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三十一章 太尉派的覆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褚遂良于永徽六年九月被贬黜为潭州都督,使太尉派受到了沉重打击,太尉派不甘沉沦,展开了营救行动。

侍中韩瑗在废王立武过程中曾经涕泣进谏,与褚遂良保持前后呼应,褚遂良被贬半年后,韩瑗挖空心思写成疏议上奏论理。

大意是说褚遂良勤劳忠诚,体国忘家,从被贬到如今已经度过寒暑,违忤陛下之罪已经受到惩罚,请求宽宥以顺人情。

疏议写得比较长,用情比较深,李治御览后对韩瑗说:“褚遂良的情况朕也知道,但他悖戾犯上,朕无法忍受,所以用忤旨罪名左授他为潭州都督,朕难道有过错吗?卿说了这么多,情感又这样深,是想得太多了吧!”韩瑗默然而退。

这次营救无果,太尉派并未放弃,韩瑗继续与褚遂良书信来往。

显庆二年三月,韩瑗和中书令来济上奏请移潭州都督褚遂良到桂州,以此为条件换取同意拥武派李义府兼中书令。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中都督府,管理郴州、永州等7州,而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也是中都督府,管理梧州,贺州等12州,风光秀丽,是历代兵家要冲。将褚遂良移到桂州,看似平级调动,实际上是扩大了实权。

李治给了太尉派一个面子,爽快同意了奏请。褚遂良到桂州以后,一方面游历桂林山水,排遣一年多来胸中郁结,一方面加强州府治理,修缮守备。

且说武后的成功得益于小人物的通风报信,所以武后十分重视对“耳目”的培养,不惜重金奖赏,宫内耳目密布,监视李治和其他妃嫔的动静,宫外也严令拥武派培养“耳目”,监视政敌。

太尉派自以为得计,却不料武后早已令许敬宗、李义府暗中加强对太尉派的监视。褚遂良在桂州的一举一动以及与京城官员的驿马往来,武后都能及时知道,时机成熟就向李治报告。

转眼到了盛夏,许敬宗的监控人员截获了韩瑗与褚遂良的书信,上报给武后,武后又报告给李治。

李治见掌握了太尉派的真凭实据,大喜过望,结合以前收集的材料,指责韩瑗、来济与褚遂良联合起来潜谋不轨,因为桂州是用武之地,所以故意调褚遂良为桂州都督,以为外援。

借此罪名,左授侍中韩瑗为振州刺史,振州在今海南三亚,是天涯海角所在地,比桂林远多了。

又将中书令兼太子詹事来济左授台州刺史,台州在今浙江,这个惩罚相对较轻。因为来济没有书信方面的把柄,又辅助过太子李弘。

再贬黜褚遂良为爱州刺史,爱州又名九真郡,比天涯海角还要远,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要走到此处,真的是要经历千难万险。

又把荣州刺史柳左迁为象州刺史,让他在路上折腾。太尉派骨干到此基本上被一锅端了。而礼部尚书许敬宗被提拔为侍中,以示褒奖。

褚遂良从桂州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爱州,疲惫不堪,又不适应这里的热带丛林气候和蚊叮虫咬,经常生病,连累家人,实在受不了,只好不顾老脸上表乞怜。

乞怜表的大意是说自己在李承乾、李泰交争之际曾经对抗岑文本、刘洎,为李治进入东宫立下大功,又在先帝病危之时拥立李治,处分朝政琐事,使内外宁谧,这也是一件功劳,所以乞陛下哀怜。

表奏上后,时已隆冬,武后在洛阳宫烤火,览表后一笑了之,将表扔进炉子引火。而李治亲手写了一道诏书,改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员阶品并准参照雍州标准,将河阳、济源等地划归洛州管辖。

长孙无忌也收到了褚遂良的求援信,碍于情面不能不向外甥求情,但自己早已失礼于外甥,又没有朝拜皇后,如何见面求情?

实在是尴尬至极。恰巧太常博士上报《显庆礼》即将修成完工,长孙无忌正好可以借献新礼机会面见外甥。

显庆三年正月初五,《显庆礼》全部修成,共一百三十卷,二百五十九篇。本来是一卷二篇,但因为太常博士萧楚材认为臣子不应该说皇帝的凶事,得到许敬宗、李义府的赞同,所以焚毁《国恤》一篇。

早上,太尉长孙无忌领头到洛阳宫宣政殿站班,许敬宗、李义府随后,向李治报告《显庆礼》修缮情况,并对修成表示祝贺。李治下诏将《显庆礼》颁于天下,中外施行。

汇报会被许敬宗、李义府抢了风头,特别是李义府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详细叙述《贞观礼》的不足和缺失,赞扬《显庆礼》的完备和翔实,搞得长孙无忌都忘了求情这回事了,一直到散会都没有为褚遂良说一句话。

仲春时节,李治从东都启驾回京,二月廿一日,回到长安太极宫。

不久,传来军事上的捷报,苏定方、萧嗣业攻破西突厥大军,生擒沙钵罗可汗贺鲁,收获西突厥人口、牲畜四十余万,平定西域。

李治下令在西域设置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又在龟兹国设置安西都护府,以高昌故地为西州。

大唐帝国的版图大大扩张了,李治高兴之余忽然意识到这是武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功劳,而且自武后从感业寺回宫后,自己的好运是一个接一个,无论家庭还是国家,都是一帆风顺。

李治对自己的慧眼识珠真是太满意了,认定武后是自己的福星,是昊天上帝对自己的恩赐,所以对武后自然而然言听计从了。

转眼到了盛夏时节,李治派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率兵进攻高句丽,又收到攻克赤烽镇的捷报。

与李武的好运连连相比,褚遂良就可怜多了,可谓恶运连连。

爱州属于热带气候区,气温高、湿度大,又多风雨,褚遂良年迈体衰,不适应这种气候环境,经常感冒,又受到蚊叮虫咬和南方瘴气的困扰,感染疟疾,很快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

因为路途遥远,褚遂良的死讯到年底才传到长安,当时朝廷正在隆重举办鄂国公尉迟敬德的葬礼,对褚遂良的死给予了冷处理。

中书令李义府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仗着有宠于上,竟然发动全家贪污腐败,母亲、妻子、儿子、女婿,一起上阵卖官鬻爵,门庭若市。

同样是中书令的杜正伦比李义府资格老,站朝候班、议事署名都想抢在李义府前头,而李义府经常和他争执,不愿意处在他下面,所以有了矛盾。

杜正伦看到李义府全家贪污受贿而无事,忍不住与中书侍郎李友益谋划驱逐李义府,被李义府探知消息,密告李治。

上朝时,杜正伦当着李治的面批评李义府,李义府也大声争辩,大有当年褚遂良脱帽进谏的架势。李治很不高兴,喝斥二人停止争吵,象综艺主持人一样控制住了朝堂场面。

事后,十一月六日,贬斥杜正伦为横州刺史,李义府为普州刺史,李友益流放峰州。杜正伦不久在横州逝世。朝廷职事不可空缺,九日,任命侍中许敬宗为中书令,大理卿辛茂将为侍中。

本来武后想在显庆三年就动手除掉太尉派的,结果李义府又捅了漏子,只好拖到下一年。

显庆四年正月,武后召见了许敬宗,一起商议如何除掉太尉派的事。

武后认为太尉长孙无忌接受了十车礼物却不赞成废王立武,违背人情,又不愿意朝拜皇后,失去人臣之礼。

许敬宗深以为然,也讲了自己劝说长孙无忌的事,劝他认清形势,摆正位置,知道进退、利害、得失,但他不听,还当面斥责自己。于是二人面对共同的敌人,制定了斗争方略。

武后又劝李治广纳贤才,以作储备,当一批官员被拿下后,储备官员能够立即顶上,不至于国家机构停摆。李治也深以为然。

仲春二月,当科举会试考完放榜,考上的举人成为贡士,正沉浸在喜悦中,李治突然宣布要对所有的举人进行策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国家需要的人才。

策试在宫内规模最大的太极殿举行,共九百名举人参加考试,李治亲自坐殿监考,只考策问。礼部官员负责点名、散卷,引导举人赞拜、行礼,然后颁发策问题目,到傍晚时分收卷。

李治和武后一起亲自阅卷后,钦定郭待封、张九龄等五人居上第,成为进士,令他们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殿试。

殿试后不久,李治收到了洛阳人李奉节的告状信,内容是状告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勾结朋党,狼狈为奸。

各位看官,皇帝是如何能收到平民百姓的诉状呢?平民百姓又如何能了解官场上的秘密事呢?

很明显,这是武后和许敬宗在背后运作的结果。她们的情报网络十分发达,对官场动态特别是政治对手的秘密是了如指掌的,请个可靠的平民百姓抄写一下诉状,再代为递上是完全可行的。

李治看完告状信后,敏锐地意识到韦季方是太尉派官员,而李巢曾经受李义府指挥,现在被太尉派拉拢是想干什么?于是敕命许敬宗和辛茂将审鞫这个案子。

这下正中许敬宗的下怀,他借鉴高阳公主谋反案的操作手法,大办特办。许敬宗派人不分昼夜审判韦季方和李巢,当然重点是韦季方,不断指出韦季方和长孙无忌的关系,暗示韦季方将长孙无忌牵连进来。

由于审讯急迫,又用了刑具,韦季方惊惧不已,竟然用刑具自刺,但没有死。许敬宗吩咐医工为他疗伤,然后写了案卷上报,奏称韦季方勾结朋党的目的是想联合长孙无忌构陷忠臣近戚,从而使政权重归长孙无忌,并伺隙谋反,今事情败露,所以自杀,以免牵连更多的人。

李治看了案卷后惊问:“怎么会有这种事呢?元舅被小人离间,小生疑阻可能有,怎么可能谋反?”

许敬宗对:“臣认真推究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搞清了事情的始终,并非轻率上言,长孙无忌反状已露,陛下却犹豫不决,恐非社稷之福啊!”

李治长叹流泪说:“我家不幸,亲戚间屡有异志,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今元舅又是这样,使朕惭见天下之人。这件事情如果查实,该怎么办呢?”

许敬宗一听,眉毛一扬,知道有戏,但皇帝一时难下决心,必须添油加醋、落井下石才行,于是捏了捏象牙笏,看了笏上面写的提示,朗声对道:“房遗爱是乳臭小儿,和一女子谋反,势不可成!但长孙无忌不一样,他与先帝一起谋取天下,天下服其智;当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如果一旦发难,陛下派遣谁去阻挡他呢?”

李治示意内侍赐坐,许敬宗坐下继续说道:“今赖宗庙之灵,皇天疾恶,因审按一点小事,却得到大奸大恶之情,实在是天下之庆啊!臣窃恐长孙无忌得知韦季方自刺的消息后,窘急发谋,攘袂一呼,同恶云集,必为宗庙之忧。”

李治侧耳倾听,饶有兴致,许敬宗稍停,又说:“臣过去曾见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被隋炀帝宠信,结以婚姻,委以朝政。宇文述死后,宇文化及又掌管禁兵,却在晚上于江都谋反,先杀不依附自己的人,臣父许善心就死于那时。大臣苏威、裴矩之徒见风使舵,都舞蹈于马首之下,唯恐不及,黎明遂杀隋炀帝。前事不远,愿陛下从速决定!”

李治暗想,这话分明是以宇文述来比喻长孙无忌,朕岂能做隋炀帝第二?但要处分长孙无忌又嫌证据不足,便命许敬宗再次审察。

第二天,许敬宗又上奏道:“昨天晚上韦季方已经承认与长孙无忌同反,臣又问韦季方:‘无忌是国家至亲,累朝宠任,有什么怨恨而要谋反呢?’韦季方答:‘韩瑗曾对无忌说,柳、褚遂良劝公立梁王李忠为太子,今梁王既废,皇帝也怀疑公,所以外放公的表弟太常卿高履行为益州府长史。自此后,长孙无忌忧心恐惧,渐渐谋划自安之计。后又见族侄工部尚书长孙祥外放为荆州长史,韩瑗得罪,更加不安,所以日夜与韦季方等官员谋反。’臣参验前后辞状,全部相吻合,请收捕准法。”

李治一听心中暗喜,夸奖许敬宗办事麻利,但表面上必须装作伤心难过的样子,示天下以仁慈的一面。

李治揉揉眼睛,流泪道:“元舅如果真的这样做,朕决不忍心杀他。如果真的杀他,天下人将如何说朕?后世人将如何说朕?”

许敬宗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立即振作精神对道:“薄昭,是汉文帝的元舅,文帝从代国回朝廷登基,薄昭也有功劳,他的罪名只不过是杀了一个人,文帝就派遣百官穿着素服哭祭而杀了他,至今天下人都说文帝是明主。今长孙无忌忘记两朝大恩,谋移社稷,其罪责与薄昭不可同日而语呀!幸而奸状自发,逆徒引服,陛下还疑虑什么?不早作决定?古人有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之机,间不容发,长孙无忌就是今朝奸雄,王莽、司马懿一类的人物,陛下少更迁延,臣恐变生肘腋,后悔无及了!”

李治闻言一惊,深以为然,不再招长孙无忌当面责问。

四月廿二日,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太尉及封邑,挂职扬州都督,于黔州安置,依旧准一品供给。派遣大理正侯善业为使者,征发沿途驻兵援送长孙无忌一行前往黔州。

长孙无忌自褒斜道入蜀,走到褒河边,顾影自怜,叹息说:“这个外甥直接将顾命老臣一窝端,开创自己的新时代,接下来恐怕要赐老夫一条三尺白绫了,好手段啊,雉奴,舅服你!”

几天后,许敬宗又上奏道:“长孙无忌谋逆,是由褚遂良、柳、韩瑗等官员构扇而成,柳早已出京,但仍然潜通宫掖,谋行鸩毒,于志宁虽然是资深帝师,但也党附长孙无忌。”

李治准奏,下诏追削褚遂良官爵,将柳、韩瑗除名,罢免太子太师于志宁官职,放还私第。

将长孙无忌的儿子秘书监长孙冲、鸿胪少卿长孙涣、尚衣奉御长孙津、太常少卿长孙润等十二子都除名,流放岭表。褚遂良的儿子褚彦甫、褚彦冲流放爱州,在半路上又借故把他们都杀了。

益州长史高履行左授洪州都督,不久又贬为永州刺史。荆州长史长孙祥左授常州刺史,不久又查出他写给长孙无忌的书信,处绞。

经过这一仗,太尉派都被逐出朝廷,拥武派大获全胜,但武后仍然不满意,因为还没有斩草除根,惟恐死灰复燃。

七月廿七日,李治命李、许敬宗、辛茂将、参知政事任雅相、卢承庆共同复审长孙无忌的案子,确认太尉派谋反属实。

朝廷分派监察御史前往高州追拿无忌族弟长孙恩,到象州追拿柳,到振州追拿韩瑗,按律全部带上枷锁押送京师。

许敬宗派遣中书舍人袁公瑜带卫士前往黔州,再次审鞫长孙无忌谋反的事。

袁公瑜到达黔州后,按照武后的意思逼令长孙无忌自缢,众卫士拔刀环绕长孙无忌四周,齐声鼓噪:“恭请扬州都督升天!请从速上路,备礼厚葬!”

长孙无忌仓皇四顾,见自己已成为孤家寡人,突然想起吴王李恪临死前说的话:“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不禁长叹一声道:“一切众生皆有因果报应,老夫现受苦乐之报啊!”遂引颈上吊。

李治又诏命抓到柳、韩瑗后就地斩决,不用押送进京。

监察御史到象州后就地斩杀柳,到振州后发现韩瑗已死,就挖开棺材,验明尸身而还。到高州抓到长孙恩后,将他流放檀州。籍没柳、韩瑗、长孙恩三家,儿孙近亲都流放到岭南为奴婢。

至此,太尉派全军覆灭了,武后十分高兴,派人召回普州刺史李义府,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五胡之血时代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终末忍界盖世双谐信息全知者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
相邻小说
全能修真农民汉当兴十方剑道[希腊神话]大地之父虫巫重生之随身庄园奇迹庄园魔法庄园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全能庄园