联的机会。
再要调整为时已晚,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莫斯科一直源源不断的向前沿输送预备役兵力而德国将所有的预备兵力和大量的新式装备在投送向非洲战场。
政治家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将官首先会考虑军事格局,所以高加索区域烽烟狼卷中意识到一个联合汉华军绝佳机会出现但又没有足够的调动资源时所有西线德国将官都陷入到无比的懊恼当中。
所有交战对峙区域苏联军队因为预备役兵力的投入总兵力一直在增加,反坦克装备和新式反坦克壕五花八门的出现,而原本补充到前沿的帝国预备役部队却全部被调动向非洲,不仅仅是预备役部队还有新式的BF110、HE19战斗机和豹式中型坦克。
苏军调动莫斯科方向战略预备役兵力产生了漏洞,但德国又没有办法利用这个漏洞,正面兵力调动自己同样会产生兵力不足反而会被苏联反手一刀的危险。
谁知道莫斯科调动战预备役兵力是不是一个在对抗汉华军的基础又针对对德国西线军队下的圈套。
一个蝴蝶效应的循环作用;
因为汉华军的出现,世界有独立工业体系的军事强国对空军和资源认识产生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并集中举国资源发展,德国也不列外,越是拥有出类拔萃的科技越有摆脱资源限制的心思和大规模的需求,因为高传辉在伯林时对苏联的分析,德国以稳为主,避免了后世二战的失利也产生了战术根本性的变化,因为汉华军的崛起德国也有了倚重心理。
后世德国畏惧美国是因为美国无人能及的制造能力,德国有媲美甚至超出美国的科技但没有美国的资源,一切选择的产生即符合了国家利益也映衬了面幻莫测的格局需求。
这就是不可控的变数和国家利益原则。
伊朗战事已成定居;
伊朗方向在克里木两个集团军接应下1集团军、集团军重蹈了自咸海后撤时损兵折将的一幕,两个集团军在汉华军地面追击空中地毯式轰炸下只有不足三万多人后撤入土耳其境内。
中亚细亚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彻底被打散,所有莫斯科加盟共和国士兵非死即降,只有中上层将官在内的数千人随同1集团军和集团军后撤入土耳其。
自伊朗接壤土库曼斯坦边境后撤的所有苏军中亚细亚集团军士兵被汉华军截杀包围后全部投降而边境线苏军预备役方面军兵力也重蹈了非死即降的命运,纵然马列诺夫斯基应变及时终归也没有避免伊朗东北边境线苏军被全歼的命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